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饲用凝结芽孢杆菌的菌数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黄遵锡;王雪艳;程志斌;

    文章综述与分析了现有标准中饲用凝结芽孢杆菌产品的菌数检测法差异。基于实际生产与应用中单一及复合饲用凝结芽孢杆菌产品的两种类型,文章描述了现有两个团体标准T/YNBX024—2021(简称“云南团体标准”)和T/CSWSL 022—2020(简称“北京团体标准”)检测饲用凝结芽孢杆菌菌数的平板计数法检测程序,明确了饲用凝结芽孢杆菌产品菌数的检测结果应包括总菌数、芽孢数及杂菌数3个指标,重点比较了两个团体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操作差异及其对产品菌数检测结果的影响,为现有饲用凝结芽孢杆菌菌数检测标准的更新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03期 v.44;No.67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营养研究

  • 类胡萝卜素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张宇雷;李义;丁宏标;

    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种亲脂性四萜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炎、维持视觉功能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此外,类胡萝卜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是动物从食物中获取的必需营养素之一。在蛋鸡生产中类胡萝卜素常作为鸡蛋的着色剂使用,同时具有抗热应激、免疫调节等功能。文章就类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制备工艺以及在蛋鸡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发类胡萝卜素在蛋鸡养殖中的新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指导。

    2023年03期 v.44;No.67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苯甲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易鑫;陈勇;舒刚;

    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芳香族羧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微生物也可以产生苯甲酸。苯甲酸是一种只有一个羧基的苯环核心化合物,以防腐剂和有机酸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药品、饲料行业。苯甲酸具有抗菌杀菌作用、调节肠道p H、提高消化酶活性、均衡肠道微生物、调节机体抗氧化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生命科学各领域特别是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苯甲酸的来源、结构、性质、吸收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苯甲酸在畜禽生产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44;No.67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玉米皮及发酵玉米皮的营养特性及研究进展

    刘宽博;施晶晶;何贝贝;陈雅湘;李爱科;王永伟;

    玉米皮是玉米淀粉加工业的主要副产物,资源丰富,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常作为饲料原料使用。但是玉米皮中粗纤维含量高,且存在亚硫酸根离子残留和霉菌毒素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其适口性和安全性,限制了在饲料中的应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是降低玉米皮中抗营养因子、改善适口性、提高饲用价值的有效途径。文章对玉米皮的营养特性、固态发酵工艺改善其利用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玉米皮的高效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44;No.672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多种益生菌固态湿发酵豆粕营养品质变化研究

    陈玥;龚玉石;

    为探究不同益生菌固态湿发酵对豆粕营养品质的影响,选择地衣芽孢杆菌(Bac-l)、凝结芽孢杆菌(Bac-c)、罗伊氏乳杆菌(Lac)、米曲霉(Asp)、酿酒酵母(Sac)、沼泽红假单胞菌(Pho) 6种益生菌,固态发酵48 h,以粗蛋白、酸溶蛋白、蛋白酶、抗营养因子等为指标,从发酵豆粕营养指标、酶活性、抗营养因子含量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增加至31.55%(P<0.05);酿酒酵母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豆粕后酸溶蛋白含量提升至12.98%(P<0.05);罗伊氏乳杆菌能够有效降低pH(P<0.05),提高干物质回收率达到94%(P<0.05);发酵豆粕时,沼泽红假单胞菌的酸性蛋白酶活性最高,酿酒酵母的中性蛋白酶活性最高,地衣芽孢杆菌的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P<0.05),酿酒酵母的植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最优;米曲霉分解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最强,对3种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降解率也最高,分别达到64.71%、78.94%和98.07%(P<0.05)。说明益生菌发酵可以改善豆粕营养品质,但不同种类益生菌影响各不相同,各有优劣。

    2023年03期 v.44;No.672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单胃动物

  • 玉木耳富硒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鞠莹;黄丽玲;张芳芳;刘明智;刘闯;刘栩州;

