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北方地区豆粕发酵技术

    李杰;张刘运;王立群;

    根据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就发酵豆粕工厂化生产技术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筛选和培育适合于北方温度条件下的豆粕发酵菌种及低成本的菌种扩繁培养基配方;北方温度条件下豆粕发酵的升温和保温技术,以及对发酵豆粕质量的影响。

    2016年17期 v.37;No.51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工艺设备

  • 基于CFD-DEM耦合法的调质器传质过程建模与仿真

    李恒;李辉;吴德胜;王红英;边远;

    调质是饲料制粒或膨化重要的前处理部分。为了在调质器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预知主要结构参数对调质效果的影响,采用CFD-DEM偶合法模拟调质器的实际工作过程。文中采用中机华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400调质器为原型,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其传质过程,发现调质过程中物料对蒸汽的阻碍,物料成团性可以被模拟,仿真所得的调制时间为实际时间的75%。结果表明,该法能够模拟调质腔内流场分布、调质时间、叶片安装方式对物料的输送作用等。

    2016年17期 v.37;No.51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弯管结构对流质饲料输送管道流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陈爱平;朱松徳;

    为了改善流质饲料运输管道内流场的稳定性,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和ANSYS FLU-ENT 14.0软件,对运输管道中的一种直角圆弯管结构进行建模并数值计算模拟其管内流体的流场。找出弯管结构对管道流场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管道内流体的流线的顺滑程度随着弯管曲率半径R和两弯头之间直管长度L的增大而增强,流场的压力脉动也随着两弯头之间直管长度L的增大而减小。可知管道流场稳定性随着R和L的增大而增强,可以通过适当地增大R和L来改善弯管的结构。

    2016年17期 v.37;No.518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n-3不饱和脂肪酸在禽产品中的沉积与变化规律研究

    吕学泽;贾亚雄;郭江鹏;王梁;齐志国;李复煌;武书庚;陈余;

    为了探索n-3不饱和脂肪酸在蛋鸡和鸡肉中沉积规律,得出不同储藏方式对鸡蛋中n-3含量的影响,试验在前期ω-3小麦型日粮基础上,开展n-3不饱和脂肪酸在鸡蛋生产上的饲喂试验,以京白939为试验动物,分为10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96只鸡,共计蛋鸡1 056只,试验周期为6周。结果表明:脂肪在鸡蛋中的沉积随试验时间延长变化不显著(P>0.05),n-3(ALA、DHA、EPA)在鸡蛋中的含量随饲喂周龄变化呈上升趋势,2~6周龄较1周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储存方式对总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n-3不饱和脂肪酸而言,常温储藏2~5周n-3含量显著低于冷藏保存与对照组(P<0.05),储藏1周和6周条件下,不同储藏方式间n-3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鸡腹脂和腹脂率持续增高,2周龄后开始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饲喂3周后腿肌中n-3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胸肌中n-3含量显著升高时间为饲喂4周,且腿肌和胸肌中n-3含量随着饲喂时间延长不断升高。

    2016年17期 v.37;No.51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的影响

    张巍;严念东;赵娜;魏金涛;杨雪海;黄少文;郭万正;周樱;

    选用体重无差异的400 d、平地圈养荆麻蛋鸭40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饲喂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5%、16.5%、18%、19.5%的饲粮,添加氨基酸产品保持饲粮中可利用蛋氨酸、赖氨酸水平一致,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蛋氨酸、赖氨酸产品将蛋鸭产蛋后期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到15%,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性能,且降低了氮的排放。

    2016年17期 v.37;No.518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

  • 泌乳奶牛能量需要模型的研究进展

    曹志勇;杨秀娟;黄伟;陶琳丽;张曦;

    对奶牛的能量需要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这些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和数据,同时也指导了利用合适能量使奶牛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当计算机变得更易操作,研究人员开始建构和开发数学模型,并把模型程序化,用于辅助计算奶牛日粮的能量均衡。文章简要综述了在主要喂饲标准中奶牛能量需要经验模型和主要机理模型的特征,突出其中相似和不同,探索奶牛能量需要模型的研究思路。

