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天然植物多酚助力绿色生态健康养殖之进展、挑战与未来

    钟翔;

    我国传统的日粮模型严重缺乏微量的具有特殊生理活性功能的天然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导致动物营养不充分、不平衡,动物营养理论体系不完善,影响动物健康和生态环境,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植物多酚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一大类植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抑制有害菌、抗病毒、消除炎症、促进消化及改善肉品质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纯天然、无污染、无残留、无耐药性等特点,被认为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在我国动物绿色健康养殖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针对我国畜牧业中的健康、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综述植物多酚的定义与分类、应用历史与现状、生物学活性及功能、代谢特征、降低细菌耐药性、改善养殖环境,以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最后,对植物多酚在饲料工业中的研究及应用瓶颈和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加快天然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与产品创新研制,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农业提质增效,同时为我国动物营养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思路。

    2023年13期 v.44;No.682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工艺与设备

  • 响应面法优化酸溶蛋白发酵工艺

    葛松涛;寿泉洪;韩文凤;徐欢根;沙如意;胡家璧;胡普信;毛建卫;

    为优化黄酒糟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以酒糟发酵后酸溶蛋白含量为指标,考察麸皮、酸性蛋白酶、α-淀粉酶和水的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特基拉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接种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酸溶蛋白含量的显著因素,采用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最佳发酵工艺。结果显示:水、酸性蛋白酶和暹罗芽孢杆菌的添加量是影响酸溶蛋白含量的显著因素,响应面优化后黄酒糟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水597 mL、酸性蛋白酶1.37 g、暹罗芽孢杆菌21.70 m L、麸皮200 g、α-淀粉酶11 g、发酵时间72 h、特基拉芽孢杆菌10 mL,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酸溶蛋白含量可达31.43%,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试验结果可为黄酒糟优质蛋白饲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3年13期 v.44;No.682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2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及其硫酯酶的发酵工艺

    耿凯伟;李克克;王俊峰;宫玉杰;田亚东;康相涛;王彦彬;孙向丽;

    为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硫酯酶的产量,试验以活菌量和芽孢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H6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应用qPCR法对硫酯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质活性进行评估,并测定其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培养基组成的最优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酵母浸粉、MgSO_4。可溶性淀粉浓度、酵母浸粉浓度、发酵时间是发酵的关键因素。培养基和发酵工艺的最优参数为可溶性淀粉32.16 g/L,酵母浸粉16.27 g/L,MgSO_4 10.00 g/L,发酵时间39.28 h,初始p H 5.0,接种量1%,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37℃。在摇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H6活菌生物产量达到6.33×10~9CFU/mL,50 L发酵罐验证活菌产量达到1.09×10~(10)CFU/mL。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解淀粉芽孢杆菌H6的发酵工艺,与初始培养基相比,发酵水平显著提高(P<0.05),硫酯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

    2023年13期 v.44;No.682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母猪能量需求研究进展

    鲁茗源;赵小刚;石宝明;刘兆金;

    满足能量需要是决定动物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能量需要划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维持是指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维持需要是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满足维持需要后,摄入能量被用于动物生产、繁殖需要。母猪饲养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后备期、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由于每个阶段母猪生理状态和生产目的不同导致能量需求不同。文章综述了不同时期母猪的能量需求及日粮能量水平、饲喂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母猪饲粮精准能量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2023年13期 v.44;No.682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单胃动物

  • 母猪的“七段式”营养与饲养策略

    周明;

    文章基于母猪的繁殖和营养特点,将母猪的生理周期分为七个时期,即后备期、配种准备期、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围产期和泌乳期。在各个时期,根据母猪的营养需求,采取对应的饲养策略,给予母猪适宜的养分供量,从而维持并提高母猪的综合繁殖机能。

    2023年13期 v.44;No.682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β-羟基-β-甲基丁酸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万海峰;孙鹏;黄琼;吴高岭;钟铭;伍剑;左晓灵;吴德;

    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是亮氨酸的一种代谢产物。研究发现,HMB通过母体调节仔猪肌纤维的生长发育,改善了仔猪生长性能及上市期肉品质。同时,HMB通过提高母猪初乳脂肪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善哺乳仔猪成活率。而且HMB有利于促进仔猪断奶后生长,缓解断奶应激。HMB影响母仔猪生产性能的机制是通过促进仔猪胎儿期肌纤维生肌作用、新生期肌纤维类型转换,以及促进仔猪骨骼肌蛋白合成,并在断奶应激下抑制肌肉蛋白质分解途径等来实现。

