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浩;聂召龙;王通;刘书杰;孙璐;杨其恩;冯宇哲;崔占鸿;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妊娠后期牦牛对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和气体代谢规律,补充完善牦牛饲养标准基础参数。利用随机分组设计将15只体重相近、经同期发情处理并本交配种的妊娠期牦牛分为3组,即自由采食、80%采食组(IR80)和60%采食组(IR60),每组5头牛。分别在妊娠180 d和210 d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测定主要营养物质的代谢规律参数。结果表明:①饲喂水平对妊娠后期牦牛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②妊娠后期牦牛对氮的需要量增加明显,较低的饲喂水平将严重影响牦牛对饲料中氮的利用效率;③妊娠后期牦牛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消化能代谢率变化范围分别在54.93%~60.14%、44.76%~54.09%和81.49%~91.69%之间,呼吸熵在0.69~0.73之间,且随饲养水平增大而增大。
2020年07期 v.41;No.604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政发;吴文旋;王菲;任金朋;简仕燕;郭子義;吴佳海;
试验旨在研究艾叶对黔北麻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开发利用艾叶作为肉羊饲料资源提供积累。采用3×3复拉丁方试验设计,将6只黔北麻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处理1组、处理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艾叶;处理1组、2组艾叶比例分别为5%、10%。结果表明:①艾叶对山羊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CP)消化率(P<0.05)。②艾叶对山羊常规血浆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处理2组山羊血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艾叶未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产生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艾叶可提高山羊抗氧化能力,可作为肉羊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2020年07期 v.41;No.60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娟;程曾;高新梅;贺刚刚;高巍;
研究旨在应用瘤胃尼龙袋法验证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绵羊体系(CNCPS-S)蛋白质瘤胃降解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选取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哈萨克去势公羊作为试验动物,应用尼龙袋法测定全混合日粮(TMR)蛋白质组分的瘤胃动态降解率,并对蛋白质组分的瘤胃降解速率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对TMR的食糜外流速度(Kp)进行实测和预测,最后得出蛋白质瘤胃降解模型适用性的验证结果。结果表明:①TMR1和TMR2的Kp预测值均显著低于实测值(P<0.05);②3种TMR之间的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瘤胃降解率预测值差异极显著(P<0.01),表现为TMR1>TMR3>TMR2;③改良后的蛋白质瘤胃降解模型显示预测值和实测值平均偏差较低;相关系数范围在0.55~0.84之间;斜率接近1;均方根误差较低。以上结果说明CNCPS-S对绵羊CP瘤胃降解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2020年07期 v.41;No.604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兴超;汪继武;张昌吉;史金平;杨海峰;成述儒;
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断奶西门塔尔犊牛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95.19±0.94) kg的断奶西门塔尔犊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即试验Ⅰ组(CP 17.88%,NE 3.10 MJ/kg),试验Ⅱ组(CP 16.10%,NE 3.05 MJ/kg),试验Ⅲ组(CP 18.13%,NE 3.37 MJ/kg),试验Ⅳ组(CP 20.20%,NE 3.65 MJ/kg),试验期为100 d,预试期10 d。结果表明:①试验Ⅳ组的平均日增重、胸围与试验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Ⅳ组料重比与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Ⅲ组相比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Ⅳ组与试验Ⅰ组、Ⅲ组相比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Ⅳ组的增重效益较试验Ⅰ、Ⅱ、Ⅲ组好;②试验Ⅲ组的谷草转氨酶浓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西门塔尔犊牛当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CP 20.20%,NE 3.65 MJ/kg)时,犊牛生长更快,能够为养殖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020年07期 v.41;No.604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方书宝;彭箫;王梦霖;赵晓钰;王俊花;吴盈萍;段玉青;李海英;
试验通过研究降低饲粮能量水平对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蛋品质、脂代谢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产蛋后期的京红蛋鸡提供适宜的能量水平,改善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的脂代谢能力,维持其正常的生产性能。选取53周龄京红蛋鸡72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饲粮能量水平分别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降低0.21、0.42 MJ/kg。试验预试期为1周,正试期为8周。结果表明:①生产性能,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②蛋品质,试验Ⅱ组的蛋黄色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其余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脂代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血清及肝脏的TG、TCHO、LDL含量分别显著降低。④抗氧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血清及肝脏的T-AOC分别显著升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降低饲粮能量水平后,可维持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并显著提高其脂代谢能力及抗氧化能力。因此,建议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的饲粮能量水平可降至为10.79 MJ/kg。
2020年07期 v.41;No.604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简仕燕;吴文旋;赵鹏;王菲;马政发;郭子義;
试验在完成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血浆生化指标的基础上,探讨其对养分消化率、血液免疫性能的影响。将白头翁、黄连、黄柏、金荞麦、黄芪、朱砂莲等6味中草药,按照301020201010和103020201010的比例分别配制成"组方1"和"组方2"。以150头断奶仔猪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成5个处理: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处理Ⅲ组、处理Ⅳ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仔猪饲喂为猪场常规日粮,处理Ⅰ组、处理Ⅱ组及处理Ⅲ、处理Ⅳ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0.5%、1.0%的"组方1"及"组方2"。测定指标包括:养分消化率和血液免疫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处理Ⅲ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粗纤维、灰分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血浆IgM、IgG、IFN-γ、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IgA、IL-4、IL-2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处理Ⅲ组总体上优于对照组及其余处理组,能有效提高养分消化率,增强血液免疫能力,可用于生产实践替代抗生素。
2020年07期 v.41;No.604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龙沈飞;潘龙;吴阳;贺腾飞;朴香淑;
大豆作为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营养价值高,但其品种多样,产区众多,营养价值变异大。研究旨在探究国产和进口大豆的常规化学成分的主要差异,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收集56个国产大豆和13个进口大豆样品,检测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国产大豆的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平均含量分别为36.57%、4.48%、17.15%和5.44%;进口大豆的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平均含量分别为35.07%、4.31%、19.94%和5.03%(88%干物质基础)。统计结果表明,国产大豆的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进口大豆(P<0.05),但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进口大豆(P<0.01),粗纤维含量较进口大豆有升高的趋势(P=0.06)。综上所述,国产大豆粗蛋白质高于进口大豆,粗脂肪低于进口大豆,本研究结果可为食用和畜牧生产中选择和应用大豆提供可靠基础数据支撑。
2020年07期 v.41;No.604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雪芹;朱风华;陈甫;边学伟;朱连勤;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污染呈现分布广、检出率高的趋势,为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经济和绿色的降解和脱毒方法,研究选择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嗜热链球菌、米曲霉6种饲料中允许添加的微生物分别与AFB1共培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AFB1残留量和降解产物。利用筛选出的高效菌株,选择接种量、时间、温度和水分作为试验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模型方程并筛选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显示,嗜热链球菌对AFB1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为80.00%,降解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几种菌;降解产物中含有AFM1,没有发现黄曲霉毒醇;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0 h、发酵水分65%、发酵温度44℃、接种量7×10~8CFU/g。说明嗜热链球菌可以用于降解饲料中的AFB1,为减少霉变饲料中AFB1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2020年07期 v.41;No.60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