    2016年17期 v.37;No.51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棕榈酸包被γ-氨基丁酸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内发酵特性的影响

    同仲彬;徐晓菲;J.S.Shin;B.H.Moon;严昌国;李香子;

    试验旨在研究棕榈酸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内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设置0、2.3、4.6、6.9 g/kg(干物质基础)4个添加水平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为4期,每期15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试验期间隔为10 d。结果表明:1棕榈酸包被GABA在瘤胃内24 h的消化率为20.97%,体外法测得其在小肠中16 h消化率为92.13%。2在3 h时,4.6与6.9 g/kg组的p 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3 g/kg组(P<0.05)且两组氨态氮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6 h时,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在1、3 h,丁酸浓度4.6 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 h时,乙酸浓度4.6与6.9 g/kg组,丙酸浓度2.3与4.6 g/kg组,TVFA 4.6 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2.3 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 h时,丙酸浓度2.3 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2.3与6.9 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微生物蛋白对照组与试验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棕榈酸包被GABA在瘤胃中的消化率较低,在小肠释放率高,增加了TVFA及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以及3、6 h乙酸/丙酸,所以在本试验中最适宜添加水平为4.6 g/kg。

    2016年17期 v.37;No.518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断奶日龄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腹泻率的影响

    孙景童;史唤;李艳娇;金英海;

    目前仔猪21 d左右断奶就可以被称作是早期断奶,与自然断奶相比,其优势在于断奶时间提早,这样既减少了母猪哺乳料的用量,又使分娩舍得到了较高的利用率。其劣势在于过早的断奶,在生产中容易产生如心理上的应激、消化免疫等生理应激、冷热等方面的环境应激等,原因在于仔猪过早的断奶,其消化功能还不完善,胃酸分泌不足,且消化酶减少,综合来看会导致p H值升高,使肠道绒毛受损,就会发生腹泻等疾病。本课题的目的是确定适宜的断奶日龄,以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并且降低饲养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养猪业的发展。试验选用64头长白×长白二元杂交仔猪,按断奶日龄不同,分为19日龄组、22日龄组、25日龄组,每个处理组4圈,每圈中有4头。试验过程中测定了生长性能方面的指标,试验结果如下:1各试验组仔猪生长性能指标中,25日龄断奶的仔猪比22日龄和19日龄断奶的仔猪的增重效果明显。2各试验组仔猪死亡率与腹泻率中,25日龄断奶的仔猪体内大肠杆菌数量比22日龄组合19日龄组的少,且肠道内的乳酸菌要多,所以在腹泻方面要优于22日龄和19日龄断奶的仔猪。

    2016年17期 v.37;No.518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影响22~42日龄肉鸡肌肉品质的酶最佳组合水平研究

    黄水生;付大波;张伟;郭亮;周燃;徐敏;周培源;周樱;

    试验通过二次正交旋转试验设计,研究22~42日龄肉鸡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的最佳组合效应。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接近、健康艾拔益加肉鸡1 380只,随机分成2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网栏平养。试验为期42 d。分别以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为自变量,以肉鸡肌肉品质作为因变量拟合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一定水平组合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对蒸煮损失和红度a*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酶和淀粉酶对滴水损失存在交互作用。影响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的主次顺序为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此时消化酶的最佳组合为:蛋白酶4.00 U/g饲料,淀粉酶0.10 U/g饲料,脂肪酶2.00 U/g饲料和3.00 U/g饲料,此时理论极值分别为1.37%和7.54%。影响亮度L*的主次顺序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影响红度a*和黄度b*的主次顺序为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淀粉酶是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最佳组合水平为:蛋白酶4.00 U/g饲料,淀粉酶0.10 U/g饲料,脂肪酶2.00 U/g饲料和3.00 U/g饲料时,鸡肉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蛋白酶是影响L*的重要影响因素,脂肪酶是a*和b*的重要影响因素。

    2016年17期 v.37;No.518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牧草缩合单宁对大肠杆菌细胞壁脂肪酸的影响

