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一碳气体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薛敏;

    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水产养殖所需饲料蛋白质主要依靠鱼粉,其价格高且不可持续。因此,开发可持续、生态友好、经济高效且营养平衡的新型蛋白源对满足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一碳气体蛋白(C1GP)有望成为潜在的鱼粉替代品。C1GP是以一碳工业废气(如CH4、CO和CO2)为底物,经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菌体蛋白。整个生产过程时间短、资源消耗少,且可有效消除工业尾气。目前,C1GP相关产品作为鱼粉或豆粕替代蛋白源已成功地应用于鱼、虾饲料配方中。文章着重介绍生产C1GP所需的菌种、底物和生产技术,同时综述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旨在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022年22期 v.43;No.66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 ]

营养研究

  • 屎肠球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雷喜玲;叶金云;陈丽仙;李爱科;王薇薇;乔琳;王丽;

    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是微生态制剂中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属于肠道共生菌。因其具有良好的耐药、耐酸、耐胆盐、耐热、抑菌等特性,可被用于动物饲料中,在机体胃肠道生态系统中发挥有益作用。屎肠球菌在改善水产动物健康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在水产动物肠道内大量定植,形成优势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文章主要从屎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以及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屎肠球菌在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屎肠球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22期 v.43;No.667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5 ]

健康养殖专栏

  • 不同葡萄糖氧化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吴昊;蒋俊劼;杨佳梦;陈登文;高鑫;祝丹;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GOD)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代谢的影响。选取24日龄快大型黄羽肉公鸡1 120只,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分为中鸡阶段(25~45日龄)和大鸡阶段(46~75日龄)两个阶段,对照组(CON)饲喂对应两阶段的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上添加常温下实测GOD酶活分别为2 014(GOD1组)、2 027(GOD2组)、2 493(GOD3组)、2 519(GOD4组)、4 702(GOD5组)U和5 508(GOD6组)U的6种试验日粮(中鸡阶段和大鸡阶段分别添加200 g/t和100 g/t)。结果表明:(1)6种不同葡萄糖氧化酶产品按照统一条件(37℃、pH 6.0)检测酶活,酶活差异极显著(P<0.01),范围为2 014~5 508 U;80℃水浴5 min后酶活差异极显著(P<0.01),范围为1 055~3 566 U;高温(80℃水浴5 min)存留率差异极显著,范围为51.6%~70.8%(P<0.01);(2)相比较于CON组,GOD3、GOD4组和GOD6组显著提高肉鸡46日龄体重和25~45日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3)与CON组相比,GOD1组和GOD6组肉鸡25~45日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25~45日龄钙表观消化率GOD1组极显著降低(P<0.01),而GOD2组极显著提高(P<0.01),GOD3组和GOD4组磷养分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黄羽肉鸡中鸡阶段饲粮添加常温下实测活性2 493、2 519 U和5 508 U的葡萄糖氧化酶200 g/t能改善肉鸡采食量从而提高日增重和阶段末重,但不同葡萄糖氧化酶对黄羽肉鸡中鸡阶段的蛋白质、钙和磷的养分表观消化率表现不一。

    2022年22期 v.43;No.667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0 ]
  • 黄粉虫粉对良凤花肉鸡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蒋腾;吴盈萍;李海英;吴利楠;赵晓钰;唐碧徽;丁雅文;毛阿龙;

    试验旨在探究黄粉虫粉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性能、免疫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相近良凤花肉鸡公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TM0、TM3、TM5、TM7、TM9组鸡肉分别饲喂含0(对照)、3%、5%、7%、9%黄粉虫粉的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在血清抗氧化性能方面,TM3组和TM5组肉鸡血清中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TM0组和TM7组(P<0.05)。(2)在肠道形态方面,TM3组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TM0、TM7组和TM9组(P<0.05和P<0.01);TM3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TM5组和TM9组(P<0.05和P<0.01);TM0、TM3组和TM5组回肠V/C值均极显著高于TM7组(P<0.01),TM3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极显著高于TM0、TM5、TM7组和TM9组(P<0.01)。(3)在肠道菌群方面,与TM0组相比,TM3组盲肠微生物丰富度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TM3组盲肠菌群门水平上脱铁杆菌门和属水平上拟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黄粉虫粉能够提高肉鸡的抗氧化性能,改善肠道组织形态,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升盲肠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改善肉鸡肠道健康,且以3%的添加量效果最佳。

    2022年22期 v.43;No.667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1 ]
  • 发酵中药对热季育肥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生理、屠宰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赵寿培;李雪梅;车大璐;刘爱瑜;李晓宇;赵俐辰;高玉红;孙新胜;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发酵中药对热季育肥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生理、屠宰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240只体重(37.17±0.44)kg的断奶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添加饲粮干物质基础0、0.5%、1.0%和1.5%的发酵中药,试验周期90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添加1.0%组和1.5%发酵中药组相比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羔羊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或P<0.01),1.5%组干物质采食量(DMI)也极显著提高(P<0.01),尤其试验前期(第1~45天),温湿指数达79.04,1.0%组和1.5%组均极显著提高了育肥羔羊的ADG(P<0.01),DMI同样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料重比也表现出降低趋势(0.05≤P<0.1)。(2)发酵中药可使白细胞数目表现出下降趋势(0.05≤P<0.1),其中0.5%组和1.0%组的中性粒细胞数和嗜碱性粒细胞数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降低,而1.0%组嗜酸性粒细胞数极显著增加(P<0.01)。(3)发酵中药对羔羊的屠宰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肝脏指数表现出升高趋势(0.05≤P<0.1)。(4)1.5%组相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宽度(P<0.01),1.0%组和1.5%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绒毛高度和表面积(P<0.05或P<0.01),同时1.5%组极显著提高了绒隐比(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方发酵中药可提高育肥羔羊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发育并提高机体免疫,以1.5%添加剂量最佳。

