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肉牛热应激缓解与能量快速补充

    瞿明仁;

    文章简要介绍了肉牛热应激的危害、热应激肉牛机体反应与营养代谢变化,阐述了葡萄糖、丙酮酸、肌酸及丙酮酸肌酸等快速能量补充剂的作用与机理、问题与展望,以期促进肉牛热应激缓解与能量快速补充剂的开发与应用。

    2022年08期 v.43;No.65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畜禽消化道健康定量评估五环标准之——黏膜免疫

    杨小军;杨欣;孔祥峰;苏勇;曾祥芳;刘作华;王佳堃;姚军虎;

    文章旨在基于Meta分析评估肠道黏膜免疫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s IgA)和细胞因子在畜禽病理状态下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为畜禽消化道健康检验标准提供黏膜免疫方面的参考意见和技术指导。从建库至2021年5月期间在知网、Science Direct、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检索到已发表的含有畜禽肠道黏膜免疫相关指标的研究性文献共138篇,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健康畜禽相比,病理状态下的畜禽肠道内sIgA含量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因此,在评价畜禽消化道健康时,应综合考虑肠道黏膜中sIgA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并将其纳入肠道黏膜免疫的评价体系之中。

    2022年08期 v.43;No.653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生物与发酵专栏

  • 石粉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李荣荣;郑猛虎;王妍;崔欣雨;曹晓慧;姜鑫;徐春城;

    为探究石粉对高温条件下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过度发酵的抑制效果,试验设置不添加石粉的对照组(L0组)以及添加0.5%(L1组)、1.0%(L2组)和1.5%(L3组)的试验组,在35℃条件下发酵7、21、35、56 d和90 d后开封,测定发酵品质、化学组分和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石粉能显著提高发酵TMR的pH、乳酸和氨态氮(NH3-N)含量以及乳酸菌数量(P<0.05),降低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itergent fiber,NDF)含量(P<0.05)。发酵90 d后,L0、L1组和L2组的NH3-N含量占总氮含量的5%以下,与L0组相比,L1组和L2组有更高的乳酸含量(P<0.05)。因此,生产上推荐添加石粉的量以不超过1.0%为宜。

    2022年08期 v.43;No.65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发酵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陈彤;董玲;许晴;熊文钰;邓秋怡;张杭超;区玉兴;高春起;

    我国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因其抗营养因子含量高、部分原料营养价值低等,限制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解决我国豆粕和玉米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农业农村部出台了畜禽饲料玉米豆粕替代方案,但如何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的使用比例是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降解非常规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提升其营养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微生物发酵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生产应用中前景广阔。文章在简要介绍微生物发酵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微生物发酵处理对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在畜禽上的应用进展,以期为非常规植物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3;No.653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功能菌株及其复合菌剂发酵配合饲料的研究

    王飒;郭晓军;李佳;宋卓;王世英;朱宝成;王伟;

    发酵饲料富含有益微生物、消化酶及功能物质,已广泛应用于畜牧行业,应用效果良好。微生物种类及功能是影响微生物发酵饲料发酵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功能菌株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以pH、酸溶蛋白含量、抗原蛋白和抑菌活性为指标,对不同菌株及其复合菌剂固态发酵鸡配合饲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M-20菌株产酸性物质能力较强,能显著降低饲料pH(P<0.05);FM-18菌株发酵产酸溶蛋白最快;JM-1菌株抑制大肠杆菌能力较强。经复配后,各菌株产生一定协同发酵作用,酸溶蛋白含量达到35.98%,β-伴大豆球蛋白降解明显,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制活性显著(P<0.0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面积达到1.18 cm2。试验为功能菌株及其复合菌剂在发酵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基础。

    2022年08期 v.43;No.653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对大口黑鲈生长、抗氧化及糖代谢影响的研究

    张小雨;高彬;徐田田;韩敏祯;李松林;吕利群;许丹;刘兴旺;

    为评估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抗氧化及糖代谢的影响,配制基础饲料并添加0、1 500 mg/kg和3 000 mg/kg的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以生产3种试验饲料[S1(对照组)、S2组和S3组],分别投喂3组(共225尾)初始重量为(7.50±0.23)g的大口黑鲈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增重率(WGR)和存活率,并降低了饲料系数(FCR)(P<0.05)。血浆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随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添加而升高,S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2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白蛋白(ALB)S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添加量升高显著下降(P<0.05)。肝脏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1β(IL-1β)在S2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量在S3组显著下调(P<0.05)。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合酶(FAS)表达量在S2组显著上调(P<0.05)。肝脏葡萄糖激酶(GK)、己糖激酶(HK)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表达量在S2组显著上调(P<0.05)。丙酮酸激酶(P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的表达量则随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添加而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存活率和生长性能,通过影响糖酵解途径的GK、HK、PK、增强G6Pase的表达降低大口黑鲈糖原积累,从而减轻大口黑鲈的肝糖应激。

