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精补料豆粕添加量对西杂肉牛育肥性能和成本的影响

    王星凌;阮震;董冠波;赵红波;游伟;陶海英;

    选择48头体重相近[(220.42±30.86)kg]的8~10月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饲喂添加从0%到18%豆粕的4组等蛋白、等能量的玉米干酒精糟+玉米精补料,探讨4组不同豆粕添加量的精补料饲喂杂交肉牛的育肥性能和成本。133 d育肥试验的结果表明,饲喂0%和5%豆粕精补料的杂交肉牛增重和料重比均优于饲喂18%豆粕精补料的杂交肉牛;单位增重成本均低于18%豆粕精补料,分别降低了13.01%和10.59%;饲喂0%和5%豆粕精补料的各项试验指标最好,饲喂13%豆粕精补料的较差,饲喂18%豆粕精补料的最差(P<0.05、P<0.01)。显著性差异来自线性效应。由此,随着提高精补料豆粕添加量,西杂肉牛没有改善总增重和日增重、料重比及体增重成本,精补料蛋白质品质对肉牛育肥性能作用甚微;通过比较肉牛育肥效果和成本,玉米干酒精糟(DDGS)是豆粕最佳替代蛋白饲料。

    2018年15期 v.39;No.56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工艺设备

  • 玉米-小麦组合粉碎能耗及粒度分析

    金楠;方鹏;王红英;孔丹丹;段恩泽;陈计远;

    文章旨在探究玉米-小麦组合粉碎对粉碎能耗及粉碎样品粒度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配有Φ1.5、Φ2.0 mm和Φ2.5 mm孔径筛片的万能粉碎机对5种不同配比组合的玉米-小麦进行粉碎,测定粉碎过程能耗和样品的粉碎粒度。结果表明:玉米-小麦组合粉碎能耗受粉碎机筛片孔径、玉米-小麦配比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且在同一孔径筛片下,玉米-小麦配比对组合粉碎能耗有显著影响(P<0.05);玉米-小麦组合粉碎样品的平均粒径主要由筛片孔径的大小决定,原料的种类及配比对其影响较小;相较于单一品种原料粉碎,玉米和小麦在特定筛孔和配比下的组合粉碎表现出节能效果,当玉米-小麦配比为0.75.0.25时节能效果最佳。文章通过分析饲料原料组合粉碎能耗及粉碎粒度,为饲料粉碎加工的高效低耗提供新思路。

    2018年15期 v.39;No.564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FSSP8020型水滴形齿爪粉碎机的设计

    崔相全;李寒松;贺晓东;张宗超;赵峰;郭大勇;

    普通齿爪万能粉碎机容易在筛网表面形成粉料环流层,产生物料的堵筛现象,使本已成为合格粒度的产品不能及时排出,势必造成过粉碎的现象,存在电力消耗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一种水滴形齿爪粉碎机,能够破坏物料旋转时形成的"环流层",真正实现"二次粉碎",极大地提高了粉碎效率。

    2018年15期 v.39;No.56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营养研究

  • 妊娠及泌乳母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戴益刚;万海峰;

    赖氨酸是母猪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随着母猪繁殖效率提高,其需要量显著增加。妊娠及泌乳是母猪重要的两个不同生理阶段,相互影响,母猪赖氨酸需要量呈现动态的变化过程。文章总结了近10年妊娠及泌乳母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报道和行业标准表明:母猪在妊娠后期的赖氨酸需要量显著高于前期,不同阶段、胎次和体况赖氨酸需要量也不同,其适宜剂量范围为妊娠前期12~15 g/d,后期为18~22 g/d;泌乳母猪最大化采食量是制定泌乳期赖氨酸需要量的重量依据,母猪胎次、目标仔猪性能、体重损失及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泌乳母猪的赖氨酸需要量,其适宜剂量范围为55~70 g/d,赖氨酸含量增加的同时考虑不同生理阶段氨基酸模式的差异。

    2018年15期 v.39;No.564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叶价值及其在生猪养殖业中的应用

    田志梅;马现永;崔艺燕;彭广辉;李书宏;陈卫东;

    目前饲料资源短缺是全球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桑叶在我国种质资源丰富、生产规模大。桑叶具有营养价值高、消化利用率高等特点,可作为优质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文章从几方面进行综述:(1)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对动物机体代谢的调节;(2)桑叶的饲喂形式及加工调制后营养物质变化;(3)桑叶饲料在生猪养殖业中的应用。以期为桑叶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深度发掘及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2018年15期 v.39;No.564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宋献艺;刘洋;周胜花;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用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80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分别饲喂添加0.1%复合益生菌制剂的试验组和基础日粮对照组。试验进行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和显著降低料肉比(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和腹泻率差异不显著(P>0.05);能够显著提高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吸收率(P<0.05),对总能和有机物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具有提高其消化率的趋势。由结果可知,添加0.1%益生菌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每头仔猪可多获利12.97元。

    2018年15期 v.39;No.564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断奶月龄对驴驹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曲洪磊;马秋刚;邢敬亚;陈远庆;冯玉龙;陈永广;董博颖;刘桂芹;

    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月龄对驴驹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日龄基本一致的德州驴驴驹16头,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8头。试验组(EW组)在驴驹平均日龄120 d(4个月)时突然断奶,对照组(ER组)在平均日龄180 d(6个月)时突然断奶。试验时间为60 d,试验组结束后分别测定两组驴驹的体重、体尺指标。在试验结束前1 d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6月龄时,两组驴驹的体重、体尺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6月龄断奶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试验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后,两组间血清总蛋白、尿素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不显著,对葡萄糖、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相比6月龄断奶,驴驹4月龄断奶不会对德州驴驴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是可行的。