    2022年22期 v.43;No.667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3 ]

试验研究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杨玄;程林丽;

    文章旨在统计和分析国内外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检索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并用Meta分析计算连续性变量的加权平均差(Weight mean difference,WMD)以及95%置信区间(95%CI)。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础日粮相比,各类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总体上能极显著地提高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ADG)(P<0.01),并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饲料转化率(FCR)、腹泻率以及生长育肥猪FCR(P<0.01),但对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

    2022年22期 v.43;No.667 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4K]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9 ]
  • 日粮中微量元素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粪便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燕磊;吕尊周;高佳;许明礼;王正国;杨青;王海波;周桂莲;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粪便微量元素排泄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罗斯308公雏864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处理1组为高剂量添加水平组[T1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8 mg/kg铜(Cu)、60 mg/kg锰(Mn)、42 mg/kg锌(Zn)];处理2组为中剂量添加水平组(T2组,日粮中Cu、Mn、Zn按照T1组的67%添加);处理3组为低剂量添加水平组(T3组,日粮中Cu、Mn、Zn按照T1组的33%添加),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全期来看,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T1组粪便Mn、Cu、Zn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和T3组(P<0.01);T2组粪便Mn、Cu、Zn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3组(P<0.01);T1组肉鸡Zn元素日排泄量均显著高于T3组(P<0.05);T2组肉鸡Mn、Cu元素日排泄量均显著高于T3组(P<0.05);T1组肉鸡Cu元素日排泄量显著高于T2组(P<0.05)。结果提示,考虑基础日粮微量元素含量的情况下,降低日粮中微量元素的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降低粪便中微量元素排泄量。

    2022年22期 v.43;No.66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4 ]
  • 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生长性能、肉用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梁辛;唐振华;谢华德;郑威;钟华配;李孟伟;彭丽娟;杨承剑;

    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象草与精料配合方式对青年奶水牛生长性能、肉用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头体重相近(224.9±19.7)kg的12月龄奶水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牛,分别为Ⅰ组(象草和精料混合青贮)、Ⅱ组(象草青贮+精料)、Ⅲ组(象草+精料),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进行对比试验,饲养试验时间为120 d。结果表明:Ⅱ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Ⅱ组>Ⅲ组>Ⅰ组,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以及大理石花纹评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血液总蛋白、球蛋白和三酰甘油显著高于Ⅱ组(P<0.05)。饲喂象草青贮和精料能有效提高青年奶水牛能量及纤维的消化率,具有良好的饲喂效果。

    2022年22期 v.43;No.667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2 ]

水产养殖

  • 脱脂黑水虻虫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氮磷利用及肝脏抗氧化力的影响

    邬伊田;王迦源;孔琳惠;吴香凝;黄朱茜;王秀娟;王杰;

    在室外规格为(1 m×1 m×1.5 m)的网箱中进行为期6周的单因素饲养实验,探究脱脂黑水虻虫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氮磷利用以及肝脏抗氧化力的影响。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含40%的鱼粉(鱼粉粗蛋白含量为65.6%),利用脱脂黑水虻虫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25%(25%组)、50%(50%组)和75%(75%组)的鱼粉,共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网箱,每个网箱放鱼20尾。每天早晚饱食投喂两次。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之间大口黑鲈的终末体质量、体增重、磷保留效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磷废物排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75%组的大口黑鲈氮保留效率显著降低(P<0.05),其氮废物排放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增加,大口黑鲈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且75%组的大口黑鲈肝脏SOD活性最低(P<0.05);对照组的大口黑鲈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50%组的大口黑鲈肝脏CAT活性(P<0.05)。对照组和25%组的大口黑鲈肝脏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50%组和75%组(P<0.05)。综上所述,利用脱脂黑水虻虫粉部分替代大口黑鲈饲料中鱼粉时,将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至10%也不会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造成显著影响,但会降低氮利用率而造成氮排放量的增加,降低肝脏SOD和溶菌酶活性。

    2022年22期 v.43;No.667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2 ]
  • 蒲公英总黄酮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牛小天;李民;邹记兴;高杰;徐炆鑫;焦思琦;彭雷;王桂芹;

    为研究饲料中蒲公英总黄酮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等能(18.39 MJ/kg)、等氮(47.09%)且不同蒲公英总黄酮水平(0、0.01%、0.02%、0.03%和0.04%)的5组(T1、T2、T3、T4、T5)试验饲料。用该5种饲料分别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14.69±0.11)g的大口黑鲈,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重复30尾,投喂周期60 d。结果显示:对照组(T1)与各试验组间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饲料系数(FCR)、水分(Moisture)、粗蛋白(CP)、粗灰分(Ash)、白蛋白(ALB)和尿素氮(BUN)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各试验组的存活率(SR)均显著高于T1(P<0.05);T3、T4和T5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低于T1(P<0.05);各试验组的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均显著高于T1(P<0.05);T3、T4和T5的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显著低于T1(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蒲公英总黄酮能够提高大口黑鲈的存活率(SR),改善鱼体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添加量为0.02%时效果最佳。

    2022年22期 v.43;No.667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