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洁梅;熊娟;常磊;刘永萍;徐聪聪;余益耀;
研究利用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试验,通过监测发酵前后的酸溶性蛋白(TCA-N)含量的变化来评价发酵的效果。菌株组合JM1+JM3正交实验后得到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水比为1:0.6,初始发酵温度为34℃,接种量为10%,菌种比(JM1:JM3)为1:1,灭菌时间为20 min,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后样品中粗蛋白含量从50.6%增加到54.1%,TCA-N含量从2.4%增加到38.8%,大豆肽含量从1.8%提高到29.5%,乳酸含量从0.7%增加到4.7%,游离氨基酸含量从5.57 mg/g增加到92.65 mg/g。SDS-PAGE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发酵后大豆抗原已经完全被分解,大分子蛋白质基本上都被降解成10 kD以下的小分子肽,各种主要抗营养因子的降解率达90%以上。
2011年09期 v.32;No.390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刘莎莎;谭建庄;孙哲;沈景林;张宏福;
试验选择1日龄AA肉仔鸡72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用含有27%(25%)3、6%(34%)的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日粮和常规豆粕日粮饲喂肉鸡,通过检测其肝脏、肾脏、脾脏、胸肌、腿肌、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转基因成分,探讨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家禽体内的代谢残留状况,同时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定性PCR检测的转基因豆粕日粮肉鸡的八种样品(肝脏、肾脏、脾脏、胸肌、腿肌、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没有CP4-EPSPS外源基因成分,同时综合分析表明,转基因豆粕对肉鸡的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发育没有显著差异,在试验中转基因豆粕没有在肉鸡体内残留,对生化指标和器官发育没有显著差异。
2011年09期 v.32;No.390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建斌;马俪珍;刘青;
研究以羊碎肉为原料,通过高压蒸煮、绞碎、酶解、打浆、脱苦、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制成羊肉粉,以此作为宠物食品加工中的配料之一。试验确定了中性蛋白酶为最适水解用酶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骨肉粉的溶解性为指标,确定了中性蛋白酶酶解羊碎肉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2 000 U/g,底物浓度为1:3,酶解时间3 h;脱苦研究表明,添加0.7%甘氨酸,能较好的掩盖苦味;对采用喷雾干燥方法生产的羊肉粉进行37℃保温试验,在贮存到第6周时,菌落总数为7.17 lg cfu/g,TBARS值为2.82 mg/100 g。由此可推断该骨肉粉在常温条件下可贮存3个月。
2011年09期 v.32;No.39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震国;侯永清;丁斌鹰;王蕾;刘玉兰;朱慧玲;
试验研究了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多次刺激造成的免疫应激仔猪炎性介质的影响,旨在探讨NAC是否有缓解仔猪免疫应激的作用。选取来源一致、体重相近的18头健康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体重(11.58±0.26)kg],随机分成3个处理(对照组、LPS组和NAC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NAC组)为基础日粮+500 mg/kg NAC,LPS组和NAC组仔猪分别于试验的第101、3、20 d腹膜注射100μg/kg BW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第10、20 d在注射LPS 3 h后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TNF-α、CORI、L-6和PGE2含量。试验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NAC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导致的血浆(第10 d)和血浆(第20 d)中TNF-α、CORI、L-6和PGE2含量的升高(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LPS刺激引起仔猪血浆中炎性介质升高,日粮中添加500 mg/kg NAC缓解LPS导致的血浆中炎性介质的升高,缓解免疫应激,最终可能缓解LPS刺激引起的生长抑制。
2011年09期 v.32;No.390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辛娜;刁其玉;张乃锋;周盟;
试验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芽孢杆菌制剂,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胃肠道pH值的影响。选择35日龄断奶仔猪96头,按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每个重复为1栏。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75%1、.5%、3%的芽孢杆菌制剂(即日粮中含有的活菌数为0.66×1010、1.32×1010、2.64×1010 cfu/kg),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0.75%芽孢杆菌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胸腺器官指数,以0.75%芽孢杆菌制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肠和盲肠pH值以0.75%芽孢杆菌制剂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具有促进仔猪生长,降低胃肠道pH值,增强免疫器官指数的趋势。
2011年09期 v.32;No.39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王星凌;赵红波;游伟;王文志;吴丽丽;
将40头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10头。4种试验日粮均配制成蛋白质(CP)含量15.2%、产奶净能(NEL)6.90~7.06 MJ/kg。日粮通过调节豆粕和棉籽粕的用量改变日粮赖氨酸(Lys)含量,这样试验1组日粮赖氨酸含量为0.65%、试验2组0.62%、试验3组0.59%和试验4组0.56%。所有试验奶牛先饲喂10 d试验日粮作为预试期,然后开始70 d正试期。试验1组产奶量最高,平均为(27.13±1.53)kg/d;试验4组产奶量最低,平均为(24.40±1.56)kg/d;试验2组和3组依次为(26.18±1.37)和(25.27±1.58)kg/d;其中试验1组产奶量明显高于试验3组(P<0.01)和试验4组(P<0.01),试验2组明显高于试验4组(P<0.05)。因此,在日粮蛋白质含量保持相同和产奶净能相近的条件下,提高日粮赖氨酸含量则提高了奶牛产奶量,降低日粮赖氨酸含量则降低了奶牛产奶量;大量使用棉籽粕替代豆粕降低日粮赖氨酸含量,导致产奶量降低;尽管日粮赖氨酸含量容易提高奶牛日粮成本,由于提高产奶量,增加了产奶纯收入。使用日粮赖氨酸含量这一指标有利于评价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经济效益。
2011年09期 v.32;No.39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露;闫素梅;赵鹏;成海荣;高民;王登峰;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中)1、0.5%(高)三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两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 d,饲喂后2、4、8、12、24 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 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氨氮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2011年09期 v.32;No.390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瑞安;宋百军;刘倩;左安存;
根据梅花鹿生茸期饲养特点和营养需要,设计配方生产出全价颗粒饲料A和全价颗粒饲料B,并结合鹿场常规饲料,对60只生茸期3岁成年公梅花鹿进行饲喂试验,记录采食时间。在收茸后,记录茸尺、茸重和茸质,评定茸的等级,探讨增茸效果;根据饲料成本,鲜茸产量和鹿茸价格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可显著提高饲料的采食速度(P<0.01)和产茸量(P<0.05);在鲜茸品质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优等茸比率提高15%~20%;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收入15.25%~25.84%。所以,全价颗粒饲料提高了梅花鹿的适口性,提高了梅花鹿的鲜茸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可以在梅花鹿实际生产中应用。
2011年09期 v.32;No.39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欣;徐代勋;王凯英;李丹丽;赵靖波;李光玉;
为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配合日粮对育成早期梅花鹿消化代谢的影响,选择4只9月龄雄性梅花鹿,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配合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27%、14.26%、15.61%、18.60%)对梅花鹿体重及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及消化率、蛋白质采食量、沉积量、可消化蛋白质量、蛋白质消化率及代谢率、钙磷采食量及消化率、血液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对血清尿素氮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配合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5.61%时,蛋白质代谢率为30.64%。蛋白质沉积量y1与蛋白质采食量x1呈正相关,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394x1-27.568,R2=0.882 8,n=8(P<0.05)。
2011年09期 v.32;No.390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