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蛋鸡低蛋白日粮应用现状与减排效应

    林海;王明会;刘慧;焦洪超;

    规模化畜牧业的发展为保障畜产品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蛋白饲料资源紧缺和养殖环保压力大的问题。基于理想氨基酸模式的低蛋白日粮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文章就低蛋白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补充氨基酸的效应,低蛋白日粮下氮代谢及低蛋白日粮对粪污减排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低蛋白日粮技术在蛋鸡生产中更好地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21期 v.43;No.66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0 ]

工艺设备

  • 膨化工艺参数对犬粮加工质量特性的影响研究

    李重阳;杨洁;李军国;张嘉琦;蒋万春;

    试验以犬粮配方为基础,对膨化工艺参数与犬粮膨化加工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优化加工高品质犬粮的工艺参数。试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综合考察物料水分含量(A)、模头温度(B)和螺杆转速(C)3个变量对犬粮容重、膨化度、硬度、酥脆性和单位机械耗能(SME)的影响,建立各加工质量指标与3个因素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和容重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各项工艺参数均显著影响产品质量,其中水分含量和螺杆转速的影响最为明显。利用回归分析结果,在Design Export 8.0中优化得到适合犬粮膨化加工的参数组合:水分含量27.8%、模头温度132℃、螺杆转速234 r/min;随着物料水分含量的增加,犬粮容重、硬度和SME显著降低,膨化度显著升高。

    2022年21期 v.43;No.666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8 ]

营养研究

  • 日粮营养水平及添加剂对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欧秀琼;景绍红;梅学华;李星;李睿;郭宗义;李兴桂;邓成杰;

    目前科学家们在通过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提高猪肌肉品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猪出生后,营养调控是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的重要途径。根据肌纤维中肌球蛋白重链(MyHC)亚型的表达,成年哺乳动物肌肉肌纤维可分为MyHCⅠ、Ⅱa、Ⅱx和Ⅱb 4种类型。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宰后其糖酵解能力和磷酸原转化能力不同,导致肌肉品质也不同,氧化型肌纤维含量高则肌肉品质较好,酵解型肌纤维含量高则肌肉品质较差。日粮营养水平及一些添加剂等营养因素可调控肌肉肌纤维中MyHC亚型的表达,进而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

    2022年21期 v.43;No.66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饲养试验

  • 玉米赤霉烯酮对海南文昌种母鸡繁殖性能及其后代发育的影响

    梁姝婕;罗平成;王伟唯;曹庆云;叶慧;张常明;冯定远;左建军;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对海南文昌鸡种母鸡生产繁殖性能及其后代发育的影响。选择产蛋率、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30周龄文昌鸡种母鸡16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其中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0、500μg/kg和750μg/kg ZEA。预试期7 d,正试期36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ZEA在数值上降低了文昌种母鸡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不同剂量ZEA处理对种蛋的蛋黄颜色、蛋形指数、哈夫单位和蛋壳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500μg/kg组和750μg/kg组种蛋的蛋壳厚度显著低于250μg/kg组(P<0.05)。(2)不同剂量ZEA对种母鸡血清雌二醇(E_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ZEA处理在数值上升高了种母鸡的卵泡闭锁率(P>0.05);不同剂量ZEA对种母鸡的肝脏指数以及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种母鸡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ZEA对种母鸡雌性子代30日龄的体重和肝脏、肾脏、法氏囊、心脏等器官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500μg/kg组和750μg/kg组子代小鸡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250μg/kg组(P<0.05);各组之间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说明,饲粮中添加500μg/kg和750μg/kg ZEA可降低蛋壳厚度,对于文昌种母鸡产蛋与孵化性能及子代生长发育等重要的繁殖性状影响不显著,且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2022年21期 v.43;No.666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4 ]
  • 酯化鸽乳对人工哺育幼鸽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武;银慧慧;曾雪颜;冯林川;许政;陆晶山;李长喜;刘伟;

    试验旨在研究一种合成酯化鸽乳对人工哺育幼鸽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同批孵化出雏的银王鸽幼鸽180只,随机分为3组:1日龄人工哺育组、3日龄人工哺育组、亲鸽哺育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2只;试验时间10 d。结果表明:1日龄人工哺育组1~10日龄幼鸽日增重低于亲鸽哺育组(P<0.05),3日龄人工哺育组3~7日龄幼鸽日增重接近于亲鸽哺育组(P>0.05)、8~10日龄幼鸽日增重显著低于亲鸽哺育组(P<0.05);1日龄和3日龄人工哺育幼鸽翅羽长度、翅羽宽度发育程度显著低于亲鸽哺育幼鸽(P<0.05);各组间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胸腺和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含量差异显著(P<0.05);1日龄人工哺育、3日龄人工哺育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含量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酯化鸽乳适宜于幼鸽3日龄超前断乳人工哺育,较佳哺育时间为3~7日龄;酯化鸽乳需要在促进幼鸽法氏囊、羽毛生长发育方面进行适当营养调整或补充。

    2022年21期 v.43;No.666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试验研究

  • 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发酵肉鹅青贮饲料工艺研究

    裴朝东;

    试验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tus acidlophil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菌发酵肉鹅青贮饲料为研究对象,以嗜酸乳杆菌活菌数为指标,应用响应面法(RSM)对其工艺进行优化。试验采用Design Expert 13.0.1.0软件中的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设计试验方案,共配制29组组方进行试验。通过测定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变化,利用二次响应曲面回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活菌数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稻壳为148.663 g、酒糟为88.657 g、玉米粉为28.448 g、象草为280.182 g时,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36±1)℃和指定的接种量(4%),经过混合发酵72 h以上,嗜酸乳杆菌活菌数可达44.92×10~7CFU/g。

