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膨化大豆品质评价

    李军国;杨洁;姚怡莎;李俊;牛力斌;

    为对膨化大豆的品质进行分析及量化评价,文章以73个膨化大豆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蛋白质溶解度、脲酶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β-伴大豆球蛋白、大豆球蛋白、棉籽糖、水苏糖、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异黄酮总含量、大豆皂苷等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简化分析评价指标,构架评价体系,得到每种样品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膨化大豆蛋白溶解度、脲酶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β-伴大豆球蛋白、大豆球蛋白、棉籽糖、水苏糖、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的含量范围为67.93%~87.46%,0.00~0.01 U/g,5.40~32.60 mg/g,3.10~79.50 mg/g,20.30~93.50 mg/g,6.87~21.36 mg/g,21.85~39.39 mg/g,586.96~1 101.13μg/g,66.56~205.57μg/g,409.33~750.70μg/g,1.15~1.99 mg/g,9.34~15.63 mg/g。同时,评价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脲酶活性与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异黄酮呈显著正相关,与黄豆黄苷显著负相关;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与大豆皂苷呈显著正相关,与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异黄酮呈显著负相关;大豆球蛋白与黄豆黄苷、大豆皂苷呈显著正相关,与染料木苷呈显著负相关;水苏糖与染料木苷呈显著负相关;黄豆黄苷与大豆皂苷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9.928%,说明前4个主成分能够代表原来12个指标的信息,并得到评价公式Z=0.307Z1+0.174Z2+0.128Z3+0.090Z4,计算出膨化大豆的综合得分,并进行验证。

    2017年23期 v.38;No.54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工艺设备

  • 预混料厂粉尘浓度测量方法研究

    金楠;王红英;孔丹丹;方鹏;段恩泽;

    为了探究预混料厂粉尘浓度的测量方法及粉尘浓度测量时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实现对预混料厂粉尘浓度的在线监测,分别采用滤膜称重测尘法和便携式微电脑粉尘仪测尘法对两家预混料厂粉尘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预混料厂不同粉尘发生点的粉尘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小料投料口处的粉尘浓度最高。使用便携式微电脑粉尘仪测尘法测量粉尘浓度时,预混料厂大料投料口、小料投料口、打包口和厂内工作场所4处测尘点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分别为0.292、0.249、0.182和0.194。在正确预置K值条件下,微电脑法和滤膜法所测粉尘浓度结果无差异。研究为预混料厂粉尘浓度测量时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选择提供参考,并为预混料厂粉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23期 v.38;No.548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气压喷吹的锤片式粉碎机设计

    孔腾华;巩桂芬;

    基于目前市场对饲料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锤片式粉碎机的效率不断提高,研究了一种新型气压喷吹的锤片式粉碎机,用于打破粉碎室内物料环流层,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环境。在原转子系统与主轴之间连接多道喷管,在其上添加多个喷嘴,通过喷吹部件引入高压气体,与主轴采用旋转接头的方式连接配以电磁阀控制,由喷嘴向粉碎室内喷入高压气体。完成了气压喷吹的锤片式粉碎机的建模过程和设计分析,为后续设计研究打下基础。新型气压喷吹的锤片式粉碎机的设计模型已建立完成,并满足强度要求。

    2017年23期 v.38;No.548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犊牛日粮中不可忽略的微量营养素和调控剂

    李双;毕研亮;成述儒;屠焰;张卫兵;刁其玉;

    文章分别从维生素、微量矿物质、氨基酸、益生菌、酶制剂和酸度调控剂等6个方面论述了犊牛饲料添加剂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在犊牛饲粮中饲料添加剂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

    2017年23期 v.38;No.54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程志斌;余冬友;胡小波;杨保和;王春;白华毅;

    文章重点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的理化特性、益生作用机理及其在断奶仔猪饲料及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凝结芽孢杆菌这一新型饲用微生态制剂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2017年23期 v.38;No.54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椰子油微胶囊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

    杨亚强;蒋苏颖;杜妮;熊华;

    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中添加椰子油微胶囊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90头2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ON组)、基础饲粮+3%以大米糖浆为壁材的椰子油微胶囊(A组)、基础饲粮+3%以大米蛋白肽-糖浆为壁材的椰子油微胶囊(B组)。试验期3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以大米蛋白肽-糖浆为壁材的椰子油微胶囊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表观消化率,也能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提高,甘油三酯含量降低。各组试验仔猪肠道菌群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椰子油微胶囊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养分表观消化率。

    2017年23期 v.38;No.54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产甘露聚糖酶芽孢制剂对肉兔饲喂效果以及促生长机理研究

    张学雯;王玉松;李红亚;王树香;王全;李术娜;

