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宋利文;张航;杨阿日木扎;谢天明;马燕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后期SCK奶牛机体是否产生了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试验选取胎次、体重、上一胎次产奶量接近的产前(5±2) d的50头临床检查健康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根据产后10 d奶牛血液中BHBA含量是否在1.2~3.0 mM范围内,选取其中10头奶牛作为对照组(健康奶牛,n=10),10头奶牛作为SCK组(n=10)。分别于产后第10 d、20 d早晨饲喂前采集尾静脉血液用于测定SCK参数(BHBA、NEFA)、氧化参数、抗氧化参数、炎性因子、生产性能。结果表明,SCK组奶牛血液中SCK参数(BHBA、NEFA)、肝功能指标(AST、ALT、ALB、CHOL和TG)、氧化参数(ROS、MDA和H_2O_2)、炎性因子(TNF-α、IL-1β、IL-2、IL-8和IFN-γ)和SCC在产后10 d和20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SCK组奶牛产后20 d时以上所述参数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10 d的奶牛(P<0.05);而GLU含量、IgG含量、抗氧化参数(TAC、SOD和GPX)、DMI和产奶量在产后10 d和20 d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SCK组奶牛产后20 d时以上参数仍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10 d的奶牛(P<0.05)。综上所述,奶牛在产后20 d内机体产生了亚临床酮病,SCK奶牛肝脏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和炎性损伤,显著降低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2019年15期 v.40;No.588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Babarinde Emmanuel Oladiran;吴晓辉;王赛;刘大森;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播期对燕麦和豌豆混播作物饲用价值的影响,看是否值得在东农冬小麦种植间隔期(6~9月份)播种一茬燕麦-豌豆混播作物,以增加本地饲草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试验以两批不同播种期的燕麦和豌豆混播作物的全株作物为研究对象,第一批于5月10日播种(正常时间播种),7月27日收获;第二批于6月20日播种(延后播种),9月3日收获,收获后将两批混播作物中的燕麦和豌豆分别分开处理,即得到4个样品。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对不同播期的燕麦和豌豆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不同播期对燕麦-豌豆混播作物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营养成分:晚燕麦(6月20日播种)和晚豌豆(6月20日播种)的粗灰分(Ash)、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FIP)、可溶性蛋白(SP)和非蛋白氮(NPN)的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早燕麦(5月10日播种)和早豌豆(5月10日播种)(P<0.05),两者的粗脂肪(EE)含量均分别显著低于早燕麦和早豌豆(P<0.05)。早燕麦的木质素(ADL)和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FIP)分别显著低于晚燕麦(P<0.05),早豌豆的木质素(ADL)和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FIP)分别显著高于晚豌豆(P<0.05)。②奶牛瘤胃降解试验表明,早燕麦中DM和CP的快速降解部分a值及其DM、NDF和ADF的慢速降解部分b值都分别显著高于晚燕麦(P<0.05),晚燕麦中NDF和ADF的a值都分别显著高于早燕麦(P<0.05);早豌豆中CP的b值和ADF的a值都分别显著高于晚豌豆(P<0.05),晚豌豆中CP和NDF的a值都分别显著高于早豌豆(P<0.05)。有效降解率(ED)方面,晚豌豆的DM、CP、NDF和ADF的ED值都显著高于早豌豆(P<0.05);早燕麦的DM、NDF和ADF的ED值都显著高于晚燕麦(P<0.005),两者的CP的ED值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除DM差异不显著(P>0.05)外,早燕麦和晚燕麦其它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0.005)。晚豌豆DM、CP、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都显著高于早豌豆(P<0.005);早燕麦DM、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都显著高于晚燕麦(P<0.005),两者CP的有效降解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019年15期 v.40;No.588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