- 江雅婷;唐煌尧;张伟;陈胜美;徐玉荣;蔡文清;杨敏艺;兰云贤;
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微量元素络合物(AACM)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微量元素排泄的影响。选取320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在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无机微量元素;分别在AACM 80/60组、AACM 60/40组和AACM 40/40组1~21日龄基础日粮中添加对照组用量80%、60%和40%的AACM,22~42日龄添加对照组用量60%、40%和40%的AACM,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和42日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ACM 80/60组肉鸡22~42日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ACM 80/60组和AACM 60/40组1~42日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中AACM 80/60组1~42日龄料重比显著低于AACM 60/40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AACM 80/60组和AACM 40/40组21日龄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和AACM 40/40组相比,AACM 80/60组肉鸡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粪便中铁、锰和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在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40%~80%的AACM减量取代无机微量元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且能降低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泄量。
2025年11期 v.46;No.728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洋宇;吴徐俊;秦晞睿;钱爱玲;邓诗睿;郭孟泽;周晖云;左建军;叶慧;
文章旨在研究几种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粪中重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选取90只26日龄健康三元杂(杜×长×大)断奶仔猪,按照平均体重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平均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G组),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1%啤酒酵母初级培养物(1%BYP组)和基础饲粮+1%高小肽啤酒酵母培养物(1%BYSP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猪,试验期为36 d。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1%BYSP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14.92%(P<0.05),1%BYP组和1%BYSP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67%(P<0.05)和13.51%(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酶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等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CG组相比,1%BYP组粪中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了14.47%(P<0.05),1%BYP、1%BYSP组粪中双歧杆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了7.58%(P<0.05)和12.10%(P<0.05)。综上,啤酒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其中以1%高小肽啤酒酵母培养物效果最佳;机理分析显示,其是通过促进采食量提高和有益菌增殖的途径实现其生长促进的作用效果。
2025年11期 v.46;No.72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倩芸;郭梅;
试验旨在评价柴胡叶提取物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健康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将480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800 mg/kg柴胡叶提取物,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 22~42日龄、1~42日龄试验Ⅱ、Ⅲ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Ⅲ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2)试验Ⅱ、Ⅲ组42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3)21日龄、42日龄试验Ⅰ、Ⅱ、Ⅲ组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绒毛高度(VH)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CD)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显著升高(P<0.05);(4)21日龄、42日龄试验Ⅱ、Ⅲ组拟杆菌门、拟杆菌属、乳杆菌属丰度均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粪杆菌属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5)试验Ⅰ、Ⅱ、Ⅲ组每只肉鸡销售收入分别提高1.01、1.96、2.20元,毛利润分别提高0.69、2.15、2.11元。综上所述,添加柴胡叶提取物可有效提高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增强肉鸡免疫力,改善肉鸡肠道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添加400 mg/kg综合效益提升最为明显。
2025年11期 v.46;No.728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尧君;赵小刚;卞国志;谯仕彦;
随着我国养猪产业的高速发展,蛋白类饲料资源日渐紧缺。高蛋白日粮(high protein diet,HPD)不仅导致饲料中氮的利用率降低,氮排放增加,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推荐猪的粗蛋白含量为15%~20%。低蛋白日粮(low protein diet,LPD)是指在NRC推荐的日粮蛋白水平上降低2%~4%的蛋白质。LPD不仅可以维持动物正常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还可以减少蛋白质原料使用量,提高动物对蛋白质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动物代谢负担。LPD应用的提出不仅能缓解我国蛋白质类饲粮原料短缺的现状,还能提高氮的利用率以降低环境污染。文章主要概述了LPD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和母猪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低蛋白日粮在未来畜牧生产和科研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借鉴。
2025年11期 v.46;No.72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殷洁鑫;朱沛霁;贾代汉;唐大智;计伟;
在相同饲养密度条件下,探究不同饲养面积对雪山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运动指数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的雪山草母鸡4 2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其中大饲养面积(42 m~2)组每舍600只鸡,小饲养面积(7 m~2)组每舍100只鸡。于71日龄,随机从每个重复各选取10只鸡带电子运动脚环测定步数,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与小饲养面积组比,大饲养面积极显著降低雪山草母鸡的末均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极显著提高雪山草母鸡的每日平均运动步数(P<0.01);显著降低雪山草母鸡的屠体重(P<0.05);显著提高其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小饲养面积组雪山草母鸡的半净膛率与全净膛率极显著正相关(r=0.63,P<0.01)。大饲养面积组雪山草母鸡的每日平均运动步数与屠体重显著负相关(r=-0.61,P<0.05),全净膛率与半净膛率极显著正相关(r=0.55,P<0.01),屠宰率与半净膛率极显著正相关(r=0.82,P<0.01)。综上所述,在相同饲养密度条件下,大饲养面积增加雪山草鸡的每日运动步数,对雪山草鸡的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改善了其屠宰性能。