    文章旨在考察产甘露聚糖酶菌剂Y-3-2对肉兔的饲喂应用效果与促生长机理。将菌剂按照不同比例添加于肉兔日粮中,通过测定供试肉兔的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肠道消化酶活力及粪便中常规营养物质的情况,探究菌剂促进肉兔生长性能及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机理。结果表明:肉兔日粮中添加0.10%菌剂对其生长性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9.23%(P<0.01),料重比降低8.65%(P<0.01);饲喂菌剂可改善试兔肠道菌群结构,有益菌群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分别提高6.41%(P<0.01)、3.59%(P<0.01)、2.64%(P<0.01),而致腹泻大肠杆菌数量降低17.16%(P<0.01);肉兔肠道内容物中甘露聚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0.35%(P<0.01)、10.52%(P<0.01)、18.14%(P<0.01)、14.06%(P<0.01);粪便中常规营养物质粗纤维、粗蛋白、淀粉和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3.99%(P<0.01)、13.07%(P<0.01)、11.84%(P<0.01)、9.50%(P<0.01)。说明添加产酶菌剂可促进肉兔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研究结果为肉兔的高效养殖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7年23期 v.38;No.548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桑叶饲料对母猪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王小燕;谷山林;王海燕;王介平;周婵;吕金凤;李晋;曾秀;

    为研究桑叶作为饲料来源,其不同添加水平对母猪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配种时间相近的长白×大约克经产母猪40头,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Ⅳ组),对照组饲喂不同阶段的基础日粮;母猪妊娠期在妊娠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5%(Ⅰ组),10%(Ⅱ组),15%(Ⅲ组)的桑叶粉。结果表明:Ⅱ组母猪总产数和活产数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5%和5.5%,差异显著(P<0.05);单核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都是随着饲喂桑叶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Ⅰ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等4项指标大致呈现出随着饲喂桑叶粉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Ⅲ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桑叶饲料对母猪猪瘟、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水平无负面影响。为桑叶作为饲料开发及进一步利用提供了参考。

    2017年23期 v.38;No.548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外源蛋白酶对谷物类饲料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阳艳林;李婉华;黄广明;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恒温水浴摇床中,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体外酶解玉米、高梁、碎米、小麦和大麦,从而评估外源蛋白酶对这些谷物原料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外源蛋白酶,对测试的五种谷物原料的粗蛋白消化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改善的效果随着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但同一剂量下的改善效果有明显差异,如300 g/t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玉米、高梁、碎米、小麦、大麦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8.5%、3.0%、6.7%、10.3%和12.6%。外源蛋白酶对干物质消化率的改善效果却存在着差异,其中对高梁、大麦的消化率几乎没有影响,对玉米和碎米的改善效果较好。五种谷物原料中,以小麦粗蛋白消化率为最高,高达90%以上,但以玉米的改善效果最好。

    2017年23期 v.38;No.548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及其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周亚强;崔一喆;武超;王莹;吕庆博;唐清秀;史本栋;韦雪;

    研究对动物来源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和具有抑菌功能的乳酸菌进行固体发酵条件的筛选,制备活菌数高的功能性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在雏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研究其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经重复检测,验证出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菌制剂和嗜酸乳杆菌制剂活菌数最高的发酵底物配比及最优发酵条件,并按照11的添加比例进行饲养试验。饲养试验选用1日龄的AA肉用公鸡雏24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产朊假丝酵母菌组、嗜酸乳杆菌组和复合菌添加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期28 d,分别在第1、15、29 d称重并记录采食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活菌数最高的发酵底物配比及最优发酵条件下产朊假丝酵母菌固体发酵的活菌数稳定在1.05×1010CFU/g,嗜酸乳杆菌固体发酵的活菌数稳定在3.7×1010CFU/g;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雏鸡日增重在各个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肉比在3~4周和1~4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增加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2017年23期 v.38;No.548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

  • 白酒糟全混合颗粒饲粮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陈应波;吴文旋;吴佳海;肖明飞;陈李俊;莘海亮;

    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美酒河流域白酒糟饲料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程度,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试验将其加工成全混合颗粒饲粮(占比30%),研究其对黔北麻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t-配对试验设计,将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24只黔北麻羊羔羊分为2组: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人工精粗混匀饲粮;试验组饲喂白酒糟全混合颗粒饲粮,白酒糟占比为30%。试验期共70 d:预饲期10 d,正式期60 d。测定指标包括干物质采食量(DMI)、平均净增重(ANG)、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粗灰分消化率,血浆葡萄糖(Glu)、尿素氮(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肌酐(Cr)。结果显示:(1)试验组DMI、ANG、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应地,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DM、CP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sh消化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3)2组间血浆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说明,饲喂白酒糟(占比30%)全混合颗粒饲粮,可显著提高黔北麻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对血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白酒糟是有益的饲料资源,值得开发利用。

    2017年23期 v.38;No.548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对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量预测模型的分析

    李彦芳;张美美;孙瑞涛;刘大森;

    近几十年来,家畜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都在被研究,研究发现,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排放的甲烷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源头。为了解决家畜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各国都致力于探究准确测定反刍动物产甲烷量的模型,并且利用这些模型制定调节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相关政策,以减轻因为家畜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为此,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机制,瘤胃甲烷产量预测模型的类型,并且对不同类型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有关我国预测甲烷产量的模型进行了分析。

    2017年23期 v.38;No.54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特种养殖

  • 毛皮动物矿物质元素营养研究进展

    徐逸男;张海华;王静;霍自双;许愿;温彬;白秀娟;李光玉;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皮行业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因此对毛皮动物养殖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在毛皮动物矿物质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矿物质作用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提出了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7年23期 v.38;No.54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