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美国、欧盟和中国饲料管理法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卫国;

    文章综述了美国、欧盟和中国的饲料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指令、指南等。美国、欧盟的饲料管理法规建设历史长、系统、完整、科学、可操作性强。我国饲料管理法规建设发展相对较晚,发展很快,需要借鉴美、欧的经验。饲料法规的发展趋势是更为科学、系统、操作简便、高效率,有利于保护食品安全、动物安全与福利、有利于建立公平、和谐的法制环境,促进饲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11期 v.33;No.41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工艺设备

  • 减震器在锤片式饲料粉碎机上的应用

    孙春一;金世哲;

    锤片式饲料粉碎机是饲料加工厂的主要粉碎设备,文章分析了粉碎机产生振动原因,介绍了减震器的布置、安装与维护,选择减震材料、类型和应用,综合给出减震器核算步骤和计算公式,并用例题说明校核过程,为设计人员和使用者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2年11期 v.33;No.416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RO-E和ADAMS的双轴高效混合机建模及仿真分析

    裴朝东;

    文章以PRO-E软件为基础,结合ADAMS软件仿真优势,构建出卧式双轴高效桨叶式混合机ADAMS工作模型,对其按工作实际进行运行仿真,并对其在工作过程中转子叶片端面线速度、端面的位移等参数进行仿真测量,进一步说明其工作性能及优越性,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机理。

    2012年11期 v.33;No.416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不同抗氧化剂和添加水平对预混料中维生素A、E保护作用的研究

    邹杨;杨在宾;杨维仁;李彦;杨占山;曹宏;

    为了研究冬季常温下预混料中维生素A、E不同存放时间的存留率以及不同抗氧化剂产品和添加水平对维生素A、E保护率效果,进行了2个试验。试验A以仔猪4%预混料(含抗氧化剂)为研究对象,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存放,每9 d用HPLC法测定VA、VE含量各一次,共6次。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维生素A、E的含量逐渐减少,第54 d,维生素A、E的检测值分别为:19.12万IU/kg和160.30 IU/kg;相对存留率分别为:53.86%和36.19%。试验B以仔猪4%预混料(不含抗氧化剂)为研究对象,分3个处理:对照组(CTR)不添加抗氧化剂;2个试验组分别添加SQM6、SQMax:1 200 mg/kg、2 000 mg/kg,40℃真空避光保存,每7 d用HPLC法测定VA、VE含量一次,共10次。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对照组相比,添加SQM6、SQMax可以使第10周维生素A检测值分别提高35.88%、22.63%;维生素E检测值分别提高34.21%、32.17%。以上结果表明,抗氧化剂对维生素A、E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两种抗氧化剂对维生素的保护作用均较好。

    2012年11期 v.33;No.41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水飞蓟残渣配合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刘铁刚;张敏;王英伟;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2个组(组间差异不显著),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组中添加水飞蓟残渣,对照组添加土霉素,在试验实施中,其它的饲养条件和技术措施质量一致。结果表明:试验组十四烷酸、油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十七烷酸、5,8,11,14-四烯二十烷酸、11-烷烯酸、花生酸、11,13-二烯二十烷酸含量都有所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棕榈酸比对照组减少了54.2%(P<0.01),从胆固醇含量的测定结果中,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9.1%,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说明,水飞蓟残渣配合饲料可替代抗生素配合饲料并比抗生素配合饲料更能改善猪肉品质。

    2012年11期 v.33;No.41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青贮玉米籽实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肠道pH值的影响

    王中华;王留;

    试验旨在探讨青贮玉米籽实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肠道pH值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健康的1日龄AA肉鸡280羽,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了0、1.5%、2.5%、3.5%青贮玉米籽实的日粮,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5%青贮玉米籽实组42日龄重、日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都显著提高(P<0.05),3.5%青贮玉米籽实组42日龄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1.5%青贮玉米籽实组空肠中大肠杆菌显著降低,2.5%和3.5%青贮玉米籽实组空肠和盲肠中大肠杆菌显著降低(P<0.05),空肠和盲肠中乳酸杆菌显著提高(P<0.05),试验各组空肠和盲肠中pH值有下降的趋势,其中3.5%青贮玉米籽实组下降最显著(P<0.05)。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青贮玉米籽实可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内环境,综合考虑,日粮中添加2.5%青贮玉米籽实组效果较理想。

