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中草药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余雄;院东;彭国亮;杨云安;邵伟;

    中草药具有防病保健、促进生长、几乎无残留和无耐药性的优势,在大力发展绿色产品,追求产品品质的发展趋势下,中草药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中草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对其促进采食量、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促进乳腺发育和减少热应激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中草药在应用方面的缺陷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合理开发中草药资源,促进奶业生产提供指导。

    2015年21期 v.36;No.49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工艺设备

  • 加工工艺对蚕豆叶粉草鱼颗粒饲料硬度影响的研究

    冷进松;戴媛;朱珠;陈海玲;王磊鑫;

    文章以蚕豆叶粉和紫苏饼粕为主要原料的草鱼颗粒饲料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运用淀粉物料硬度测定仪和碎脆度测定装置,以磨下度和碎脆度为评价指标衡量颗粒饲硬度,分析原料粉碎粒度、调质含水量、膨化压强、蒸汽调质温度、喷涂油脂用量、冷却时间等加工参数对蚕豆叶粉草鱼颗粒饲料品质属性硬度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膨化压强、喷油量的增加,不论是磨下度,还是碎脆度都逐渐增加,硬度越小;随着粉碎粒度、调质含水量、调质温度的增加,颗粒饲料的磨下度和碎脆度逐渐下降,硬度越高;随着冷却时间增加,颗粒饲料的磨下度和碎脆度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其硬度先上升后逐渐降低。确定了以上因素对硬度的影响程度,进而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优化草鱼颗粒饲料生产工艺。

    2015年21期 v.36;No.49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粉碎工艺对现代饲料加工及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宇;程宗佳;王勇生;雷恒;邹三元;

    粉碎工艺是饲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粉碎粒度对后续的饲料生产过程及猪的生产性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综述了饲料粉碎工艺对饲料生产、成本及各生长阶段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粉碎粒度未来的研发方向和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2015年21期 v.36;No.49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长白山地区5种可利用饲草营养成分及单宁含量动态分析

    马敏;赵微;李成云;

    文章研究了长白山地区山野豌豆(Viciaamoena Fisch)、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榛子叶(Corylaceae leaf)和柞树叶(Xylosma racemosum leaf)叶片中水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Ash)等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总酚、简单酚、单宁和缩合单宁的含量随生育期推移的变化动态,借此来评价这5种植物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5种植物叶片中CP和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而NDF、ADF及Ash表现为上升的趋势;样品中总酚、简单酚、单宁、缩合单宁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表现不规则波浪型变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在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明显,说明植物种类是影响植物酚类含量的主要因素。通过营养成分以及相对饲用价值(RFV)的测定发现5种植物都具有可观的饲用价值,而且通过试验对其单宁含量动态的分析,为这5种饲草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充分发挥植物单宁保护过瘤胃蛋白及防止膨胀病等功能,深度挖掘长白山地区这5种常见饲草的应用潜能。

    2015年21期 v.36;No.498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5种蒲公英营养成分分析

    丁梦军;郝丽珍;张凤兰;杨忠仁;郑清岭;张晓艳;布仁吉雅;代春玲;

    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种蒲公英中营养价值的高低,为蒲公英属饲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蒲公英属的斑叶蒲公英、阿尔泰蒲公英、中亚蒲公英、绯红蒲公英和红梗蒲公英叶片为试验材料,定量分析了其主要营养成分,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蒲公英叶片中,斑叶蒲公英的粗脂肪(4.78%DW)、粗蛋白质(20.27%DW)和可溶性糖(24.91 mg/g FW)含量最高;红梗蒲公英的可溶性蛋白(8.17 mg/g FW)和氨基酸(24.67 mg/100 g FW)含量最高;中亚蒲公英酸性洗涤纤维(30.66%DW)、含水量(74.16%FW)和维生素C(47.96 mg/100 g FW)含量最高;绯红蒲公英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6.88%DW)较高。综合评价中红梗蒲公英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阿尔泰蒲公英,中亚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最低,蒲公英8种营养物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中性洗涤纤维,其次是氨基酸,营养价值最差的是粗蛋白质。结果提示:红梗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最高,其后依次为阿尔泰蒲公英、绯红蒲公英、斑叶蒲公英和中亚蒲公英。

    2015年21期 v.36;No.49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饲粮中肉桂醛替代抗生素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指数的影响

    邹胜龙;贾安峰;陈征义;石林;龚红;