    2018年15期 v.39;No.56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应用XAFS研究十二指肠中锌的相对浓度和状态

    隋美霞;海风;王宗伟;王汉海;

    试验采用外翻肠囊方法,以不同锌源(ZnO、ZnSO_4、ZnMet、ZnLys、ZnSO_4+Met、ZnSO_4+Lys)为处理因素,体外密闭培养绵羊十二指肠40 min,应用XAFS技术分析十二指肠肠囊中锌浓度和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就提高十二指肠肠囊中锌浓度而言,有机锌明显优于无机锌,十二指肠肠囊中有机锌的吸收机理与无机锌的相同,通过不依赖于载体调节的非饱和扩散被吸收的,解离成离子后通过无机锌的吸收途径被吸收。此外,本试验条件下,无机锌与配体蛋氨酸及赖氨酸的结合反而抑制了锌元素的吸收。本研究开创了应用同步辐射研究锌动物营养先河,并且确定了有机锌在绵羊十二指肠肠道中的吸收机理,为有机锌和无机锌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2018年15期 v.39;No.564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年商品猪大肠肠道菌群的计数与分析

    李慧;杨大容;刘宝生;

    为阐明成年商品猪大肠内可培养菌群的数量及其分布规律,试验在江西某大型生猪屠宰加工基地随机选择3头成年商品猪的肠道内容物,利用实验室常用的五种非选择性培养基对大肠8个不同位点的内生菌群进行了活菌计数。结果表明,盲肠、结肠和直肠三个肠段,同一肠段不同位点之间的菌群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肠段之间菌群数量差异显著(P<0.05),三个肠段菌群数量自前向后依次增加,每克内容物湿重活菌数量的对数平均值由8.61±0.83上升到10.67±1.79。因此,对成年猪肠道正常菌群的分析应该分成盲肠、结肠和直肠三个不同的部分来进行。

    2018年15期 v.39;No.564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产业体系技术专栏

  • 绵羊甲烷排放规律及减排技术研究

    刘云龙;王炳;刁其玉;屠焰;

    甲烷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动物日粮消化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甲烷,反刍动物甲烷的产生是导致养分损失的主要途径。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可以减缓气候变暖、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文章就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生理与营养实验室在绵羊甲烷排放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阐明我国肉用绵羊甲烷排放规律及调控减排技术。

    2018年15期 v.39;No.564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犊牛两阶段代乳品研究

    胡凤明;王炳;刁其玉;屠焰;

    犊牛是奶业发展的基础,采用营养全面的代乳品饲喂犊牛,有效促进犊牛消化系统发育,是获得高产稳产奶牛群的有效措施。中国农科院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根据近年来在犊牛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的相关研究,针对犊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研发了犊牛两阶段代乳品,将哺乳期分为30日龄前和30日龄后2个阶段,前期代乳品粗蛋白质水平在22%左右,能量来源以乳糖或葡萄糖为主,后期代乳品粗蛋白质水平在20%左右,并使用淀粉替代乳糖或葡萄糖。文章将中国农科院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在犊牛代乳品中蛋白、能量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和犊牛两阶段代乳品的技术特点及推广应用效果进行报道,以期为犊牛培育提供理论支持。

    2018年15期 v.39;No.564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工作研究

  • 影响硬颗粒饲料水分含量的因素及水分在线控制技术研究

    杨强;王金荣;赵银丽;于翠萍;李国辉;胡凯飞;

    硬颗粒饲料生产过程中水分含量难以稳定控制是困扰饲料行业多年的难题。文章综述了饲料生产过程中粉碎、调质、制粒和冷却等工艺对硬颗粒饲料产品水分含量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饲料生产过程中水分在线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8年15期 v.39;No.564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2017年饲用油脂能值差异分析

    黄立兰;黄广明;周健庭;李婉华;

    文章对来自国内7省份的163份油脂样品,包括猪油、禽油、豆油和鱼油进行了品质评估,并对不同样品之间的能值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同种油脂的品质和能值差异较大。个别油脂样品中游离脂肪酸、水分、杂质和不皂化物的含量比较高,从而导致油脂的能值偏低,影响油脂的品质。

    2018年15期 v.39;No.56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特种养殖

  • 冷应激对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楠;周长海;张铭琪;张晶;刘明远;赵立龙;高俊雷;廖先东;

    试验旨在研究冷应激对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80只12周龄的雉鸡,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冷应激组,饲喂相同日粮(NRC,1994),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试验1~2周各组温度控制在20~25℃,试验3~6周冷应激组处在冬季室外环境,平均气温0℃,对照组温度维持在20~25℃,湿度50%~60%。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冷应激处理增加了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P<0.05);平均日增重和生长性能有降低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P>0.05);冷应激处理有降低雉鸡屠宰性能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部分器官(胸腺和肾脏)的相对器官指数有提高的趋势;冷应激显著提高了血液CAT活力(P<0.05),但MDA含量、SOD活力和GSH-Px酶的活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冷应激不仅对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影响不显著,还提高了血清抗氧化性;同时有提高腹脂率,改善肉品质的趋势。

    2018年15期 v.39;No.56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