    2012年11期 v.33;No.41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甘露寡糖脂质体纳米制剂对鸡白痢的预防试验

    胡庭俊;彭晓峰;陆孟寒;曾芸;

    通过试验观察甘露寡糖脂质体纳米制剂对鸡白痢病的预防作用,评价甘露寡糖脂质体纳米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重点在研究其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在畜禽业应用的可行性。

    2012年11期 v.33;No.416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玉米苞叶混菌发酵生产生物饲料的研究

    何海燕;张健;覃拥灵;

    以玉米苞叶为原料发酵生产高蛋白含量生物饲料,通过菌种筛选得出最优混菌发酵组合为绿色木霉和啤酒酵母;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发酵产物蛋白含量最高的培养条件为:单菌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60 h,混菌发酵温度30℃、混菌发酵时间84 h,酵母接种量12%,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发酵产物的蛋白含量可达到24.11%,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质饲料。

    2012年11期 v.33;No.416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几种脱毒剂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体外吸附脱毒效果的比较研究

    叶盛群;谌刚;

    文章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比较了市场上10种常见脱毒剂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体外脱毒能力。结果显示,不同的脱毒剂脱毒效果不同,且经过特殊方式处理后的蒙脱石不仅对黄曲霉度B1和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好的吸附脱毒能力,其复合物稳定性也较好。

    2012年11期 v.33;No.41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 ]

微生态制剂

  • 饲用微生物的种类与作用评价

    成廷水;张峥;李继光;胡竑邠;

    <正>目前,食品安全和养殖污染是影响饲料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又与动物疾病、动物生产潜能的发挥息息相关。饲用微生物作为综合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之一,已经得到业内较大范围的认可,本文对普遍使用的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的作用作简略评价。

    2012年11期 v.33;No.416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啤酒糟微生态发酵制备高蛋白饲料工艺优化

    全桂香;严金龙;方波;

    以市售微生物饲料发酵剂为菌种对啤酒糟进行了发酵试验,以发酵饲料中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氮源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蛋白饲料品质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氮源硫酸铵添加量为0.4%、发酵温度为30℃、接种量为2.0%、发酵时间为4~5 d。

    2012年11期 v.33;No.416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能量饲料共生菌株的筛选

    江成英;吴耘红;王拓一;邵淑丽;郭成宇;刘井权;

    以马铃薯渣为主要原料,多菌种固态发酵生产能量饲料。通过平板点种实验筛选共生菌株,实验结果表明:白地霉、啤酒酵母、黑曲霉和热带假丝酵母为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能量饲料的共生配伍菌株。

    2012年11期 v.33;No.41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

  • 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林英庭;王利华;李久峰;陈俏俏;孙国强;胡昌军;

    为研究不同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3~5胎)、产奶量、产犊日期相近,体重(600±20)kg健康荷斯坦泌乳高峰期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1组为对照组,饲喂牛场常规日粮;2、3、4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常规日粮基础上添加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Ⅰ、Ⅱ、Ⅲ500 g/(d.头)。正式期60 d。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后,均可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总干物质含量。尤其是复合物Ⅲ,添加效果最为理想,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总干物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19%(P<0.05)、21.31%(P<0.05)、9.72%(P<0.05)和10.34%(P<0.05),平均日校正乳产量提高35.70%(P<0.05)。

    2012年11期 v.33;No.41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饲喂水平对肉用羔羊矿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纪守坤;许贵善;刁其玉;邓凯东;姜成钢;屠焰;马涛;楼灿;

    试验研究饲料进食量对肉用绵羔羊主要矿物质排出和消化吸收的影响。选取15只杜寒杂交一代公羔羊,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只羊,处理组为自由采食组(AL)、70%限饲组(IR70)和40%限饲组(IR40),饲喂相同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8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喂水平的降低,羔羊干物质、无机物、钙、磷、钠、钾、镁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矿物质排出量与摄入量、体增重间存在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P<0.05);93.0%以上的钙,96.9%以上的磷和大部分镁经粪便排出,钠、钾主要通过尿排出体外;相对于AL组,IR70组提高了钙、磷、钠的表观消化率和吸收率,对钾和镁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却降低了其吸收率。因此,肉羊的饲喂水平显著影响矿物质的排泄量,本回归关系可以预测矿物质排出量。适当降低饲喂水平有利于主要矿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2012年11期 v.33;No.416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饲养模式下乳牛粪尿中氮磷排放量的研究