    玉木耳富硒培养物是玉木耳菌种与麦麸等混合发酵后所得的富含多糖、有机硒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饲料原料。试验旨在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结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08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5%和3.0%的玉木耳富硒培养物,采用自由饮食和饮水,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3.0%玉木耳富硒培养物显著提高了1~14 d平均日增重(P<0.05)。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仔猪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另外,3.0%试验组肝脏中硒含量极显著提高(P<0.05),还有提高结肠中丁酸含量的趋势(P<0.10)。综上所述,玉木耳富硒培养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及机体抗氧化水平。

    2023年03期 v.44;No.672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茶树油对育肥猪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马慧敏;封飞飞;霍永久;魏臻武;朱新宇;赵国琦;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茶树油对育肥猪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4头初始体重为(68.13±0.46)kg的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茶树油(100、200、300 mg/kg),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28天200 mg/kg组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100 mg/kg组和200 mg/kg组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显著升高(P<0.05),第56天3个试验组IgG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300 mg/kg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200 mg/kg组和300 mg/kg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背腰最长肌GSH-Px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茶树油对育肥猪的血清免疫及机体抗氧化指标有一定调控作用,建议饲粮中适宜添加水平为200 mg/kg。

    2023年03期 v.44;No.67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发酵啤酒糟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家才;王江水;孙铝辉;刘兆金;

    为了探讨发酵啤酒糟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把3 840只44周龄的蛋鸡随机分为4个饲粮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0只蛋鸡,各组分别饲喂含0、2%、4%、7%发酵啤酒糟(FBSG)的饲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2周后,2%FBSG组的蛋重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4%FBSG组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没有显著变化(P>0.05),7%FBSG组的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显著降低(P<0.05);饲喂4周后,2%、4%、7%FBSG组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十二指肠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蛋鸡血清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说明蛋鸡饲粮中FBSG的使用量不超过4%时,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对蛋鸡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有一定改善作用。

    2023年03期 v.44;No.672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白藜芦醇对脂多糖刺激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李嘉辉;龚建刚;邹俊;高新磊;张磊正;郝艳霜;冯志华;赵国先;

    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对脂多糖(LPS)刺激肉鸡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黏膜二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2(是否LPS刺激)×2(0或400 mg/kg RES)双因素试验设计,选用240只1日龄健康AA肉鸡公雏,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第16、18日龄和第20日龄,应激组肉鸡腹腔注射500μg/kg BW LPS,其余两组肉鸡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LPS刺激显著降低了肉鸡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隐比和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回肠黏膜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回肠微生物OUT数量、Chao1和Shannon指数(P<0.05),显著降低回肠厚壁菌门丰度(P<0.05),显著提高回肠变形菌门丰度(P<0.05)。(2)日粮添加RES有提高肉鸡1~21日龄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081),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和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提高回肠黏膜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回肠微生物Chao1指数(P<0.05),有提高回肠厚壁菌门丰度的趋势(P=0.089),显著降低变形菌门丰度(P<0.05)。(3)日粮添加RES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引起的肉鸡平均日增重、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回肠麦芽糖酶活性和Chao1指数的下降(P<0.05)及回肠变形菌门丰度的升高(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400 mg/kg RES能够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并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引起的免疫应激。

    2023年03期 v.44;No.672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硒代蛋氨酸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沙;邓圣庭;薛俊敬;杨凯丽;卓锐文;方热军;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硒代蛋氨酸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240只21日龄健康罗斯308肉公鸡,随机分为NT组(常温组,基础日粮+0.3 mg/kg亚硒酸钠)、NT-Se-Met组(常温硒代蛋氨酸组,基础日粮+0.3 mg/kg硒代蛋氨酸)、HS组(热应激组,基础日粮+0.3 mg/kg亚硒酸钠)、HS-Se-Met组(热应激硒代蛋氨酸组,基础日粮+0.3 mg/kg硒代蛋氨酸)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间常温组和热应激组环境温度分别控制在(24±2)℃和(32±2)℃,持续至试验结束,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常温状态相比,热应激状态肉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2(IL-2)及肝脏和脾脏IgG、免疫球蛋白M(IgM)、IL-2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而添加硒代蛋氨酸组肉鸡血清IL-2以及肝脏和脾脏IgA、IgG、IgM、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脾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硒代蛋氨酸能提高肉鸡免疫球蛋白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肉鸡热应激反应,改善肉鸡的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

