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水产饲料的蛋白源问题——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新思路

    麦康森;吕美东;何艮;

    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对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鱼粉是水产饲料最好的蛋白源,所以文章分析比较鱼粉和其他饲料蛋白源组成的主要差异,发现牛磺酸、羟脯氨酸和维生素D_3等对提高非鱼粉蛋白源饲料的蛋白质利用率作用显著,而一些植物蛋白源的抗营养因子降低饲料蛋白质利用率;同时,深入探讨了影响鱼体蛋白质沉积潜力的内在因素,提出了激活水产动物mTOR信号通路和/或消除其抑制因素,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新思路,开发新技术,并进行实践应用。

    2021年01期 v.42;No.622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6K]
    [下载次数:1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 ]

肠道健康专栏

  • 营养调控对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

    阳金;王伟锋;刘远斌;谢瑞炎;夏旻灏;叶慧;

    在后抗生素时代,保证高效、健康养殖的关键在于确保动物肠道健康。文章聚焦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酶制剂和酸化剂等各类饲料组分对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以期为营养调控手段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42;No.62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肥育猪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陆君岚;杨明华;张子宁;方晨;郭飞;赵彦光;赵素梅;

    猪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菌群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参与宿主的代谢,在宿主的消化吸收和免疫调控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猪的生长肥育有很大影响。为此对肥育猪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做一论述,希望能为更高效率更健康环保的动物生产提供新思路。

    2021年01期 v.42;No.62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肠膜蛋白对加州鲈生长性能和肝肠健康的影响

    熊娟;王标;杨红军;胡玲玲;文玲梅;高坚;

    选取平均体重3.5 g的加州鲈3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①用鸡肠膜蛋白等比例替代鱼粉(3%替代)可以增加加州鲈末重和降低饵料系数(P>0.05)。②肠膜替代鱼粉可显著提高加州鲈肠道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P<0.05)。③肠膜组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丙二醛(MDA)、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力,提高血液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力(P<0.05)。④肠膜蛋白组可以显著降低肝脏中脂肪含量(P<0.05),这与肝脏HE染色以及油红O染色结果一致。上述结果显示,用肠膜蛋白等比例替代鱼粉可以通过提高肠道消化酶活力,提高肠道和肝脏健康,从而促进加州鲈生长。

    2021年01期 v.42;No.622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9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布拉氏酵母壁多糖对早期断奶羔羊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刘孟健;张文举;姚峻;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布拉氏酵母壁多糖对早期断奶羔羊血清生化、血清抗氧化性能、肠道微生物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设计,选取15~17日龄健康羔羊60只按同质原则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试验总周期为44 d,其中7 d过渡期,8 d预试期和29 d正试期。各组羔羊分别饲喂:Ⅰ组(代乳料)、Ⅱ组(代乳料+0.005%庆大霉素)、Ⅲ组(代乳料+0.1%布拉氏酵母壁多糖)、Ⅳ组(代乳料+0.3%布拉氏酵母壁多糖)、Ⅴ组(代乳料+0.5%布拉氏酵母壁多糖)。结果表明:①Ⅳ组和Ⅴ组的尿素氮含量分别为6.77 mmol/L和6.58 mmol/L,较Ⅰ组分别显著降低18.43%和20.72%(P<0.05);Ⅳ组和Ⅴ组的谷草转氨酶含量分别为35.56 U/L和33.26 U/L,较Ⅰ组分别显著降低26.19%和30.97%(P<0.05);Ⅳ组和Ⅴ组的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分别为120.25 U/L和128.52 U/L,较Ⅰ组分别显著提高10.55%和18.16%(P<0.05)。②Ⅳ组和Ⅴ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分别为17.89μmol/L和1.68 U/mL,较Ⅰ组分别提高1.36%和2.44%(P>0.05);Ⅳ组和Ⅴ组的丙二醛含量分别为2.03 nmol/mL和2.10 nmol/mL,较Ⅰ组分别降低10.57%和7.49%(P>0.05)。③Ⅳ组和Ⅴ组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较Ⅰ组分别显著提高了9.90%、9.26%和4.76%、4.06%(P<0.05);Ⅳ组和Ⅴ组的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较Ⅰ组分别显著降低了5.87%、4.59%和8.17%、6.37%(P<0.05);添加布拉氏酵母壁多糖能一定程度降低大肠杆菌数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Ⅳ组和Ⅴ组乙酸和丁酸含量较Ⅰ组分别显著提高了8.66%、3.36%和18.38%、17.57%(P<0.05);Ⅴ组戊酸含量较Ⅰ组显著提高了8.33%(P<0.05);Ⅳ组和Ⅴ组乳酸含量较Ⅰ组显著提高了4.96%和7.88%(P<0.05);添加布拉氏酵母壁多糖能提高丙酸、异丁酸、异戊酸的水平,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以0.3%~0.5%比例的布拉氏酵母壁多糖添加到羔羊代乳料中,能显著改善早期断奶羔羊血清生化指标中尿素氮、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并显著改善其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和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对早期断奶羔羊血清中抗氧化相关指标影响不显著。

    2021年01期 v.42;No.622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瘤胃微生物调控牛奶品质的研究进展

