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展英;高健;郭孟娇;成艳芬;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大部分被直接还田或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作为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之一,对缓解粗饲料资源紧张、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因为秸秆粗纤维含量高和适口性差的特性,直接作为饲料利用,营养价值较低,生物发酵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文章从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生物发酵技术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中的应用、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01期 v.45;No.694 10-1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9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谢欣杰;郑伟华;李东健;李耀;李凤鸣;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分和不同发酵时间对番茄渣和麦秸混贮效果的影响,采用两因素交叉试验设计,用麦秸调节番茄渣水分含量为40%、50%、60%和70%(Ⅰ、Ⅱ、Ⅲ、Ⅳ组),并分别于混贮45、70、100 d后进行感官特性和发酵指标的测定,比较不同处理下番茄渣和麦秸混贮的发酵品质。结果显示:Ⅲ组和Ⅳ组感官评定中颜色、气味和质地均较Ⅰ组和Ⅱ组好;pH、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均随水分含量的升高而下降;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番茄渣和麦秸混贮后,感官评价和发酵品质逐渐稳定,但总体来看,70 d时效果较好。综上可知,番茄渣和麦秸混贮在含水量为60%~70%、发酵时间为70 d较为适宜。
2024年01期 v.45;No.694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乐乐;孙锋博;格桑卓玛;商振达;罗红英;刘锁珠;谭占坤;
试验旨在评价4种西藏常用粗饲料对牦牛的营养价值。采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测定了青稞秸秆、小麦秸秆、燕麦秸秆和黑麦草等4种粗饲料在牦牛的体外降解规律及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黑麦草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青稞秸秆、小麦秸秆和燕麦秸秆(P<0.05);秸秆类饲料中,燕麦秸秆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青稞秸秆和小麦秸秆(P<0.05);青稞秸秆与燕麦秸秆发酵液pH显著低于黑麦草(P<0.05),小麦秸秆与其他3种粗饲料间发酵液pH无显著差异(P>0.05);小麦秸秆发酵液中乙酸、丙酸浓度显著低于青稞秸秆、燕麦秸秆和黑麦草(P<0.05);小麦秸秆发酵液中丁酸浓度显著低于青稞秸秆和燕麦秸秆(P<0.05);黑麦草发酵液中乙酸/丙酸值显著低于青稞秸秆、小麦秸秆和燕麦秸秆(P<0.05),4种粗饲料总挥发性脂肪酸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通过体外牦牛瘤胃发酵技术评价得出,黑麦草具有更佳的营养价值,秸秆类粗饲料中,燕麦秸秆效果较好。
2024年01期 v.45;No.694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唐淑珍;刘艳丰;彭宏刚;王文奇;刘黎;刘宜勇;
试验旨在研究新疆不同地州间各种常规饲料原料的粗蛋白含量和分布情况,为各地州饲粮合理配制提供科学依据。对新疆全区14个地州的13种115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在科学采样的基础上进行粗蛋白含量测定。对同类不同种饲料样品和不同饲料样品的粗蛋白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饲料原料中粗蛋白含量的差异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原料除青贮玉米外,干物质含量都在92%以上;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粮食作物秸秆粗蛋白含量最低。8个地州采集玉米样品中喀什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全疆各地州的各种类饲料原料中粗蛋白含量相互之间变化非常大,因此,实际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饲粮中粗蛋白含量,为精准配方、精准营养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01期 v.45;No.694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