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日粮中添加紫穗槐籽实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赵国先;李彦猛;薛晓霜;李娜;郝艳霜;苗贞田;

    试验旨在探讨紫穗槐籽实在蛋鸡日粮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筛选在蛋鸡日粮中添加的适宜比例。试验选取330日龄海兰褐蛋鸡1 56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8只鸡。试验1、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0%、2%、4%、6%的紫穗槐籽实等量代替玉米,试验期为60 d,测定分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紫穗槐籽实代替等量玉米能够提高蛋鸡产蛋性能、改善鸡蛋营养价值、降低鸡蛋胆固醇和饲料成本,对蛋黄色泽没有影响。试验2、3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最低;试验2、3组产蛋率比试验1组分别提高4.24和2.88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料蛋比低于其他各组,比试验1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3组鸡蛋新鲜度极显著优于试验1、2组(P<0.01);试验3组鸡蛋中脂肪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1);经济效益以试验3组最佳,试验期内总收益比试验1组多660.5元。综合分析,以试验3组即4%添加比例综合效益为最优。

    2016年09期 v.37;No.51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工艺设备

  • 不同品种大麦饲料加工特性分析

    吕芳;杨洁;孔丹丹;陈啸;岳岩;方鹏;王红英;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大麦的饲料加工特性,文章采集了13个品种的大麦样品。测定了其营养成分及粉碎后(筛片孔径1.5 mm和2.0 mm)的物理特性、热特性和黏度特性。并分析了不同品种指标的变异系数及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大麦营养成分物理特性、热特性、黏度特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品种大麦营养成分差异显著。粉碎粒度对各样品除粉碎特性以外的物理特性指标影响并不明显。大麦样品的比热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各温度点基本处于中等变异,差异并不显著。过1.5 mm筛片孔径的大麦粉黏度参数值明显高于2.0 mm的,可见粉碎粒度对大麦粉的黏度特性的影响较大,且粉碎粒度越大淀粉越难以糊化。文章数据及结论可为饲料加工过程中粉碎、调质、制粒、冷却等加工工艺参数优化,以及颗粒饲料成型特性的预测与产品质量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09期 v.37;No.510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筛孔直径对玉米和小麦粉碎粒度、生产效率和饲料性状的影响

    孙启波;刘宁;杨玲;杨维仁;张桂国;杨在宾;

    试验旨在研究锤片式粉碎机筛孔直径对玉米和小麦粉碎粒度、生产效率和颗粒饲料品质的影响。采用工厂实际生产条件下的锤片式粉碎机,选用2.5、3.0 mm和3.2 mm孔径的筛片,对玉米和小麦进行粉碎,测定并计算几何平均粒径,然后经过混合制粒。评价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料的质量,分析粉碎过程中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电耗。试验结果表明:筛孔直径显著影响玉米和小麦几何平均粒径(P<0.05),且与筛孔直径存在线性相关(P<0.05);筛孔直径显著影响玉米和小麦的粉碎生产效率及电耗(P<0.05),显著影响颗粒饲料混合均匀度、硬度、含粉率(P<0.05)。综上所述,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锤片式粉碎机的筛孔直径显著影响玉米和小麦的几何平均粒径、粉碎效率、电耗以及颗粒饲料的品质。

    2016年09期 v.37;No.51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枯草芽孢杆菌-刺五加多糖合生元对蛋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冯志华;邵丽玮;赵国先;龚建刚;张一为;

    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刺五加多糖合生元对蛋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60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海兰褐雏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金霉素(80 g/t);Ⅲ、Ⅳ、Ⅴ、Ⅵ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4%和0.8%的枯草芽孢杆菌-刺五加多糖合生元,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在免疫器官指数上,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量为0.1%和0.8%时,对蛋雏鸡胸腺、脾脏、法氏囊的指数影响均不显著,当添加量为0.2%~0.4%时,影响均显著(P<0.05);与金霉素组相比,胸腺指数各试验组差异均不显著,脾脏和法氏囊指数0.2%、0.4%组显著提高(P<0.05),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盲肠微生物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数量0.1%和0.2%组差异不显著(P>0.05),0.4%和0.8%组显著降低(P<0.05);0.1%、0.2%、0.4%组显著高于金霉素组(P<0.05),0.8%组与金霉素组作用相当(P>0.05)。与对照组和金霉素组相比,乳酸杆菌数量0.1%组差异不显著,0.2%、0.4%、0.8%组均显著提高(P<0.05);双歧杆菌数量0.1%和0.8%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0.2%、0.4%均显著提高(P<0.05)。在试验条件下,该枯草芽孢杆菌-刺五加多糖合生元产品对蛋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盲肠微生物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效果与添加量有关,0.2%和0.4%组效果显著,综合考虑,当添加0.4%时饲喂效果较好。

