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杂交肉鸡(817)营养需要量标准和析因模型研究进展

    杨在宾;

    为了制定杂交肉鸡(817)的营养需要标准,首先将杂交肉鸡(817),分4个阶段(1~21、22~35、36~56 d和57~70 d),每个阶段分6个粗蛋白和6个代谢能水平,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获得生产性能参数、能量和蛋白质需要,以及预测模型,之后通过30个商品鸡场,共203万只商品鸡验证,制定出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各自以3个添加水平的30万只商品肉鸡验证试验确定适宜供给量。最终分3种饲养模式,制定出了一定生产水平下的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量标准。

    2022年14期 v.43;No.65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9 ]

营养研究

  • 瘘管法在氨基酸消化率评定中的研究与应用

    余可佳;李玉莲;易学武;范志勇;

    氨基酸消化率是评定猪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参数。考虑到猪后肠微生物发酵对饲料有效氨基酸含量的干扰和破坏,瘘管法代替传统粪便分析法,已成为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精准评定的标准方法。其中,T型瘘管法以其可信度高、对生理状态影响小和操作简易便行等优势,应用最为广泛。文章以瘘管法为主要对象,主要围绕其工作原理、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综述,旨在就瘘管法测定猪饲料氨基酸利用率方法上的统一和规范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考。

    2022年14期 v.43;No.65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7 ]
  • 不同饲养阶段青脚麻鸡饲粮代谢能需要量研究

    陈志龙;阮栋;程忠刚;丁发源;蒋守群;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阶段青脚麻鸡代谢能(ME)需要量。试验分别选用1、23日龄和46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青脚麻鸡,分3阶段进行饲养试验,每阶段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栏(公、母各3栏),每重复栏73只鸡。1~22日龄各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92、12.13、12.34、12.55 MJ/kg和12.76 MJ/kg,23~45日龄各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34、12.55、12.76、12.97 MJ/kg和13.18 MJ/kg,46~68日龄各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76、12.97、13.18、13.39 MJ/kg和13.60 MJ/kg。试验鸡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1~22日龄阶段,母鸡2组和3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公鸡血清三酰甘油含量1组和3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尿素氮含量2组显著高于1组和4组(P<0.05)。23~45日龄阶段,母鸡1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4组和5组(P<0.05);公鸡料重比1组显著高于2、3、5组(P<0.05),母鸡料重比1组显著高于3、4、5组(P<0.05);公鸡和母鸡的腹脂率1、2组显著低于5组。46~68日龄阶段,母鸡平均日增重1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料重比1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公鸡1组腹脂率、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母鸡1组腹脂率显著低于3、4、5组,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低于4组。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结合二次曲线模型分析得出,1~22、23~45、46~68日龄阶段青脚麻鸡公鸡代谢能适宜水平分别为:12.48、12.92、13.31 MJ/kg;母鸡的分别为:12.26、12.95、13.33 MJ/kg。

    2022年14期 v.43;No.659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1 ]

饲养试验

  •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傅予彤;房勇;曲绍军;邓忠星;赵丽红;计成;马秋刚;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400只1日龄肉公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空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复合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复合益生菌制剂,金霉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金霉素,恩拉霉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mg/kg恩拉霉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42日龄,复合益生菌Ⅰ、Ⅱ组和恩拉霉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饲料转化效率(FCR)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合益生菌Ⅱ组、金霉素组和恩拉霉素组闭合蛋白(Claudin-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各处理空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各处理组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复合益生菌Ⅰ组盲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复合益生菌Ⅰ、Ⅱ组盲肠中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100 mg/kg)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屏障功能,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降低有害菌数量,对动物肠道健康有重要作用。

    2022年14期 v.43;No.65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24 ]
  • 大黄素对免疫应激仔猪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杨文;马中华;侯晓晓;施力光;姬孟瑶;荀文娟;

