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繁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进展

    丁兆坤;安晓玲;刘晓丽;李伟峰;许友卿;

    营养素是人和动物包括鱼类进行新陈代谢的基础,对机体影响很大。文章主要综述了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繁殖、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旨在更好地理解、研究和利用营养素,发挥其最佳功能,调控水生动物繁殖、生长和发育,促进养殖渔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8年12期 v.39;No.56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饲料添加剂

  • 育肥猪饲粮蛋氨酸和苏氨酸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周书苑;周明;

    选取15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将其分为试验1(对照组)、2、3、4组和试验5组,每组30头猪。用基础饲粮(猪场现行饲粮)饲喂对照组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蛋氨酸0.075%和0.15%后,分别饲喂试验2组和试验3组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苏氨酸0.1%和0.2%后,分别饲喂试验4组和试验5组猪。试验结果:(1)试验3组猪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11.76%(P<0.05),试验2组猪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7.06%(P<0.05),试验4、5组猪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53%(P>0.05)、4.71%(P>0.05);试验3组猪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8.45元/kg)最低,试验4、2、5组猪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8.46、8.76元/kg和8.88元/kg)依次提高,对照组猪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9.09元/kg)最高。(2)试验2、3组猪血清总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4、5组猪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都低于试验1、2组(P<0.01),试验2、3组猪血清Ig G含量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猪血清GOT活性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基于上述结果推断:在育肥猪基础饲粮(蛋氨酸含量为0.18%)中添加0.15%的蛋氨酸含量(即总含量为0.33%)较宜;添加适量(0.1%)的苏氨酸,能促进其生长,降低猪增重的饲料成本。

    2018年12期 v.39;No.561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青蒿及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散养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清峰;陈胜昌;乔艳龙;徐雨晴;杨林花;王府;

    为研究青蒿及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散养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30日龄良凤花公鸡360只,采用多因素单水平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三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的青蒿、1%的青蒿复合添加剂Ⅰ及1%的青蒿复合添加剂Ⅱ,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3只鸡采血和屠宰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和试验2组能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试验2组能显著提高肉鸡的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试验2组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蛋白(P<0.05),试验3组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P<0.05)。根据以上结果综合分析,在日粮中添加青蒿复合添加剂Ⅰ(试验2组)对提高散养肉鸡的效果最好。

    2018年12期 v.39;No.56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饲料叶酸和VB12水平对黄颡鱼生长、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曲木;张宝龙;暴丽梅;白东清;赵子续;翟胜利;

    以平均初始体重(31.84±0.05)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箱内做为期56 d的摄食生长试验,探讨饲料中不同叶酸、VB_(12)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制作9种叶酸和VB_(12)不同配比的饲料,其中叶酸水平为0.15%、0.30%、0.45%,VB_(12)水平为0.05%、0.10%、0.15%,以不添加叶酸和VB_(12)的饲料作为对照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叶酸、VB_(12)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当叶酸/VB_(12)水平为为0.45%/0.15%时,黄颡鱼生长性能最佳,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黄颡鱼肌肉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叶酸、VB_(12)水平分别为0.45%、0.15%时,黄颡鱼肌肉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最低;当叶酸/VB_(12)水平为0.45%/0.15%时,黄颡鱼组织及血清中T-SOD、CAT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饲料中添加叶酸和VB_(12)不仅对黄颡鱼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对各组织和血清中T-SOD和CAT的生成和活性有较强的诱导能力,降低MDA含量,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黄颡鱼饲料最适叶酸/VB_(12)水平为0.45%/0.15%。

    2018年12期 v.39;No.561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两种微生态制剂对虎龙斑体成分、肠道消化酶及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黄灵;李小梅;舒琥;张海发;石和荣;

