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肉鸡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研究进展

    袁建敏;尹达菲;

    低蛋白日粮关系到我国的畜禽生产、国际贸易,对于维持我国畜禽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文章围绕肉鸡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中涉及到的粗蛋白降低的程度、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模式、合成氨基酸补充种类、饲料原料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参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限制性氨基酸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肉鸡日粮中粗蛋白最大可以降低2.5个百分点,添加蛋白酶或植酸酶粗蛋白可以降低0.5或1个百分点,低蛋白日粮配制还要注意电解质平衡。

    2024年09期 v.45;No.70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4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工艺设备

  • 饲料颗粒压缩成型力学行为表征研究

    金楠;王威;吴俊华;张琬秋;王红英;

    为了解不同湿热处理条件对饲料制粒过程力学行为的影响,利用自主搭建的单颗粒压缩(single pellet press,SPP)试验平台,完成了15%、20%和25%水分饲料在70、80、90℃下经过1、3、5 min热处理的颗粒压缩成型试验。根据应力变化率将饲料的压缩曲线划分为压杆入模、挤压段、屈服段和压紧段4个阶段;采用应变强化非线性弹性元件和牛顿黏滞体并联的方式建立了表征压紧段力学行为的非线性弹塑黏性流变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8,平均相对百分误差(e)范围为0.52%~7.13%。湿热处理条件对压紧段流变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饲料水分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饲料压缩变形中塑性变形所占比例增大;而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弹性变形比例增大。饲料水分的提高有利于湿热处理后饲料中淀粉、蛋白质等黏结剂成分的表达,高水分饲料的压缩特性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

    2024年09期 v.45;No.702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营养研究

  • 胡桃醌的提取纯化、生物活性及其在畜禽养殖中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

    徐冰涛;彭雨晴;张勇;

    胡桃醌是核桃青皮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动物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文章比较了胡桃醌不同提取纯化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胡桃醌的生物活性,并展望了胡桃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前景,为胡桃醌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2024年09期 v.45;No.702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单胃动物

  • 博落回提取物、金霉素单独和联合添加对后备蛋鸡肠道健康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祝凯;李兆勇;韩佃刚;杨在宾;李会荣;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单独和联合添加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extract,MCE)、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C)对2~17周蛋鸡肠道健康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同时探讨博落回提取物的替抗作用。选取1日龄海兰褐雌性雏鸡1 44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500 mg/kg博落回提取物(MCE组)、基础饲粮+50 mg/kg金霉素(CC组)、基础饲粮+500 mg/kg博落回提取物+50 mg/kg金霉素(联合组)。试验共17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CE组6周小肠综合评分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6周小肠综合评分、17周十二指肠评分和回肠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CE组Simpson指数、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CC组Chao1指数和理研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Simpson指数和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0.05)。3个试验组相比,MCE组和联合组的ACE指数、Chao1指数显著高于CC组(P<0.05),联合组相比CC组普雷沃氏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MCE可以降低小肠评分,改善盲肠微生物区系结构,有益于维系肠道健康和菌群平衡,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CC。

    2024年09期 v.45;No.702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日喀则市不同羽色藏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比较分析

    郭瑞萍;张兴娟;德吉普赤;嘎玛玉珍;次仁央宗;田慧丽;何孟莲;包全喜;赵满达;

    试验旨在筛选优良藏鸡品种,将日喀则市常见藏鸡根据羽毛颜色分成黑羽、白羽、红羽和黄羽4种羽色,分别测定产蛋性能和蛋品质,为培育优良蛋用型藏鸡品种提供技术支持。选取4种羽色的150日龄藏鸡各160只,按羽色分成4个组,采用立体式3层笼养模式,每组8个重复,试验周期为30 d,4个试验组均饲喂基础蛋鸡日粮,测定指标包括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蛋壳颜色。结果显示:4种羽色藏鸡产蛋性能比较,平均产蛋率黑羽组显著高于黄羽组和红羽组(P<0.05),平均蛋重和平均料蛋比黄羽组和红羽组显著高于黑羽组和白羽组(P<0.05),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蛋品质指标方面,蛋壳强度和蛋形指数指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厚度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蛋白高度方面,黑羽组显著高于白羽组、红羽组和黄羽组(P<0.05)。哈夫单位方面,黑羽组、白羽组和红羽组显著高于黄羽组(P<0.05),黑羽组略优于其他组;蛋壳颜色指标,亮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红度和黄度红羽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果表明:黑羽藏鸡蛋壳为白色,产蛋性能和蛋品质优于其他3种羽色,适合向蛋用型藏鸡方向进一步选种选育。