    试验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断奶仔猪应激模型,研究大黄素(Emodin,ED)对免疫应激仔猪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ON)、300 mg/kg大黄素处理组(ED)、LPS应激组(LPS)以及LPS+300 mg/kg大黄素处理组(ED-LPS)。在试验第21天,LPS组和ED-LPS组仔猪腹腔注射100μg/kg LPS,CON组和ED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6 h后屠宰所有仔猪,进行各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LPS组血清中肌酐(CRE)、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ED-LPS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CAT、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ED-LPS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ALP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CAT活性、GSH含量以及T-AOC显著提高(P<0.05),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00 mg/kg大黄素可以提高仔猪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LPS诱导的断奶仔猪氧化应激和炎症。

    2022年14期 v.43;No.65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1 ]

试验研究

  • 饲粮中添加丙酮酸肌酸对锦江牛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毛康;张陶泽;李艳娇;卢顾伟;瞿明仁;赵向辉;邱清华;欧阳克蕙;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丙酮酸肌酸(creatine pyruvate,CrPyr)对锦江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干物质为基础,在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4%、0.8%、1.2%、1.6%、3.2%的CrPyr。体外培养0、12、24 h,分别测定培养液中丙酮酸、肌酸的含量以及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发酵24 h,1.6%组的p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发酵12 h和24 h,3.2%组的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NH3-N)含量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添加组的微生物粗蛋白(microbial crude protein,MCP)含量在发酵24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6%添加组的含量最高。(3)发酵0 h,1.2%、1.6%、3.2%组丙酮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酵24 h,3.2%添加组的丙酮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4)发酵0、12 h和24 h,1.2%、1.6%和3.2%组肌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发酵24 h,1.6%添加组的乙酸、异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异丁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综上所述:CrPyr可以在瘤胃当中被降解,同时可以提高发酵液中NH3-N、MCP和VFA的浓度,改善瘤胃发酵能力,并且1.6%组的效果最好。

    2022年14期 v.43;No.659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阿魏酸对镉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徐诗雨;唐子婷;孙雅荻;李娜;蒋岳岑;余子康;林居纯;舒刚;

    试验旨在探究阿魏酸对镉致小鼠急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80只SPF级(无特定病原体)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低、中、高3个阿魏酸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阿魏酸组分别灌服不同剂量(75、150、300 mg/kg)的阿魏酸灌胃,连续处理14 d后,除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外,其余组灌氯化镉溶液(167.3 mg/kg),24 h后进行小鼠眼球采血,随后处死小鼠,取新鲜肝脏称量,计算各组小鼠肝脏指数;检测血液生理指标;分离血清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以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阿魏酸能使小鼠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显著升高血液中的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含量(P<0.05);缓解由镉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P<0.05);能够升高肝组织中GSH、SOD活性和T-AOC含量,并降低MDA含量(P<0.05)。病理切片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阿魏酸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肝索和肝血窦清晰可见,肝细胞排列整齐,趋于正常状态。高剂量阿魏酸对镉致小鼠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22年14期 v.43;No.659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4 ]
  • 藜麦秸秆和燕麦草混合制粒前后营养成分及颗粒成型参数研究

    时钰;胡江;石斌刚;祁有鹏;张雪萍;王向彦;兰丽娟;刘秀;