    试验旨在探讨两种微生态制剂对虎龙斑体成分、肠道消化酶和组织学结构的影响。选用540尾体质量为(33.98±4.91)g的虎龙斑,随机分为6个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低浓度0.1%的芽孢杆菌制剂、高浓度0.5%的芽孢杆菌制剂、低浓度1%的光合细菌制剂和高浓度5%的光合细菌制剂,并以2%饲料用量的乳化鱼油包裹,配制成编号为Diet 1、Diet 2、Diet 3、Diet 4四种饲料作为微生态制剂添加组,再增设乳化鱼油组和对照组,试验期为60 d。试验结果表明:(1)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虎龙斑粗蛋白质含量(P<0.05),降低粗脂肪含量。(2)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虎龙斑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而脂肪酶活性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前肠的肠绒毛高度中,Diet 2组和Diet 3组显著高于乳化鱼油组(P<0.05),而在中肠中,Diet 2组的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乳化鱼油组(P<0.05),肌层厚度和浆膜层在前肠、中肠和后肠中各组之间的高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微生态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虎龙斑鲜肝脏的颜色,减少肝细胞的坏死和脂肪空泡化。(5)与对照组和乳化鱼油组相比,微生态制剂能增加虎龙斑头肾淋巴细胞、黑色素巨噬细胞的数量,而对头肾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鱼的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鱼的肠道、肝脏和头肾结构,从而提高鱼的免疫力。

    2018年12期 v.39;No.561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8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贮藏过程中哈夫单位的影响

    张旭;朱静波;李昊帮;燕海峰;蒋桂韬;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贮藏过程中哈夫单位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只240日龄健康产蛋期海兰灰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组和第5组分别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1%、2%、3%和4%的桑叶粉。试验为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4%的桑叶粉对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和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及以上桑叶粉能够显著降低次品蛋率(P<0.05);添加桑叶粉对蛋黄颜色和哈夫单位等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3%及以上桑叶粉试验组鸡蛋在贮藏1个月后其哈夫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桑叶粉能够降低次品蛋率,延缓贮藏过程中鸡蛋哈夫单位的下降。

    2018年12期 v.39;No.56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含量磷虾粉等量替代鱼粉对加州鲈生长性能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玉敏;蓝汉冰;贾明秀;黄永政;张明;朱旺明;

    本试验旨在研究加州鲈配合饲料中,利用磷虾粉等量替代鱼粉,比较不同试验饲料对加州鲈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以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在含60%鱼粉的基础饲料中分别用磷虾粉等量替代0%(L1)、10%(L2)、20%(L3)、30%(L4)、40%(L5)、50%(L6)、60%(L7)鱼粉,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鱼初始均重为(95.32±0.77)g/尾,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1)随着磷虾粉替代鱼粉水平的上升,加州鲈的增重率随之降低,其中60%磷虾粉替代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30%磷虾粉替代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磷虾粉替代组(P<0.05),肥满度以20%、30%磷虾粉替代组较高,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20%、30%磷虾粉替代组的SOD、POD和GOT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GPT活力以及MD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肝脏中粗脂肪和肝糖原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加州鲈鱼体肌肉中的水分,灰分和粗脂肪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粗蛋白质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20%磷虾粉替代组显著高于60%替代组(P<0.05);10%磷虾粉替代组显著提高了肌肉中必需氨基酸以及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L2与L5组肌肉中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磷虾粉是优质的蛋白源,适量替代鱼粉可以提高加州鲈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以及肌肉口感风味,建议加州鲈配合饲料中磷虾粉的添加量为10%~30%。

    2018年12期 v.39;No.561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植物乳杆菌对尼罗罗非鱼的肠道黏膜免疫调节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长军;

