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我国新版《肉羊营养需要量》概要

    刁其玉;马涛;

    我国肉羊存栏量和羊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养羊大国。肉羊产业在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缺少系统性的肉羊营养需要量研究,未能形成针对本国肉羊品种的饲养标准和饲草料数据库,这严重制约了肉羊产业的发展与进步。2009年2月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成立,我国肉羊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开展了系统的肉羊营养需要量研究与示范,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与基础数据,基于大量的研究结果与试验示范,制定新版《肉羊营养需要量》标准,创新了肉羊饲养标准技术体系,肉羊饲养实现了“有标可循”。文章重点对“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我国肉用绵羊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肉羊营养需要量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2022年11期 v.43;No.65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营养研究

  • 畜禽消化道健康五环标准之——物理屏障

    杨小军;雷新建;王佳堃;孔祥峰;苏勇;曾祥芳;刘作华;姚军虎;

    消化道健康是畜禽高效健康生产的基本前提。完整的物理屏障对保证消化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文章系统综述了畜禽消化道物理屏障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Meta分析探讨瘤胃乳头长度、肠道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紧密连接蛋白与黏蛋白表达、肠道通透性等作为评价物理屏障功能检测指标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指标的参考健康范围,以期为畜禽消化道健康的物理屏障评估提供指标和参数支撑。

    2022年11期 v.43;No.656 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1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饲养试验

  • 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对产蛋中后期蛋鸡蛋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魏翊;刘永发;赵艺竹;江秋雨;呙于明;班志彬;张炳坤;

    试验旨在研究甜菜碱对产蛋中后期蛋鸡蛋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60只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46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甜菜碱。试验期分为预试期1周和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甜菜碱能够极显著增加产蛋中后期蛋鸡蛋壳厚度(P<0.01),但对其他蛋品质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甜菜碱能够极显著降低产蛋中后期蛋鸡腹脂率(P<0.01),且对肝脏指数有降低的趋势(P=0.063);(3)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甜菜碱能够显著提高大型血小板比率(P<0.05),且对中性粒细胞比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8);(4)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甜菜碱能够显著增加血清中IgA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的甜菜碱通过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减少腹部脂肪沉积,改善产蛋中后期蛋壳品质。

    2022年11期 v.43;No.656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纳豆芽孢杆菌对蛋鸡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博;简晨晨;刘振华;郭钰君;张怀勇;黄艳群;陈文;

    研究旨在探讨蛋鸡饲粮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产蛋均匀的350日龄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 g/t和200 g/t纳豆芽孢杆菌,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 500只;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组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蛋品质无显著差异(P>0.05);(2)200 g/t组血清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多糖、钙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0.05);(3)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00 g/t的纳豆芽孢杆菌对350日龄蛋鸡产蛋、孵化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同时可以显著减轻蛋鸡炎症反应的发生并提高免疫水平。

    2022年11期 v.43;No.656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精氨酸和谷氨酸对高精料混合料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张丽;李川;陈薪芋;邱清华;许兰娇;熊小文;温庆琪;欧阳克蕙;

    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混合料中添加精氨酸(Arg)和谷氨酸(Glu)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选取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公牛作为瘤胃液供体,设高精料混合料组(HC组,精粗比8:2)、高精料混合料+0.1%Arg组(HCA组)、高精料混合料+0.1%Glu组(HCG组)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HC组相比,HCA组和HCG组的pH在3、6 h时显著升高(P<0.05);在12 h时,HCA组的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升高(P<0.05),但HCG组差异不显著(P>0.05);HCG组的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在6、12 h时均显著升高(P<0.05)。(2)与HC组相比,在3 h时,HCA组和HCG组的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均显著降低(P<0.05);在6 h时,HCA组的丁酸显著降低(P<0.05),而HCG组的戊酸显著升高(P<0.05);在24 h时,HCA组和HCG组的乙酸、乙丙比均显著降低(P<0.05),丙酸、丁酸、异丁酸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在高精料混合料中添加Arg或Glu有助于提高瘤胃液p H和MCP浓度,增加发酵后期瘤胃液NH3-N浓度,并且能改变挥发性脂肪酸(VFA)组成,但对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无影响。

    2022年11期 v.43;No.656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菌种固态发酵棉籽粕效果比较

    冯鑫;周金影;栾嘉明;杨东旭;杨濛;张敏;金英海;耿春银;