    2024年09期 v.45;No.702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菌酶结合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粪中氨气排放的影响

    殷洁鑫;周根来;杨红;刘文达;曹加圣;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菌酶添加剂对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粪中氨气排放的影响。选取1 800只400日龄商品代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00只,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 g/kg菌酶结合制剂,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夫单位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Ⅱ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组蛋鸡血清中尿酸(U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蛋鸡粪中氨气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Ⅱ组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菌酶结合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降低鸡粪中的氨气浓度。

    2024年09期 v.45;No.70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发酵豆粕与酶解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糖脂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叶金玲;苟钟勇;范秋丽;李家洲;王一冰;林厦菁;阮栋;蒋守群;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发酵豆粕等量替代与酶解豆粕等蛋白替代普通豆粕对快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检测糖脂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研究其作用机制。选用1 260只37日龄快速型黄羽肉母鸡,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为20%普通豆粕添加组,5%、10%、15%、20%发酵豆粕组依次用5%、10%、15%和20%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通豆粕,5%、10%酶解豆粕组分别用5%和10%酶解豆粕等蛋白替代普通豆粕,试验期26 d,测定生长性能,血浆中糖脂代谢指标,肉品质,胸肌、肝脏和空肠黏膜样品中糖脂代谢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10%、15%、20%发酵豆粕组和5%、10%酶解豆粕组黄羽肉鸡37~63日龄料重比分别降低了0.69%、0.69%、1.73%、2.77%、2.08%和1.73%(P=0.060),63日龄黄羽肉鸡的屠体率(P=0.050)、胸肌率(P=0.026)和腿肌率(P=0.022)也均有提高。15%、20%发酵豆粕组和5%、10%酶解豆粕组肉鸡血浆和肝脏中三酰甘油含量、血浆中葡萄糖含量、肝脏和空肠黏膜中活性氧含量、胸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黏膜中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15%、20%发酵豆粕组与5%酶解豆粕组肉鸡肝脏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和胸肌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值显著提高(P<0.05),空肠黏膜中MDA含量和GSSG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饲粮添加15%、20%发酵豆粕与5%酶解豆粕均可以提高肉鸡饲料利用率和屠宰性能;添加发酵豆粕或酶解豆粕可以增强肉鸡糖脂代谢和抗氧化功能,进而提高肉品质。

    2024年09期 v.45;No.702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反刍动物

  •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胡立国;胡俊杰;魏玉明;齐明;汪晓斌;王鹏;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24月龄中国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400 g/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的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g/d和400 g/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泌乳奶牛平均日产奶量(P<0.05),显著降低泌乳奶牛料奶比(P<0.05);饲粮中添加200 g/d和400 g/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泌乳奶牛乳蛋白水平(P<0.05),显著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P<0.05);饲粮中添加200 g/d和400 g/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泌乳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P<0.05),显著降低泌乳奶牛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P<0.05)。综上所述,泌乳奶牛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奶牛乳品质及机体免疫功能,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的推荐剂量为200 g/d。

    2024年09期 v.45;No.702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 ]
  •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早期断奶牦牛犊牛皱胃形态与功能发育的影响

    李世关;张颖楠;杨得玉;刘书杰;周玉青;单青生;崔占鸿;

    试验旨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断奶牦牛犊牛皱胃发育的影响。选取21头60日龄左右健康的牦牛公犊牛,分为高饲喂水平组(AL组)、中饲喂水平组(IR70组)和低饲喂水平组(IR40组),每组7头。各组在饲喂等量代乳粉的基础上,分梯度投喂由苜蓿干草和开食料组成的固体饲料。预试期30 d,正试期90 d。待试验结束空腹称重后,每组分别随机选取5头犊牛进行屠宰,采集皱胃组织及内容物样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AL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浆膜层厚度显著高于IR70组(P<0.05);IR70组的终末体重、日增重、黏膜上皮厚度、肌层厚度显著高于IR40组(P<0.05);AL组的黏膜上皮、黏膜肌层、肌层、浆膜层厚度显著高于IR40组(P<0.05);IR70组的黏膜肌层厚度显著高于AL组(P<0.05);IR40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AL组(P<0.05)。(2)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与IR40组和AL组相比,IR70组在咖啡因代谢途径中,差异代谢物黄嘌呤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AL组相比,IR70组在泛醌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叶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差异代谢物4-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得出,在饲喂代乳粉的基础上提高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利于牦牛犊牛体重的增长,促进了其早期的健康成长;通过代谢组学发现中饲喂水平提高了牦牛犊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能力,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更有利于断奶牦牛犊牛的早期生长发育。

