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斌昌;董利锋;王贝;叶疆凤;王睿鑫;成述儒;刁其玉;
研究旨在用六氟化硫(SF_6)示踪技术在自然状态下跟踪研究日粮中不同精粗比对9月龄后备奶牛甲烷(CH_4)排放与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15头[体重=(274.4±24.4)kg,月龄=9.4±0.56]后备奶牛随机分成三组(A、B和C),分别饲喂精料水平为30%(A)、40%(B)、50%(C)的全混合日粮(TMR)。试验期18 d,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8 d。试验期第10 d和18 d分别称重。正试期第4、6、8 d采集饲料样和粪样,采用酸不溶法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记录正试期每天采食量。结果表明:(1)随着日粮精粗比增加,CH_4日排放量、单位代谢体重CH_4排放量、单位干物质采食量CH_4排放量、单位有机物采食量CH_4排放量、单位中性洗涤纤维CH_4排放量、甲烷能、甲烷能占总能的比例皆显著降低(P<0.05);(2)日增重和料重比随精粗比增加无显著变化(P>0.05);干物质采食量(DMI)随精粗比增加显著提高(P<0.05);(3)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随日粮精粗比增加无显著变化(P>0.05);粗蛋白质(CP)的表观消化率C组显著高于A和B(P<0.05),然而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C组显著低于A(P<0.05)且两组皆与B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提高日粮精粗比,能够有效降低后备牛CH_4排放量和甲烷能/总能的比值,并能提高DMI和CP的表观消化率。
2019年11期 v.40;No.584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张宗明;曾环仁;金成龙;高春起;严会超;王修启;
试验旨在研究盐酸吡格列酮(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PGZ)与维生素E(Vitamin E,VE)联合使用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70日龄体重相近的母鸡[BW=(1.69±0.01) kg]80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含30 mg/kg VE),PGZ组饲喂基础日粮+15 mg/kg PGZ,VE组饲喂基础日粮+170 mg/kg VE,PGZ+VE组饲喂基础日粮+15 mg/kg PGZ+170 mg/kg VE,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择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3只鸡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VE显著增加黄羽肉鸡平均日采食量(P<0.05);PGZ组、VE组和PGZ+VE组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PGZ组和PGZ+VE组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PGZ组与PGZ+VE组显著提高黄羽肉鸡腹脂率(P<0.05);日粮添加PGZ显著降低腿肌蒸煮损失(P<0.05),同时,PGZ组和PGZ+VE组黄羽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IMF)显著性提高(P<0.05),且PGZ+VE组黄羽肉鸡腿肌肉色红度比对照组增加了18.98%(P=0.086)。综上所述,日粮添加15 mg/kg PGZ和170 mg/kg VE(总含量为200 mg/kg)可提高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并改善黄羽肉鸡肉品质,尤其提高腿肌IMF含量。
2019年11期 v.40;No.584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戚如鑫;欧阳佳良;陈逸飞;张振斌;吴诗樵;章世元;王梦芝;
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比例、不同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不同纤维素酶添加量对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养分的影响,且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的最优青贮组。在青贮45 d后采样,并对相应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正交分析筛选出适宜的最优青贮组。结果表明,当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质量比为46时,有利于提升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粗蛋白质含量(7.3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2.03%),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2.8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2.55%);当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为0.030 g/kg时,有利于提升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干物质含量(28.75%)、粗蛋白质含量(6.68%),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7.03%);当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5 g/kg时,有利于提升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1.92%),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6.9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4.78%)。因此,当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质量比为46、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为0.030 g/kg、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5 g/kg时,有利于提升稻草秸秆与白菜尾菜混合青贮的养分。
2019年11期 v.40;No.584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林;项斌伟;王宁;杨继业;张文佳;赵有英;张建新;陈书明;
为了研究自制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羊瘤胃形态发育的影响,选用60只4月龄健康杜寒杂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公羊、母羊对照组,公羊、母羊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常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试验周期为45 d。试验期结束后,取羊瘤胃组织,制作切片并用HE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测量羊瘤胃乳头的长度、宽度及瘤胃壁的厚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绵羊瘤胃乳头长度、宽度及瘤胃壁的厚度均显著增大(P<0.05)。公羊对照组与母羊对照组上述三个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羊试验组与母羊试验组上述三个指标差异也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本课题组自制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能促进绵羊瘤胃形态发育(与绵羊性别无关),有利于饲料中营养物质被绵羊消化吸收。
2019年11期 v.40;No.58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武开乐;库西塔别克·买买提依不拉音;马静;邵伟;余雄;
为探讨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及甘油三酯表达的影响,试验于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在新疆肉乳用草食动物营养实验室进行,实验选取扩增生长状态良好的乳腺上皮细胞,添加0、50、100、200μmol/l雌激素孵育乳腺上皮细胞后,分别在12、24、48、72 h后检测各组细胞酪蛋白及甘油三酯表达的情况。结果显示,在12 h时,添加50μmol/l雌激素组CSN1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50μmol/l雌激素组TG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CSN1表达量显著高于20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P<0.05),且极显著高于10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P<0.01),10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CSN2表达量显著高于20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P<0.05),5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TG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00、20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P<0.01);添加50μmol/l雌激素时,12、48、72 h的CSN1表达量显著高于24 h(P<0.05),在72 hCSN2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24、72 h时TG表达量显著高于12、48 h(P<0.05)。结果发现,添加雌激素可以促进乳腺上皮细胞中CSN1、CSN2及TG的表达。200μmol/l在一定条件下促进CSN1的表达效果最好;100、20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均能够促进CSN2的表达,且100μmol/l促进CSN2的表达效果最好,尤其是在12、24 h;50、20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可以促进TG的表达,但100μmol/l雌激素添加组能够抑制TG的表达。
2019年11期 v.40;No.584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