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近红外模型转移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王红英;常楚晨;金楠;陈媛媛;雷逸群;谭宇;

    研究建立应用于饲料生产线上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同时应用于实验室的离线近红外检测。以豆粕和玉米粉为例,获取37个豆粕和49个玉米粉样品的离线光谱,并获取其中22个豆粕和26个玉米粉样品的在线光谱,建模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首先用离线光谱和在线光谱分别建立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之后基于光谱共享法的模型转移技术,建立光谱共享模型,将三种模型的建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光谱共享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其中,豆粕水分和粗蛋白模型的验证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validation set, R_P)分别为0.942和0.959,模型改善率(Model improvement rate, R_i)为17.4%和68.4%,预测残差绝对值的方差S~2为0.075和0.003;玉米粉水分和粗蛋白模型R_P分别为0.944和0.994,R_i为0.6%和80.9%,S~2为0.042和0.011。根据结果可知光谱共享法对模型的优化效果明显,预测效果、稳定性和通用性最优。

    2021年03期 v.42;No.62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9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肠道健康专栏

  • 功能性寡糖调控动物肠道健康机理的研究进展

    孙青云;赵敏孟;吕鑫;姬红波;龚道清;

    功能性寡糖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可以起到改善动物肠道健康、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文章从降低肠道pH值、促进矿物质吸收、促进肠道内健康微生物菌形成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四个方面综述了功能性寡糖调控肠道健康的作用机理,为替代抗生素使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功能性寡糖在畜牧业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3期 v.42;No.624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饲料因素与家兔肠道健康研究进展

    谷新晰;卢海强;刘亚娟;陈赛娟;刘树栋;谷子林;陈宝江;

    家兔是消化系统非常脆弱的动物,众多因素都会对家兔肠道健康造成威胁,其中饲料因素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饲料对家兔肠道健康的影响。首先,定义肠道、肠道健康及标准;其次,列析了影响家兔肠道健康的饲料因素:饲料配方、玉米及比例、饲料霉变、抗营养因子、饲料形态、粉碎粒度、颗粒饲料硬度和韧性、水分含量等,因此,重视家兔肠道健康,务必重视饲料因素,细节决定成败。

    2021年03期 v.42;No.624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广西黎村黄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农斯伟;沈水宝;韦晓芳;吴克宁;袁汝喜;蓝林诚;伍校军;韦区;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复合菌[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黄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笼养且限饲的方式进行试验,试验选用35日龄,平均体重383.52 g左右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的广西黎村黄鸡3 000羽,按照试验要求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0羽。第一组:基础饲粮+丁酸梭菌(500 g/t),第二组:基础饲粮+复合菌(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1 000 g/t,第三组:对照组为基础饲粮,正式记录数据试验45 d。结果表明,添加丁酸梭菌和复合菌均有提高黄鸡的日增重以及降低料重比的趋势(0.05<P<0.10)。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丁酸梭菌组的第一优势菌门是厚壁菌门,复合组的第一优势菌门是拟杆菌门。丁酸梭菌组的另枝菌属(Alistipe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复合组和对照组(P<0.05)。复合组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丁酸梭菌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梭菌属(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丁酸梭菌组和复合组(P<0.05)。丁酸梭菌组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复合组和对照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益生素对黄鸡的生长性能、肠道健康、盲肠菌群等具有改善作用,丁酸梭菌组和复合组在生长性能方面效果相似,而在盲肠菌群分布方面各异。

    2021年03期 v.42;No.624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灌喂石榴皮瓤提取物对小鼠盲肠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黄新新;朱静;李璇玥;马田;李晓斌;李佳豪;丁峰;高慧香;

    试验旨在研究石榴皮瓤提取物中的鞣花酸对小鼠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深层次研究鞣花酸调控肠道菌群的生物学作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平均日龄50 d、体重相近(37.31±5.57)g、健康良好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相同基础日粮条件下试验组小鼠灌喂1.5 g/(d·只)石榴皮瓤粗提物,对照组小鼠灌喂相应体积的蒸馏水,进行为期21 d的灌喂试验。试验结束当天,屠宰全部试验小鼠,采集盲肠内容物并检测相关指标。试验结果显示:①在门水平菌群变化中,试验组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对照组提高了65.00%(P<0.05),且降低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显著降低了放线菌门的丰度(P<0.05)。②在科水平菌群变化中,显著增加了理研菌科的丰度(P<0.05);减少了毛螺菌科的丰度,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41.65%(P>0.05)。③在属水平菌群变化中,显著增加了拟杆菌属,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96.84%(P<0.05);且肠杆菌属试验组比对照组有所减少(P>0.05)。④试验组小鼠Shannon、chao1和ACE指数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EfSe分析有差异细菌物种10种,对照组3种。因此,给小鼠灌喂石榴皮瓤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种类和丰度,并提高物种多样性。