    刘凯珍;张养东;黄国欣;郑楠;王加启;

    奶牛能够将人类难以消化利用的植物性饲料转化为人类易消化吸收的牛奶,此过程主要依赖于瘤胃微生物分解饲料产生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和葡萄糖等牛奶的前体物。乳蛋白和乳脂肪产量是衡量牛奶品质的关键指标,文章主要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在牛奶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对牛奶乳脂和乳蛋白产量的影响,为探索提升牛奶品质的方法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42;No.622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甘蔗粕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马吉锋;黄金涛;陈志徽;杨宇为;于洋;梁小军;张力莉;

    研究在肉牛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甘蔗粕通过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液指标的分析评价甘蔗粕的饲用价值。选择健康,日龄、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育肥公牛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添加3.5%和7.0%甘蔗粕。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在育肥期日增重、屠宰率、GR值、背膘厚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眼肌面积相比较试验1组、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在熟肉率、系水力、干物质、粗蛋白等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剪切力和粗脂肪与试验1组和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甘蔗粕具有提高血液GSH-Px和降低MDA的趋势,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说明甘蔗粕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育肥牛生长性能,提高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等无不利影响。

    2021年01期 v.42;No.622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混合比例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与甜高粱混贮品质的影响

    包锦泽;孙志强;陆健;李源;刘贵波;玉柱;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混合比例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与甜高粱混贮品质的影响。将紫花苜蓿和甜高粱经不同比例(紫花苜蓿和甜高粱的鲜质量比例分别为10:0,8:2,6:4,4:6,2:8,0:10)混合均匀放入聚乙烯青贮袋中常温避光保存,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分别在30 d和90 d时,对混贮饲料进行发酵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甜高粱比例的增加,pH值、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和氨态氮/总氮的比例显著下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升高,有机酸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对比30 d和90 d,混贮的pH值、粗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和氨态氮/总氮变化差异极显著,干物质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随着甜高粱的比例增加,混贮的发酵品质呈升高趋势,混贮的营养成分呈降低趋势。故综合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的分析,将紫花苜蓿与甜高粱以6:4的比例进行混贮效果较好。

    2021年01期 v.42;No.622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复合维生素对林下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肌肉品质与谷氨酸、肌苷酸及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王一冰;严霞;孙建新;郑经成;何国戈;葛影影;张帝;蒋守群;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维生素对林下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肌肉品质与谷氨酸、肌苷酸及肌内脂肪等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相近的60日龄清远麻鸡40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组在饮水中添加0.01%的复合维生素,各组鸡只放养在桉树林下,试验为期100 d。结果表明:①复合维生素显著提高了清远麻鸡120~160日龄时体重(P<0.001);②添加复合维生素显著提高试鸡宰后45 min、宰后24 h胸肌的L*值(P<0.05),降低b*值(P<0.05),并降低胸肌的滴水损失与剪切力(P<0.05);③复合维生素增加清远麻鸡胸肌中谷氨酸、肌苷酸及降低肌内脂肪的含量(P<0.05)。添加复合维生素可显著提高林下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的体重,改善肉品质,并增加胸肌中谷氨酸、肌苷酸及肌内脂肪等风味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肌肉风味。

    2021年01期 v.42;No.622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牦牛胃溶菌酶在解脂耶氏酵母中的重组表达及性质研究

    冉嫆;刘毓均;夏果;江明锋;

    研究牦牛胃溶菌酶基因(yak stomach lysozyme gene, ys LYZ)在解脂耶氏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分离纯化及抗菌机制。通过人工合成构建p INA1297-ys LYZ,转化至宿主解脂耶氏酵母(Polh)菌株,分别培养24、48、72 h及96 h。发酵上清液经纯化后得到重组牦牛胃溶菌酶(recombinant yakstomach lysozyme, rys LYZ)。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检测rys LYZ的分子量,用检测试剂盒测定其比活,通过电镜观测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并对rys LYZ在模拟猪胃液中的降解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rys LYZ的分子量为15 k Da,其表达量在培养72 h时最高,纯化后比活为1 855.42 U/mg。电镜下观察到rys LYZ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后,菌体出现孔洞,最终崩解。在模拟猪胃液中,rys LYZ可在胃蛋白酶作用4 h后仍保持部分完整,表明其具有优良的抗胃蛋白酶能力。本研究得到的rys LYZ能够在酸性环境中保持高酶活,主要通过破坏细菌胞壁发挥抑菌作用,并能有效抵抗胃蛋白酶的降解。

    2021年01期 v.42;No.622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9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番茄红素摄入与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关系

    马燕芬;宝华;张春华;宋利文;凤英;羿静;高民;

    氧化应激是由脂质过氧化物和中和脂质的抗氧化剂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的。产犊后奶牛容易产生氧化应激,激活的氧化应激反应可引起下游病理级联反应导致慢性炎症,而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可能是围产期奶牛代谢病和感染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预防氧化应激或控制慢性炎症可成为改善围产期奶牛代谢病和感染病的主要途径之一。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色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番茄红素摄入与奶牛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关系,为早期降低围产期奶牛因代谢应激引发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42;No.622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