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生物发酵饲料与生猪健康养殖

    汪以真;王成;靳明亮;路则庆;

    在非洲猪瘟形势依然严峻、饲用抗生素全面禁用和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保障生猪健康优质安全生态养殖成为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生物发酵饲料可以通过益生菌发酵改变饲料底物的理化性质、获得益生性中间代谢产物和扩大培养饲用的微生物体,从而改善饲料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性能、保障机体健康、改善猪肉品质,最终达到饲料资源开发、生猪健康养殖和优质猪肉生产的目的。本文主要综述了发酵菌株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发酵改善饲料品质的机制,以及发酵饲料在改善猪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猪肉品质等方面的应用,为生物发酵饲料在生猪健康生态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2期 v.42;No.62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健康养殖专栏

  • 辣椒碱、姜辣素、大蒜素以及精油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范秋丽;李辉;蒋守群;李龙;叶金玲;

    试验旨在研究辣椒碱、姜辣素、大蒜素以及精油对817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750只2日龄817肉公雏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期40 d。Ⅰ组(基础饲粮)、Ⅱ组(2 mg/kg恩拉霉素)、Ⅲ组(75 mg/kg辣椒碱)、Ⅳ组(第1阶段37 mg/kg辣椒碱+50 mg/kg姜辣素+200 mg/kg大蒜素;第2阶段75 mg/kg辣椒碱+100 mg/kg姜辣素+400 mg/kg大蒜素)、Ⅴ组(200 mg/kg肉桂醛和香芹酚组成的混合精油)。结果表明:①Ⅲ、Ⅳ组和Ⅴ组2~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Ⅴ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2~41日龄利润显著升高(P<0.05)。②植物提取物的添加对胴体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③Ⅲ组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Ⅰ、Ⅱ组,IgM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Ⅳ组和Ⅴ组GSSG含量显著低于Ⅰ、Ⅱ组,IgG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Ig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综上,2~41日龄817肉鸡基础饲粮中单独添加辣椒碱或与姜辣素和大蒜素混合添加可提高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单独添加精油可提高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2021年02期 v.42;No.623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益生素、甜叶菊提取物对鸡生长、屠宰、免疫性能及血清尿素氮的影响

    李园园;周洁蕊;彭军辉;马忠文;卢世杰;吴红翔;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甜叶菊提取物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性能及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将160只青脚麻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A组日粮添加0.2%益生素;B组日粮添加0.2%甜叶菊提取物和0.2%益生素;C组日粮添加0.2%甜叶菊提取物;D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养试验时间为8周。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D组)相比,在生长性能方面,A、B组的体重在第6周和第8周时显著增加(P<0.05);在屠宰性能方面,A、B组青脚麻鸡的宰前活重、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显著增加(P<0.05);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B组青脚麻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加(P<0.05);在血清尿素氮含量方面,A、B、C三组青脚麻鸡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可以改善青脚麻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并降低其体内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当与甜叶菊提取物一起添加时,还可提高其法氏囊指数。

    2021年02期 v.42;No.62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植物精油替抗的研究进展及机理

    唐镇海;袁建敏;

    随着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业中逐渐退出,能够替代抗生素发挥生长促进作用的绿色替代物的需求变得紧迫。植物精油具有提高生产性能、缓解炎症、改善肠道健康等功效,无残留且不易发生耐药性,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的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精油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在家禽肠道健康调控和生产性能改善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家禽生产中合理使用植物精油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02期 v.42;No.623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固态微生物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裴朝东;

    试验旨在研究以喷浆玉米皮、豆粕、黄芪、甘草等为主要载体、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原料,通过测定产品活菌数的变化来研究产品水分、不同组方对产品的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用DPS软件中的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共配制16组组方进行试验,通过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变化,利用SAS软件的二次响应曲面回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活菌数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水分含量以及喷浆玉米皮、豆粕、黄芪、甘草等组成含量的大小对产品活菌数的响应呈鞍点形状;②产品水分是影响产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黄芪和豆粕的含量。由此可见,只要适当控制好产品的水分含量,就可以很好控制产品的稳定性。

    2021年02期 v.42;No.623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1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纳豆菌抗菌脂肽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的影响

    任莉;吴少玉;赵丹凤;黄柳珊;唐泽敏;邓沅婷;孙力军;

    研究旨在探讨纳豆菌抗菌脂肽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15只健康,体重差异不显著的1日龄肉鸡,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抗菌脂肽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抗菌脂肽;抗生素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恩拉霉素。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①抗菌脂肽显著提高了肉鸡1~21 d和1~42 d的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了肉鸡1~21 d和1~42 d的料重比(P<0.05),抗菌脂肽组和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在21 d,抗菌脂肽组的血清溶菌酶、白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42 d,抗菌脂肽组的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抗菌脂肽组21 d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抗菌脂肽显著提高了42 d肉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抗菌脂肽组和抗生素组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提示:在日粮中添加抗菌脂肽可以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抗菌脂肽用作肉鸡饲粮中抗生素替代物具有潜在的价值。

