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红芳;曹佩佩;郭建来;张梦如;武文一;
为探究黑水虻幼虫不同加工方式下的营养价值,试验选用微波烘干、脱脂、酶解三种加工方法对黑水虻幼虫进行处理,对常规营养指标、氨基酸、矿物元素和卫生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以50~75 kg生长猪营养需要量(NRC,2012)为参考蛋白,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蛋白质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微波烘干、脱脂和酶解虫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总能分别为5.79%、38.34%、28.83%、20.29%、20.95 MJ/kg,7.35%、48.18%、1.14%、27.35%、14.94 MJ/kg,7.78%、48.53%、1.16%、29.45%、15.29 MJ/kg;总氨基酸(TAA)含量分别为34.20%、45.05%和46.99%,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16.20%、21.98%和23.66%。微波烘干、脱脂、酶解虫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参考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较接近。三种加工方式虫粉中都含有丰富的Cu、Fe、Zn、Mn、Na、Mg等矿物元素,其中微量元素Cu、Mn含量高于鱼粉,Mn、Na含量高于豆粕。微波烘干、脱脂和酶解虫粉中重金属、抗生素、农药残留、微生物指标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限量要求。综上所述,经微波烘干、脱脂、酶解处理的黑水虻虫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2023年08期 v.44;No.677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下载次数:8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 ] - 魏学盛;黄文琴;张乃锋;胡江;
研究旨在探讨木薯渣与不同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组合效应(associative effect, AE),优化组合效果。试验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使用体外产气法分别对精粗比为1:9、3:7、5:5的木薯渣与豆粕、棉粕、菜粕、DDGS组合进行体外瘤胃发酵培养,监测体外培养0、2、4、8、12、24、36、48、72 h后的累积产气量(GP)和72 h后发酵液的可消化有机物(DOM)、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等指标,并计算各组合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精粗比为3:7的木薯渣-棉粕组的总VFA,精粗比为3:7、5:5的木薯渣-菜粕组DOM和代谢能(ME)及精粗比为3:7的木薯渣-DDGS组的MCP和NH3-N的组合效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GP72、ME、DOM和总VFA的组合效应及综合组合效应值(Synthetical AE)为衡量指标,精粗比为3:7、5:5的木薯渣-菜粕组合的正组合效应最大。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精粗比分别为3:7、5:5木薯渣-菜粕组瘤胃发酵效率最高,为最优的搭配组合。
2023年08期 v.44;No.677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纯铭;张红;陈玉连;肖定福;
桑叶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具有无残留、无耐药性、毒副作用低和多功能等特点;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在动物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桑叶的加工形式多样,不同的加工工艺使饲料桑产生不同的饲用效果。寻求更合理的加工工艺提高饲料桑作为饲料原料的利用效果是目前饲料桑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综述了饲料桑的加工工艺、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作用,并提出存在问题及开发应用前景,旨在为桑叶的作用机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3年08期 v.44;No.67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邹松岩;申瑞瑞;李秋凤;吴春会;王明亚;曹玉凤;高艳霞;李建国;
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原料和含水量对薯渣混贮发酵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含水量和混贮组合。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薯渣与玉米皮(SY)、薯渣与大豆皮(SD)、薯渣与玉米皮和大豆皮(SYD,薯渣与能量饲料比例为1:2,玉米皮与大豆皮鲜重比例为1:1)进行发酵,设置低、中、高水分含量(45%、55%、65%),80 d后测定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48 h瘤胃降解率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从感官评定、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来看,中水分(55%)SY组感官品质最佳,pH、氨态氮/总氮(AN/TN)较低,乳酸(LA)含量较高,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淀粉营养物质的保存量提高,且各组均未检测到丁酸(BA)。从有氧稳定性来看,各组均未发生有氧腐败,有氧稳定性时间均超过360 h。中水分(55%)SD组48 h干物质(DM)瘤胃降解率及NDF、ADF降解率较高。从感官评定、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来看,以薯渣与玉米皮混贮品质最佳,薯渣与玉米皮和/或大豆皮混合青贮时以含水量为55%时品质较好;从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看以薯渣与大豆皮混贮品质最佳。
2023年08期 v.44;No.677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新国;孟维爽;黄文宇;熊雅晴;李德生;
为了探讨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体及粪便中菌群数量的影响,设计了抑菌试验和饲喂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AA白羽肉仔鸡240只(公母各半),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根提取物0.02%、0.04%和0.1%,试验期42 d,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体及粪便中菌群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对试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64~128 mg/L。试验Ⅰ、Ⅱ、Ⅲ组粪便中有害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无显著差异;随着蒲公英根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肉鸡生长性能持续增强,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鸡肠道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肠道益生菌无影响,且对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23年08期 v.44;No.677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周俊华;周晓情;肖正中;滕少花;吴柱月;方治山;梁金逢;王启芝;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剂及青贮原料间隙对罗汉果渣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罗汉果渣的开发利用及其青贮技术的优化提供技术参考。原料间隙分三个处理:罗汉果渣碎粒(G1,青贮密度910.0 kg/m~3)、罗汉果渣+4%麦麸(G2,青贮密度728.0 kg/m~3)、罗汉果渣原样(G3,青贮密度700.0 kg/m~3),并分别进行不添加添加剂(CK)、添加0.7%苯甲酸(benzoic acid,BA)、0.4%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0.7%苯甲酸和0.4%茶多酚(BA+TP)、0.1%混合菌剂(complex flora,CM)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采用呼吸袋法室温青贮45 d。结果表明:罗汉果渣经45 d青贮后,除罗汉果渣碎粒(G1)+TP处理为良好外,其他各处理均为优等等级。罗汉果渣+4%麦麸处理(G2)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间隙处理(P<0.05)。罗汉果渣碎粒处理(G1)丁酸含量除BA+TP组外,均显著高于罗汉果渣原样组(G3)(P<0.05)。罗汉果渣+4%麦麸(G2)+BA及罗汉果渣+4%麦麸(G2)+BA+TP的互作对减少罗汉果渣青贮丁酸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结果提示,罗汉果渣+4%麦麸处理有利于改善罗汉果渣青贮的发酵品质,且罗汉果渣+4%麦麸+0.7%苯甲酸+0.4%茶多酚的互作对提高罗汉渣青贮品质效果最佳,罗汉果渣+4%麦麸+0.7%苯甲酸次之。
2023年08期 v.44;No.677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