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矿物质在肉牛饲养中的作用

    孟庆翔;

    矿物质在肉牛饲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骨骼发育、免疫功能、肌肉收缩和神经系统功能等。肉牛至少需要17种矿物元素,包括7种常量矿物元素和10种微量矿物元素。矿物元素间具有相对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包括钙磷比、镁钾钙比值、铜-钼-硫相互作用、铜-硫相互作用、铜-铁相互作用、硒-硫相互作用等。矿物元素在饲粮中的生物学利用率是衡量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矿物元素中硫酸盐和氯化物的生物学利用率高于氧化物,而且铜、锰和锌的有机形态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明显高于其相应的无机形态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在肉牛饲养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补充矿物质,包括简单盐基预混料方式、微量元素舔块方式、蛋白质浓缩料方式和全混日粮方式等。

    2022年24期 v.43;No.66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营养研究

  • 天然植物饲料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研究

    张博;卢丽枝;谷旭;李俊;

    长期以来,抗生素在动物饲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促进生长、预防动物疫病,且价格低廉,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饲料中大量且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的危害也日益显露,可能会促发“细菌耐药性”,加速形成“超级细菌”,造成动物性产品药物残留,危害人类健康。天然植物饲料产品作为一种潜在的绿色、安全、环保、高效率的抗生素替代品,在饲料生产与动物养殖业中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文章就天然植物饲料的基本定义、分类、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天然植物饲料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天然植物饲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24期 v.43;No.66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76 ]

试验研究

  • 菊苣替代日粮对绿头野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指标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付薇;陈伟;韩永芬;周丽;桂永清;何静;孟军江;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菊苣替代日粮比例对绿头野鸭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指标和养殖效益的影响,为菊苣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1日龄健康绿头野鸭4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处理组分别按3%、5%、8%、10%、15%的菊苣添加量替代基础日粮,试验期70 d。试验结果表明:5%添加组平均日增重效果最好,达16.17 g/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8%、10%、15%添加组(P<0.05)。5个菊苣添加组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菊苣添加量增加,腹脂率和皮脂率不同程度下降(P<0.05),腹脂率降幅为5.33%~30.67%,皮脂率降幅为1.15%~8.37%。10%、15%添加组免疫能力表现最优,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添加组利润最高,比对照组增加0.61元/只。菊苣适当比例替代基础日粮可以提高绿头野鸭生长性能,显著降低腹脂率和皮脂率,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根据函数隶属法综合评定,5%的菊苣添加量替代基础日粮综合表现最优。

    2022年24期 v.43;No.669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2 ]

水产养殖

  • 虾青素对豹纹鳃棘鲈体色、肌肉组织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陈燕;王湘君;陈文;匡浩宇;周琪;王伟康;陈冰;

    研究在黑水虻幼虫粉和鱼粉最优配伍饲料配方基础上,添加0(D0组)、0.025%(D0.025%组)、0.05%(D 0.05%组)、0.10%(D 0.10%组)、0.15%(D 0.15%组)、0.20%(D 0.20%组)的虾青素(雨生红球藻源,10%)探究其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50.08±0.71)g]体色、肌肉组织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养殖周期为42 d,每组3重复,每重复30尾鱼,共540尾随机分配。结果表明:(1)虾青素能使豹纹鳃棘鲈的背部和腹部体色L~*值变小(腹部D 0.10%组除外),但背部D 0.15%组L~*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腹部D 0.10%组L~*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虾青素能使豹纹鳃棘鲈的背部和腹部体色a~*值和b~*值变大,其中D 0.10%组和D 0.15%组相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不同水平的虾青素对肌肉组织结构无显著性影响。(3)随着饲料中虾青素的增加,肠道菌群中的不同菌门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发生改变。各组中幼鱼肠道优势菌落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有助于厚壁菌门菌落、拟杆菌门菌落、放线菌门菌落在肠道中定植。综上所述,黑水虻幼虫粉和鱼粉最优配伍饲料配方中,添加0.10%~0.15%(即100~150 mg/kg)雨生红球藻源虾青素促使豹纹鳃棘鲈背部和腹部变红和变黄,且对肌肉组织无影响,有利于提高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属的多样性和丰度。

