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肉鸡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及挑战

    袁建敏;

    无论从节约蛋白质资源,还是减少畜禽对环境的污染,低蛋白日粮均是今后畜禽饲料发展的趋势。文章围绕肉鸡蛋白质营养、低蛋白日粮、理想蛋白质模式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原料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参数测定现状和存在的挑战进行综述,并提出低蛋白日粮的新思路,为饲料行业推动肉鸡低蛋白日粮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1年07期 v.42;No.62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专栏

  • 不同纤维组成和粒度的TMR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苗赟;成述儒;王硕;焦崇;朴泯宇;屠焰;刁其玉;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以燕麦草粉(SO)、燕麦长草(LO)和大豆皮粉(SS)为主要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的全混合日粮(TMR)对哺乳期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体重和日龄相近的原则分为3组,每组15头(公犊牛9头,母犊牛6头),7日龄起分别饲喂以SO、LO和SS为主要NDF来源的TMR,63日龄断奶,试验期56 d。每天记录犊牛的TMR采食量,并计算干物质采食量(DMI)。于7、63日龄晨饲前称量体重,在26~28日龄及54~56日龄采集粪便样品进行消化试验,14、63日龄空腹颈静脉采集血清测定抗氧化指标,64日龄时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7~63日龄)各组犊牛体重、平均日增重、TDMI无显著差异(P>0.05),与LO组相比,SS组饲料转化比有降低的趋势(P=0.080)。(2)纤维来源和粒度对哺乳期犊牛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LO组相比,SS组粗纤维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3)14日龄,LO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SO组,丙二醛(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63日龄,LO组GSH-Px活性显著低于SO组,MDA浓度显著升高(P<0.05),SS组和SO组血清抗氧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4)各试验组犊牛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SO组相比,LO组肝脏指数有下降的趋势(P=0.051)。(5)纤维来源和粒度对犊牛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短粒度TMR可提高犊牛对纤维的消化率,显著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大豆皮粉作为哺乳期犊牛TMR的主要NDF来源有更高的饲料转化率和纤维消化率。

    2021年07期 v.42;No.628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低蛋白日粮补充过瘤胃赖氨酸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素酶活的影响

    易琼;韩娥;马政发;吴文旋;陈鑫珠;刘景;吴佳海;牟琼;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补充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将18只黔北麻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每组6只羊。其中,对照组不添加RPLys,蛋白质(CP)水平为12%;处理Ⅰ组添加0.5%的RPLys,CP水平为10%;处理Ⅱ组添加1%的RPLys,CP水平为10%。试验21 d,预试期14 d,正试期7 d。测定指标包括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素酶活。结果显示:三组山羊的瘤胃发酵参数(瘤胃pH、NH_3-N浓度、VFA)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瘤胃纤维素酶活不受日粮处理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低CP饲粮中添加RPLys对山羊瘤胃状态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具有与高CP水平同样的发酵效果,RPLys添加水平以1%效果最好。

    2021年07期 v.42;No.628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日粮对育肥羔羊产肉性能、胴体品质及复胃发育的影响

    毛杨毅;罗惠娣;赵鹏;李俊;郭宏宇;王宏浩;薛丽娜;李希;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对育肥羔羊的产肉性能、胴体品质和复胃发育的影响,为羔羊育肥和优质羔羊肉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80只2.5月龄16 kg左右蒙系断奶公羔按体重分为两组,每组40只羔羊,在同一羊舍分栏饲喂,预试期15 d,试验期153 d。试验组羔羊饲喂精粗比为66.50.33.50的自制全混合日粮,对照组羔羊饲喂全精料日粮(养殖户自配日粮)。试验结束后对体重大的60只羔羊(30只/组)进行屠宰,测定其产肉性能和复胃发育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育肥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但经济效益低于试验组28.44元/只;两组的产肉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的GR值和尾重高于试验组,去尾屠宰率和后腿肉重低于试验组;试验组瘤胃、网胃、瓣胃的各项发育指标和胃重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皱胃则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适宜精粗比的全混合日粮符合育肥羔羊消化特点,育肥效益好;用全精料日粮育肥羔羊,采食量大,营养过剩,生产的羔羊肉脂肪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羔羊的胴体品质及胴体分割加工利用率。

    2021年07期 v.42;No.628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青贮黄梁木替代青贮玉米对川中黑山羊肝脏代谢谱的影响

    温芷莹;田汉晨;吴龙飞;汪胜楠;孙宝丽;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黄梁木替代50%青贮玉米对川中黑山羊肝脏代谢谱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代谢通路。试验共选取12只雄性健康川中黑山羊[150日龄,(21.07±4.05)kg]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青贮玉米组,B组为青贮黄梁木替代50%青贮玉米组,试验期间采用全混合日粮(TMR)进行饲喂。于试验期的最后一天对山羊进行屠宰并取其肝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肝脏代谢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B组之间共检测到8种差异代谢物,分别为葡萄糖酸、甘油、反式-9-十八烯酸、棕榈酸、硬脂酸、尸胺、油酸和9-十八烯酸乙酯,这8种差异代谢物在B组均显著上调(P<0.05,VIP>1)。对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发现相关的9个代谢项和8条代谢途径,如脂肪酸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综上,推测青贮黄梁木通过调控脂肪代谢的相关通路来发挥生物学功能。

    2021年07期 v.42;No.628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工艺设备

  • 自走式木薯茎叶青贮饲料收获机切碎性能试验

    何冯光;邓干然;崔振德;郑爽;李国杰;李玲;覃双眉;