    2024年09期 v.45;No.702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1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热应激对反刍动物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营养调控进展

    刘思彤;王平;

    热应激是指动物受到高热环境的刺激超过了其自身体温调节范围而形成的包括热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障碍在内的全身性适应反应。反刍动物由于被毛厚、瘤胃发酵热增耗高,非常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严重损害其健康和生产性能。文章总结了热应激对反刍动物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近年来生产和科研方面缓解反刍动物热应激的营养调节措施,以期为生产中减少热应激对反刍动物危害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45;No.702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基于体外产气法的不同种类菌糠肉牛日粮效果评价

    杜云龙;冯鑫;栾嘉明;杨东旭;金英海;张敏;耿春银;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对用不同食用菌菌糠设计的低成本肉牛日粮配方进行效果评定。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不同种类菌糠全混合日粮(TMR)为发酵底物,设计对照(CON)、香菇、木耳、平菇、元蘑、白玉菇、榆黄蘑、羊肚菌、杏鲍菇处理,通过体外产气法,根据产气量、产气参数、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等指标,结合隶属函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发酵4~10 h时,CON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在发酵12~16 h时,木耳处理、白玉菇处理、榆黄蘑处理、羊肚菌处理产气量均显著低于CON(P<0.05);在发酵48 h时,木耳处理、元蘑处理、白玉菇处理、榆黄蘑处理、羊肚菌处理产气量均显著低于CON(P<0.05)。(2)除木耳处理和元蘑处理外,其他处理理论最大产气量均显著高于CON(P<0.05);除元蘑处理外,其他处理产气速率均显著低于CON(P<0.05)。(3)CON和杏鲍菇处理p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各处理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甲烷产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除香菇处理和平菇处理外,其他处理可消化有机物(DOM)、有机物降解率(OMD)、代谢能(ME)值均显著低于CON(P<0.05)。(5)在体外发酵24 h时,除香菇处理和平菇处理外,其他各处理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ON(P<0.05);在体外发酵48 h时,除香菇处理、平菇处理和杏鲍菇处理外,其他各处理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ON(P<0.05)。综合分析认为,不同种菌糠肉牛日粮的瘤胃发酵参数和降解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香菇和平菇菌糠具有作为肉牛日粮的潜力。

    2024年09期 v.45;No.702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包被γ-氨基丁酸对断奶应激期内羔羊生长性能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唐亚楠;李炯;魏赜;尹雪姣;刘月琴;张英杰;段春辉;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对断奶应激期内羔羊生长性能、抗氧化以及神经肽类指标的影响。选择45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26.14±1.40) kg的湖羊羔羊48只,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140、180 mg/d包被GABA,羔羊48日龄断奶(记为第1天),分别记录羔羊采食量及体重,在第-3、1、3、7天采集血液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添加包被GABA显著影响羔羊平均日增重(ADG)(P<0.05),时间显著影响羔羊体重(BW)、ADG和ADFI(P<0.05),添加包被GABA×时间对羔羊生长性能无影响(P>0.05)。(2)添加包被GABA和时间显著影响羔羊血清抗氧化指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添加包被GABA降低了MDA含量、升高了GSH-Px水平;随着时间延长,MDA含量、GSH-Px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添加包被GABA显著降低了胆囊收缩素(CCK)和神经肽Y(NPY)含量(P<0.05),时间显著影响血清中CCK、NPY水平(P<0.05),随着时间延长CCK水平整体呈增加趋势。(4)添加包被GABA显著影响血清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含量(P<0.05),添加包被GABA降低了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升高了五羟色胺含量;随着时间延长,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综上,在日粮中添加包被GABA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大脑兴奋性缓解断奶应激,改善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包被GABA的最佳添加量为140 mg/d。

    2024年09期 v.45;No.702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饲粮中豆皮比例对湖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态区系的影响

    张永翠;杨桂蕾;殷正艳;何孟莲;程光民;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大豆皮对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微生物丰度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用体重为30 kg左右的健康湖羊公羔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羊。饲粮中豆皮含量分别为0(O组)、10%(A组)、20%(B组)、30%(C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测定羊的生长性能、瘤胃微生物物种丰度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A、B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O、C组(P<0.05),B组料重比最低。基于门水平的湖羊瘤胃微生物群落主要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B、C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高于O、A组,O、A组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高于B、C组。基于属水平的湖羊瘤胃液中优势菌属主要为普雷沃氏菌属(Prevolella)、韦荣球菌科UGG-002(Erysipelotrichaceae_UCG-002)、聚乙酸菌属(Acetitomaculum)。生物多样性方面,O组的物种在各组间数量最多,与B、C组差异极显著(P<0.01)。O、A组的Shannon指数极显著高于B、C组(P<0.01),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基于非加权距离主成分分析(PCoA),O、A组的聚类较好,B、C组则较为分散,群落间结构差异较大。上述结果得出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豆皮比例为10%~20%时,湖羊的生长性能较高。添加不同比例的大豆皮影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普雷沃氏菌属(Prevolella)的丰度。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大豆皮影响物种的多样性,随大豆皮添加量增加,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呈降低趋势。