    2023年13期 v.44;No.682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饲粮中添加酪蛋白磷酸肽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钙代谢的影响

    刘文沛;马慧敏;郑铃;徐晨;单昊书;万晓莉;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CPP)对产蛋后期蛋鸡钙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择800只58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T1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T2组)、1.0(T3组)、1.5(T4组)、2.0(T5组)g/kg CPP。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2、T3、T4组和T5组鸡蛋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T3组胫骨钙含量和胫骨强度提高,T2、T3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十二指肠中,T2组碳酸酐酶活性提高(P<0.05),T4组钙结合蛋白和钙泵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T3、T5组钠钙交换体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T2、T3组蛋壳腺中钙结合蛋白的含量提高(P<0.05),T2、T3、T4、T5组的碱性磷酸酶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P<0.05),碳酸酐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CPP能够提高鸡蛋合格率、提高蛋鸡肠道和蛋壳腺中相关酶活性,进而促进血清钙含量与胫骨强度的提高;饲粮中添加0.5~1.0 g/kg CPP的T2、T3组效果最佳。

    2023年13期 v.44;No.682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植物精油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倩;宁楠;谌梦;徐欢欢;王蕾;丁斌鹰;侯永清;郭双双;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88只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组、感染+复合植物精油CTA(100 mg/kg)组和感染+复合植物精油CAT(100 mg/kg)组,每组6个重复。复合植物精油CTA和CAT由百里香酚、肉桂醛和茴香醛分别按照1:3:1和1:1:3的比例配制。试验期为42 d,在15~21日龄肉鸡通过灌服1 mL 1×108CFU/mL产气荚膜梭菌菌液进行感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采食量有降低的趋势(P=0.09),明显降低绒毛高度,增加隐窝深度,显著上调21日龄肉鸡空肠白细胞介素-8(IL-8),脾脏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水平(P<0.05),显著上调28日龄盲肠扁桃体IL-8 mRNA水平(P<0.05);与感染组相比,感染+CTA组和感染+CAT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明显增加;21日龄空肠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8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28日龄空肠TLR2、TLR4、IL-1β、TNF-α、白细胞介素-13(IL-13)、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4(TGF-β4)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28日龄盲肠扁桃体IL-8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感染+CTA组显著下调21日龄脾脏iNOS、TNF-α和IL-1βmRNA水平,显著上调28日龄空肠免疫球蛋白A(IgA)、IL-13 mRNA水平和增加血清中IgA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复合植物精油能通过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和调控炎症缓解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肠道和脾脏的免疫反应,复合植物精油CTA的调控作用更强。

    2023年13期 v.44;No.682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1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

  • 植物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王蕾;陈勇;

    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植物来源的天然添加剂,其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生物碱、萜类、皂苷等活性物质。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调节瘤胃发酵、提高生产和免疫性能等。文章综述了植物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及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2023年13期 v.44;No.682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影响羊肉品质因素的研究进展

    赵娜;安润新;李益娟;梁静;

    羊肉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肉质细嫩,易于吸收。与猪肉相比,羊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与牛肉相比,羊肉含有更加丰富的矿物质。文章就遗传因素(包括品种、年龄、性别、基因型)、营养因素(包括饲料配比、蛋白质水平、饲料能量水平、饲料添加剂)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从根本上提高羊肉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2023年13期 v.44;No.682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有机微量矿物质替代日粮中无机微量矿物质对泌乳中后期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表观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马兴军;查满千;金志华;张睿;刁其玉;屠焰;成述儒;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有机微量矿物质对泌乳牛生产性能、血清免疫、抗氧化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况相近的60头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分别为:(1)无机微量矿物质源日粮组(ITM),基础日粮+100%无机硫酸铜(Cu)、锰(Mn)、锌(Zn)(分别为日粮提供5.07 mg/kg Cu、6.94 mg/kg Mn和33.75 mg/kg Zn);(2)有机微量矿物质盐源日粮Ⅰ组(OTM1),基础日粮+50%无机硫酸Cu、Mn、Zn(分别为日粮提供2.54 mg/kg Cu、3.47 mg/kg Mn和16.88 mg/kg Zn)+50%羟基蛋氨酸螯合态Cu、Mn、Zn(分别为日粮提供2.54 mg/kg Cu、3.47 mg/kg Mn和16.88 mg/kg Zn);(3)有机微量矿物质盐源日粮Ⅱ组(OTM2),基础日粮+50%无机硫酸Cu、Mn、Zn(分别为日粮提供2.54 mg/kg Cu、3.47 mg/kg Mn和16.88 mg/kg Zn)+50%水解蛋白态Cu、Mn、Zn(分别为日粮提供2.54 mg/kg Cu、3.47 mg/kg Mn和16.88 mg/kg Zn)。试验进行3个月。采集奶牛饲料、奶样、血液、瘤胃液和粪便等样本,分析并计算常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等相关指标,对比有机与无机形式Cu、Mn、Zn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间的产奶量、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OTM1、OTM2组的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ITM组(P<0.05);有机微量矿物质替代无机微量矿物质对瘤胃发酵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OTM1组和OTM2组在30 d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显著高于ITM组(P<0.05),OTM2组在60 d的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显著高于OTM1组和ITM组(P<0.05),且OTM1组显著高于ITM组(P<0.05),ITM组在90 d和0~90 d的IgM水平显著低于OTM1组和OTM2组(P<0.05)。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OTM1组的经济效益最佳,分别比OTM2组和ITM组高1.72元/(d·头)和1.43元/(d·头)。说明有机微量矿物质替代无机微量矿物质能显著降低奶牛乳体细胞数,提高机体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改善泌乳牛机体健康。

