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饲料新技术在养鹿业中的应用

    李光玉;赵梦迪;鲍坤;王凯英;

    随着梅花鹿、马鹿明确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家养梅花鹿、马鹿养殖新技术的需求日显急迫。文章综述了6种饲料及养殖新技术在鹿养殖业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全混合日粮(TMR)技术、仔鹿代乳饲料饲养技术、茸鹿非常规蛋白饲料利用技术、仔鹿早期培育技术、鹿复合饲料添加剂技术与饲料替抗技术,以期通过介绍6种新的饲料与养殖新技术方案,集成提高茸鹿养殖和饲料利用的综合养殖技术,提升茸鹿生产性能及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促进鹿养殖行业绿色、健康、快速的发展。

    2021年19期 v.42;No.64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工艺设备

  • 颗粒状饲料接触参数标定及其流动性能分析

    刘晓鹏;李建文;刘羽祚;李彬;杨柳;张永林;

    目前针对颗粒状饲料离散元接触参数及其流动性研究比较缺乏,难以通过离散元仿真方法准确分析颗粒的运动状态,从而开展相关加工机械的优化设计。文章以不同粒径、加工工艺(制粒、膨化)生产的4种颗粒状饲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漏斗法和提升法的颗粒状饲料动、静态流动堆积过程分析,结合Placket-Burman仿真试验确定了影响颗粒堆积角的显著性因素,通过开展二次正交旋转组合仿真试验对颗粒状饲料的离散元接触参数进行了标定,参数标定后的颗粒形成堆积角与实际堆积角误差均在1%以内。颗粒状饲料流动性能分析表明,膨化饲料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流动性能,降低颗粒表面粗糙度、控制加工成型颗粒的长径比,是提高其动、静态流动性能的有效途径。

    2021年19期 v.42;No.640 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0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家禽回肠内源氨基酸损失评定的研究与展望

    周华金;袁建敏;

    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工作对于实现精准营养、减少养殖成本和粪污氨氮污染来说至关重要。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是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重要评价体系,其中对动物的内源氨基酸损失进行校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检测家禽内源氨基酸的方法以无氮日粮法为代表,该方法因其操作简单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日粮配方上仍然存在不足。因此,文章就内源氨基酸损失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家禽内源氨基酸损失评定工作的完善提供建议。

    2021年19期 v.42;No.640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白屈菜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赵耀光;汤芬;刘喜阳;

    试验旨在探讨白屈菜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44头21日龄断奶仔猪,采用单因子完全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低量白屈菜碱组、中量白屈菜碱组、高量白屈菜碱组,每组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分别饲喂0、50、100 g/kg以及200 g/kg的白菜屈碱。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指标方面,添加白屈菜碱的试验各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量白屈菜碱组和高量白屈菜碱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在血清免疫功能指标方面,中量白屈菜碱组和高量白屈菜碱组Ig M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抗氧化能力方面,添加白屈菜碱的试验各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中量白屈菜碱组和高量白屈菜碱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之,白屈菜碱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且断奶仔猪饲料添加100 mg/kg白屈菜碱较为适宜。

    2021年19期 v.42;No.64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日粮钙水平和额外添加有机锌、锰对延养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路博文;姜雯;蔡雅雯;张建云;赵丽红;马秋刚;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钙水平及额外添加有机锌、锰对蛋鸡延养期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44只107周龄大午金凤蛋鸡,采用2×2双因子设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N,日粮钙水平3.5%,不额外添加有机锌、锰);高钙组(h C,日粮钙水平5.0%,不额外添加有机锌、锰);高锌锰组(h ZM,日粮钙水平3.5%,额外添加有机锌40 mg/kg+有机锰30 mg/kg);高钙锌锰组(h CZM,日粮钙水平5.0%,额外添加有机锌40 mg/kg+有机锰30 mg/kg)。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3.5%的钙水平相比,5.0%的钙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延养期蛋鸡日产蛋率、平均日产蛋重及蛋壳强度(P<0.05),料蛋比和蛋黄占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有提高蛋黄颜色和蛋形指数、降低哈夫单位的趋势(0.05≤P<0.10)。额外添加有机锌、锰,有降低破损蛋率和蛋黄颜色的趋势(0.05≤P<0.10),对其他产蛋性能及蛋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钙和有机锌、锰无交互作用(P>0.05)。当日粮钙水平为5.0%时,可以显著提高延养期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额外添加有机锌、锰对延养期蛋鸡有降低破损蛋率、蛋黄颜色趋势。二者无交互作用。