    2023年03期 v.44;No.672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黄花蒿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肌肉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

    乔敏;张生楠;郭世伟;徐元庆;金晓;邢媛媛;史彬林;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花蒿多糖(Artemisia annua L. polysaccharide,AAP)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胸肌和腿肌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44.19±0.25)g]的1日龄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基础饲粮组(对照)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0、500、750 mg/kg和1 000 mg/kg AAP的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笼,每笼8只鸡,公母各半。饲养期为42 d。结果表明:随着AAP添加剂量的递增,试验前期肉仔鸡的体增重(BWG)和21 d的末体重(FBW)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升高(P<0.05),且在42 d时,肉仔鸡胸肌、腿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屠宰后45 min的胸肌pH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升高(P<0.05),胸肌、腿肌的亮度值和剪切力及腿肌中丙二醛含量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750 mg/kg AAP显著提高了肉仔鸡42 d的FBW、试验全期的BWG、试验后期的饲料转化效率(FE)和腿肌中GSH-Px的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了试验后期肉仔鸡的BWG(P<0.01),显著降低了胸肌的亮度值(P<0.05);屠宰后48 h的胸肌、腿肌滴水损失均呈极显著的一次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P<0.01),腿肌的红度值呈极显著的一次线性或二次曲线升高(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0、750 mg/kg和1 000 mg/kg AAP显著提高了腿肌红度值和胸肌中GSH-Px的活性(P<0.05),而宰后48 h的腿肌滴水损失和胸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250、500、750 mg/kg和1 000 mg/kg AAP组宰后48 h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肉仔鸡饲粮中添加AAP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和肌肉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肉品质。

    2023年03期 v.44;No.672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热应激对猪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吴正可;赵小刚;李全丰;杨培龙;郭吉余;

    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热应激已经成为制约全球众多国家养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猪群处于高温环境会引起强烈的热应激反应,严重干扰了猪正常的内分泌活动,并影响其消化功能,造成猪采食量降低,生长缓慢或停滞,严重降低猪的生长和繁殖性能。此外,猪群处于热应激下容易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极易感染各种流行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正确认识热应激对猪群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对我国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就热应激对猪的影响机制及改善热应激的营养防控措施进行总结阐述,以期为提高我国现代化养猪业生产水平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023年03期 v.44;No.672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1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反刍动物

  • 不同草氨酸钠添加量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乳酸产量和细菌数量的影响

    蒋慧;林淼;胡光辉;宗玉洁;霍永久;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评价添加草氨酸钠对瘤胃发酵产气量、常规化学参数、乳酸产量及相关乳酸菌相对丰度的影响。以MRS培养基为体外营养来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草氨酸钠(0、2、5、10 mmol/L和15 mmol/L)进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记录72 h内的气体产量,测定发酵24、48 h和72 h气体成分含量,并测定发酵72 h发酵液pH、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乳酸含量,埃氏巨型球菌、牛链球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草氨酸钠添加量为2 mmol/L和5 mmol/L时,对各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0 mmol/L的草氨酸钠降低了发酵48、72 h的产气量和乳酸含量(P<0.05),但添加10 mmol/L和15 mmol/L的草氨酸钠显著降低埃氏巨型球菌相对丰度(P<0.05),对牛链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5 mmol/L的草氨酸钠后显著降低了发酵72 h的产气量和二氧化碳比例、pH、氨态氮和乳酸浓度,以及丙酸、丁酸和戊酸的含量(P<0.05),提高了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发酵48 h和72 h的氢气含量(P<0.05)。综上,体外添加10 mmol/L草氨酸钠降低了乳酸含量,对瘤胃发酵参数没有显著影响,为适宜的添加量。

