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反刍动物饲料酶制剂作用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的建立

    冯定远;

    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与合成特性和饲料原料的复杂性,决定了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与一般单胃动物有根本差别,有必要建立反刍动物特异的饲料酶制剂技术体系,这是源于反刍动物酶制剂作用模式的特殊性,它包括外源酶对体内酶特别是瘤胃微生物酶的补充而降低高生产水平时瘤胃功能的压力、外源酶作用日粮成分产生原位益生元维持瘤胃微生态、多种形态酶制剂的集合解决复杂饲料原料消化、大体积粗饲料酶消化预处理结合精饲料酶制剂添加、过瘤胃技术让部分酶制剂在瘤胃后段肠道发挥功效等作用模式。反刍动物酶制剂技术体系包括4个解决方案:“集合酶技术”“酶菌同构技术”“粗料酶预处理与精料添加酶结合技术”“过瘤胃酶制剂技术”等,根据饲料原料和日粮特性、动物种类、生理状况、生产水平和环境条件等,技术体系方案可单独运用,或组合实施,在高产反刍动物特别是高产奶牛产奶前期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2022年07期 v.43;No.652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畜禽消化道健康定量评估五环标准之——稳定的微生物区系

    杨小军;武圣儒;苏勇;曾祥芳;刘作华;王佳堃;孔祥峰;姚军虎;

    胃肠道微生物不仅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对宿主代谢和免疫调控起到重要作用。了解畜禽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对动物健康养殖和畜牧业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就畜禽消化道稳定的微生物区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着重论述了畜禽消化道的区室化特点及其构成,并通过定义非健康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影响因素,定义了畜禽健康稳定的微生物区系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文章以肉鸡为例,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消化道关键微生物与胃肠道形态结构、宿主饲料利用效率和免疫反应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肠道微生物参与宿主消化吸收代谢、免疫及肠道完整性调控的潜在机制,为保障机体消化道健康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2年07期 v.43;No.652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9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半胱氨酸的合成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杨乾龙;王静;南韦肖;王晓旭;李光玉;王凯英;

    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含硫氨基酸,具有促生长、抗氧化和解毒等多种功能,其代谢产物谷胱甘肽和牛磺酸等同样在动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文章综述了半胱氨酸的来源、代谢以及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以期为半胱氨酸的开发和在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7期 v.43;No.65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1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健康养殖专栏

  • 植物精油和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孙宪法;周东;孙宪秋;王聪;蔡青和;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精油和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504只AA肉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攻毒([2~3)×108CFU/mL产气荚膜梭菌],C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100 mg/kg+胰酶500 mg/kg,D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100 mg/kg+胰酶500 mg/kg+攻毒,E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200 mg/kg+胰酶500 mg/kg+攻毒,F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300 mg/kg+胰酶500 mg/kg+攻毒,G组饲喂基础日粮+恩拉霉素10 mg/kg+攻毒。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21日龄,第二阶段22~42日龄。结果显示:试验后期及试验全期,D组~F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肉鸡生长性能指标,但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植物精油添加量的增加,十二指肠食糜中糜蛋白酶(Chy)、脂肪酶(LP)、淀粉酶(DIS)、胰蛋白酶(Tps)活性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其中E、F组中Chy、LP、DIS活性均显著高于B组(P<0.05)。无论是否攻毒,精油和胰酶均可降低肠道炎症评分(P>0.05)。随着植物精油添加量的增加,炎性因子表达量有降低的趋势,其中E、F组回肠黏膜中组织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量显著低于B组(P<0.05),D~F组空肠黏膜中IL-2、IL-8、Toll样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显著低于B组(P<0.05)。日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和胰酶能够缓解肠道炎症,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肉鸡生长性能,且呈现植物精油剂量效应。

    2022年07期 v.43;No.652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单宁酸、抗菌肽及酵母培养物对芦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的影响

    吴涛;江小帆;魏玉明;杨发荣;陈国顺;赵生国;张爱文;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单宁酸、抗菌肽、酵母培养物对芦花鸡(Gallus domestiaus)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选用49日龄的脱温健康芦花鸡[体重(1 475.15±108.03)g]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设3个添加剂组,即日粮中添加单宁酸(QT组)、酵母培养物(QY组)、抗菌肽(QA组),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组(CK组),进行为期7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各试验组终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增加(P<0.05),死亡率、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2)各试验组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显著高于CK组(P<0.05),QT组胸肌重显著高于CK组(P<0.05);(3)各试验组心脏指数、QY组胰腺指数显著低于CK组,而胸腺指数QA、QY组则显著高于CK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单宁酸、抗菌肽和酵母培养物能显著提高芦花鸡的屠宰性能,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且在本试验条件下,单宁酸对芦花鸡屠宰性能的促进作用优于抗菌肽和酵母培养物。

    2022年07期 v.43;No.652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复合有机酸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抗氧化机能及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刘正群;李泽青;李宁;于海霞;郑梓;穆淑琴;王鸿英;闫峻;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有机酸(compound organic acids, COA)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抗氧化机能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将72头三元杂交生长猪[初始体重(25.1±1.2)kg]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有机酸组(COA)组则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的复合有机酸(甲酸≥23.9%、乳酸≥14.5%、柠檬酸≥4.0%、月桂酸≥8.6%),饲喂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有机酸组显著提高了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并降低了料重比(P<0.05);同时提高了粗脂肪、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及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P<0.05);此外,复合有机酸组显著提高了粪便微生物的α多样性,并将粪便中核心物种转换为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等益生菌。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0.3%的复合有机酸可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机能,提高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有益菌的丰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2022年07期 v.43;No.652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补喂鞣花酸对1岁纯血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体重、体尺增加的影响

