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病死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现状与资源化利用展望

    杨军香;

    文章综述了我国现阶段病死畜禽的处理现状,分析了现有处理技术和组织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健全法规,落实扶持政策,建立分散与集中处理结合的组织模式,健全补偿机制,建立监管、保险和无害化处理的联动机制和鼓励无害化处理产物资源化利用等建议。

    2016年13期 v.37;No.51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工艺设备

  • 不同品种玉米DDGS的饲料加工特性差异分析

    陈啸;杨洁;孔丹丹;岳岩;吕芳;方鹏;王红英;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玉米DDGS的饲料加工特性,采集了来自全国6个省区及美国共41个玉米DDGS样品,共计34个品种,来自国内外26家生产企业。文章分别测定了玉米DDGS样品营养成分及粉碎后(筛片孔径1.5、2.5 mm)样品的物理特性和热特性,并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样品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及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玉米DDGS营养成分、物理特性及热特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各营养成分变异程度较高,而粉碎粒度对各样品除粉碎特性以外的物理特性指标影响并不明显。粉碎粒度为1.5 mm的玉米DDGS粉样品的平均粒径显著地低于粉碎粒度为2.5 mm的样品,而其颗粒表面积则显著地高于粉碎粒度为2.5 mm的样品。玉米DDGS样品的比热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各温度点基本处于中等变异程度。文章数据及结论可对其作为饲料原料在配方中发挥相应作用,饲料加工过程如粉碎、调质、制粒、冷却的加工工艺参数优化,以及颗粒饲料成型特性的预测和产品质量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13期 v.37;No.514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BAQUS的两种环模制粒有限元分析

    宁廷州;俞国胜;杨惠娇;金实;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传统环模制粒和柱塞式压辊环模制粒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传统环模制粒的最大应力值为80.28 MPa,发生在压辊与两环模孔之间的接触处,而柱塞式压辊环模制粒的最大应力值仅为4.32 MPa,且发生在压辊柱塞的底部与环模孔的周边,这对进入环模进料口的物料参与致密成型极为有利。相比传统环模制粒,柱塞式压辊环模制粒更容易使进入环模孔的物料发生塑性变形,减少了柱塞式压辊环模制粒的能耗。理论分析对环模制粒技术与装备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6年13期 v.37;No.51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不同加工方式对两种粗饲料饲用价值的影响

    尹强;刘丽英;王志军;常春;武海霞;丁霞;张颖超;侯美玲;

    随着草原区荒漠化日益加剧,天然草场面积逐年下降,饲草供给不足和利用率偏低问题成为制约荒漠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扩大饲草来源和提高饲草利用率。文章以优质粗饲料——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来源广泛的粗饲料——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 Ko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种粗饲料不同加工产品的营养成分、采食率和降解率的研究,探讨可有效保存饲草营养成分、提高饲草利用率的加工方式,以解决荒漠化地区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结果表明:将苜蓿调制成干草并切短饲喂家畜比其它加工方式更加优越,可有效保存营养成分,降低饲养成本;柠条可通过微贮、膨化或制粒的方式降低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改善适口性和消化率,提高其利用率,其中以微贮效果最佳,绵羊对其采食率和48 h DM降解率比鲜柠条分别提高90.11%和44.38%;苜蓿与柠条混合制粒(55)也可有效改善柠条饲用价值,绵羊对其的采食率和48 h DM降解率比单一柠条颗粒分别提高37.85%和26.18%。

    2016年13期 v.37;No.514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发酵甘薯渣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周晓容;杨飞云;江山;肖融;谢跃伟;

    选用32 kg左右日龄相近、健康无病约×荣生长猪48头,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分到4个组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麦麸-豆粕型常规日粮,处理1、2、3组分别饲喂添加13.2%、24.3%、33.8%新鲜发酵甘薯渣的饲粮(分别等同于使用5%、10%、15%的风干发酵甘薯渣饲粮)。风干基础,各组日粮除粗纤维水平不同外,其余营养指标基本接近,研究不同用量发酵甘薯渣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试验结果显示:1生产性能:处理1~3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料重比,处理1~3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较对照组低9.5%、14.4%和14.7%。添加33.8%新鲜发酵甘薯渣组饲喂效果最佳。2经济效益: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3组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分别节约1.4、2.2元和2.4元。结合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指标,从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生长猪日粮中新鲜发酵甘薯渣用量可达33.8%及以上。

    2016年13期 v.37;No.51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芬氏纤维微菌对雏鸭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赵玲;孙然然;朱洛毅;孙铝辉;齐德生;