    木薯茎叶具有重要的青贮饲料价值,为了满足目前木薯茎叶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需求,文章针对自走式木薯茎叶青贮饲料收获机的切碎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了切碎装置转速与木薯茎叶切碎长度合格率的关系,构建了多项式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最佳木薯茎叶切碎长度合格率的切碎装置转速为1 272.5 r/min,并通过试验检验了最佳切碎装置转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切碎长度合格率平均值为95.49%,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2.56%,优化结果可靠。该收获机切碎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满足木薯茎叶青贮饲料机械化收获作业要求,最佳切碎长度合格率的切碎装置转速可为其田间作业参数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v.42;No.62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饲粮添加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斌;邹仕庚;胡文锋;陈峰;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头26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按照等能等氮的原则,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2%和3%的黑水虻幼虫粉;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黑水虻虫粉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料重比(P<0.05),提高平均日增重(P=0.097);而2%和3%黑水虻虫粉对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1%黑水虻虫粉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料重比。

    2021年07期 v.42;No.628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体外和饲养试验评估两种复合酶对仔猪养分消化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唐德富;杨微;刘以林;赵亚鹏;陈亮;汝应俊;

    旨在运用体外模拟试验和饲养试验评定两种复合酶制剂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样品处理组(基础饲粮,基础饲粮+酶制剂A,基础饲粮+酶制剂T),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酶制剂A显著提高了基础饲粮的体外干物质、粗蛋白质及总能消化率(P<0.05);酶制剂T提高了粗蛋白质消化率达2.8个百分点(P<0.05),但同时降低了总能消化率(P<0.05)。饲养试验选用72头平均体重为7.94 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处理为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酶制剂A(500 g/t)和基础饲粮+酶制剂T(1 000 g/t)3种饲粮,试验期为42 d,分为0~14 d和15~42 d两个阶段。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15~42 d和0~42 d,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A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日增重并改善了料重比(P<0.05);酶制剂T对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酶制剂A的作用效果优于酶制剂T。饲养试验结果与体外试验结果相符。

    2021年07期 v.42;No.62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复合维生素包衣对肉鸡生物学利用率的影响

    李洪涛;杨在宾;梁孝平;于娟;尹冰洁;

    为了探究包衣复合维生素在肉鸡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240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试验1组)肉鸡饲喂常规日粮,不添加任何维生素;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不包衣复合维生素和包衣复合维生素300 g/t。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不包衣和包衣复合维生素均可显著提高肉鸡21 d和42 d的平均体重(P<0.05),提高肉鸡各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且有更好的欧洲指数(P<0.05);同时,与不包衣复合维生素组相比,饲料添加包衣复合维生素可显著提高肉鸡42 d的平均体重(P<0.05),显著提高22~42 d及全阶段(1~42 d)的ADG(P<0.05),降低F/G(P<0.05),提高欧洲指数(P<0.05)。(2)对照组的腹脂率显著低于两个试验组(P<0.05),其他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2、3组21 d和42 d的肝脏和血液VA和VD3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包衣多维组21 d的肝脏VA和VD3含量显著高于不包衣多维组(P<0.05),其21 d的血液VD3含量和42 d的血液VA含量显著高于不包衣多维组(P<0.05)。(4)试验2、3组21 d和42 d的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参考历年市场行情,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包衣和包衣复合维生素可使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05元/只和3.49元/只;与不包衣维生素相比,添加包衣复合维生素可提高经济效益达4 362.84元/万只。由此可见,日粮添加复合维生素可显著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肝脏和血液维生素含量,提高抗氧化性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添加包衣复合维生素效果更优。

    2021年07期 v.42;No.628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肉羊消化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王娇;杨宝钰;阿依古丽·艾买尔;张苏江;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肉羊消化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年龄、体重(25.95±1.37)kg相近的30只卡拉库尔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羊。在基础饲粮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动物分别饲喂甜高粱与苜蓿比为100.0(SS100),80.20(SS80),60.40(SS60),40.60(SS40),20.80(SS20)的混合青贮。3个月的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制作石蜡切片,测定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的组织形态学指标。结果:(1)SS40组宰前活重及瘤胃重/复胃重显著高于SS80组和SS100组(P<0.05);各组间复胃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混合青贮中苜蓿比例的增加,瘤胃黏膜下层厚及网胃肌层厚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趋势(P<0.05);网、瓣胃角质层厚度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SS20组显著低于SS100组(P<0.05);瘤、网胃乳头高度、固有膜宽度、瓣胃肌层厚及皱胃黏膜厚、黏膜下层厚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3)随着混合青贮中苜蓿比例的增加,小肠段的绒毛高度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SS100组显著低于SS60、SS40组和SS20组(P<0.05);SS40组回肠V/C值显著高于SS80组和SS100组(P<0.05);小肠段的隐窝深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甜高粱与苜蓿比为60.40,40.60及20.80的混合青贮,更有利于肉羊复胃及小肠的发育,可促进养分的吸收。

    2021年07期 v.42;No.628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床场一体化饲养模式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研究进展

    邢小光;张定然;许宏扬;刘沛尧;吴燕;徐鸿润;齐智利;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奶牛养殖的规模化也带来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其中粪尿大量排放,造成巨大环保压力。床场一体化饲养模式能有效缓解粪污处理困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是一种新型环保饲养模式。文章对粪污环境问题现状及治理措施,床场一体化饲养模式应用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为床场一体化饲养模式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v.42;No.62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