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水产膨化饲料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冷向军;

    近年来,水产膨化饲料的发展十分迅速。与传统颗粒饲料相比,膨化饲料在原料选用、营养参数确定、配方设计、加工工艺、投饲技术等方面均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文章结合本实验室近年来在膨化饲料领域开展的一些研究,拟就膨化饲料生产、使用中所关注的几个问题作一综述,包括膨化对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的影响,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作用效果的比较,膨化对蛋白质、脂肪需要量的影响,膨化饲料中氨基酸的应用等,为膨化饲料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2014年08期 v.35;No.46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饲料添加剂

  • 竹叶黄酮对持续高温状态下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杨奇;杨宇生;曾妮;张锦玥;王志刚;赵谨;先清柏;舒刚;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竹叶黄酮对持续高温状态下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7日龄AA肉仔母雏15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8、1.6、3.2 g/(kg·d)的竹叶黄酮,试验期35 d[环境温度(30±2)℃]。结果表明:随着竹叶黄酮浓度的增加,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有提高的趋势,试验3组、4组与对照组相比料重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3组与对照组的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竹叶黄酮对持续高温状态下的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以1.6 g/(kg·d)添加水平为最佳。

    2014年08期 v.35;No.46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饲粮添加微囊丁酸钠对AA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费枫;柘丽;侯嘉;余荣;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微囊丁酸钠对AA肉种鸡产蛋率、正品蛋率及存栏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0 000只31周龄健康的AA肉种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两个重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500 g/t的微囊丁酸钠。试验期为8 w。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期间添加微囊丁酸钠提高了肉种鸡产蛋率2.93%,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8 w,试验组较对照组产蛋率提高了5.35%,差异接近显著;微囊丁酸钠组正品蛋率较对照组提高了2.23%,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微囊丁酸钠组显著提高试验第6、7 w肉种鸡存栏率。试验结束时,微囊丁酸钠组存栏率较对照组提高了0.91%。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微囊丁酸钠能够提高AA肉种鸡产蛋率、正品蛋率及存栏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2014年08期 v.35;No.461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酶制剂

  • 新型耐热植酸酶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曹贵彬;熊昊;于会民;游金明;韦启鹏;邹志恒;王秀静;

    研究旨在探讨低磷日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替代一部分磷酸氢钙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56头遗传背景相同、初始体重为(8.37±0.97)kg的30日龄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仔猪。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日粮、低磷日粮、低磷日粮基础上添加5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和低磷日粮基础上添加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①基础日粮组及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相比低磷日粮组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的死亡率(P<0.05)。②各处理之间血液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酶活和三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的IgG、IgA、IgM有升高的趋势。③各处理间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酶活及丙二醛(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和基础日粮组抗氧化能力有上升趋势。由此可知,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替代部分无机磷,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综合各项指标,1 000 U/kg的新型耐热植酸酶能起到更好的替代无机磷的作用。

    2014年08期 v.35;No.46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植酸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孙朋朋;宋春阳;

    植酸酶能将植酸磷水解为可以被动物利用的无机磷;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酸酶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对饲料的利用率,还能减少磷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近年来植酸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植酸酶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2014年08期 v.35;No.46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全雄黄颡鱼摄食前后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杨家威;孙龙生;蔡春光;赵跃;杨泽禹;丛宁;

    试验旨在对饥饿28 h全雄黄颡鱼再摄食后0、1、2、4、6、8 h消化道组织(肝胰腺、胃、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以肠道最强,在摄食后0~8 h内,其活性分别是肝胰腺的10~30倍、胃的10~200倍,其高低顺序为肠>肝胰腺>胃,肠淀粉酶活性在摄食后1 h快速上升,2 h到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4~8 h维持在较稳定水平。脂肪酶活性高低顺序是肠>肝胰腺>胃。肝胰腺和肠组织脂肪酶活性在摄食前后不同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而胃脂肪酶活性则是摄食后1 h开始上升,2 h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6 h到达峰谷后又呈上升趋势。胃蛋白酶活性以胃组织最强,其高低顺序是胃>肝胰腺>肠,不同时间点胃组织中胃蛋白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摄食前(0 h)该酶活性最高,摄食后1 h酶的活性小幅下调,此后恢复到摄食前水平,4 h后逐渐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胰蛋白酶主要存在于肝胰腺和肠道组织,其活性均是在摄食前最高,摄食后快速下降,6 h最低,此后逐渐上升。结论:全雄黄颡鱼摄食前后消化道不同消化酶活性存在时序变化和组织差异性。

