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国;胡俊杰;魏玉明;齐明;汪晓斌;王鹏;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24月龄中国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400 g/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的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g/d和400 g/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泌乳奶牛平均日产奶量(P<0.05),显著降低泌乳奶牛料奶比(P<0.05);饲粮中添加200 g/d和400 g/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泌乳奶牛乳蛋白水平(P<0.05),显著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P<0.05);饲粮中添加200 g/d和400 g/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泌乳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P<0.05),显著降低泌乳奶牛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P<0.05)。综上所述,泌乳奶牛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奶牛乳品质及机体免疫功能,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的推荐剂量为200 g/d。
2024年09期 v.45;No.702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 ] - 李世关;张颖楠;杨得玉;刘书杰;周玉青;单青生;崔占鸿;
试验旨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断奶牦牛犊牛皱胃发育的影响。选取21头60日龄左右健康的牦牛公犊牛,分为高饲喂水平组(AL组)、中饲喂水平组(IR70组)和低饲喂水平组(IR40组),每组7头。各组在饲喂等量代乳粉的基础上,分梯度投喂由苜蓿干草和开食料组成的固体饲料。预试期30 d,正试期90 d。待试验结束空腹称重后,每组分别随机选取5头犊牛进行屠宰,采集皱胃组织及内容物样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AL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浆膜层厚度显著高于IR70组(P<0.05);IR70组的终末体重、日增重、黏膜上皮厚度、肌层厚度显著高于IR40组(P<0.05);AL组的黏膜上皮、黏膜肌层、肌层、浆膜层厚度显著高于IR40组(P<0.05);IR70组的黏膜肌层厚度显著高于AL组(P<0.05);IR40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AL组(P<0.05)。(2)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与IR40组和AL组相比,IR70组在咖啡因代谢途径中,差异代谢物黄嘌呤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AL组相比,IR70组在泛醌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叶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差异代谢物4-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得出,在饲喂代乳粉的基础上提高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利于牦牛犊牛体重的增长,促进了其早期的健康成长;通过代谢组学发现中饲喂水平提高了牦牛犊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能力,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更有利于断奶牦牛犊牛的早期生长发育。
2024年09期 v.45;No.702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1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思彤;王平;
热应激是指动物受到高热环境的刺激超过了其自身体温调节范围而形成的包括热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障碍在内的全身性适应反应。反刍动物由于被毛厚、瘤胃发酵热增耗高,非常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严重损害其健康和生产性能。文章总结了热应激对反刍动物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近年来生产和科研方面缓解反刍动物热应激的营养调节措施,以期为生产中减少热应激对反刍动物危害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45;No.702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杜云龙;冯鑫;栾嘉明;杨东旭;金英海;张敏;耿春银;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对用不同食用菌菌糠设计的低成本肉牛日粮配方进行效果评定。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不同种类菌糠全混合日粮(TMR)为发酵底物,设计对照(CON)、香菇、木耳、平菇、元蘑、白玉菇、榆黄蘑、羊肚菌、杏鲍菇处理,通过体外产气法,根据产气量、产气参数、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等指标,结合隶属函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发酵4~10 h时,CON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在发酵12~16 h时,木耳处理、白玉菇处理、榆黄蘑处理、羊肚菌处理产气量均显著低于CON(P<0.05);在发酵48 h时,木耳处理、元蘑处理、白玉菇处理、榆黄蘑处理、羊肚菌处理产气量均显著低于CON(P<0.05)。(2)除木耳处理和元蘑处理外,其他处理理论最大产气量均显著高于CON(P<0.05);除元蘑处理外,其他处理产气速率均显著低于CON(P<0.05)。(3)CON和杏鲍菇处理p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各处理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甲烷产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除香菇处理和平菇处理外,其他处理可消化有机物(DOM)、有机物降解率(OMD)、代谢能(ME)值均显著低于CON(P<0.05)。(5)在体外发酵24 h时,除香菇处理和平菇处理外,其他各处理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ON(P<0.05);在体外发酵48 h时,除香菇处理、平菇处理和杏鲍菇处理外,其他各处理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ON(P<0.05)。综合分析认为,不同种菌糠肉牛日粮的瘤胃发酵参数和降解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香菇和平菇菌糠具有作为肉牛日粮的潜力。
2024年09期 v.45;No.702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唐亚楠;李炯;魏赜;尹雪姣;刘月琴;张英杰;段春辉;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对断奶应激期内羔羊生长性能、抗氧化以及神经肽类指标的影响。选择45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26.14±1.40) kg的湖羊羔羊48只,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140、180 mg/d包被GABA,羔羊48日龄断奶(记为第1天),分别记录羔羊采食量及体重,在第-3、1、3、7天采集血液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添加包被GABA显著影响羔羊平均日增重(ADG)(P<0.05),时间显著影响羔羊体重(BW)、ADG和ADFI(P<0.05),添加包被GABA×时间对羔羊生长性能无影响(P>0.05)。(2)添加包被GABA和时间显著影响羔羊血清抗氧化指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添加包被GABA降低了MDA含量、升高了GSH-Px水平;随着时间延长,MDA含量、GSH-Px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添加包被GABA显著降低了胆囊收缩素(CCK)和神经肽Y(NPY)含量(P<0.05),时间显著影响血清中CCK、NPY水平(P<0.05),随着时间延长CCK水平整体呈增加趋势。(4)添加包被GABA显著影响血清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含量(P<0.05),添加包被GABA降低了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升高了五羟色胺含量;随着时间延长,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综上,在日粮中添加包被GABA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大脑兴奋性缓解断奶应激,改善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包被GABA的最佳添加量为140 mg/d。
2024年09期 v.45;No.702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张永翠;杨桂蕾;殷正艳;何孟莲;程光民;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大豆皮对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微生物丰度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用体重为30 kg左右的健康湖羊公羔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羊。饲粮中豆皮含量分别为0(O组)、10%(A组)、20%(B组)、30%(C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测定羊的生长性能、瘤胃微生物物种丰度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A、B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O、C组(P<0.05),B组料重比最低。基于门水平的湖羊瘤胃微生物群落主要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B、C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高于O、A组,O、A组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高于B、C组。基于属水平的湖羊瘤胃液中优势菌属主要为普雷沃氏菌属(Prevolella)、韦荣球菌科UGG-002(Erysipelotrichaceae_UCG-002)、聚乙酸菌属(Acetitomaculum)。生物多样性方面,O组的物种在各组间数量最多,与B、C组差异极显著(P<0.01)。O、A组的Shannon指数极显著高于B、C组(P<0.01),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基于非加权距离主成分分析(PCoA),O、A组的聚类较好,B、C组则较为分散,群落间结构差异较大。上述结果得出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豆皮比例为10%~20%时,湖羊的生长性能较高。添加不同比例的大豆皮影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普雷沃氏菌属(Prevolella)的丰度。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大豆皮影响物种的多样性,随大豆皮添加量增加,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呈降低趋势。
2024年09期 v.45;No.702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