    2021年03期 v.42;No.624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7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工艺设备

  • 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的研究发展现状

    曹丽英;李帅波;李春东;汪阳;汪飞;

    粉碎工序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由于其对原料的适应性强、通用性好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目前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的种类和结构特点,扼要论述了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的研究现状:物料环流层对饲料粉碎机效率和能耗的影响,筛片、锤片及其分离装置对粉碎机筛分效率的影响,粉碎机噪声的主要来源,整机结构对噪声的影响以及降噪的具体措施;离散元素法与CFD耦合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模拟粉碎室内物料的运动规律,给饲料粉碎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基础。同时对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21年03期 v.42;No.62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2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饲养试验

  • 不同精粗比对淘汰母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杨宇为;马吉锋;王建东;于洋;侯鹏霞;梁小军;

    为探究不同精粗比对淘汰母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淘汰安格斯母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并按试验1、2、3组分别饲喂日粮精粗比为7030,6040,5050的日粮,在试验初期及试验末期称量试验牛体重并收集血清样本,记录各组试验牛日采食量,测定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组试验牛初体重、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均为试验1组显著(P<0.05)、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3组,料重比以试验3组最高,试验1组最低,说明日粮精粗比对淘汰母牛增重效果及饲料利用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中,各试验组末期TP、ALB、ALT、BUN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Glu、AST值均为试验1组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而TCHO、TG值为试验1组均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试验2组TCHO值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由此表明Glu、AST、TCHO及TG值随日粮精粗比的升高而升高。综上所述,日粮精粗比为7030,淘汰母牛血液生化指标维持正常,并获得较优的增重效果及经济收益。

    2021年03期 v.42;No.624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日粮中不同葡萄籽添加比例对多浪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彭婉婉;许贵善;马忠杰;何刚;刘建行;王彦;高帆;冯昕炜;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不同葡萄籽添加比例对多浪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5只健康、1.5岁左右、体重(41.0±1.0)kg、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多浪羊羯羊,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添加0%(D1组)、4%(D2组)、8%(D3组)、12%(D4组)和16%(D5组)葡萄籽的全混合日粮。采用全收粪尿法通过采食量与营养物质排出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各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氮(N)、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及能量代谢参数。结果表明:D5组的DM和OM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D1组(P<0.05),NDF的表观消化率D5组显著低于D1组(P<0.05),D5组氮存留率显著低于D3组和D4组(P<0.05),D4组ADF和EE表观消化率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变化规律相同(D2>D1>D4>D3>D5),消化能代谢率表现为D1>D4>D2>D5>D3,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16%的葡萄籽添加日粮可降低DM、OM、NDF、氮表观消化率,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

    2021年03期 v.42;No.624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牛乳源肽Lfcin B抗菌活性、稳定性及协同效应研究

    刘又铭;房鑫;陈璐;宋倩倩;管庆丰;张海文;

    为了探讨绿色安全抗生素替代品牛乳源肽(Lactoferricin Bovine,Lfcin B)的抗菌活性、稳定性及其与抗生素协同效应。检测Lfcin B与三种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采用棋盘法分析Lfcin B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效果;测定不同温度与pH值对Lfcin B抑菌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fcin B和抗生素对常见畜禽致病菌均具有良好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8μg/mL;Lfcin B和阿莫西林联合使用存在协同效应,对大肠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指数)达到0.312 5;Lfcin B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良好,在40~60℃和p H 6~8的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保持在8μg/mL。结果提示,Lfcin B具有成为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巨大潜力。

    2021年03期 v.42;No.624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氮磷和盐度对杜氏盐藻生产性能的正交优化试验

    郁彬琦;靳翠丽;刘青;周晓见;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氮磷供给水平和盐度对杜氏盐藻物质生产能力的影响,发现磷源浓度的影响不显著,而培养基的盐度和氮源浓度影响显著。氮源充足有利于蛋白质生产;低盐度(20‰)有利于蛋白质和总糖生产;中等浓度的氮源(NaNO_3 18.75 mg/L)和高盐(60‰)有利于藻粉干重产出。作为饲料添加成分的高蛋白杜氏盐藻,可采取高盐、高氮培养。如考虑综合利用,对各条件合理组合,也可提高培养效益。

    2021年03期 v.42;No.624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7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低淀粉膨化技术及其在宠物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王鹏;冯杰;

    我国宠物市场蓬勃发展,全价主粮饲料市场占领半壁江山,因此也是宠物行业从业的兵家必争之地,随之而来的是宠物饲料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当前在宠物饲料日益呈现的"高蛋白化"、"低淀粉化"趋势,这也对饲料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考验。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将对低淀粉膨化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

    2021年03期 v.42;No.62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下载次数:7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