    刘秀丽;金龙;李锋;裴乐;

    试验通过大肠杆菌模式菌株ATCC25922为研究对象,以红豆草所含缩合单宁作为比对,通过气相色谱方法分析紫色达利菊单宁对细菌细胞壁脂肪酸的影响。结果显示,低于MIC的紫色达利菊单宁,使得成对脂肪酸C160/C161、TT160/TT161、C180/C181、SFA/USFA均显著升高(P<0.01),而低于MIC的红豆草单宁没有影响;高浓度时,紫色达利菊单宁对脂肪酸变化没有影响,而红豆草单宁增加了主要脂肪酸含量。因此,单宁能够引起细菌细胞壁脂肪酸结构的变化,这可能是抑制细菌生长的一个原因。

    2016年17期 v.37;No.51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枯草芽孢杆菌B10对肉鸡免疫、抗氧化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佰魁;姚江涛;卞国顺;毛予龙;俞国乔;李卫芬;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10对肉鸡免疫、抗氧化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00羽18日龄健康岭南黄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对照组添加林可霉素4.4 mg/kg,B10组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10制剂1 000 mg/kg,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B10显著提高了肉鸡空肠黏膜IL-6、IL-12、IFN-α、IL-10、TGF-β和s Ig A水平(P<0.05),而对空肠黏膜TNF-α、IFN-γ、IL-17和β-D水平及肝脏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相比于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B10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AKP和LDH活性(P<0.05),显著降低肝脏SOD活性(P<0.05)及血清UA水平(P<0.05),而对肝脏T-AOC、GSH-Px、CAT活性、GSH及MDA含量及血清TP、ALB和GLB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B10有利于增强肉鸡肠道免疫功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

    2016年17期 v.37;No.51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检测技术

  • UPLC-MS/MS同时测定配合饲料中6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梁玉树;易锡斌;何开蓉;何芸芸;张丽萍;李良春;

    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配合饲料中6种水溶性维生素(VB1、VB2、VB3、VB6、VB7、VB12)的方法。饲料样品中水溶性维生素用乙酸铵水溶液(p H=4.0)超声提取,吸取上清液过膜后,供UPLC-MS/MS检测。各待测物用Capcell PAK ADME(2.1 mm I.D×150 mm,3 um)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50 mmol乙酸铵-甲醇作流动相,梯度洗脱,串联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模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对6种水溶性维生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种维生素在1~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0.999。空白加标浓度为10~1 000μg/kg,这6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3.5%~106.4%,相对标准偏差(n=6)为3.5%~9.1%,上述饲料中6种维生素的检出限为0.05~1.97μg/kg,定量下限为0.16~6.5μg/kg。方法快速准确、经济实用,符合法规要求,可满足日常检测的需要。

    2016年17期 v.37;No.518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的碘

    邱秀玉;

    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法提取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饲料中碘元素的含量。对前处理过程中的三大要素进行了试验摸索,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测定结果显示,方法的线性范围0~500μg/l,线性相关系数0.999 5,方法定量限1.0μg/g,各梯度质量浓度加标回收率为91.2%~104%,RSD均小于5%。因此,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该法能够更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饲料中的碘元素。

    2016年17期 v.37;No.518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电子商务对饲料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探究

    孙华;

    文章对电子商务对饲料工业发展的影响做了具体分析。主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在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同时,不仅仅有着持续上升的饲料产量和较好的质量,同时饲料机械工业水平也不断提升,但是依旧对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缺乏。关于电子商务对饲料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仅将销售市场拓宽,提供便捷交流通道,同时也将销售渠道逐渐扩大,对行业发展观念逐渐转变。对于电子商务对饲料工业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是将诚信度逐渐降低,并出现恶性竞争的状态,实际的发展处于盲目阶段。电子商务平台下全面发展饲料工业,需要注重传统商务的相关理念,在和现如今电子商务的平衡发展中,保证有着持平的状态。政府需要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有效性引导和支持,合理地运用电子商务,对网络诚信高度重视,全面培养人才。

    2016年17期 v.37;No.51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