    2022年21期 v.43;No.666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沙枣叶提取物体外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德勒黑;杨斌;萨茹丽;钱琳娜;陈乐祥;吴苏日古嘎;

    试验旨在研究沙枣叶提取物体外抗菌、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沙枣叶抗菌、抗氧化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沙枣叶为研究对象,提取沙枣叶醇提物、水提物原液(1 g/mL),将1 g/mL沙枣叶提取物分别稀释为500、333、250、200、100、50、20、10 mg/mL的不同稀释浓度的待测样本检测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抗菌活性。抗菌试验选用鼠伤寒沙门氏菌、马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种菌菌株各一株,分别测定沙枣叶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沙枣叶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具有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枣叶醇提物1 g/mL、500 mg/mL、333 mg/mL及250 mg/mL浓度的样品,200 mg/mL浓度的沙枣叶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为低度敏感;其他浓度沙枣叶醇提物及水提物各浓度样品对上述8种菌均为不敏感或无抑菌活性。试验条件下,沙枣叶水提物(1 g/mL)总抗氧化能力略高于醇提物(1 g/mL),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沙枣叶水提物1 g/mL组和500 mg/mL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高于醇提物1 g/mL组和500 mg/mL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沙枣叶水提物的抑制羟自由基能力随其浓度下降而提高,略高于醇提组;沙枣叶醇提物1 g/mL、500 mg/mL浓度的抑制超氧自由基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沙枣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氧化活性,其抗菌、抗氧化活性与其浓度存在一定的剂效关系。

    2022年21期 v.43;No.666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日粮可消化磷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王娟;宋新磊;乔永;焦安然;邢伟刚;李勇;张攀;周桂莲;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表观可消化磷(ATTD P,可消化磷)水平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40.13±2.34)kg的生长育肥猪784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8头猪。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可消化磷水平为0.25%、0.30%、0.35%、0.40%的日粮。结果表明:(1)在试验第1阶段和整个试验期,0.25%组和0.30%组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35%组(P<0.05);(2)在试验结束时,0.35%组和0.40%组3分毛况的生长育肥猪占比显著高于0.25%组(P<0.05);(3)0.25%组整个阶段(40~105 kg BW)的造肉成本比其他各组低0.05~0.12元/kg(0.9%~2.0%)(P>0.05)。因此,从生长性能方面考虑,0.25%和0.30%可消化磷水平的日粮饲喂效果较好;仅看造肉成本,0.25%可消化磷水平的日粮最低;但饲喂0.35%和0.40%可消化磷水平日粮的猪只毛况要好于饲喂0.25%可消化磷水平日粮的猪只。

    2022年21期 v.43;No.666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反刍动物营养

  • 采食限制对哺乳期牦牛犊牛生长性能、腹泻频率及主要内脏器官指数的影响

    段嘉钰;刘书杰;周磊;周玉青;杨得玉;孙璐;崔占鸿;

    试验旨在探究采食限制对哺乳期牦牛犊牛生长性能、腹泻频率及主要内脏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60±3)日龄体重接近的牦牛犊牛(公)21头,随机分为3组,在饲喂同等代乳粉的基础上,按照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3个水平饲喂基础日粮。代乳粉适应期10 d,预试期2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采食限制对哺乳期牦牛犊牛的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犊牛到5月龄时,腹泻频率AL组显著低于IR70组和IR40组(P<0.05);心脏、肝脏、肾脏、肺脏和胸腺重量均随饲喂水平的限制而显著减小(P<0.05),AL组大肠重量占肠道总重比例最高,与IR70组和IR40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哺乳期采食限制会影响到牦牛犊牛主要内脏器官和胃肠道的良好发育,并引起腹泻频率增加,显著降低了生长性能水平,不利于保障牦牛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健康,因此实施哺乳期营养补饲调控对正处于生长发育窗口期的牦牛犊牛早期培育非常重要。

    2022年21期 v.43;No.666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5 ]
  • 水煮大豆对奶山羊产奶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杨少华;王广;邹家浩;张永涛;李德娴;陈璐;李会玲;李广;

    为了研究不同组合的水煮大豆与干炒大豆对关中奶山羊产奶性能、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用泌乳期关中奶山羊240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羊,预试期15 d,正试期75 d;对照组饲喂85%基础日粮+15%干炒大豆作为饲料,试验1组饲喂85%基础日粮+6%水煮大豆+9%干炒大豆作为饲料,试验2组饲喂85%基础日粮+9%水煮大豆+6%干炒大豆作为饲料,试验3组饲喂85%基础日粮+15%水煮大豆作为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9%水煮大豆+6%干炒大豆可以显著提高关中奶山羊产奶量(P<0.05),能够有效提升乳成分中的乳蛋白含量。同时,经过处理的水煮大豆,能够有效调节瘤胃内环境稳定性。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水煮大豆可提高奶山羊产奶量,改善乳品质,调节瘤胃内环境。

    2022年21期 v.43;No.666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5 ]

问题探讨

  •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活性物质谱效关系的研究思路与应用概况

    余诗强;熊安然;熊本海;蒋林树;

    谱效关系是以活性物质指纹图谱为基础,将其相应活性效果与之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其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到原料中的化学成分信息,选取适当的试验模型进行活性效果评价,再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将“谱”与“效”整合分析,找出发挥活性作用的主效因子进行成分鉴定,从而揭示天然植物饲料原料活性物质发挥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文章对天然植物饲料原料活性物质谱效关系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近年来其在天然植物饲料原料上的应用概况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天然植物饲料原料活性物质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21期 v.43;No.66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