    试验旨在研究肉桂醛替代饲粮中部分抗生素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12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5%金霉素500 mg/kg+10%硫酸粘杆菌素200 mg/kg+5%喹乙醇2 000 mg/kg;B、C、D组为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00、300、400 mg/kg的肉桂醛替代对照组饲粮中的喹乙醇。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A比,试验C组和试验D组仔猪末重显著增加(P<0.05);试验B组仔猪末重有增加的趋势(P=0.06);3个试验组(B、C、D)均显著提高仔猪全期ADFI(P<0.05);试验C组和试验D组能显著提高仔猪全期ADG(P<0.05);试验D组仔猪全期F??G有降低的趋势(P=0.07)。试验D组能显著改善仔猪皮毛柔顺光亮程度(P<0.05)。3个试验组(B、C、D)与对照组A相比,仔猪腹泻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400 mg/kg肉桂醛替代部分抗生素可以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改善仔猪皮毛柔顺光亮程度。

    2015年21期 v.36;No.49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响应面法优化砂引草多糖的提取工艺

    张欣;贝盏临;丁春霞;

    以砂引草为试验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选择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单因素试验的自变量,最终多糖的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各自变量及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影响的响应面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砂引草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0、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5 h,砂引草多糖提取的实际得率2.75%。

    2015年21期 v.36;No.49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山竹壳色素通过微波辅助结合超滤法分离研究

    周孟清;张璐;贾峰;宴和平;谢申伍;赵银丽;黄进;

    为了开发山竹壳色素作为蛋鸡饲料添加剂,采用膜法分离其中的活性物质。采用超滤膜装置结合微波辅助法分离山竹壳色素物质。山竹壳原料粉末质量约50 g,料液比为1:10,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研究山竹壳粒度(30、100、200目)、溶剂浓度(30%、40%、50%)、微波功率(160、320、480 W)、微波时间(10、20、30 s)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溶剂浓度对提取结果影响差异显著(P<0.05),最佳提取条件为山竹壳粒度过100目筛、提取溶剂为50%乙醇-0.108%HCl混合溶液、微波溶解功率为160 W、微波溶解时间为20 s。在适宜条件下超滤法结合微波辅助法可以用于提取分离山竹壳色素,这为开发山竹壳色素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做出了有益尝试。

    2015年21期 v.36;No.49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发酵豆粕对保育猪生长环境、生长性能及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陈玉龙;周艺;曾丹;何艳柳;刘巧婷;卢昱屹;李莉明;卓清;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按照不同比例替代保育猪日粮中的普通豆粕对保育猪生长环境、生长性能及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饲养试验选择日龄相近、体重(9±0.5)kg三元杂28 d断奶仔猪33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2头猪,公、母各半,试验期为41 d,其中预饲期7 d。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环境:试验组猪舍内NH3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猪舍(P<0.01),更加适宜保育猪的健康生长。2生长性能: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对保育猪料重比、腹泻率影响显著(P<0.05)3免疫指标:添加发酵豆粕对保育猪的Ig G和Ig A影响显著(P<0.05)。添加全发酵豆粕替代普通发酵豆粕对保育猪生长环境、生长性能以及生化免疫指标等效果较好,其中以添加全为发酵豆粕效果最佳。

    2015年21期 v.36;No.49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发酵茯苓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高鹏辉;夏九龙;王志龙;武洪志;焦睿颖;王利军;刁新平;

    选取240头28日龄体况相近(7±0.2)kg长大二元杂交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其中A为空白对照组,B~F组分别为添加抗生素组、0.20%未发酵茯苓组、0.15%发酵茯苓组、0.20%发酵茯苓组、0.25%发酵茯苓组。试验周期为28 d。试验旨在探讨发酵茯苓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发酵茯苓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确定发酵茯苓在仔猪日粮中的最佳添加量。试验结果证明,发酵茯苓有增强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强断奶仔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缓解早期断奶所带来的应激效应。发酵茯苓在提高免疫功能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较空白对照组Ig A、Ig G、Ig M、TNF-α、IL-2、IL-4分别提高了31.02%、16.87%、13.42%、44.06%、53.19%、1.64%。结果表明,添加0.20%和0.25%发酵茯苓两组和添加抗生素组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基本一致,结合养殖效益,认为0.20%为最佳的发酵茯苓添加量。

    2015年21期 v.36;No.498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低蛋白和杂粕日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血液指标和猪舍氨气的影响

    黄健;邓红;谢跃伟;肖融;江山;刘作华;

    用50 kg左右的DLY生长猪196头,分4个处理(标准豆粕日粮、标准8%杂粕日粮及其相应低蛋白日粮),各处理日粮按NRC1998标准配制,可消化赖氨酸、苏氨酸、蛋+胱氨酸、色氨酸和异亮氨酸达到理想蛋白氨基酸比例和水平,研究低蛋白和杂粕日粮对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血液指标和猪舍氨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50~80 kg阶段标准豆粕和8%杂粕日粮粗蛋白质降低3个百分点,对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2蛋白质降低3个百分点显著降低日粮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豆粕日粮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没有降低,杂粕日粮所有氨基酸表观消化率都显著降低(P<0.05);对纤维、脂肪、灰分、钙和磷表观消化率也有不同程度影响;3低蛋白质日粮显著降低猪血浆尿素氮水平(P<0.05);4低蛋白日粮能显著降低猪舍有害气体氨气浓度(P<0.05)。