    为研究芬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对雏鸭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以及该菌对AFB_1暴露雏鸭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0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雏鸭。每组均饲喂标准日粮,对照组经口灌服1 ml无菌LB培养基,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14 d;试验组1灌服1 ml C.funkei菌液(1×108cfu/ml),每天灌胃1次;试验组2灌服1 ml C.funkei菌液(1×10~(10)cfu/ml),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7 d,第8 d停止灌服菌液,只灌服1 ml无菌LB培养基;试验组3按照0.1 mg/(kg·BW)的量灌服AFB_1溶液+1 ml无菌LB培养基,每天灌胃1次;试验组4按照0.1 mg/(kg·BW)的量灌服AFB_1溶液+1 ml C.funkei菌液(1×108cfu/ml),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14 d。预饲期3 d,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给雏鸭灌服低剂量C.funkei菌液可有效降低雏鸭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对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无影响,灌服高剂量C.funkei菌液使雏鸭盲肠内容物中总需氧菌和总厌氧菌数量显著升高。灌服AFB_1的雏鸭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升高,乳酸菌数量显著降低,而对AFB_1暴露雏鸭灌服芬式纤维微菌,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和总需氧菌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盲肠微生物区系。

    2016年13期 v.37;No.51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日粮中添加肠杆菌肽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孙何军;张江;刘成宏;关静姝;

    为了研究肠杆菌肽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300日龄产蛋率相近、体重均匀、健康的海兰褐蛋鸡5 000只,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肠杆菌肽100 mg/kg的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提高3.88%(P<0.05),脏蛋率降低12.68%(P<0.05);试验组的料蛋比较对照组下降了0.07,有下降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死淘率降低40%,破蛋率降低14.63%,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肠杆菌肽具有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效果。

    2016年13期 v.37;No.514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发酵技术

  • 绿色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和重组毕赤酵母混和发酵玉米秸秆制备饲料的工艺研究

    刘盼;刘新利;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绿色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和重组毕赤酵母混和发酵秸秆纤维素,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将3株菌按111的比例进行秸秆的发酵,以还原糖产量作为考察指标确定玉米秸秆饲料制备的最佳工艺为:玉米秸秆添加量10 g、p H值7、固液比19,在30℃培养9 d。

    2016年13期 v.37;No.51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菌种发酵豆粕的筛选试验

    宋春阳;李少宁;聂昌林;

    试验旨在通过乳酸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的配合发酵筛选出三种菌的最佳比例以达到最好的发酵豆粕制作效果。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按正交L_(16)(4~3)设计试验发酵豆粕,通过前期探索试验得出适宜的发酵参数为:温度28℃、水分35.3%、厌氧条件、时间2 d。通过测定发酵后豆粕的p H值、酸溶蛋白的量、蛋白酶酶活,从中选出最优组合及其最佳比例。发酵后结果表明,当3种菌的添加量为乳酸杆菌44×10~9U/kg、酵母菌80×10~9U/kg、枯草芽孢杆菌260×10~9U/kg时,发酵豆粕的粗蛋白、酸溶性蛋白的含量最高,蛋白酶酶活最高。

    2016年13期 v.37;No.514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

  • 补饲日粮不同精粗比对妊娠后期藏母羊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崔晓鹏;侯生珍;王志有;马辽伟;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日粮不同精粗比添加量对妊娠后期藏母羊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母羊补饲日粮适宜精粗比。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900只体况良好,体重、胎次和配种时间接近的妊娠后期105 d藏母羊,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00只羊。分别饲喂3种不同精粗比(精料补充料麦青干草=46,55,64)的妊娠后期藏母羊补饲日粮,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1随着精粗比例的提高,母羊分娩后失重越小,母羊的产羔率和羔羊的初生重也随之提高,羔羊的初生重Ⅱ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饲喂精粗比为55和64的补饲日粮,母羊的生产性能较好;2随着精粗比例的提高,三组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的含量差异不显著,Ⅱ组含量最高,只有血糖(GLU)含量随之升高,但Ⅱ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精粗比为55补饲日粮,母羊的血清营养物质含量较高;3饲喂精粗比为55补饲日粮,经济效益最好。在本试验条件下,妊娠后期母羊补饲日粮的适宜精粗比(精料补充料和燕麦青干草日补饲量分别为75 g/只,DE和NDF水平分别为1.37 MJ和50.42 g)为55,45 d补饲成本为15.86元/只。

    2016年13期 v.37;No.51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哈萨克公、母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邵伟;赵艳坤;王立文;李杨;武开乐;余雄;

