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珍青;温黎俊;杨林勇;宋志刚;
试验验证不同类型和添加方式的乳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脂类代谢的相关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和体重接近的1日龄AA肉仔鸡7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乳化剂组、-1%豆油组、-1%豆油加乳化剂组、胆汁酸1组和胆汁酸2组6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乳化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乳化剂。-1%豆油组为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降低1%豆油;-1%豆油加乳化剂组、胆汁酸1组、胆汁酸2组为在饲粮降低1%豆油后额外分别添加300 mg/kg乳化剂、胆汁酸1和胆汁酸2。整个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1%豆油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和胆汁酸1能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屠宰率(P<0.05)。(2)与-1%豆油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化剂极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肝脏脂肪含量(P<0.01)。(3)与-1%豆油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胆汁酸2乳化剂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P<0.05)。(4)与-1%豆油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胆汁酸1乳化剂显著提高42日龄白羽肉鸡回肠末端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降低1%豆油,并添加300 mg/kg乳化剂可以提高肉鸡屠宰率,添加乳化剂对肉鸡脂类代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乳化剂具有较好的改善生长性能和降低腹脂率表现效果。
2023年24期 v.44;No.693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尧君;雷剑;赵小刚;谯仕彦;卞国志;
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体重为(7.82±0.52) kg的杜×长×大健康仔猪180头,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6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含0.78%(对照组)、0.87%、0.94%、1.01%、1.09%、1.16%Ile水平的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饲粮Ile水平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粮中Ile水平为1.01%时,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显著高于0.87%、0.94%、1.09%、1.16%Ile水平(P<0.05)。饲粮Ile水平为0.94%时,尿素(UREA)水平显著高于0.78%Ile水平(P<0.05)。同时,当饲粮Ile水平为1.01%时,与0.78%Ile水平相比,提高了有益菌Norank_f_norank_o_Clostridia_UCG_014的丰度,增加了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综上所述,饲粮Ile水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与0.87%Ile水平相比,1.01%Ile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水平和肠道有益微生物丰度。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8~17 kg断奶仔猪饲粮Ile水平为1.01%。
2023年24期 v.44;No.693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战晓燕;滑志民;陈菊红;刘志国;
为了明确富精氨酸小肽(ARSP)对肉鸡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选用120只1日龄肉鸡按照2×2因子设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肉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或在此基础上添加0.5%富精氨酸小肽(ARSP),于27~31日龄腹腔注射1 mg/kg体重的脂多糖(LPS)或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3h和12h,采集血清和肝脏样品。结果发现:注射LPS显著增加肉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谷丙转氨酶(ALT)或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P<0.05);在注射后3 h时,ARSP处理可显著降低血清ALP活性(P<0.05),并有降低血清AST活性的趋势(P=0.063)。注射LPS显著上调肝脏中多种白介素(IL-1β、IL-6和IL-8等)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P<0.05),同时显著上调肝脏中多种白介素(IL-1β、IL-6和IL-8等)和炎症信号分子(如TLR2、TLR4和NF-κB p65等)的mRNA表达量(P<0.05);ARSP处理可显著缓解LPS引起的上述指标变化(P<0.05)。以上结果表明添加0.5%ARSP可通过抑制TLR2/NF-κB和TLR4/NF-κB通路缓解LPS导致的肉鸡肝脏炎性损伤。
2023年24期 v.44;No.693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