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NDF对反刍动物的作用及影响其瘤胃降解率因素分析

    刘大森;唐柯楠;郑飞;曹升旭;

    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及与细胞壁镶嵌的蛋白质等,这些纤维类物质溶解性极低且必须依靠瘤胃微生物才可以消化。对反刍动物而言,NDF的瘤胃降解率是反映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本文对饲料原料的差异、饲料加工处理方式、日粮水平等影响NDF瘤胃降解率因素进行了综述。

    2018年10期 v.39;No.55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饲料添加剂

  • 益生菌与中药提取物合用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

    徐丹;冉崇霖;徐璐;杜夏夏;林诗宇;舒刚;

    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与中药提取物的合用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90头初始体质量(63.0±1.5)kg的90 d育肥猪,随机分为3个组(雌雄各半),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Ⅰ组为试验组,Ⅱ组为金霉素组对比组,Ⅲ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期72 d,预饲期7 d,正试期65 d。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金霉素对比组采食量无明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日增重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提高12.16%(P<0.05),金霉素组提高9.46%(P<0.05),说明益生菌与中药提取物促进猪只生长方面更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料重比下降11.63%(P<0.05),金霉素对比组下降8.14%(P<0.05),且试验组最低,相较金霉素对比组下降3.49%(P<0.05),说明益生菌与中药提取物可以更佳的提高饲喂经济效益。综上所述,益生菌与中药提取物可以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且效果优于金霉素。3个试验组之间的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和金霉素组对比组的平均背膘厚度均下降17.61%(P<0.05)和6.98%(P>0.05),试验组下降最大,试验组较金霉素组对比组下降11.43%(P<0.05)。瘦肉率比较,试验组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7.73%(P<0.05);试验组较金霉素组对比组显著上升7.17%(P<0.05)。对平均眼肌面积、屠宰率和脂肪率比较,空白对照组与试验组、金霉素对比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说明益生菌与中药提取物可以改善猪部分胴体性状。

    2018年10期 v.39;No.55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添加杜仲提取物及胆汁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李军涛;冼健安;陈惠琴;张秀霞;郑佩华;鲁耀鹏;王冬梅;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杜仲提取物及胆汁酸后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规格一致,初始体重为(0.193±0.002)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分别饲喂添加0.3 g/kg的杜仲提取物(对照组)、杜仲提取物+胆汗酸(0.3+0.08)、(0.3+0.12)、(0.3+0.16)g/kg的日粮,饲养周期为6周。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肥满度、饵料系数与其他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体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0.12)、(0.3+0.16)g/kg试验组的增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对照组明显低于各试验组,肝脏中对照组显著低于(0.3+0.12)、(0.3+0.16)g/kg组(P<0.05);血清中(0.3+0.12)、(0.3+0.08)g/kg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脏中(0.3+0.12)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T的活性在血清和肝脏中对照组与试验组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PO在血清中变化都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GOT活性明显低于试验组,对照组的GPT活性明显低于(0.3+0.08)、(0.3+0.16)g/kg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以上生长性能、免疫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各指标,(0.3+0.12)g/kg杜仲提取物与胆汁酸为最优添加组。

    2018年10期 v.39;No.559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酶制剂

  • 非淀粉多糖酶对黄羽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孙皓;戴炜;周响艳;战晓燕;张涛;叶慧;董泽敏;冯定远;

    试验旨在研究两种非淀粉多糖酶复合酶制剂对黄羽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探讨其对肉仔鸡的营养效应。选择1日龄健康黄羽肉仔鸡1 4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分别饲喂常规饲粮(正对照组)、低能量饲粮(负对照组)、低能量饲粮+复合酶A(复合酶A组)、低能量饲粮+复合酶B(复合酶B组),饲养试验时间为21 d。结果显示:(1)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酶A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与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负对照组、复合酶B组料重比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2)复合酶A、B组心脏、肌胃重量以及心脏指数、肌胃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83%~24.03%、6.14%~18.52%、17.74%~25.81%、12.47%~19.54%。(3)复合酶A、B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质真代谢率和能量代谢率与负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3.93%、2.30%(P>0.05);47.63%(P<0.01)、21.34%(P>0.05)和2.75%、1.55%(P>0.05)。(4)添加复合酶A、B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结果显示,加酶组比对照组盲肠微生物种类显著提高了6.43%%~14.59%(P<0.05)。说明添加两种复合酶,与负对照组相比有提高黄羽肉仔鸡日增重、降低料重比的趋势,两种复合酶的添加均能显著提高心脏、肌胃重量及指数,同时也增加了盲肠一些优势菌群的种类。