    2014年08期 v.35;No.46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饲料氨基酸平衡程度对框镜鲤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申斌;王桂芹;李萌;陈秀梅;于桂玲;

    以初始体重(53.29±1.64)g的框镜鲤(Cyprinus carp L)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对照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3%),同时在以植物蛋白源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和赖氨酸配成六种等氮等能(31%蛋白,17 MJ/kg)的不同氨基酸平衡程度(EAA平衡关联度分别为0.764 9、0.704 8、0.722 0、0.737 0、0.759 1、0.778 0和0.800 8)的饲料。饲养8周,探讨氨基酸平衡对框镜鲤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添加,即随着饲料必需氨基酸平衡关联度的增加,各试验组框镜鲤生长和饲料利用都有增加的趋势,当饲料必需氨基酸平衡关联度增加到0.759 1(4组)时,试验组框镜鲤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都显著增加,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生产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当饲料必需氨基酸平衡关联度增加到0.800 8(6组)时,试验组框镜鲤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生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调节必需氨基酸的平衡关联度为0.759 1时,可适当降低饲料的蛋白含量,降低饲料成本。

    2014年08期 v.35;No.46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不同水平亚麻籽油替代鱼油对罗非鱼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彭祥和;任为;李斌斌;叶勇;关勇;林仕梅;

    在室内淡水循环养殖系统中,用亚麻籽油(LO)替代不同水平的鱼油(FO)饲喂吉富罗非鱼[初均重(22±0.5)g]8周,评价其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用亚麻籽油分别替代0%(对照组)、25%、50%、75%、100%的鱼油组成5种等氮(CP 32%)、等能(总能量15 MJ/kg)的实用饲料配方。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LO能促进罗非鱼的生长(P<0.05),50%LO替代水平组罗非鱼的末重(F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蛋白质的效率(PFR)高于其它实验组。而100%替代水平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罗非鱼的采食量(FI)、肥满度(CF)、内脏比(VR)以及体组成均未受到日粮LO替代水平的影响,而50%替代水平组罗非鱼的肝胰脏脂肪含量低于其它实验组。肌肉脂肪酸(FA)组成反映了日粮中脂肪酸的组成。背部肌肉的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随日粮LO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肌肉中22∶6n-3(DHA)的含量在75%组和100%组增加呈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亚麻籽油替代不同水平鱼油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体组成产生的影响不同。以亚麻籽油替代50%鱼油时罗非鱼的生长效果最好,而完全替代鱼油会阻碍罗非鱼的生长。但亚麻籽油高水平替代鱼油会促进罗非鱼肌肉中DHA的合成能力。

    2014年08期 v.35;No.46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米糠用量及添加乳化剂对肉鸭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张谊;

    试验旨在研究各营养指标相同条件下,日粮中不同米糠添加量以及和乳化剂的联用对肉鸭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粗脂肪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日粮中的米糠添加量分别为0%、15%、30%和30%+0.012%乳化剂,选用480只8日龄樱桃谷肉鸭,按体重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分配到以上4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鸭,常规饲养21 d后称重采样。结果表明:米糠用量在30%以内未对8~28日龄肉鸭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且在30%的米糠组中添加乳化剂不能改善8~28日龄肉鸭对脂肪的消化吸收。结果提示,在肉鸭饲料配制过程中,以30%的米糠替代其他原料是完全可行的。

    2014年08期 v.35;No.461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VC需要量的研究

    李朝纪;王骥腾;韩涛;丁建;

    实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C,从而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生长表现、体组成及组织中VC含量进行研究,以此得出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最适VC需要量。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设计6组等能、等氮的饲料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VC(0、50、150、300、600、1 200 mg/kg),对日本黄姑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每组设3重复,每个养殖桶放15尾初始重(8.15±0.05)g的日本黄姑鱼幼鱼。结果表明,未添加VC饲料组的WG和SGR值显著地低于添加水平为50 mg/kg和150 mg/kg饲料组的值。未添加VC饲料组蛋白质效率显著地低于150、1 200 mg/kg组。肌肉和肝脏中VC的含量均随着饲料VC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饲料中VC超过150 mg/kg时升高不再显著。综合生长和组织中VC含量数据,日本黄姑鱼幼鱼最适VC添加水平为150 mg/kg单磷酸酯形式的VC。