    试验选用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营养实验室保存的酵母菌1号、福邦酵母菌、拉曼酵母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0071、枯草芽孢杆菌10089、黑曲霉菌和红曲霉菌共计9株菌种,分别对底物棉籽粕进行接种(接种量10%,接水量100%),在30℃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固态发酵,设T1~T9共9个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通过对发酵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营养成分和酶活性进行测定,进而评价不同菌种固态发酵棉籽粕的效果。结果表明:发酵后各组棉籽粕底物的颜色差异不大,均属棕色或褐色;T1组、T2组和T3组3个酵母菌组具有酒香味,T4组具有浓酸味,T9组具有醇香味,其他组为腐败味。T1~T9组的游离棉酚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酵母菌1号(T1组)对棉籽粕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菌种,降解率高达75.39%。各组发酵后的pH均显著降低(P<0.05)。经菌种发酵后棉籽粕的干物质、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粗蛋白方面,T1组和T8组的含量显著高于除T9组外的其他组(P<0.05)。T1~T9组的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中性木聚糖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其他酶活性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通过各项指标综合对比,酵母菌1号、福邦酵母和拉曼酵母的气味适宜,营养价值高,在降低游离棉酚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可以考虑选用酵母菌对棉籽粕进行固体发酵。

    2022年11期 v.43;No.656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

  • 亚麻油与棕榈油混合添加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王泽富;张东伟;郭晓宇;赵艳丽;郭咏梅;闫素梅;

    试验利用体内法研究亚麻油和棕榈油混合添加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采用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随机将12只体重相近的成年健康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分为3组,分别为棕榈油组、混合油组以及亚麻油组,每组4只。混合油组的亚麻油与棕榈油的配比为6:4。试验日粮精粗比50:50,油脂添加量占全日粮的2%。试验分3期进行,每期28 d,包含7 d预试期和21 d正式试验期,正式试验期最后2 d,分别于晨饲前0小时时和晨饲后6小时时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晨饲前0小时时和晨饲后6小时,混合油组对瘤胃内pH无显著影响(P>0.05)。在晨饲前0小时时,混合油组与棕榈油组相比氨态氮(NH_3-N)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亚麻油组相比,混合油组原虫数量显著降低(P<0.05)。在晨饲后6小时时,混合油组与棕榈油相比,NH_3-N浓度和原虫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晨饲前0小时时和晨饲后6小时时,混合油组与棕榈油组相比,瘤胃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并且混合油组乙酸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在晨饲前0小时时,相比棕榈油组,混合油组能够显著提高菌体蛋白(BCP)的浓度(P<0.05),在晨饲后6小时时,与棕榈油和亚麻油组相比,混合油组的BCP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综上,亚麻油与棕榈油以6:4混合添加,可增加瘤胃微生物蛋白与丙酸的生成,降低原虫数量,促进瘤胃发酵。

    2022年11期 v.43;No.656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开食料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对哺乳犊牛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吴东霖;徐明;孟庆爽;王彦东;徐二华;肖玲;

    文章选择不同释放速率的包被丁酸钠,研究开食料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对哺乳犊牛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出生5 d内的公犊牛40头,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Z组、N组和E组。对照组不添加丁酸钠,Z组、N组和E组分别添加不包被丁酸钠、释放速率快和慢的包被丁酸钠。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Z组、N组和E组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不影响肠道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Z组、N组和E组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E组最高;显著降低丙二醛、一氧化氮和皮质醇浓度(P<0.05),E组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丁酸钠可提高哺乳犊牛免疫和抗氧化机能,释放速率慢的包被丁酸钠效果最佳。

    2022年11期 v.43;No.65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生长猪结肠炎腹泻及其日粮调控措施

    徐运杰;苏双良;刘曰清;邓敦;孙丙勇;

    生长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肠炎症,通常称为结肠炎,一般发生在断奶后4~16周龄的生长期,其特征是结肠发炎、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完整性受损和肠道通透性增加。诱发生长猪结肠炎的因素很多。文章详细论述了诱发结肠炎的病因以及判定结肠炎的生物标记物,旨在预防或减轻生长猪的复合结肠炎腹泻,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022年11期 v.43;No.656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工作研究

  • 2020—2021年北京地区配合饲料中铜、锌含量检测及合规性分析

    曹林;冯秀燕;赵茜;李征;贾涛;魏秀莲;刘钧;李俊;

    为了分析北京地区配合饲料中铜、锌微量元素含量的合规性。2020—2021年共采集北京地区197批次配合饲料,其中猪配合饲料114批次、鸡配合饲料63批次、水产配合饲料20批次,采用GB/T 13885—2017中干灰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测定饲料中铜、锌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样品中铜、锌元素含量存在超出农业部公告第2625号《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的最高限量值的现象。猪配合饲料中铜超出率为23.89%,其中育肥猪配合饲料中超出率为26.67%,仔猪配合饲料中超出率为24.53%,母猪配合饲料中超出率为20.00%,鸡配合饲料中铜超出率为7.94%,水产配合饲料中铜无超出情况。猪配合饲料中锌超出率为57.02%,其中育肥猪配合饲料中超出率为96.77%,母猪配合饲料中超出率为66.67%,仔猪配合饲料中超出率为28.30%,除断奶仔猪(断奶后前两周)的其他猪配合饲料中锌元素平均值均高于最高限量值,鸡配合饲料中锌超出率为25.40%,水产配合饲料中锌无超出情况。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配合饲料中铜、锌微量元素含量超过农业部公告第2625号最高限量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猪、鸡配合饲料,应引起重视。

    2022年11期 v.43;No.65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