    探讨植物乳杆菌对尼罗罗非鱼的肠道黏膜免疫、生长性能及抗病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植物乳杆菌饲喂尼罗罗非鱼后通过测定平均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评价生长性能,通过PAS染色反应检测肠道杯状细胞的分泌黏多糖性能,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肠道细胞因子IL-1β、NFκB、TNF-α和IL-10的表达量,并用嗜水气单胞菌NJ-1攻毒后计算尼罗罗非鱼的累计死亡率。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组的平均增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浓度嗜水气单胞菌NJ-1攻毒后肠道分泌的中性黏多糖明显减少,而在植物乳杆菌组使杯状细胞分泌的中性黏多糖显著增多;在低浓度攻毒后第1 d,饲喂L.plantarum 08.923组的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01),但是随着攻毒后时间的延长,植物乳杆菌组的表达量逐渐与对照组接近,而对于TNF-α和IL-10的表达,在攻毒后的第1 d,饲喂L.plantarum 08.923比对照组都显著升高(P<0.01),在攻毒后第1 d到第2 d,两组细胞因子NFκB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但在攻毒后的第3 d,对照组NFκB的表达量急剧回落,而植物乳杆菌组仍保持较高水平,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嗜水气单胞菌腹腔注射攻毒实验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后尼罗罗非鱼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08.923对尼罗罗非鱼有显著的黏膜免疫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因而能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及抗病力。植物乳杆菌08.923可作为预防水产动物疾病和促进生长的理想选择,本研究结果也为阐明益生菌先天性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提供证据。

    2018年12期 v.39;No.56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益生菌中兽药黄荆子微生态制剂功效研究

    胡美忠;张新卓;郁建生;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益生菌发酵中兽药黄荆子对黄荆子微生态制剂功效的影响。实验以不加益生菌为对照,选择枯草芽孢杆菌S21单菌发酵、枯草芽孢杆菌S21和产朊假单丝酵母M22双菌发酵、枯草芽孢杆菌S21、产朊假单丝酵母M22和植物乳杆菌T3三菌发酵,测试不同益生菌黄荆子微生态制剂的抑菌活性、活菌数、黄酮含量及消化酶等变化,结果表明,单独选择枯草芽孢杆菌S21发酵,其黄荆子微生态制剂的抑菌活性、活菌数、黄酮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等综合起来比复合发酵好,揭示复合发酵时不同的益生菌的颉颃作用,会对微生态制剂功效产生巨大影响,选择复合菌种发酵中兽药时,要注意不同菌种的相互作用。

    2018年12期 v.39;No.561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检测技术

  • 使用一种新底物优化角蛋白酶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张雅洁;徐丽;程瑛;邓晓旭;陈雪姣;周樱;

    研究旨在优化角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使其更可靠和简便。选用液体角蛋白作为底物,以碱性蛋白酶检测方法作为参考,分别从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吸光值范围和底物专一性四个方面设计了四组试验,来研究此底物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同时优化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为1%,反应时间10 min,净吸光值范围控制在0.2~0.45时测定出的角蛋白酶活性结果较为稳定,方法的重现性也较好。此底物较适合用于角蛋白酶活性的检测,优化后的方法较传统方法简便可靠,为工业生产中角蛋白酶活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改进生产技术。

    2018年12期 v.39;No.561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植物提取物的防腐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包志碧;陈仁伟;刘旺景;赵亚星;范泽军;哈斯额尔敦;敖长金;

    植物源性提取物是指通过一定方法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开发与利用天然植物源性提取物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明,天然植物源性提取物确保食物在保质期内不发生腐败、变质等现象,从而延长其货架期。本文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对天然植物源提取物用于防腐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概述,展望了植物源提取物在食物防腐方面的开发应用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天然植物源防腐剂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2018年12期 v.39;No.561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9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蛋白酶的选择与应用

    张泽虎;

    <正>1.请问当今饲料产业中,酶制剂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建明是第一个把酶制剂的概念和产品引入中国的企业,80年代八宝威就受到了饲料厂的青睐,我经常在与客户的交谈中听到关于八宝威的作用评价,其实也是对饲料酶作用的部分认知,比如使用了酶制剂后动物的生长性能得到了改善、过料现象少了、粪便不粘了等。其实我认为使用饲料酶制剂最主要的作用有三个:一是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改善生长性能并

    2018年12期 v.39;No.561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