    2014年08期 v.35;No.46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膨化饲料中四种菜籽饼粕对草鱼鱼体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金素雅;叶元土;蔡春芳;肖顺应;王永玲;

    为了研究国产菜粕、印度菜粕、加拿大菜粕、冷生榨菜饼对草鱼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将4种饼粕在等氮、等能条件下分别设计为23.0%、34.5%2个添加水平(同种饼粕等氮、等油脂)配制成8种实用性试验饲料,在室内水泥池网箱中养殖均重为(39.4±2.9)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62 d。试验结果表明:①各试验饲料与其相对应的试验组的全鱼、肌肉、肝胰脏相关系数均在0.87~0.95之间,并无显著差异。②各试验组草鱼的血清、全鱼、肌肉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对应饲料的氨基酸组成的相关性不强。③依据血清、全鱼、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计算各试验组之间的血清、全鱼、肌肉的游离氨基酸整体的相关系数,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以上结果表明:4种菜籽饼粕在草鱼膨化饲料中的使用不会显著影响草鱼全鱼、肌肉、肝胰脏的氨基酸组成;各试验组之间的草鱼同一器官组织的游离氨基酸组成模式基本一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014年08期 v.35;No.461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初步探究酶法制备草鱼鱼皮胶原蛋白ACE抑制肽

    雷亚君;唐亚丽;卢立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I enzyme,ACE)是目前调节血压的重要药物。本试验采用四种酶:Protease N、A.S.1398中性蛋白酶、Alcalase 2.4 L、木瓜蛋白酶,将它们分别作用于鱼皮胶原蛋白,考察酶解产物肽得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ACE抑制活性,选出最优酶种,得到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四种酶中,A.S.1398是水解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酶种,且最适宜的酶解条件:酶解温度为50℃,底物浓度为5%,pH值为6.5。与合成药物相比,天然来源的ACE抑制活性肽安全可靠,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2014年08期 v.35;No.46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豆粕发酵用高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刘旭辉;杨亚晋;蔡军;商婷婷;张日俊;

    试验旨在从生境中筛选适用于高肽含量发酵豆粕的高产蛋白酶芽孢杆菌。初筛:样品于无菌的8.5%生理盐水中均质后80℃水浴10 min,10倍梯度稀释至一定倍数,取后三个梯度涂布于ND双层平板(上层为营养琼脂,下层为脱脂牛奶),37℃培养24 h,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以及菌落周围水解透明圈的情况对菌株进行筛选;复筛:初筛得到的菌株接种于豆粕发酵培养基,180 r/min、37℃培养48 h,根据上清液中蛋白酶活性进行复筛;菌种鉴定:运用16S rDNA和GyrA部分序列扩增测序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初筛,从样品中得到了7株产蛋白酶丰富的G+芽孢杆菌;复筛的条件下T1发酵上清液蛋白酶活性达1 547.49 U,极显著高于其它6株(P<0.01);经分子鉴定得T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由此,从豆豉中筛选得到一株适用于豆粕发酵、产蛋白酶丰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T1,它在37℃、180 r/min条件下于豆粕发酵培养基中培养42 h后上清液蛋白酶活性可达1 683.99 U。

    2014年08期 v.35;No.461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猪营养国际论坛

  • 玉米和大豆副产物以及其他替代性蛋白原料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Hans H.Stein;

    文章综述了分别用干粉碎、湿磨或干磨法生产得到的玉米和大豆副产品,包括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高蛋白脱水酒精糟(HP-DDG)、玉米胚芽、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粕、玉米麸、传统豆粕、挤压压榨豆粕、高蛋白大豆豆粕、低寡糖大豆豆粕、酶解豆粕、发酵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以及浮萍、微藻类和单细胞蛋白类替代性蛋白原料的组成成分和营养价值及其在猪日粮中的应用。

    2014年08期 v.35;No.461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