    2022年08期 v.43;No.653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6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低鱼粉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许氏平鲉肠道结构、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卫力博;彭祖想;严林;高欣;翟浩杰;王伟;任同军;韩雨哲;

    为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许氏平鲉肠道结构、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体质量(36.25±0.04)g的许氏平鲉12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尾鱼,分别投喂牛磺酸添加量为0(T1组,对照组)、0.8%(T2组)、1.6%(T3组)、2.4%(T4组)和3.2%(T5组)的试验饲料,养殖试验为期56 d。结果表明:饲料牛磺酸添加量为0.8%~1.6%时,许氏平鲉肠道消化酶(蛋白酶除外)活性及肠道皱襞高度和宽度依次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显著提升许氏平鲉肝脏酸性磷酸酶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肝脏溶菌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牛磺酸添加量为0.8%时达到峰值(P<0.05)。综上所述,低鱼粉饲料中添加适量牛磺酸对许氏平鲉肠道结构、免疫及抗氧化能力均有显著提升作用,根据肠道健康指标,建议许氏平鲉低鱼粉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0.8%~1.6%。

    2022年08期 v.43;No.653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试验研究

  • 青贮处理对3种燕麦草养分和奶牛瘤胃降解性能的影响

    刘桃桃;杨燕燕;李秋凤;曹玉凤;王昆;沈宜钊;王思伟;李建国;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处理对3个燕麦品种(H44号、张莜13号、坝莜3号)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饲用价值较优的燕麦品种,为燕麦的生产利用提供参考。试验选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牛,采用尼龙袋法对燕麦青贮前和青贮后的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率进行评定。结果显示:(1)青贮前,燕麦坝莜3号的CP、EE含量显著高于H44号和张莜13号(P<0.05),木质素(ADL)、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IP)的含量显著低于H44号和张莜13号(P<0.05)。青贮处理后,与同品种燕麦草相比,3种燕麦青贮的粗蛋白(CP)、脂肪(EE)、粗灰分(Ash)、可溶性蛋白(SCP)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干物质(DM)、NDF、ADL、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P)、ADIP、淀粉(Starch)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坝莜3号青贮的CP、SCP显著高于H44号青贮(P<0.05),ADL、ADIP含量显著低于H44号青贮和张莜13号青贮(P<0.05)。(2)瘤胃降解试验表明:青贮前坝莜3号CP、酸性洗涤纤维(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H44号和张莜13号(P<0.05),3种燕麦草的NDF有效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同品种燕麦草相比,3种燕麦青贮DM、CP、NDF、ADF的快速降解部分显著提高(P<0.05),慢速降解部分显著降低(P<0.05);3种燕麦青贮的DM、CP、NDF、ADF的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同品种的燕麦草(P<0.05)。坝莜3号青贮DM和CP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H44号青贮和张莜13号青贮(P<0.05)。综合各种指标:青贮能更好地保存燕麦草的营养成分,提高了燕麦草的消化率,其中坝莜3号青贮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率最优。

    2022年08期 v.43;No.653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添加湿态发酵饲料对三黄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血清抗氧化的影响

    袁汝喜;沈水宝;吴克宁;韦晓芳;雷丽莉;张淑芳;章岳军;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湿态发酵饲料对三黄鸡雏鸡的影响。试验在基础日粮(F0组)中添加10%(F10组)、15%(F15组)、20%(F20组)和25%(F25组)的湿态发酵饲料,分析对育雏期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湿态发酵饲料在三黄鸡育雏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湿态发酵饲料添加比例的提高,雏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体重、平均日增重得到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2)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脾脏指数提高(P>0.05);免疫球蛋白显著提高(P<0.05);F20组新城疫病毒(ND)和F25组AI-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F0组(P<0.05),明显增强机体免疫性能和抗病力。(3)各试验组雏鸡血清抗氧化指标显著提高(P<0.05);F25组的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F0组(P<0.05),各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F0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湿态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提高雏鸡抗病力和抗氧化能力,提高雏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添加比例以20%效果最佳。

    2022年08期 v.43;No.653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李民;孔祎頔;张雷;王桂芹;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当下所有已知的霉菌毒素中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毒素,具有强毒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常见的饲料原料极易受到AFB1污染,严重危害动物健康,不仅给养殖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还会残留于动物产品中威胁人类健康。AFB1的毒性机制包括抑制动物生长发育、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内质网应激、免疫毒性、细胞凋亡及脂质代谢紊乱等方面。文章对AFB1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综述。

    2022年08期 v.43;No.653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1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 ]
  • 没食子酸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陈志龙;黄运茂;王一冰;蒋守群;

    没食子酸是一种兼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理功能的天然酚酸,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方面已有较多研究。文章系统归纳了没食子酸的理化性质、吸收利用、生物学活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没食子酸影响动物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08期 v.43;No.653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