    2023年13期 v.44;No.682 7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甜菜碱对夏季小尾寒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李冰;孙诗昂;邓亚飞;张留君;熊永洁;贺绍君;

    研究旨在评估夏季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甜菜碱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36只小尾寒羊公羔(3月龄)随机分4组,每组9只羊。对照组、1组、2组、3组羊每只每天分别提供0、2、4、6 g甜菜碱。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测定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1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升高(P<0.05);2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3组血清三酰甘油(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1组、2组和3组血清镁(Mg)含量显著升高(P<0.05)。甜菜碱对血清蛋白质等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1组和2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1组、2组和3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在夏季饲粮中添加2 g/d甜菜碱能提高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调节脂肪代谢,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

    2023年13期 v.44;No.682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尾菜饲料化研究进展

    王靖雯;李玉双;蔡佳敏;高淼;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蔬菜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在蔬菜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蔬菜废弃物——尾菜。这些尾菜常常被丢弃在田间,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尾菜含有丰富的水分、矿物质以及动物所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糖类等营养物质。尾菜饲料化利用既能够推动我国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缓解饲料紧张的问题,又能够通过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减轻环境污染,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综述了我国尾菜产生的概况、尾菜的营养价值及尾菜饲料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剖析了尾菜饲料化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13期 v.44;No.682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抗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鸡源益生菌筛选及评估

    杨明珠;张美红;文秋;胡永飞;刘丹;

    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抑制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效果优良的菌株,并评估其在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下对肉仔鸡肠道炎症的缓解效果。试验先通过抑菌圈法筛选具有抑制产气荚膜梭菌活性的菌株,然后通过评估生长曲线、耐酸性、耐胆盐能力、产酶能力和溶血性等特性后筛选出性能最佳的菌株并进行肉鸡感染试验。动物感染试验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21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即对照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感染组和益生菌组。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粪肠球菌A14S有优良的耐酸耐胆盐能力、产酶能力,其上清可显著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生物膜的形成(P<0.05),并且溶血类型为γ型溶血(不溶血)。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109CFU/kg的粪肠球菌A14S改善了攻毒引起的胸腺器官指数的降低(P<0.05);显著提高了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有降低血清中D-乳酸(D-LA)含量的趋势(P<0.10);可显著降低肠道炎症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表达(P<0.05),有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趋势(P<0.10)。综上所述,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到的粪肠球菌A14S可通过抑制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来维持肉仔鸡肠道健康。

    2023年13期 v.44;No.682 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1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五环三萜活性物质对大鼠的致畸作用评价

    江雅;张媛;肖宜容;陈怡梦;毕思才;陈新;张雨梅;

    为评价五环三萜活性物质(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PTs)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通过大鼠传统致畸试验,考察PTs的致畸作用。在Wistar大鼠受孕7~15 d期间,分别灌胃给予1.25、2.50、5.00 g/kg BW PTs,使用纯化水作为正常对照,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通过畸胎率、活胎仔平均畸形率、胎仔发育情况等指标评价其致畸作用。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受试物各剂量组的孕鼠行为正常,未观察到中毒或死亡现象;受试物各剂量组的吸收胎率、死胎率、畸胎率、活胎仔平均畸形率、母体畸胎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PTs对Wistar大鼠无明显致畸作用。

    2023年13期 v.44;No.682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