    2024年09期 v.45;No.702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试验研究

  • 鼠李糖乳杆菌GG对大鼠脂多糖应激下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尹龙杰;张雨;陈舒焕;谷梦影;李洒洒;甄东恒;张薇;张立阳;

    试验旨在探究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对SD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PS)应激条件下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4只体重、日龄相近的健康雄性SD大鼠,前期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LGG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LGG组大鼠每日灌胃1×108 CFU/mL LGG 2 mL,CON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5 d。试验第14天,分别从CON组和LGG组每个重复中随机挑选1只大鼠,按体重腹腔注射2 mg/kg LPS溶液,分别命名为LPS组和LGG+LPS组,剩余大鼠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大鼠麻醉后解剖,采集血清、回肠,检测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回肠形态。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GG组料重比有降低趋势(0.05≤P<0.10);LPS应激导致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在LPS应激下LGG预处理可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IgA、IgG、IgM、IL-1β、IL-8和TNF-α含量(P<0.05),显著提高ALB和TP含量(P<0.05);此外,LPS应激还导致血清和回肠黏膜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在LPS应激下LGG预处理可显著提高血清和回肠黏膜CAT含量及回肠黏膜T-AOC(P<0.05),显著降低血清和回肠黏膜MDA含量(P<0.05);各组间大鼠肝脏、胸腺和脾脏指数以及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LPS应激诱导大鼠肝脏损伤、氧化应激及免疫应激,LGG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大鼠饲料转化率,通过提高机体本身抗氧化功能、免疫功能预防和缓解LPS应激产生的负面作用。

    2024年09期 v.45;No.702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饲用油脂总能测定条件优化研究

    唐桂芬;王金荣;刘昆;赵雪峰;许亚楠;王昊;张卫宪;

    试验选用氧弹量热法进行饲用油脂总能测定条件优化研究。选用豆油、调和油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是否添加基质对总能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检测方法优化;选用11种油脂作为试验材料,验证不同试样质量(0.4、0.6、0.8、1.0、1.2 g)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选用5种油脂作为试验材料,比对不同仪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豆油总能,添加基质后测定结果变异系数大,重复性差(P<0.05),不添加基质重复性好(P>0.05);不添加基质方法进行日内、日间试验,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测定结果稳定性好(P<0.05)。不同试样质量对豆油、调和油、椰子油、月桂酸、鱼油、鸡油1#、鸡油2#、猪油1#、猪油2#等9种油脂总能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棕榈油总能测定结果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对磷脂总能测定结果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01),试样质量适宜范围为0.6~0.8 g。两种氧弹量热仪测定椰子油、棕榈油、豆油、月桂酸、磷脂5种油脂相同试样质量,测定总能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条件下,油脂测定试验无需添加基质,该方法测定总能结果稳定、重复性好。不同试样质量对豆油、调和油、椰子油、月桂酸、鱼油、鸡油1#、鸡油2#、猪油1#、猪油2#等9种油脂表现为差异不显著,适宜试样质量为0.4~1.0 g;对棕榈油表现为差异显著,适宜试样质量为0.6~1.0 g;对磷脂表现为差异极显著,适宜试样质量为0.8~1.0 g。用两种氧弹量热仪测定油脂总能结果无明显差异。

    2024年09期 v.45;No.702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基于不同炮制方法的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含量研究

    梁利香;付雪丽;王海燕;朱乃亮;杨俊鸽;

    试验旨在寻求羊脂油炮制淫羊藿的内在机理,以甘肃产淫羊藿为研究对象,用羊脂油、牛脂油、猪脂油进行炮制,分别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炮制品和生品总黄酮、淫羊藿苷、宝藿苷Ⅰ和朝藿定C的含量。结果显示:各炮制品总黄酮含量均显著低于生品(6.84%),其中羊脂油炙含量(5.69%)显著高于其他炮制品;生品和羊、牛脂油炙炮制品中淫羊藿苷含量无显著差异,羊脂油炙炮制品为0.77%,牛脂油炙炮制品为0.70%,生品为0.70%,猪脂油炙炮制品中淫羊藿苷含量为0.50%,较生品和其他炮制品显著降低;羊脂油炙、牛脂油炙淫羊藿中宝藿苷Ⅰ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08%和0.07%,但显著高于生品(0.05%)和猪脂油炙淫羊藿(0.04%);羊、牛、猪脂油炙炮制品中朝藿定C含量分别为0.29%、0.27%和0.24%,均显著低于生品(0.57%)。得出结论:淫羊藿最佳炮制辅料为羊脂油,其次为牛脂油。

