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李爱科;林燕;赵永欣;

    自抗生素被发现和使用以来,其作用功不可没,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环境中的抗生长因子产生的亚临床症状而促进动物生长,部分抗生素可以使蛋白质代谢相应得到改善,降低血液中氨、尿酸含量,增加氮沉积。抗生素还具有降低肠壁厚度、改善肠黏膜结构、降低肠道维持需要的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但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细菌抗药性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可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会在畜产品和环境中造成残留。另外,抗生素还有致基因突变、引发畸形和诱发癌症等毒副作用。因此,寻求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研发安全、高效、绿色的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已迫在眉睫。虽然一些抗生素替代品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替代抗生素,并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一些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在抗病促生长效果和全面替代抗生素方面还存在较大局限性,本期特邀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李爱科研究员就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对行业从业者有所启发。

    2013年20期 v.34;No.44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10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植物性饲料添加剂

  • 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在断奶仔猪养殖上的应用

    张博;王新建;梁征;

    断奶仔猪养殖是养猪生产中比较重要的阶段,为养猪业者所重视。随着近年来猪养殖现状的发展,植物源性产品在断奶仔猪养殖中的使用有较大幅度增加,但随产品不同而具体效果存在不同,差异较大。本文就植物性饲料添加剂(Phytogenic Feed Additives,PFA)在断奶仔猪养殖中的使用状况作出简单介绍,为断奶仔猪养殖中合理使用PFA提供基础数据。

    2013年20期 v.34;No.449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饲料添加剂牛至油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含量的测定

    窦茂鑫;赵迪;侯永清;吴涛;

    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添加剂牛至油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60..4..2),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l/min。结果显示,牛至油中香芹酚含量为37.81%,百里香酚含量为7.05%,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回收率分别为98.2%、98.4%,变异系数分别为1.0%、1.3%。试验为牛至油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检测提供了准确、灵敏、可靠的分析方法。

    2013年20期 v.34;No.44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酶制剂

  • 耐高温植酸酶的热稳定性评估方法分析

    王海燕;汤海鸥;王晓睿;杨禄良;刘影;

    耐高温植酸酶因热稳定性好、经饲料制粒后保存率高而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目前尚无评估耐高温植酸酶热稳定性的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方法。文章结合目前评估植酸酶热稳定性的方法及本实验室的实际检测结果,分别介绍了在实验室和制粒条件下的评估情况,以便为植酸酶的热稳定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20期 v.34;No.449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复合酶制剂对热应激下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任慧波;刘海林;王向荣;蒋桂韬;段洪峰;高帅;

    试验选用48头产奶量、胎次、泌乳时间和体况评分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复合酶制剂)、试验A组(添加复合酶制剂10 g/d)、试验B组(添加复合酶制剂20 g/d)和试验C组(添加复合酶制剂30 g/d)。基础日粮为粗料加精料补充料,试验期共55 d,预饲期15 d,正式期40 d。结果表明:在试验第一阶段,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二阶段,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46%、8.82%和7.43%,差异均显著(P<0.05);在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奶牛的乳成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2013年20期 v.34;No.449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水产饲料

  • 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田晶晶;萧培珍;吉红;陈昊杰;周继术;

    为探究生产一线所使用的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对两种草鱼育成期商品饲料(CY1和CY2)及该饲料饲喂草鱼的肝胰脏、腹腔脂肪组织、肾脏、肠道、脾脏、肌肉、鳃、眼、脑9种组织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CY1和CY2饲料亚油酸(LA)含量分别为35.13%和35.07%,亚麻酸(LNA)含量分别为4.93%和9.01%,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分别为1.10%和10.88%,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分别为2.12%和0.80%。饲料与组织脂肪酸组成相关性分析显示,腹腔脂肪组织和肠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系数最高,脑组织最低。为了判明脂肪酸的组织沉积特征,对组织重要脂肪酸含量与饲料相应脂肪酸含量的比值进行散点分析,发现脂肪酸离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U.FA、LA和LNA、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组织及饲料SFA、MUFA、HUFA比值大于1,LA、LNA比值小于1。不同组织器官相比较,腹腔脂肪组织的SFA、HUFA比值最低,MUFA、LA、LNA比值较高;相反,在脑组织中,HUFA比值较高,而LA、LNA比值最低。研究表明,两种商品饲料LNA的添加水平较低,LA的添加水平较高。鱼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基本反映了饲料脂肪酸组成,但脂肪酸的组织沉积模式存在差异,分析可能与不同类型脂肪酸的利用与转化特点不同有关。建议生产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饲料油脂,以满足草鱼生长及维护健康状态的脂肪酸需求。

    2013年20期 v.34;No.449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豆粕替代鱼粉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

    高文;Lemme Andreas;Claudia Silva;董延;

    实验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为实验对象,研究豆粕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Met)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及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计11种饲料:1种基础饲料(Diet 1)和10种实验饲料(Diet 2~11),各实验组以豆粕为植物性蛋白源,对鱼粉进行替代。其中,Diet 2~5分别为10%、20%、30%和50%替代鱼粉组,并分别添加0.08%、0.15%、0.21%和0.36%DL-蛋氨酸和0.13%、0.24%、0.36%和0.60%赖氨酸盐酸盐,以使其氨基酸模式(包括蛋氨酸和赖氨酸)与基础饲料一致;Diet 6~9为Diet 2~5的不添加蛋氨酸的对照组;Diet 10、Diet 11分别为Diet 3、Diet 5的不添加赖氨酸盐酸盐的对照组。实验共分11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箱25尾鱼,初始鱼重为18 g,实验周期为8周。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定量蛋氨酸和赖氨酸,豆粕替代鱼粉高达50%对生长无不利影响;在20%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上,额外添加0.15%DL-Met和0.24%Lys-HCl(78%)可获得优于基础鱼粉组的最大生长;在以豆粕为鱼粉替代蛋白源时,赖氨酸不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2013年20期 v.34;No.449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生物多糖替代黄芪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孙合美;吴琦琦;刘巧利;李丹;谷巍;