    2022年24期 v.43;No.669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9K]
    [下载次数: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4 ]
  • 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组成、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放的影响

    牛小天;THOBELA Louis Tyasi;陈秀梅;孔祎迪;邹记兴;彭雷;王桂芹;

    为研究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组成、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放等指标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对照组(T0组)]中利用复合动植物蛋白(虾粉、禽副产品粉、发酵豆粕、花生粕和谷朊粉)替代鱼粉,替代水平分别为30%、40%和50%;再设置3个植酸酶添加水平,为0.01%、0.02%和0.03%,共计9组(T1、T2、T3、T4、T5、T6、T7、T8组和T9组)试验饲料。用该10组等氮(47.50%)等能(19.33 MJ/kg)饲料分别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14.70±0.06)g的大口黑鲈60 d。结果显示:(1)植酸酶水平与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形体指标、体组成、营养物质沉积率、表观消化率及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均无显著影响。(2)植酸酶水平对大口黑鲈的形体指标无显著性影响,但T5、T8组和T9组的大口黑鲈末均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粗蛋白含量、磷含量、粗蛋白沉积率、磷沉积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T0组(P<0.05),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均显著低于T0组(P<0.05)。(3)替代鱼粉水平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沉积率、表观消化率、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T0、T1、T2、T4、T5、T7组和T8组的脏体比均显著低于T3、T6组和T9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配合饲料中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40%鱼粉并添加0.02%~0.03%植酸酶能够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形体指标、体组成、营养物质沉积率、表观消化率和氮磷的排放量。

    2022年24期 v.43;No.669 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7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1 ]

问题探讨

  • 草食动物肠道厌氧真菌分离培养技术及其在农牧业的应用现状

    杨闯;郭勇庆;王明月;高冲亚;孙宝丽;

    人们对肠道厌氧真菌的认识最初仅限于瘤胃,后期在一些草食动物的肠道也发现了它们的活动,随着学者们对肠道真菌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肠道厌氧真菌被描述。肠道厌氧真菌虽相比于生态内的细菌数量少得多,但其独特的酶学特性使得它们能够更加有效地降解植物纤维,所生成的产物对生态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肠道厌氧真菌在草食动物胃肠道厌氧发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提示着肠道厌氧真菌具有极高的体外利用价值。然而,迄今为止肠道厌氧真菌的体外应用并不是太理想,其原因主要在于肠道厌氧真菌对氧极为敏感,使得分离与保存成为难题。因此,若想挖掘肠道厌氧真菌的应用价值,更新优化分离保存流程以及体外发酵工艺显得十分重要。文章综合叙述了肠道厌氧真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以及保存的方式,并简要叙述了肠道厌氧真菌在农牧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潜力,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2022年24期 v.43;No.669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饲料检测

  • 钒钼黄-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饲料中总磷含量

    唐思宇;张丽萍;王久荣;袁红朝;贺珍;耿梅梅;陈闻;

    为了提高饲料中总磷含量的检测效率,研究了钒钼黄-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饲料中总磷的含量。试验依据标准GB/T 6437—2018《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的检测原理,优化了检测波长、显色剂用量、用酸种类等检测条件,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及回收率等参数。结果表明:在410 nm波长下,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检测饲料中总磷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150 mg/L,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不大于0.035 mg/L,变异系数<1%,加标回收率介于96.4%~101.5%。钒钼黄-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检测饲料中总磷含量具有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可允许酸度范围大、操作便捷、检测速度快等优点,适合大批量饲料样品总磷含量的检测,可为高效准确测量饲料中总磷含量提供技术依据。

    2022年24期 v.43;No.669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