    2021年19期 v.42;No.640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甪里艾叶粉对蛋鸡产蛋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毕文明;雷雪芹;徐廷生;宋祯;白俊艳;

    试验旨在研究甪里艾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360只33周龄健康京红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预试期7 d,正试期63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3%甪里艾叶粉。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1%~2%的甪里艾叶粉日产蛋率与对照组无差异,但添加3%时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2)与其他组相比,添加3%甪里艾叶粉血清中肌酐、直接胆红素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添加1%甪里艾叶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升高,添加2%甪里艾叶粉试验组过氧化氢酶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添加组(P<0.01)。由此可见,2%以下甪里艾叶粉不影响高峰期产蛋鸡生产性能,但改善了血清生化指标,提高了蛋鸡抗氧化能力。

    2021年19期 v.42;No.640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响应面法优化桑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张心壮;刘宇;芒来;

    为了给桑叶黄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桑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乙醇浓度对桑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桑叶黄酮提取工艺,并结合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估了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能够显著提高桑叶黄酮提取率(P<0.05);响应面模型得到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4.75%、提取时间17.61 min、料液比1:30.24(g/m L)、温度50.27℃,此时桑叶黄酮提取率最高为3.64%;实际测得提取时间17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30(g/m L)、乙醇浓度55%的条件下桑叶黄酮提取率为3.62%,与理论值相对偏差为0.55%,且该条件下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99.12%。

    2021年19期 v.42;No.640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2K]
    [下载次数:1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高产谷氨酸脱羧酶的菌株筛选及鉴定

    孙磊;周成;张琇;孟昆;柏映国;涂涛;

    γ-氨基丁酸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助推畜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谷氨酸脱羧酶利用磷酸吡哆醛为辅因子将L-谷氨酸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的转化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平板活性筛选结合摇瓶发酵复筛的方法,从宁夏沙漠土样中筛选获得了3株具有较高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菌株。通过对菌落形态、16S r DNA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3株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命名为Bacillus sp. Z1、Bacillus sp. Z11和Bacillus sp. Z20,保藏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存中心。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三株菌分别含有一个谷氨酸脱羧酶编码基因。三条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 470 bp,序列相似性为94.5%~97.3%,编码489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理论分子量55 ku。

    2021年19期 v.42;No.640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5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特种养殖

  • 精饲料配比对梅花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饲料成本的影响

    杨乾龙;鲍坤;王晓旭;王静;李光玉;郭肖兰;王凯英;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饲料对梅花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饲料成本的影响,筛选最佳的精饲料配方。按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体况相近的30只健康的1岁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A组(粗蛋白质20.81%、钙0.46%、磷0.34%)、B组(粗蛋白质21.83%、钙0.45%、磷0.32%)和C组(粗蛋白质17.23%、钙1.69%、磷0.22%)。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A组和B组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C组的尿素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在定量精饲料和不限量粗饲料的条件下,A组的粗料采食量最高;A组精料的价格最低,比B组的成本每吨低10.0%,比C组精料成本每吨低4.0%。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应用A组饲料配方饲喂仔鹿最为适宜。

    2021年19期 v.42;No.640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伊犁马补喂竹叶提取物对其幼驹生长性能的影响

    兰永红;姚新奎;孟军;曾亚琦;王建文;王川坤;袁鑫鑫;李云涛;

    试验旨在研究伊犁马补喂不同水平竹叶提取物对其幼驹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伊犁马及其幼驹各24匹,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组母马及幼驹各6匹,试验组饲粮中添加竹叶提取物,梯度为10、20、30 g/d,试验期60 d。试验表明:幼驹Ⅰ组、Ⅱ组体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9.05%、19.85%,差异显著(P<0.05),Ⅲ组提高25.48%,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体长比对照组、Ⅰ组分别提高了45.23%(P<0.01)、28.36%(P<0.05),Ⅲ组体增长比对照组、Ⅰ组分别提高了54.22%、36.31%,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胸围增长比对照组提高22.60%,差异显著(P<0.05),比Ⅰ组、Ⅲ组分别提高2.87%、13.56%。在本试验条件下,竹叶提取物可通过母源补饲途径有效地促进幼驹生长发育。

    2021年19期 v.42;No.640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