    2015年21期 v.36;No.498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

  • 营养水平对肉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郭峰;屠焰;杜红芳;陈仁杰;刁其玉;

    研究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的代乳品对南方地区哺乳期肉用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进而确立代乳品能量和蛋白质参数,为南方地区肉犊牛的饲料配制提供数据支持。采用2×2因子设计,犊牛代乳品的能量水平为16、14 MJ/kg,粗蛋白水平为25%、22%,共计4种。选取新生犊牛40头,21日龄断母乳并根据日龄和体重一致原则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0头犊牛,分别饲喂上述4种代乳品,于77~85日龄进行消化试验并静脉采集血液。结果显示相同能量水平,犊牛对代乳品中粗脂肪和钙的表观消化率随粗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提高(P<0.05);较低粗蛋白水平代乳品,随其能量水平的升高,粗蛋白消化率显著提升(P<0.05);低能低蛋白组(DE:14 MJ/kg,CP:22%)营养物质消化率略小于其它各组。饲喂低能量水平代乳品时,随其粗蛋白水平的升高,犊牛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饲喂高能量水平代乳品时,随其粗蛋白水平的升高,犊牛血清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代乳品能量和粗蛋白水平对犊牛其它血清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高能量水平(DE:16 MJ/kg)有助于犊牛粗蛋白质消化吸收,高蛋白水平(CP:25%)有助于犊牛对粗脂肪和钙的利用,低能低蛋白水平(DE:14 MJ/kg,CP:22%)日粮不利于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2015年21期 v.36;No.498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瘤胃保护型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舍饲滩羊胴体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桂杰;寇启芳;牛文志;

    试验旨在探讨瘤胃保护型N-氨甲酰谷氨酸(RP-NCG)对舍饲滩羊肉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0.15±0.42)kg的健康公滩羊18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3只羔羊。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0%RP-NCG,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第60 d,放血处死滩羊,采集血液,离心分离血清;分割胴体并测定肉质,收集肝脏和背最长肌,-20℃保存,用于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RP-NCG可显著提高滩羊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P<0.05),显著降低了滩羊GR值(P<0.05)。日粮添加RP-NCG显著提高滩羊血清和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P<0.05),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提高(P<0.05),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RP-NCG可改善舍饲滩羊胴体性状及体脂分配,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肉质目的。

    2015年21期 v.36;No.49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经济动物

  • 饲料调味剂对育成期蓝狐采食量和采食行为的影响

    孙伟丽;刘峰;樊燕燕;孙皓然;李光玉;

    试验在蓝狐干粉饲料中添加肝脏香、鸡肉香等不同种类的饲料调味剂,通过对比蓝狐对基础饲粮和添加调味剂饲粮以及不同调味剂饲粮组之间的采食量和采食速度差异,确定对育成期蓝狐有诱食效果的调味剂种类以及添加剂量。饲养试验采用自由选择法试验,蓝狐自由采食对照组及试验组饲粮,试验组饲粮调味剂包括肝脏香、鸡肉香、玉米香、奶香型、甜味剂和大肠香等6种,设置了基础饲粮与每种调味剂对比,以及筛选不同调味剂之间对比总计10组对照模式。选取育成期体重相近的健康蓝狐6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6只,公母各半,单笼饲养。预饲期7 d,试验期14 d,每只蓝狐提供2个料盆,同时饲喂试验组和对照组饲粮,笼箱顶端安装摄像头监控蓝狐采食行为,试验期全程采集6 d的监控录像。结果表明:育成期蓝狐对不同饲粮试验组和对照组表现出不同的采食行为,奶香型与对照组偏嗜指数1.50、奶香型与鸡肉香偏嗜指数1.53,甜味剂与鸡肉香组偏嗜指数1.40,这三组的偏嗜指数高于其他组;玉米香和肝脏香组偏嗜指数均为0.99,表明玉米香和肝脏香对育成期蓝狐无明显诱食效果。采食速度最高组出现在第4组,奶香型饲量达到352.74 g/s,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饲粮。试验从5种饲料调味剂中筛选出奶香型和甜味剂对育成期蓝狐有显著的诱食效果,为合理利用调味剂配制适合育成期蓝狐的饲料以及提高生产性能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2015年21期 v.36;No.498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饲料企业财务管理浅见

    蒋宏;

    目前的饲料企业由于入行门槛低从而导致厂家数目众多、竞争无序、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产能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暴露;为了使现有的饲料企业能够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在市场竞争与行业整合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饲料行业特点为中小饲料企业提出了实用的财务管理建议。

    2015年21期 v.36;No.498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