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军;探讨植物乳杆菌对尼罗罗非鱼的肠道黏膜免疫、生长性能及抗病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植物乳杆菌饲喂尼罗罗非鱼后通过测定平均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评价生长性能,通过PAS染色反应检测肠道杯状细胞的分泌黏多糖性能,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肠道细胞因子IL-1β、NFκB、TNF-α和IL-10的表达量,并用嗜水气单胞菌NJ-1攻毒后计算尼罗罗非鱼的累计死亡率。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组的平均增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浓度嗜水气单胞菌NJ-1攻毒后肠道分泌的中性黏多糖明显减少,而在植物乳杆菌组使杯状细胞分泌的中性黏多糖显著增多;在低浓度攻毒后第1 d,饲喂L.plantarum 08.923组的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01),但是随着攻毒后时间的延长,植物乳杆菌组的表达量逐渐与对照组接近,而对于TNF-α和IL-10的表达,在攻毒后的第1 d,饲喂L.plantarum 08.923比对照组都显著升高(P<0.01),在攻毒后第1 d到第2 d,两组细胞因子NFκB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但在攻毒后的第3 d,对照组NFκB的表达量急剧回落,而植物乳杆菌组仍保持较高水平,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嗜水气单胞菌腹腔注射攻毒实验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后尼罗罗非鱼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08.923对尼罗罗非鱼有显著的黏膜免疫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因而能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及抗病力。植物乳杆菌08.923可作为预防水产动物疾病和促进生长的理想选择,本研究结果也为阐明益生菌先天性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提供证据。
2018年12期 v.39;No.56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