    2018年10期 v.39;No.559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法优化肉鸭日粮非淀粉多糖酶酶谱的研究

    单春乔;陈桂芳;冯柳柳;刘艳;江国托;

    研究运用单因素设计和响应面设计,采用胃蛋白酶-胰液素两步水解法,探讨3种不同的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鸭饲料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实验使用相同的肉鸭基础饲粮,对添加了非淀粉多糖酶的肉鸭饲粮使用两步离体法进行消化,并测定还原糖含量,得出三种非淀粉多糖酶的最佳添加量和最佳酶谱组成。结果表明肉鸭饲粮的最佳非淀粉多糖酶酶谱:甘露聚糖酶为0.015 mg/g、β-葡聚糖酶为0.008 mg/g、木聚糖酶为0.007 mg/g。在肉鸭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提高还原糖含量,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2018年10期 v.39;No.559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饲料中类胡萝卜素在大黄鱼皮肤中的沉积及其分离鉴定

    申豪豪;牟华;李俊;易新文;张文兵;麦康森;

    类胡萝卜素是独特的多烯类色素,在鱼类饲料中被广泛用作功能性添加剂。本研究设定3个实验饲料组,即不添加类胡萝卜素的对照组(CD组),以及2个分别添加80 mg/kg虾青素(AST80)和80 mg/kg黄体素(X80)的类胡萝卜素添加组,对初始体重为(163.20±0.14)g的大黄鱼进行了为期9周的海上网箱养殖实验,研究虾青素和黄体素在大黄鱼皮肤的沉积,并对皮肤中的类胡萝卜素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大黄鱼的背腹部皮肤亮度值(L*)和红色值(a*)无显著性差异(P>0.05)。AST80组和X80组大黄鱼背部皮肤黄色值(b*)显著高于CD组(P<0.05)。X80组大黄鱼腹部皮肤黄色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CD组和AST80组(P<0.05)。在各处理组大黄鱼皮肤中均未检测到虾青素。黄体素是大黄鱼皮肤中的主要色素,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53.04%~67.55%,其次是金枪鱼黄素(30.87%~43.76%),而玉米黄质含量最低(1.01%~3.20%)。本研究表明大黄鱼能更好地利用黄体素,可能将虾青素经黄体素和玉米黄质最终转化为金枪鱼黄素。

    2018年10期 v.39;No.559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共轭亚油酸对草鱼肠道炎症的调节作用

    余登航;常家智;董桂芳;

    通过35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草鱼肠道炎症的调节作用。对照组饲料是以鱼粉、豆粕、豆油、小麦粉、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原料配制成的粗蛋白质含量为40.6%、粗脂肪含量为6.5%的基础饲料,试验组饲料是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的CLA(替代等量豆油)。试验分为三个试验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CLA组),其中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用对照组饲料投喂,CLA组草鱼使用试验组饲料喂养,将试验鱼养殖在网箱中,每个网箱随机分配30尾草鱼(7 g/尾左右),每个试验组有三个重复,共计9个网箱。养殖周期为35 d,于第28 d对试验鱼进行攻毒,阴性对照组肛门注射生理盐水(PSS组),阳性对照组(TNBS组)和CLA组注射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溶液。各组注射完毕后,继续养殖7 d,每天仔细观察草鱼体表反应及其在水中的运动状况。于攻毒后24 h后随机选取6尾草鱼取后肠用于测定炎性损伤相关指标,如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及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攻毒以后,CLA组体腔及肠道损伤程度均小于TNBS组。TNBS组的MPO、IL-1β、IL-8及TNF-α显著高于CLA组,PSS组最低。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可对TNBS诱导的草鱼肠道炎症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

    2018年10期 v.39;No.55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松籽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宋明杰;宋丹丹;刁蓝宇;王鹏飞;刘敏燕;谭本杰;

