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生物饲料技术内涵辨析

    李绍章;

    文章针对生物饲料产业发展存在的模糊认识,重点论述了生物饲料的本质特征、技术内涵,产品的技术特点、功能特性要求,产业化研究开发的重点、方向及技术障碍等问题。文章认为饲料原料经酶解发酵生物技术"加工作用"而获得易于动物消化利用,益于动物健康、食品与环境安全的新的营养或生物功能性物质成分是生物饲料的本质特征,是生物饲料技术优势与现实需求的价值所在。但酶解发酵加工"产物"的稳定性极差,加上后加工与应用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产物的数量、品质及其功能活性被不同程度地消减甚至完全破坏,生物饲料实际上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研究开发在养殖现场制造并限时饲用的"鲜饲"型全价配合饲料是生物饲料产业开发的方向,针对酶解发酵产物的特性建立相应科学有效利用技术是工作重点。

    2014年12期 v.35;No.46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饲料添加剂

  • 饲料中添加抗菌脂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史庆超;卢俊姣;陆鹏;郭清雄;翟少伟;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脂肽(antimicrobial lipopeptides,AMI)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9.39±0.03)g的吉富罗非鱼32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2.5、25 mg/kg和50 mg/kg抗菌脂肽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7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AMI添加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日摄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P<0.05);50 mg/kg添加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2.5 mg/kg和25 mg/kg添加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2.5 mg/kg和25 mg/kg添加组(P<0.05),12.5 mg/kg和25 mg/kg添加组间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各AMI添加组间日摄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间摄食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AMI添加组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AMI添加组间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50 mg/kg添加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12.5 mg/kg和25 mg/kg添加组(P<0.05),12.5 mg/kg和25 mg/kg添加组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抗菌脂肽可以提高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本试验条件下抗菌脂肽最适添加量为50 mg/kg。

    2014年12期 v.35;No.46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普肥特促仔猪生长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

    汤志毅;

    为有效降低仔猪腹泻,促进仔猪生长,采用从哺乳母猪的饲养和断奶仔猪饲养二个环节上进行科学实验。为猪养殖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设计哺乳母猪和仔猪日粮配方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母猪实验:选择60头母猪,胎次(3~4胎)、膘情、产仔数等生产性能基本相同。实验分2个处理,对照组饲喂猪场基础日粮;实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3 kg/t的普肥特。每处理2个重复,每组15头母猪,实验时间55 d。实验结果表明,普肥特对母猪的肠道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降低了产房仔猪的腹泻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断奶仔猪实验:选择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2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共380头,随机2组,每组9栏,其中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基础日粮+3 kg/t普肥特,实验时间50 d。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日增重和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能明显节约饲养成本。二个实验结果表明,普肥特具有很多优点,高效无污染、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养成本,因此,普肥特能作为一种抗生素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4年12期 v.35;No.465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竹笋多糖对中华绒螯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李义;俞泉宇;陈亚军;何沅滨;

    为研究竹笋多糖(BSP)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分别以1、5、10、2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对试验蟹体腔注射BSP,同时设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在注射后第1、4、7和10 d,取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吞噬百分率(PP)、吞噬指数(PI)、呼吸爆发(RB)活性、血清溶菌酶(LSZ)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在注射BSP后的第4 d,从每个处理组中取蟹6只,以1.2×107cfu/kg体质量的剂量体腔注射接种中华绒螯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CL99920菌株,记录接种7 d后各组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注射适量的BSP能显著地增加中华绒螯蟹的THC、PP和PI(P<0.05),显著地增强血清LSZ与SOD活性(P<0.05),对血细胞RB活性(·O2-产量)无显著的影响(P>0.05);注射BSP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中华绒螯蟹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从整体上看,以10 mg/kg体质量的剂量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调节效果较佳,免疫保护率可达83.33%。

    2014年12期 v.35;No.46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或植物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

    刘泓宇;李正;孙武卫;谭北平;董晓慧;迟淑艳;杨奇慧;

    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添加0.3%氟苯尼考(Florfenicol)为抗生素对照组,其余4组分别添加200 mg/kg RapXOL(植物提取物组),5×109、5×1010cfu/kg和5×1011cfu/kg S12(PS1~3益生菌组)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4 g/尾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8周。结果显示,添加益生菌S12及植物提取物可明显提高对虾的成活率(P<0.05);添加植物提取物显著提高全虾蛋白含量(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S12和植物提取物均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吞噬率、溶菌酶、SOD、酚氧化酶(PS1组除外)及抗菌活力(PS1组除外)(P<0.05);PS2和PS3组对虾SOD活性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P<0.05)。中期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结果显示,PS2和PS3组对虾死亡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末期攻毒结果显示,PS1、PS2和PS3组对虾累积死亡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与抗生素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S12和植物提取物RapXOL能提高对虾的成活率和免疫能力,可作为良好的免疫增强剂。

    2014年12期 v.35;No.465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黄金华;梁珠民;宁国信;王士长;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60头平均体重为(8.06±0.31)kg的(28±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3%的复合益生菌制剂的试验饲粮,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添加0.1%、0.2%、0.3%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均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显著提高饲粮的总能、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灰分、钙、磷的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P<0.05);其中,以添加0.2%的效果最好。由此可见,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均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免疫能力,以0.2%为最适添加量。