    2016年09期 v.37;No.510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母猪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不同脂肪类型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石宝明;田美丽;陈孝龙;王琳;刘涛;张曦文;单安山;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VE(44 IU/kg和250 IU/kg)和不同脂肪类型(3.5%豆油和3.5%亚麻籽油)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经产母猪(长白×大白,3~4胎)48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12头母猪。试验从母猪妊娠107 d开始持续至仔猪断奶(哺乳期21 d)结束,约28 d。结果表明,添加高水平的VE(250 IU/kg)显著提高了仔猪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亚麻籽油显著提高了仔猪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亚麻籽油能显著提高母猪乳、仔猪血浆和脑组织中n-3 PUFA的比例(P<0.05)。添加VE能显著提高母猪乳、仔猪血浆及脑组织中VE的含量(P<0.05)。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添加亚麻籽油和VE能够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及改变仔猪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

    2016年09期 v.37;No.510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菜籽粕芥子碱的热醇提取

    余丹;邹成义;李斌;屈东;黄小丽;

    试验旨在分离提取菜籽粕中的芥子碱,为进一步研究芥子碱的功能提供试验材料。将市售菜籽粕样品混合均匀后采用石油醚脱脂处理,脱脂样品按照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85.5℃、甲醇乙醇体积比35、料液比126进行粗提,粗提浸膏用20%KSCN溶液盐析,再用40倍量(质量/体积)的95%热乙醇重结晶数次。根据颜色反应和显微镜检验结果判断结晶物的主要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浸膏和结晶物中芥子碱含量。结果表明:1菜籽粕残油含量为7.6%。2结晶物主要成分为芥子碱。3菜籽粕浸膏和结晶物的提取率分别为10.01%和2.54%,浸膏和结晶物中芥子碱(以芥子碱硫氰酸盐计)纯度分别为68.22%和91.49%,菜籽粕样品中芥子碱(以芥子碱硫氰酸盐计)的含量为2.32%。利用本研究的工艺,能够有效提取菜籽粕中的芥子碱。该技术提取工艺简单,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廉,能够满足普通试验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37;No.51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

  • 体外产气法评价南方经济作物副产物对肉牛的营养价值

    马俊南;司丙文;李成旭;王世琴;刁其玉;屠焰;

    试验主要利用体外产气法估测包括桑叶、麻叶在内的15种南方经济作物副产物对肉牛饲用的营养价值。通过体外发酵试验并采用批次培养法,将15种参试样品培养120 h,在培养过程中分别记录0、2、4、6、8、10、12、16、20、24、30、36、42、48、60、72、84、96、120 h各个时间点的产气量,并测定发酵24、48 h时发酵液的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氨态氮(NH3-N)的浓度、p H值以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由各个时间点的产气量情况来看,各种参试样品的产气量均随时间先逐渐升高最后趋于平衡,其中柑橘渣在各个时间点的产气量以及总产气量(66.41 ml)均显著高于其他原料(P<0.01);笋壳、玉米壳以及柑橘渣24 h及48 h时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原料(P<0.01),而乙酸/丙酸最高的是红苕藤(P<0.05)。在24 h及48 h两个时间点发酵液中氨态氮(NH3-N)浓度最高的均为红苕藤,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两个时间点p H值的测定,发现培养过程中发酵液的p H值保持相对恒定在6.7~6.9之间。柑橘渣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两个时间点分别以56.18%和62.42%保持最高,其次是红苕藤和花生藤。在本试验条件下,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柑橘渣、桑叶、花生藤、红苕藤、笋壳、玉米壳、象草等原料均可以通过加工利用作为新型饲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而麻叶、甘蔗渣、油菜秸秆的利用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016年09期 v.37;No.510 3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处理玉米秸秆饲料对延边黄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尹云厚;崔树和;李香子;高青山;严昌国;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膨化、青贮、黄贮玉米秸秆饲料)对延边黄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取单因子设计方法,选取18头,体重为(350±15.36)kg、月龄相近、健康无病的延边黄牛,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组别处理为膨化组(基础精料+膨化玉米秸秆饲料),青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青贮玉米秸秆饲料),黄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胴体产肉率青贮组高于膨化组,膨化组高于黄贮组,青贮组、膨化组与黄贮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贮组净肉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眼肌面积最高的为膨化组(91.75 cm2),比黄贮组提高了4.87%;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等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剪切力分别比黄贮组降低了5.26%、4.01%;C141含量三组间差异均显著,青贮组显著高于膨化组(P<0.05),膨化组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0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1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膨化组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青贮组和黄贮组(P<0.05);膨化组和青贮组的UFA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综上所述,常规青贮和膨化玉米秸秆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肉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以及部分脂肪酸含量,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和膨化处理后可以作为优质的育肥牛粗饲料,明显优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