    2021年02期 v.42;No.623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Neurospora crassa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及酶学特性

    曹慧;张朋振;张腾月;程鹏;杨佳萌;任世威;井佳骐;

    从青藏高原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木聚糖酶较高的菌株Neurospora crassa SD10。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和酶学性质探究。结果表明,菌株SD10最佳发酵条件为:麸皮30 g/L、蛋白胨20 g/L、Mn2+0.5 g/L、培养温度33℃、转速230 r/min、接种量2%、初始pH值8.0、发酵时间84 h。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 H值为6.0,在40~50℃和pH值4.0~8.0时有较好的稳定性,能保持80%以上酶活力,Fe2+、Zn2+、K+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Na+、Mg2+、Ca2+、Mn2+、Cu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Neurospora crassa SD10优化后产木聚糖酶活力达9.4 U/mL,所产木聚糖酶具有良好的pH值稳定性。

    2021年02期 v.42;No.623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机械加工亚麻籽对奶牛生产性能与乳脂肪酸组成研究进展

    黄国欣;张养东;郑楠;王加启;

    亚麻籽是提高乳中ω-3 UPFA(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常用饲料资源,而饲喂不同处理的亚麻籽对奶牛生产和乳中ω-3 UPFA影响均不相同,其中机械加工亚麻籽以其低成本处理和较高的乳中的转运效率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添加不同剂量的机械加工亚麻籽对奶牛的生产性能、乳中脂肪酸组成、乳中ALA(α-亚麻酸,ω-3 UPFA的一种)含量,以及乳中ALA转运效率的影响。

    2021年02期 v.42;No.623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研究现状

    廖乙露;刘翰吉;李明帅;侯旭莹;陶胜强;王婧瑶;杨雨虹;

    微生态制剂作为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具有净化水体、改善宿主肠道菌群、增加免疫力、抗应激等能力,且使用后无药物残留、无水体污染、安全环保。成为替代抗生素最具潜力的产品。本文就微生态制剂定义分类、作用机理、水产养殖中应用及展望进行综述,为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2期 v.42;No.623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5K]
    [下载次数:1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不同胆汁酸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于漫涵;董衍邹;赖州文;唐卓懿;黄艺珠;鲁康乐;

    实验研究了不同胆汁酸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分别用基础、添加胆汁酸或乳化胆汁酸的饲料投喂花鲈8周,然后采集样品并分析。结果表明:①乳化胆汁酸显著提高了花鲈的增重率与摄食量(P<0.05),而胆汁酸则无显著影响(P>0.05);②胆汁酸或乳化胆汁酸均降低了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提高了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乳化胆汁酸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③胆汁酸与乳化胆汁酸均提高了肝脏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的活性,降低了肝脏三酰甘油的含量。综上所述,胆汁酸或乳化胆汁酸均能提高脂肪分解能力而降低脂肪沉积,维持肝脏健康;乳化胆汁酸可提高花鲈的摄食量并促进其生长。

    2021年02期 v.42;No.623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0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水平三丁酸甘油酯对胡子鲶生长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王振勇;

    为研究添加不同水平三丁酸甘油酯对胡子鲶生长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平均体重为5.26 g的胡子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尾鱼。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三丁酸甘油酯0、0.05%、0.075%和0.1%,配制成4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①三丁酸甘油酯0.05%和0.075%添加组,试验末重、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0.1%添加组,试验末重、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为差异不显著(P>0.05);三丁酸甘油酯0.05%、0.075%和0.1%添加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丁酸甘油酯0.05%、0.075%和0.1%添加组,三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②三丁酸甘油酯0.05%、0.075%和0.1%添加组肥满度、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丁酸甘油酯添加量达到0.05%以后,三个处理间肥满度、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③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AST、ALT活性分别小于肝胰脏AST、ALT活性,表明鱼体的肝胰脏功能正常,肝胰脏细胞没有受到明显的损伤;各试验组肝胰脏中的AST和ALT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丁酸甘油酯0.05%、0.075%和0.1%添加组三组间血清中AST和ALT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05%的三丁酸甘油酯不仅能提高胡子鲶增重、特定生长率、成活率,以及鱼体肥满度,降低饵料系数,而且不会对肝胰脏造成负担,还能降低血清中转氨酶活性,提高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

    2021年02期 v.42;No.623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