    试验旨在探讨松籽对蛋鸡的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60只48周龄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1、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均匀添加0、1%、2%、3%的松籽,试验6周。结果表明:2%松籽添加水平能显著降低血清血脂的含量(P<0.05),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免疫蛋白的含量(P<0.05)。试验组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和白介素-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的H5型禽流感、H9型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相对于对照组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饲粮中添加松籽可以改善蛋鸡的健康水平和提高蛋鸡的免疫力。

    2018年10期 v.39;No.559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日粮不同苏氨酸水平对仔猪生长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朱应民;孔凡虎;郑晓君;王元春;

    为研究日粮不同苏氨酸水平对8~25 kg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80头,体重约8 kg,随机分4个组,对照组和3个苏氨酸(0.6%、0.8%和1.0%)日粮处理组,每组20头仔猪,试验期28 d。试验表明:试验2组日粮中苏氨酸含量水平为0.8%时仔猪采食量、净增重、日增重分别为(23.88±2.26)、(16.7±1.56)kg和(596.43±16.42)g/d,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3组(P<0.05);仔猪料重比为(1.43±0.11),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3组(P<0.05)。试验1~3组日粮添加苏氨酸仔猪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3组日粮添加苏氨酸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可以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改善仔猪健康状况,并且苏氨酸含量水平为0.8%时效果较好。

    2018年10期 v.39;No.559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酶解及酶解产物功能研究

    刘春娥;林宏坤;冯雪;刘峰;

    采用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单环刺螠体壁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结果表明,三种酶中胃蛋白酶在4 h达到最高水解度38.5%。比较三种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总还原力和降血糖功能,中性蛋白酶酶解5 h的产物其亚铁离子螯合力最高,可达50%;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可达51.5%,为胃蛋白酶酶解3 h的产物;胃蛋白酶酶解4 h产物的总还原力最高;胃蛋白酶酶解2 h的酶解产物其DPP-4抑制率最高,可达41.3%。本研究为单环刺螠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2018年10期 v.39;No.55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制备及其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范兰芬;王安利;

    为建立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实验将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提取后,用双向电泳技术(2-DE)分离蛋白质,分别对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方法、不同pH值范围IPG胶条、上样量等关键因素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裂解液裂解-10%TCA/丙酮沉淀法制备蛋白质样品,使用17 cm pH值5~8的IPG胶条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第二向SDS-PAGE电泳采用浓度为12.5%的凝胶进行,上样量为每胶条200μg蛋白,第二向电泳后的凝胶采用硝酸银染色,扫描得到的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分离程度好、蛋白点清晰、分辨率高、横纹少等优点。文章建立并优化了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组学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对虾等甲壳动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该双向电泳体系适用于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的分离,可用于后续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2018年10期 v.39;No.55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检测技术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残留

    张微微;文奇男;殷庆庆;柴新义;董艺凝;

    实验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的方法。首先用水将蜂蜜溶解,制作成蜂蜜的水溶液,然后用乙酸乙酯来萃取蜂蜜水溶液中的氯霉素,接着用氮气吹干,最后用水溶解样品的残渣。对样品中氯霉素的提取过程进行优化简化,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前处理方案,其中蜂蜜和水的比例为2.1,乙酸乙酯和蜂蜜水的量的比为2.1。通过考查流动相组成及pH值、流速和柱温对氯霉素保留和分离的影响,获取色谱条件为:0.2%的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甲醇和磷酸盐的比例为40.60,流速为0.8 ml/min,柱温40℃,紫外线检测波长为278 nm。采用本方法进行检测时,氯霉素的检出限为0.001 mg/kg,在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氯霉素测定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加标回收率为86%~93%,本实验方法能够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

    2018年10期 v.39;No.559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鱼粉的感官评价与常规指标的统计分析

    赵建涛;叶元土;

    以水产饲料企业2010~2016年以来鱼粉检测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常规指标的统计分布规律,以及部分常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鱼粉中灰分、钙、磷含量是区别鱼排粉和全鱼鱼粉的重要依据,当灰分含量大于20.0%、钙含量大于5.0%、总磷含量大于3.0%时可以初步判定鱼粉中含有部分鱼排粉;同时也得到了部分常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作为鱼粉质量控制的参考指标。在鱼粉新鲜度真实性的判定中,感官评价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将鱼粉的气味区分为鱼腥味、酸味、臭味、焦糊味和异味等,依据不同的味道及其味道的浓烈程度对鱼粉的真实性和新鲜度进行有效判定。

    2018年10期 v.39;No.559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4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