    2024年09期 v.45;No.702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1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配合饲料中铜、铁和锰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朱叶萌;黎雄才;王刚;

    研究旨在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配合饲料中铜、铁和锰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真实反映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性。首先分析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然后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饲料中铜、铁和锰含量,合成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显示:饲料中铜、铁和锰的含量分别为(11±2)、(214±10)、(92±4) mg/kg,不确定度为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为2,对应的置信水平是95%。本研究发现样品消解、样品溶液浓度测定和含量重复性测量是影响饲料中铜、铁、锰含量测量中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应特别关注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并使待测样品的浓度落在曲线的中间位置,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2024年09期 v.45;No.702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问题探讨

  • 2022年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

    苏青云;齐莎日娜;雷元培;郑文革;雷蕾;

    随机抽取了国内16个省市使用的玉米、玉米副产物、小麦及麸皮、杂粕和全价饲料等1 160个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样品,并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黄曲霉毒素(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的含量,以了解中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玉米、玉米副产物(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玉米蛋白粉、玉米皮等)、小麦及麸皮、杂粕(棉籽粕、棕榈粕、菜籽粕、花生粕、葵花籽粕等)和全价料(乳猪料、保育料、仔猪料、中大猪料、母猪料、肉鸡料、肉鸭料、蛋鸡料和蛋鸭料等)中AFB1检出率分别为98.22%、100.00%、100.00%、98.84%和94.24%,超标率分别为12.81%、5.00%、8.07%、20.93%和11.82%;ZEN的检出率分别为93.24%、100.00%、100.00%、95.35%和100.00%,超标率分别达到9.25%、22.50%、14.35%、5.81%和18.18%;DON的检出率分别为97.15%、100.00%、100.00%、88.23%和100.00%,超标率分别达到6.05%、17.50%、17.49%、0和28.18%。综上所述,玉米副产物及全价料中ZEN和DON污染均比较严重,应是霉菌毒素污染防控的主要关注对象。

    2024年09期 v.45;No.702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2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 ]
  • 凝结魏茨曼氏菌的菌种特性及生产应用现状

    贾辰浩;袁佐云;杨娟;范佳硕;金渭武;郑晓卫;丁子元;杨鑫;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凝结魏茨曼氏菌因其抗逆性强、易储存、酶系丰富等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作为产孢、产乳酸的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微生物,具有耐高温、耐酸碱、抑菌等特点,可部分替代抗生素应用于畜禽养殖,还可于食品中防腐保鲜,亦可作为调节肠道健康的药剂应用于医药业。文章从凝结魏茨曼氏菌作为益生菌的发展史、生物学特性、功能特性、应用现状4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其在畜牧业、食品业、医药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45;No.702 125-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山东地区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研究

    吴燕;穆阿丽;初晓娜;付红蕾;李辉;魏亦山;罗忻;董国强;

    为了解山东地区主要禽用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情况,探讨其含量对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微量元素总量的影响,为饲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收集来自山东省15个地市的玉米16份、豆粕17份、花生饼7份、花生粕14份、棉籽粕12份、玉米DDGS 15份、玉米蛋白粉15份,共计96份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对样品中的铜、铁、锰、锌、硒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种饼粕类饲料原料中铜、铁、锰、锌和硒含量分别为17.01、323.70、50.52、62.28 mg/kg和174.13μg/kg,玉米及其两种副产物中铜、铁、锰、锌和硒含量分别为6.13、194.09、12.27、32.28 mg/kg和97.98μg/kg。结果说明,不同种类饲料原料及同类原料不同品种之间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2024年09期 v.45;No.702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法降解及其饲料化研究进展

    李鑫;李建勋;王雨萌;张文娟;武山开;宋文军;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我国是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较为丰富的国家。木质纤维素是秸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资源,在饲料领域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紧密且复杂,利用难度大,采用生物法降解木质纤维素是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方式。文章概述了木质纤维素的组成成分及结构,重点叙述了自然界中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及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各组分的降解机理,以期为研究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秸秆饲料化的发展进程。

    2024年09期 v.45;No.702 13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2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