    2014年12期 v.35;No.465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铜与锌对钼中毒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珅;毕聪明;梁军生;肖银霞;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添加剂量的铜与锌对钼酸钠中毒的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口服钼、铜、锌,其中试验Ⅰ组30 mg/kg钼酸钠、试验Ⅱ组30 mg/kg钼酸钠+15 mg/kg硫酸铜、试验Ⅲ组30 mg/kg钼酸钠+15 mg/kg硫酸锌和试验Ⅳ组30 mg/kg钼酸钠+15 mg/kg硫酸铜+15 mg/kg硫酸锌,试验Ⅴ组为对照组,口服无离子水。试验期30 d,测定血液中T、B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30 mg/kg的钼对小鼠的淋巴细胞造成损伤,降低了球蛋白的含量。锌对高钼小鼠免疫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铜的保护作用不明显;铜、锌同时应用对高钼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014年12期 v.35;No.465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实验动物饲料营养与家畜饲料营养的比较

    寇红岩;闫立新;苗玉涛;冼健安;潘训彬;王安利;刘跃昌;

    实验动物饲料是研究者利用动物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为保证实验动物所完成的实验数据准确性好、重复性好、精确度高,对实验动物饲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实验动物饲料营养和家畜饲料营养作对比,使实验动物养殖人员和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的饲料营养引起足够重视,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实验动物的品质。

    2014年12期 v.35;No.46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生长猪蛋白质需要量的估计

    王继华;王绥华;

    文章分析了NRC(2012)给出的氮和SID必需氨基酸需要量,认为它推荐的SID必需氨基酸需要量与氮需要量之比不合适。导出了根据NRC(2012)推荐的SID氨基酸需要量估计蛋白质需要量的公式,通过2个实例分析了公式的性能和用法。

    2014年12期 v.35;No.46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东北黑斑蛙皮肤抗菌肽的分离及抗菌活性检测

    郝镯;李楠;王雅丽;蔡玉峰;李树民;刘全;王承宇;李吉平;

    从成年及幼年两组东北黑斑蛙皮肤分泌物中分离抗菌肽,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检测。采用电刺激法,收集黑斑蛙皮肤分泌物,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应用MALDI-TOF/TOF质谱仪鉴定,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检测抗菌肽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AMP1及AMP2的抑菌作用较好,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 349.205 Da及1 373.820 Da。AMP1的MIC值分别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6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8μg/ml、枯草芽孢杆菌64μg/ml、肠炎耶尔森氏菌16μg/ml、肺炎克雷伯菌64μg/ml、大肠杆菌8μg/ml;AMP2的MIC值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2μg/ml、枯草芽孢杆菌128μg/ml、肠炎耶尔森氏菌32μg/ml、大肠杆菌16μg/ml。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性,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2014年12期 v.35;No.465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王蕾;李贤宇;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牛瘤胃中分离出382株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经初筛、复筛证明,C5菌株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C5菌株的产酶能力,初步确定其最佳产酶条件为:最适pH值6.0,最适温度28℃,最适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64 h后酶活力达到高峰。

    2014年12期 v.35;No.46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饲料中草酸盐对反刍动物的危害及其预防

    龙淼;何润霞;刘敏跃;尚丽娟;李鹏;何建斌;

    草酸及草酸盐是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它会结合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如铁,使这些元素不能被利用,导致钙和磷代谢紊乱并导致过度的骨元素动员,引起反刍动物严重的低钙血症。文章就草酸盐对反刍动物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加以简要介绍,为今后防治反刍动物草酸盐中毒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4年12期 v.35;No.465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酒糟饲用价值分析与应用探讨

    谢正军;曹镜明;万建华;

    文章系统分析了白酒糟作为畜禽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特点,并对其开发作为饲料原料的方法、技术和效果进行了全面探讨,为充分合理利用白酒糟产品提供参考。

    2014年12期 v.35;No.465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有机微量元素

  • 有机微量元素对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概况

    高雁;王立辛;

    有机微量元素是一种安全、高效、低污染的添加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可改善动物的繁殖、生长和免疫机能,是畜禽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要素之一。文章综述了有机微量元素的定义、特性和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2014年12期 v.35;No.46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猪营养国际论坛

  • 猪饲喂动物蛋白的营养价值

    Oscar J.Rojas;Hans H.Stein;

    在猪饲料中最广泛使用的动物蛋白是肉骨粉和鱼粉,它们都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也是可消化钙、磷的良好来源。在鱼粉和肉骨粉中,磷的消化率和产品中灰分含量是呈负相关的。家禽产业的副产物包括鸡肉粉、家禽副产物和AV-E Digest都广泛用于饲喂断奶仔猪,因为这些产品有助于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水解羽毛粉是另一个家禽产业的副产物,可以用于生长育肥猪的饲料。水解小肠蛋白在近年来也已经允许用于断奶仔猪饲料的氨基酸来源。血液制品,无论是通过环形干燥、滚筒干燥或喷雾干燥的,都是有价值的氨基酸和磷的来源,喷雾干燥的血液制品具有非常好的氨基酸消化率。乳制品工业的副产品包括乳清粉和低蛋白乳清粉,不像其他动物源性饲料原料一样,乳清粉和低蛋白乳清粉氨基酸含量不丰富,主要是作为乳糖的来源饲喂断奶仔猪,并且乳清粉和低蛋白乳清粉的磷都具有很高的消化率。

    2014年12期 v.35;No.465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