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恒甲;刘新轶;冯晓宇;刘凯;谢楠;黄辉;于宁;试验采用4×4双因子设计,设计蛋白水平25%、30%、35%及40%,脂肪水平2%、4%、6%及8%,探讨不同蛋白质、脂肪水平对三角鲂[(19.1±0.52)g]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试验鱼在1.0 m×1.0 m×1.5 m的网箱中进行养殖,每天投喂3次,试验周期8周。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三角鲂增重率、饲料系数、摄食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肝体比、脏体比及全鱼的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其中,35%蛋白水平及6%脂肪水平下,三角鲂的增重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及成活率等指标优于其它各组。40%蛋白质水平下三角鲂肝体比显著高于25%与30%水平(P<0.05),但与35%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蛋白质水平下,三角鲂脏体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脂肪水平下,三角鲂肝体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脂肪水平组的脏体比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其它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三角鲂肥满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蛋白质水平在25%~35%之间时,三角鲂全鱼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当蛋白含量为40%时,全鱼蛋白含量却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不同脂肪水平对三角鲂鱼体蛋白质、脂肪及灰分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但却无显著的规律性。综合分析以上结果,以增重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及鱼体蛋白质含量等指标为主要参考对象,本试验条件下,三角鲂鱼种的适宜蛋白质及脂肪水平分别为35%和6%左右。
2014年14期 v.35;No.467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