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紫欣;董晨曦;刘萍;张微;和立文;
研究旨在探究辣木叶与黄梁木叶混贮的组合效应及其最适混合比例,将辣木叶与黄梁木叶鲜样按一定比例混合青贮(100∶0、75∶25、50∶50、25∶75和0∶100),分别在青贮发酵第3、7、14、30天取样,分析发酵参数、蛋白质组分和蛋白酶活性。结果显示,黄梁木叶的青贮发酵特性与辣木叶的差异较大。与辣木叶单独青贮相比,辣木叶与黄梁木叶混合青贮的干物质损失,乳酸、乙酸、非蛋白氮和氨态氮的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青贮30 d后不同处理组青贮的干物质损失为11.63%~4.97%DM、乳酸含量为2.48%~1.09%DM、乙酸含量为0.47%~0.19%DM、非蛋白氮比例为56.31%~12.77%CP、氨态氮比例为5.16%~1.03%CP。同时,黄梁木叶青贮中羧基肽酶、氨基肽酶和酸性蛋白酶的活性极显著高于辣木叶青贮(P<0.01);与辣木叶单独青贮相比,辣木叶与黄梁木叶混合青贮的蛋白酶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基于组合效应指数综合评估,辣木叶与黄梁木叶按25∶75比例混合青贮效果最好。
2023年18期 v.44;No.687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运韬;郑萍;余冰;冯莲蓉;朱淋;陈代文;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酶解豆渣替代部分基础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血液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取800头健康的DLY(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三元杂交商品猪,平均初始体重为(23.5±5.1)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对照组饲喂不含豆渣的基础饲粮,试验组用发酵酶解豆渣替代基础饲粮,按干物质计,全程平均替代比例3.34%。全程液态饲喂,试验期为168 d。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组选取7头体重相近的猪采血后进行屠宰采样,测定屠宰性能和猪肉品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全程平均日增重(ADG)提高6.1%(820gvs870g),平均料重比(F/G)降低7.3%(2.75vs2.55),死淘率下降2.5个百分点(5.5%vs3.0%),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降低9.9%(8.51元/kg vs 7.67元/kg);(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结肠乳杆菌属显著增多(P<0.05);(3)两组胴体性状、猪肉品质、血清尿素氮和白蛋白含量、抗氧化和免疫指标、肠道形态结构和杯状细胞数量、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黏蛋白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豆渣经发酵酶解处理后替代3.34%基础饲料干物质以液态饲喂方式饲喂生长育肥猪可显著改善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率,对胴体性状与猪肉品质无不良影响,对猪的代谢和整体健康也没有明显影响。
2023年18期 v.44;No.687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蒋子洁;侯启瑞;侯文玉;胡霞;孙海鹏;姚红旭;王一凡;赵卫国;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生产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对饲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畜牧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优质饲料供给不足,而我国可用作饲料的木本植物约有1 000多种,将木本植物产量的20%用作饲料加工,其年产量可相当于全国粮用饲料的三倍,因此,开发木本饲料资源,对扩大畜牧业饲料供给、促进农业畜牧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桑叶、构树叶、榆树叶这三种木本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和进展,分析其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饲喂效果,旨在为我国木本饲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18期 v.44;No.687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魏攀鹏;闫灵敏;蒋兵兵;李晓;曾焕青;屈伟;梁博;王品胜;
该试验旨在探究1.5%~8%杂交构树叶替代产蛋初期大午金凤蛋鸡基础饲粮中部分玉米豆粕后对其生产性能、肠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血清抗氧化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47日龄的大午金凤蛋鸡54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饲喂含有0、1.5%、2.5%、3.5%、4.5%和8%杂交构树叶替饲比的基础饲粮。7 d预试期后,以每个重复为单位在正试期(共56 d)内统计蛋鸡每日的生产性能,正试期结束时测定蛋鸡的肠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及其血清抗氧化和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均能极显著降低蛋鸡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P<0.01);1.5%组极显著提高了蛋鸡血清中总蛋白含量(P<0.01);2.5%组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1)、无机磷含量和淀粉酶活性(P<0.01);3.5%组可有效改善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组织形态,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淀粉酶的活性(P<0.01);4.5%组降低了蛋鸡死淘率、料蛋比、畸形蛋率和提高产蛋率、平均蛋重、合格蛋率的效果最佳,且能极显著提高蛋鸡十二指肠中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以及血清中葡萄糖含量(P<0.01);8%组极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P<0.01)。适宜替饲比例的杂交构树叶能较好地改善蛋鸡的肠组织形态,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及其血清抗氧化和生化指标,替饲比为3.5%~4.5%综合效果最佳,最适宜在生产中应用。
2023年18期 v.44;No.687 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