    2016年09期 v.37;No.510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发酵技术

  • 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优化

    杨柳;王磊;张一;陈宇飞;

    研究混菌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以豆粕的可溶性蛋白和大豆球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设计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含水量、外源酶的添加量、初始p H值等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添加量为4%,初始p H值为6.5,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时间为7 d、发酵温度40℃,初始含水量为40%,外源酶的添加量为0.45%,该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168.5μmol/g,大豆球蛋白的含量为11.2μmol/g,效果理想,为豆粕固态发酵的应用提供参考。

    2016年09期 v.37;No.510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微贮香蕉茎叶品质评定研究

    陆健;钟毅;刘大钦;陈涛;王学梅;

    研究选用香蕉茎叶作为青贮原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分为5个处理,分别添加0、1%、2%、3%、4%的微生态制剂,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青贮后第5周采集青贮饲料进行品质评定。以研究添加不同剂量微生态制剂对青贮饲料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和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香蕉秸秆不论常规青贮还是微生物处理均能获得感官品质优等的青贮饲料,尤其是微生物处理提高了青贮香蕉秸秆品质;添加微生物处理组p H值和乳酸菌菌落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均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比例增加呈上升趋势;第Ⅰ、Ⅱ和Ⅲ组青贮秸秆乳酸的含量显著低于第Ⅳ、Ⅴ组,而第Ⅳ组和第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随着微生物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微生物制剂组乙酸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Ⅰ组与第Ⅱ和Ⅲ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与第Ⅳ、Ⅴ组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丁酸含量极少,且差异不显著(P>0.05)。青贮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原料(P<0.05或P<0.01),并且微生物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处理间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NDF和ADF差异不显著(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各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青贮后WSC水平显著降低,尤其是微生物处理组。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微生物处理能够提高香蕉茎叶青贮品质,添加水平达到1%即可。

    2016年09期 v.37;No.510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检测技术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

    杜兵耀;马晨;余雄;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谷物样品经提取后,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对其进行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相符率可达90%以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操作简单、快速、方便,可以应用于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现场快速检测。

    2016年09期 v.37;No.510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工作研究

  • 2014年呕吐毒素在饲料产品中的污染分布规律

    程传民;李云;周朝华;柏凡;王宇萍;曾晓芳;廖峰;

    对饲料产品中呕吐毒素污染状况调查,共检测样品1 655个,通过酶联试剂盒初筛和液相色谱法验证两种形式进行。呕吐毒素在泌乳期奶牛精料补充料和青年母猪配合饲料中超标相对较严重,超标率分别为20.0%和9.0%。饲料产品中呕吐毒素污染在不同地区中存在差异,西南地区仔猪配合饲料超标率达到16.0%,而华南地区的仔猪配合料超标率为1.9%。不同企业规模的饲料产品受呕吐毒素污染程度差异较小。

    2016年09期 v.37;No.51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饲料工业》(英文版)征稿启事

    <正>2008年《饲料工业》推出英文版,作为行业第一本英文版杂志,自出版以来极大地满足了行业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求,让外国的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一些行业资讯、发展动态、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为企业搭建与国际间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乃至全球饲

    2016年09期 v.37;No.510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