    2023年03期 v.44;No.672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包被漆酶对公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何金川;成采遥;刘强;张静;郭刚;霍文婕;裴彩霞;

    为研究包被漆酶(CL)对公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将48头安格斯公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日粮中以CL的形式添加漆酶0、0.2、0.4、0.6 g/kg DM。试验期包括20 d的预饲期和60 d的正试期,进行数据和样品采集。结果表明:随CL添加量的增加,干物质(DM)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平均日增重线性显著增加(P<0.05),饲料转化率呈线性显著降低(P<0.05);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线性显著提高(P<0.05);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乙酸/丙酸值和氨态氮浓度线性显著增加(P<0.05);总细菌、总真菌、总原虫、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线性显著提高(P<0.05)。说明以CL的形式添加漆酶能改善公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并且CL最适添加水平为漆酶0.4 g/kg DM。

    2023年03期 v.44;No.672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饲粮中添加小麦低聚肽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小肠形态的影响

    白晨;盛宇飞;张昊;哈斯额尔敦;敖长金;张喜胜;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小麦低聚肽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小肠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30只体重[(35.58±3.18)kg]相近的4月龄小尾寒羊公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3%小麦低聚肽,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第16~30 d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低聚肽可通过改变小尾寒羊小肠的形态、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进而提高生长性能。

    2023年03期 v.44;No.672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水产动物

  • 低鱼粉条件下添加磷脂酸、胆固醇及其复合物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贠彪;张含乐;涂永芹;张凯凯;朱选;钱雪桥;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磷脂酸和胆固醇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配制四种试验饲料,即不添加功能性成分的低鱼粉饲料(D1组,对照组)、添加0.5%磷脂酸(D2组)、添加1.0%胆固醇(D3组)以及0.5%磷脂酸+1.0%胆固醇复合物(D4组)的试验饲料。用四种饲料分别投喂杂交鳢[初始规格为(30.58±1.55)g]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磷脂酸和胆固醇可以显著增加鱼体增重和蛋白质沉积率(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磷脂酸显著提高了肠道胰蛋白酶活性,而添加胆固醇可以显著提高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同时添加二者复合物后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增重,降低饲料系数,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P<0.05)。综上,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磷脂酸、胆固醇以及复合物均可以显著促进蛋白质沉积,提高杂交鳢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

    2023年03期 v.44;No.672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肉食性仔稚鱼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开发的研究进展

    李诗洋;胡俊茹;黄燕华;王国霞;

    仔稚鱼时期是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均衡全面的营养供应是仔稚鱼生长的保证,也是培养优质成鱼的基础。文章从仔稚鱼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营养需要量及饲料开发现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肉食性仔稚鱼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开发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44;No.672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饲料检测

  • 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动物饲料中微量元素

    杨坤;胡红莲;李大彪;高民;

    试验采用湿法消解和干灰化法两种处理方法,再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动物饲料中钾、钠、钙、镁、铜、铁、锰、锌8种元素的含量,也测定了国家标准物质玉米[GBW10012(GSB-3)]中的各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湿法消解测定饲料中8种元素的结果平行性好,稳定,过程简便,操作时间短,且各元素的添加水平在1.0~4.0 mg/kg时回收率为85.5%~109.1%,变异系数为0.309%~5.020%;而干灰化法耗时较长,测定结果均偏低。采用湿法消解测定的国家标准物质玉米中各种元素含量均在标示值范围内。说明湿法消解处理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耗时短,适合于对饲料中钾、钠、钙、镁、铜、铁、锰、锌8种元素进行测定。

    2023年03期 v.44;No.672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新形势下生猪日粮中豆粕减量替代应用技术综述

    朱秋凤;牟成龙;张学芳;

    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市场环境和国际贸易政策巨大变化,现今豆粕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实施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畜禽饲料配方多元化技术体系非常必要和迫切。文章从豆粕减量替代依据、替代性原料应用效果及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新形势下豆粕减量替代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44;No.672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