    试验旨在探究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对哈萨克公、母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体尺差异不显著的1月龄健康哈萨克公、母羔羊共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只(公羔15只、母羔15只)。试验组按羔羊的体重将2×10~5个/kg UC-MSCs稀释至3 ml颈静脉注射至其体内,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定期空腹测量羔羊体重、体高、体斜长、管围和腰角宽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在3、4月龄和5月龄时,试验组羔羊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和7月龄时,试验组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与对照组(P<0.01);5月龄时,试验组公羔平均体重显著高于母羔(P<0.05),6~7月龄时极显著高于母羔(P<0.01);在4、5、6月龄时,试验组羔羊平均体斜长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极显著地加速试验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提高其生长性能,且对雄性羔羊效果优于雌性羔羊。

    2016年13期 v.37;No.51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与不同类型脂肪对仔猪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王娜;田美丽;张曦文;刘涛;石宝明;单安山;

    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L-肉碱(100 mg/kg)与不同类型脂肪(3.5%豆油或3.5%鱼油)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48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为3~5产的经产母猪,在母猪妊娠的第107 d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试验从母猪分娩前7 d到仔猪断奶的第21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与鱼油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L-肉碱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P<0.05);鱼油可以显著增加乳中及仔猪血清中n-3脂肪酸的含量(P<0.05)。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和鱼油可以改善仔猪血清中脂肪酸组成和提高仔猪的抗氧化性能。

    2016年13期 v.37;No.514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鸡屎藤提取物对断奶五指山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海隆;晁哲;孙瑞萍;王峰;张艳;

    选择64头断奶五指山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1%的鸡屎藤提取物。试验周期为30 d。测定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鸡屎藤提取物能明显改善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与对照组相比较,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和补体(C_3、C_4)均有显著提高(P<0.05);CD_4、CD_8数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CD_4/CD_8值变化显著(P<0.05)。可见鸡屎藤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猪体免疫功能。

    2016年13期 v.37;No.51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经济动物

  • 冀东地区貉子饲料中铜、锌、锰含量调查分析

    杨赵伟;闫玉杰;武孝丽;赵雅楠;赵红卫;杜顺丰;

    实验调查旨在冀东地区貉子饲料中铜、锌、锰的使用情况,指导貉子科学养殖。从市场上采集貉子饲料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中铜、锌、锰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饲料均添加了铜、锌、锰元素,大多能满足冬毛期和繁殖期貉子的需要,然而饲料中3种元素的添加量各不相同,部分饲料不能为貉子最佳生产性能提供充足的铜、锌、锰元素。结果提示,饲料生产厂家重视微量元素铜、锌、锰的使用,但貉子营养需要的研究不够充分,缺乏貉子营养需要标准。

    2016年13期 v.37;No.51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上海地区苜蓿附生乳酸菌中优良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郭琳娜;王雁萍;袁世超;杨慧晓;

    研究旨在筛选和鉴定适用于低可溶性糖含量的牧草青贮中的优良乳酸菌。将上海地区35个苜蓿样品中分离得到的67株乳酸菌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和产酸性能的测定,分离菌株在葡萄糖浓度为0.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试验,并对发酵苜蓿粉的性能进行检测,从中筛选出优良乳酸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对筛选优良乳酸菌进行鉴定。发现其中ZZU A95、ZZU A101、ZZU A104和ZZU A105菌株的抑菌活性较强、产酸速率较快,能于24 h内将培养基p H值降至4.0以下。筛选出的优良乳酸菌ZZU A95在低可溶性糖条件下发酵产酸性能较好,被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研究表明,菌株ZZU A95在低可溶性糖含量的牧草青贮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16年13期 v.37;No.51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饲料工业》邀您共话食品安全——“畜牧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科技交流活动意见征集

    <正>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要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十三五"的开始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第12条"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中明确提出"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而去年已经有四种抗生素明令在食用动物中禁用。

    2016年13期 v.37;No.51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饲料工业》(英文版)征稿启事

    <正>2008年《饲料工业》推出英文版,作为行业第一本英文版杂志,自出版以来极大地满足了行业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求,让外国的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一些行业资讯、发展动态、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为企业搭建与国际间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乃至全球饲料行业的发展。为此,《饲料工业》向业内征集优秀的英文稿件,内容涉及人物专访、名企展示、行业年度报告、工厂管理、企业介绍、产品质量展示、学术专栏、政策分析以及企业国际合作等栏目,同时设置版块部分,介绍国内外的行业信息、资讯和新产品的展示。通过英文媒

    2016年13期 v.37;No.514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