    红敏;赵瑞霞;高民;李宝栋;

    试验通过对规模化养殖场、奶农合作组织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乳牛粪便中氮、磷含量进行抽样测定,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乳牛氮和磷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规模化奶牛场和奶农合作组织粪尿中总氮的排泄量占摄入量的比例从低到高的排序均为产奶牛、干奶牛、育成牛;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磷排泄量占摄入量的比例从低到高的排序为育成牛、产奶牛、干奶牛;奶农合作组织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磷排泄量占摄入量的比例从低到高的排序为产奶牛、育成牛、干奶牛。

    2012年11期 v.33;No.41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检测技术

  • 洗涤温度对饲料粗纤维测定结果的影响

    吴文琪;李清;鲁琼芬;张明聪;钏金良;赵岩再;

    GB/T 6434—1994仲裁法中对粗纤维含量的测定中规定两次过滤都用沸蒸馏水进行洗涤,然而实际工作中过高的温度持续操作是很不方便的。若改用室温蒸馏水洗涤,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可否采用室温的试液洗涤?本实验通过用室温蒸馏水洗涤及国标规定的沸蒸馏水洗涤,分别测定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中的粗纤维含量。结果证明两种洗涤温度对样品中的粗纤维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可采用室温蒸馏水进行洗涤,方便操作,简化程序。GB/T 6434—1994虽已不用,而改用GB/T 6434—2006,但在洗涤试剂的温度上未作改动,故此对比实验对新标准仍有探讨价值。

    2012年11期 v.33;No.41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IAC-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方法研究

    饶正华;李兰;

    饲料样品经乙腈-水(8+2)提取,提取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后,净化提取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可以准确检测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IAC-HPLC荧光检测法可以有效地将玉米赤霉烯酮与其类似物区别开。利用配合饲料、预混料、鱼粉、豆粕、浓缩饲料、玉米进行玉米赤霉烯酮准确性实验,回收率为90.1%~118%。利用鱼粉、预混料、鸡配合饲料、玉米进行方法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因此,本方法中建立的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2012年11期 v.33;No.41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资源开发

  • 枸杞生产加工废弃物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免疫性能的测定

    闫宏;薛剑锋;李俐;

    文章分别对枸杞枝叶、枸杞渣、枸杞籽渣等枸杞生产加工废弃物中总黄酮、多糖、牛磺酸、甜菜碱、维生素C等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就枸杞叶以及枸杞渣和枸杞籽渣对小白鼠的肝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以及E-玫瑰花环形成率等免疫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显示:夏剪枸杞叶中除牛磺酸含量居中外,其它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枸杞废弃物中的含量(P<0.01);枸杞籽渣和枸杞渣受加工过程影响,活性成分含量明显低于其它枸杞废弃物。添加夏剪枸杞叶对小白鼠的免疫指标具有明显的影响,其免疫作用随夏剪枸杞叶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以添加量为33 mg/(d.只),即1.65 g/(kg.d)为佳。添加相同剂量的枸杞渣有效但效果不及枸杞叶。

    2012年11期 v.33;No.41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质量与安全

  • 格尔木市重大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李鸿学;

    全面了解当前重大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切实推动重大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顺利实施佩戴二维码标识,实现网络数据传输与检索利用,使标识、技术、设备配套运行,形成系统完整、运转有序,符合国家要求的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有利于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了动物源性食品公共卫生安全。

    2012年11期 v.33;No.416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猪生产繁殖的影响

    翁善钢;

    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很常见,母猪对霉菌毒素高度易感。摄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之后会对母猪的生育繁殖造成较大影响,引起多种症状。影响的严重程度往往同霉菌毒素的种类、含量以及母猪的健康状态等有关。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麦角生物碱、单端抱霉烯族毒素以及玉米赤霉烯酮等。

    2012年11期 v.33;No.41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邀请参加“首届中国鱼粉鱼油产业大会”的通知

    <正>各有关单位:近年来,国际鱼粉鱼油市场行情跌宕起伏,产业面临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中国是全球最大鱼粉进口国、消费国及主要生产国,在国内养殖业的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鱼粉鱼油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导产业持续发展,加快产学研建设步伐,分析最新行情变化和供求状况走势,为产业界提供权威有效的合作交流和信息发布平台,协助企业规避市场

    2012年11期 v.33;No.416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