    李佳豪;黄新新;李晓斌;李海;李倩;李璇玥;窦晶晶;陈开旭;

    试验旨在研究给1岁纯血马补喂鞣花酸对其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体重、体尺增长的影响,为鞣花酸在马属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择18匹1岁纯血马,随机分为3组,每组6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Ⅰ组每匹马补喂15 mg/kg·BW鞣花酸,试验Ⅱ组每匹马补喂30 mg/kg·BW鞣花酸,进行为期40 d补饲试验。试验0 d和40 d早晨空腹称量马匹体重,测定马匹体尺;试验第36~40 d采用全收粪收尿采集相关样品,用于测定马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相关指标。试验结果显示:1岁纯血马对日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钙(Ca)和磷(P)的消化率随着鞣花酸水平的增加呈增长趋势(P>0.05);氮的沉积率随鞣花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试验Ⅱ组氮沉积量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提高了30.24%和9.00%(P>0.05);试验Ⅱ组钙代谢量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提高了29.63%和22.77%(P>0.05);试验Ⅱ组磷代谢率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提高了24.09%和8.20%(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匹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21.80%(P<0.05)、32.61%(P<0.05)和20.51%(P<0.05)、30.77%(P<0.05);试验Ⅱ组马匹胸围总增长和平均日增长分别比试验Ⅰ组提高了40.00%(P<0.05)和50.00%(P<0.05)。综上所述,补喂鞣花酸能够提高1岁纯血马养分消化利用率,显著提高氮沉积率和Ca、P代谢率,显著提高马的平均日增重和总增重,促进生长发育,且每匹马以补喂30 mg/kg·BW鞣花酸的效果最佳。

    2022年07期 v.43;No.652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荷斯坦奶牛瘤胃部分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任雨龙;王秋菊;孙愉;张昊;魏笑;高炳南;李畅洋;

    试验旨在明确荷斯坦奶牛瘤胃内部分菌群的生化特性,为有关反刍动物微生物制剂开发以及疾病防控研究提供帮助。选取荷斯坦奶牛10头,晨饲前采取瘤胃内容物,完成菌的富集、分离、纯化、菌种鉴定分析以及生化特性检测等内容。最后从奶牛瘤胃内共分离得到32株菌,分别属于12个属,并明确了其接触酶、硝酸还原性、蛋白酶、淀粉酶、产硫化氢等生化特性。

    2022年07期 v.43;No.652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

  • 酿酒酵母和甜菜碱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运辉;张莉;胡文萍;鲍晶晶;白前前;冯勉;刘璐璐;慕勇;

    为研究酿酒酵母和甜菜碱饲料添加剂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437只60 d湖羊公羔进行育肥试验,羔羊随机分为4组,用4种日粮进行饲喂,试验期90 d。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的酿酒酵母,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的甜菜碱,试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的酿酒酵母和0.1%的甜菜碱。结果显示:在150 d时,试验1组湖羊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多增长2.07 kg。在60~90 d,3个试验组湖羊平均日增重(ADG)都高于对照组,试验1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生长速度最快;在120~150 d,3个试验组ADG都高于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生长速度最快。3个试验组湖羊60~150 d的ADG都高于对照组,试验1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各组死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个试验组的料重比(F/G)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G分别显著降低12.01%、8.75%和11.71%。研究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酿酒酵母可以有效提高湖羊的生长速度(ADG),显著降低F/G,日粮中添加甜菜碱湖羊的体重和ADG增加均不显著,但死淘率和F/G明显降低。

    2022年07期 v.43;No.652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亚麻油与棕榈油配比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微生物数量和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姜联广;张娟;郭晓宇;赵艳丽;郭咏梅;闫素梅;

    试验通过体外法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配比的亚麻油与棕榈油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微生物数量和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筛选日粮中亚麻油与棕榈油的适宜比例。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7个处理组,一组为对照组(CON),培养底物中不添加任何油脂,一组为亚麻油组(LSO),培养底物只添加亚麻油,其余五组为亚麻油与棕榈油混合组,分别为9:1(LP1)、8:2(LP2)、7:3(LP3)、6:4(LP4)和5:5(LP5)组,油脂的添加比例为2%。每个处理组进行24 h体外批次培养。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SO组及混合油脂组的体外瘤胃培养液中脂解厌氧弧杆菌(Anaerovibrio lipolytica)和白色瘤胃球菌(R.albus)数量、激素敏感脂酶(HSL)、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ELOVL5)、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蛋白糖分解丁酸弧菌(B.proteoclasticum)、亨氏丁酸弧菌(B.hungatei)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部分混合油组的乙酰辅酶羧化酶(ACC)、脂肪酸脱氢酶(FADS1)活性高于CON组(P<0.05);混合油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低于CON组(P<0.05);与LSO组相比,LP4组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活性无显著变化,其他油脂组均显著降低。饲粮中添加单一的亚麻油及亚麻油与棕榈油的混合油脂,并未对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的降解产生负面影响(P>0.05),但降低了NDF的降解率,而LP4组较其他各组的降低作用减弱。综上,亚麻油与棕榈油配比为6:4能提高绒山羊体外瘤胃液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改变相关微生物数量,减弱亚麻油添加对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引起的抑制作用。

    2022年07期 v.43;No.65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