    藜麦秸秆是藜麦籽实的副产物,藜麦秸秆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较高的营养特性可以使其饲喂反刍动物,文章旨在研究合理混合比例、合理利用当地饲草资源。以藜麦秸秆与燕麦草为原料,测定藜麦秸秆及燕麦草混合物原料和加工颗粒饲料的营养成分及成型参数。即100%燕麦草(Ⅰ组)、20%藜麦秸秆+80%燕麦草(Ⅱ组)、40%藜麦秸秆+60%燕麦草(Ⅲ组)、60%藜麦秸秆+40%燕麦草(Ⅳ组)、80%藜麦秸秆+20%燕麦草(Ⅴ组)及100%藜麦秸秆(Ⅵ组)。结果表明:(1)各组原料制粒后EE显著下降(P<0.05),其中Ⅲ组制粒后颗粒EE极显著低于制粒前原料(P<0.01);各组原料制粒后颗粒中性洗涤纤维(NDF)有下降趋势,且Ⅱ组与Ⅲ组制粒后颗粒NDF显著低于制粒前原料(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Ca、P及CP在制粒前后无明显变化;(2)各组颗粒成型参数存在差异,颗粒硬度随藜麦秸秆比例升高有下降趋势,且Ⅱ组和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颗粒密度Ⅰ组高于其他组;成型率Ⅲ组、Ⅳ组较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含粉率Ⅰ组、Ⅲ组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各混合比例经过制粒例后营养成分均有变化,40%藜麦秸秆+60%燕麦草组(Ⅲ组)密度、硬度、成型率较好。

    2022年14期 v.43;No.659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7 ]

水产养殖

  • 鸡肠粉代替鱼粉对大泷六线鱼幼鱼消化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

    顾祎鑫;张立;代乾良;王文杰;魏艳超;张正;韩雨哲;王伟;

    以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幼鱼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添加鸡肠粉代替鱼粉,替代比例分别为0(A1组)、25%(A2组)、50%(A3组)、75%(A4组)、100%(A5组),经过8周的饲养试验后,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鸡肠粉代替鱼粉比例的增加,胃蛋白酶和脂肪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α-淀粉酶含量总体变化不大(P>0.05)。当鸡肠粉代替鱼粉比例大于75%时,肝脏、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显著高于A1、A2组(P<0.05)。当鸡肠粉代替鱼粉比例大于75%时,大泷六线鱼幼鱼肝脏中CPT-1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G6PD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当鸡肠粉代替鱼粉比例大于50%时,PPAR-γ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试验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幼鱼饲料中鸡肠粉代替量为50%时,对其消化和代谢无不良影响。

    2022年14期 v.43;No.659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0 ]
  • 日粮中添加马尾藻对黄颡鱼生长、组织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吕斌;叶元土;易皓明;马杰;王卓君;吴代武;唐峰;浦琴华;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马尾藻粉(SP)、马尾藻提取物(SPE-A)和马尾藻渣(SPE-B)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14.23±0.06)g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以15%的秘鲁鱼粉(FM)为对照,在日粮中添加1%马尾藻粉(SP组)、0.5%马尾藻提取物(SPE-A组)和1%马尾藻渣(SPE-B组),共设计4组等氮等脂日粮,每组3个重复,养殖8周采样。试验结果显示:(1)与FM对照组相比,SP组和SPE-A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上升了4.19%和5.24%、SPE-B组的SGR下降了8.38%,差异不显著(P>0.05),SPE-B组的脂肪沉积率(FRR)显著下降(P<0.05);(2)与FM对照组相比,SP组的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下降(P<0.05),SPE-B组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FM对照组相比,胃组织中SP组、SPE-A组和SPE-B组的脂肪酶(LPS)活性显著升高(P<0.05),并且肠道中SP组的LPS活性也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SP组、SPE-A组和SPE-B组的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SPE-A组和SPE-B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P<0.05);(4)试验组间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差异不显著(P>0.05),SP组和SPE-A组的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SPE-B组的肝脏粗蛋白含量和肥满度(CF)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日粮中添加1%SP和0.5%SPE-A可以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增强肠胃消化酶活性,改善鱼体生理健康。

    2022年14期 v.43;No.659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2 ]
  • 精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鱼类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李培佳;赵红霞;彭凯;曹俊明;

    精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学名2-氨基-5-胍基戊酸,为鱼类生长代谢过程所必需的氨基酸。精氨酸具有促进机体细胞增殖、参与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等生理功能。文章简要综述了精氨酸对鱼类生长、营养代谢、肠道发育、免疫和抗氧化的调控作用,以期为精氨酸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14期 v.43;No.659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