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东泽;郑明利;左飒飒;江迪;徐春城;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玉米粉和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析因设计,选取4个玉米粉添加量(占鲜重的0%、3%、6%、9%),3株不同食淀粉乳杆菌[L.amylovorus KM112088(L_1)、L.amylovorus KM112091(L_2)和L.amylovorus KM112089(L_3)]以及不接种处理,共计16个组(4×4),青贮35 d后开封,分析不同处理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单独青贮发酵品质较差;单独添加玉米粉,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苜蓿青贮的p H值以及氨态氮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苜蓿青贮品质显著改善,但玉米粉中的淀粉降解较少;单独添加L.amylovorus处理中,虽然L_2处理组显著降低苜蓿青贮的氨态氮含量(P<0.05),提高乳酸和乙酸质量比,但对苜蓿青贮品质的改善效果较小;混合添加玉米粉和L.amylovorus,淀粉被有效降解和利用,且L_1和L_2与玉米粉混合处理组的苜蓿青贮品质得到显著改善(P<0.05),在复合添加3%的玉米粉时,即可获得优于单独添加9%玉米粉的发酵品质。综上所述,在苜蓿青贮实践中,可通过复合添加3%玉米粉和L_1或L_2,来提高玉米粉的添加效果,改善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
2017年19期 v.38;No.544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宋云皓;满都拉;郜晋楠;段开红;田瑞华;研究从内蒙古东部地区采集样品并从中分离筛选可降解纤维素的兼性厌氧细菌,构建高效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经过分离纯化最终获得57株兼性厌氧菌。通过DNS法测定酶活后复筛出10株具有较高CMC酶活的菌株。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10株菌分别属肠球菌属(Entero-bacter,1-3、6-2、8-2)、芽孢杆菌属(Bacillus,2-4、3-4、6-9、14-1)、非脱羧勒克菌属(Leclercia adecar-boxylata,5-2)、柠檬酸菌属(Citrobacter,10)和泛菌属(Pantoea,11-2)。经过拮抗验证后,将所筛菌株混合构建为5个复合菌系A:1-3、5-2、6-2、11-2;B:3-4、6-9、5-2、8-2;C:2-4、5-2、8-2、11-2;D:10、2-4、8-2;E:14-1、3-4、8-2,其中菌系B的CMCase相较于单一菌株最高提高了105.07%。进一步玉米秸秆发酵实验表明,复合菌系B处理后的秸秆粗纤维降解率达到48.6%,表现出较高的降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能力。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构建玉米秸秆微贮菌剂,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秸秆饲用价值奠定基础。
2017年19期 v.38;No.544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5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