2025年11期 v.46;No.728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子林;杨旭;周建波;尹晓蛟;徐华丽;彭雷;
研究茺蔚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茺蔚子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茺蔚子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法来测定茺蔚子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的提取工艺为浓度60%的乙醇在60℃下,用25∶1(mL/g)的液料比提取110 min,此时,总黄酮提取率为4.08%。所提取的茺蔚子总黄酮对ABTS、DPPH、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58、0.62、0.57 mg/mL。采用响应面试验得到的茺蔚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简便可行,所提取的茺蔚子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2025年11期 v.46;No.728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3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瑞菲;王艳;董明燕;徐婷;高爱红;岳涛;
研究旨在建立甜菜碱磷酸盐产品中甜菜碱和磷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用于指导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试验以Shim-Nex HE Amide色谱柱为分析柱,用磷酸二氢钾和乙腈为流动相,在220 nm波长下采用液相色谱外标法定量测定甜菜碱的含量;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以复合pH电极为指示电极,采用动态滴定模式,通过计算磷酸p Ka_2与p Ka_1对应的体积差计算磷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甜菜碱加标回收率为98.44%~101.14%,RSD<1.0%(n=15),样品测定结果与凯氏定氮法一致;磷酸盐加标回收率为99.28%~100.20%,RSD<0.5%(n=15),样品测定结果与喹钼柠酮重量法一致。研究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结合甜菜碱和磷酸盐的含量,能够反馈出甜菜碱磷酸盐产品是否合格,对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11期 v.46;No.728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克杰;徐琪;谢云森;李旭晓;程超;李大璐;朱风华;郭艺璇;
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混合比例和青贮时间对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尾菜与麸皮、小麦秸秆混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试验组,分别按甘蓝尾菜、麸皮和小麦秸秆的鲜质量比例分别为5∶3∶2(A组)、6∶2∶2(B组)和7∶2∶1(C组)进行混合青贮,每个试验组设12个重复,分别在青贮第0天、第30天和第45天时取样,检测常规营养成分及发酵指标,并进行饲用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比例对混贮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pH、乳酸、乙酸和乳酸菌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氨态氮/总氮、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粗脂肪、丁酸和霉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青贮时间对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pH、乳酸、丁酸、氨态氮/总氮、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比例和青贮时间对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pH、乳酸、乙酸、氨态氮/总氮和乳酸菌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酵母菌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粗脂肪、丁酸、大肠杆菌和霉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青贮45 d,混贮饲料A组饲用价值极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故综合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饲用价值等指标得出结论,将甘蓝尾菜、麸皮与小麦秸秆以7∶2∶1的比例混贮45 d可获得最佳发酵效果。
2025年11期 v.46;No.728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小梅;格让拉姆;李仲玄;王川;陈鲜鑫;张怀丹;蒋易龙;陈玲;
乳酸菌的抑菌性可以通过与诱导菌之间的共培养得到显著提升。试验旨在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氏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测定罗伊氏乳酸乳杆菌与不同乳酸菌共培养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与副干酪乳杆菌的共培养能有效提高抑菌活性。优化的共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60 mL/250 mL,接种量3%,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接种比例2∶1,培养时间28 h,温度为37℃,优化的培养基中碳源为乳糖,氮源为蛋白胨。此条件下罗伊氏乳杆菌与副干酪乳杆菌共培养的上清液对5株指示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与罗伊氏乳杆菌单独培养相比提高了37.3%。
2025年11期 v.46;No.728 1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莲清;王园园;郭忠奎;常仁杰;苏应玉;蒋晓新;葛文霞;
试验旨在研究提高棉籽蛋白饲料的利用率,采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动物营养饲料课题组前期选育的对消除抗营养因子和产酶性能优良的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5株菌,通过发酵后营养指标的测定,筛选出1株最优菌,对其采用四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通过测定发酵底物中酸溶蛋白、盐基氮、还原糖以及游离棉酚含量,确定其最优生物发酵参数。结果表明,与原料及对照组相比,经预发酵处理后,饲料中的酸溶蛋白、盐基氮以及还原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游离棉酚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组显著优于其他菌(P<0.05)。通过发酵参数的优化,热带假丝酵母菌生物饲料发酵条件参数中温度为34℃,时间周期为36 h,底物初水分为35%,接种量为6%为最优。
2025年11期 v.46;No.728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蕾;孙超;金翔;张春光;楚菡;邓诗凡;贾京华;蒲蕾;
试验提取大平二号蚯蚓的mRNA,PCR扩增Hemolysin(溶血素)基因,测序验证,确定蚯蚓体内含有Hemolysin,该基因在蚯蚓全体、生殖带前、生殖带和生殖带后部组织中均有表达。通过琼脂抑菌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蚯蚓体、蚯蚓蛋白粉、蚓激酶对猪场源有害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匀浆上清液、蚯蚓蛋白粉和蚓激酶稀释液对猪场源常见有害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具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研究验证了大平二号蚯蚓体内存在Hemolysin基因且在蚯蚓不同部位均表达,蚯蚓及蚯蚓医药副产物对猪场源有害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为无抗饲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11期 v.46;No.728 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