    研究拟通过甘露聚糖、海带多糖与益生素合用(简称甘海益)来替代黄芪多糖。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周期,甘海益组的料肉比低于黄芪多糖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42 d,甘海益组脾脏指数较高,与对照组和黄芪多糖组差异显著(P<0.05);35~42 d,甘海益组法氏囊指数高于黄芪多糖组(P<0.01或P<0.05);养殖前期,新城疫抗体效价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35 d后,甘海益组新城疫抗体效价较高,与对照组和黄芪多糖组差异显著(P<0.05);黄芪多糖组和甘海益组对IgG的生成均有促进作用,42 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黄芪多糖和甘海益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5 d时,甘海益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数值较高,与对照组和黄芪多糖组差异极显著(P<0.01);14 d,黄芪多糖组MDA含量较低,与对照组和甘海益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1~28 d时,黄芪多糖和甘海益组MDA含量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甘露聚糖、海带多糖与益生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可阶段性地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肉鸡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机体组织受损伤程度,可较好地替代黄芪多糖。

    2013年20期 v.34;No.449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AA+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柏明娜;崔宇;田颖;王翔宇;堵光莹;张永宏;陈国刚;牛淑玲;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AA+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AA+商品肉鸡5 40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Ⅰ、Ⅱ、Ⅲ组分别饲喂高、中、低蛋白质水平日粮。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Ⅲ组显著提高了15日龄体重(P<0.05),并极显著提高8~15 d的平均日增重(P<0.01);Ⅱ组16~30 d料重比最低,且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Ⅰ组49日龄体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显著提高了15日龄血清TP水平(P<0.05),Ⅲ组极显著提高了15日龄血清TP水平(P<0.01)、极显著降低了15日龄血清BUN水平(P<0.01);与Ⅰ组相比,Ⅲ组显著降低了49日龄血清TP水平(P<0.05)。可见,肉鸡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其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

    2013年20期 v.34;No.449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日粮阴阳离子差在泌乳奶牛日粮中的应用

    王志博;文奇男;曲永利;苗树君;

    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可调控家畜体内的酸碱平衡。近年来,由于其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文章就阴阳离子差的计算,阴阳离子差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泌乳量和乳成分、瘤胃参数的影响,及对DCAD在我国泌乳奶牛日粮中的应用的展望作了综合阐述。

    2013年20期 v.34;No.449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棕榈仁粕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唐茂妍;陈旭东;和小明;

    在一些常规饲料原料价格急剧飙升的今天,棕榈仁粕作为一种非常规能量饲料原料日益受到饲料养殖企业的重视,棕榈仁粕以其粗蛋白、粗脂肪、能量含量高等特点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文章对棕榈仁粕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2013年20期 v.34;No.44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油脂专题

  • 大豆磷脂产品生产工艺及产品现状分析

    聂留俊;王晓晓;万乃宝;张伟;孙作为;

    文章综述了大豆浓缩磷脂的生产工艺及大豆粉末磷脂、磷脂酰胆碱、羟基化磷脂的研究现状,从而为大豆磷脂产品的生产工艺创新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2013年20期 v.34;No.449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添加不同剂量的浓缩磷脂对仔猪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王晓晓;孙作为;万乃宝;张伟;

    为了比较不同浓度的大豆磷脂对试验猪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48头仔猪进行试验,以不添加磷脂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5%、1.0%、1.5%的大豆磷脂,试验期为4周,1.0%磷脂试验组每日每头猪平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为797.15 g/(d·头)、483.12 g/(d·头)、1.65。试验结果表明,在猪料中添加1.0%大豆磷脂组猪的生产性能效果最好。

    2013年20期 v.34;No.44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有机微量元素

  • 非水滴定法测定甘氨酸亚铁产品中游离甘氨酸含量的研究

    郭晓明;陆圣杰;王佳亮;许甲平;朱贤;邓志刚;

    文中分析了国标方法(GB/T 21996—2008)测定甘氨酸亚铁产品中游离甘氨酸含量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现行方法会导致很大的系统正误差和低的测试精密度,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先利用甘氨酸和甘氨酸亚铁在冰醋酸中的溶解度差异实现两者的分离,然后再用高氯酸滴定分离出的游离甘氨酸。采用改进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试,RSD为3.7%,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为95.4%~102.8%。这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具有较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实际样品分析检测的要求。该方法有望用于其它氨基酸螯合物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2013年20期 v.34;No.44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猪营养国际论坛

  • 母猪的氨基酸营养需要

    Soenke Moehn;Ronald O.Ball;

    <正>在养猪生产中,尽管母猪饲料成本占总饲料成本的20%左右,但是现阶段我们对母猪营养的关注度还不如生长育肥猪营养那么大。因此,如果我们能改善母猪营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养猪饲料成本。在过去15年,我们对母猪营养认识已经不能满足其繁殖性能提高的需求。近几年来,母猪营养的研究已经表明,传统妊娠母猪的饲喂方案需要被修改,尤其是母猪在氨基酸需

    2013年20期 v.34;No.449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