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饲料添加剂

  • 中草药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比较研究

    刘金海;周悬齐;凌空;陈利娟;黄小霞;

    试验使用三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9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 g、40 g、60 g的中草药(黄芪、黄芩、鱼腥草)各自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9种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时间为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期间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中草药(黄芪、黄芩和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与适宜用量,以及三种中草药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投喂添加中草药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中草药熬制而成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就三种中草药添加剂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作用效果而言,以黄芪效果最好。

    2011年06期 v.32;No.38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青蒿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韩洪英;陈东颖;全瑞兰;唐伟;

    试验将青蒿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断奶仔猪。结果发现:试验组D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A、试验组B和试验组C提高了23.81%、18.18%、26.83%,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A、试验组B、试验组C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D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A、试验组B、试验组C提高了19.48%、15.00%2、4.3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A、B、C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试验组D料重比比对照组A、试验组B、试验组C下降了3.28%2、.74%、1.6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A、B、C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011年06期 v.32;No.387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酶制剂

  • 日粮添加阿拉伯木聚糖酶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龚敏;李铁军;汪德华;杨淑林;印遇龙;

    探索阿拉伯木聚糖酶对日粮中非淀粉多糖的作用效果。试验选取16头平均体重(7.74±1.03)kg的28日龄长×大断奶仔猪,分为基础日粮(对照日粮组)和基础日粮+1.0 g/kg阿拉伯木聚糖酶(试验日粮组),分别在试验第12 d、第24 d测定各组内脏器官重量、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第24 d试验日粮组日增重明显高于对照日粮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的试验时期,试验日粮组对内脏器官绝对重量的影响较大,对相对重量的影响较小,对脾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试验时间,两组的血清IgGI、gM、肌酐、血糖、血氨、甘油三酯、总蛋白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4 d试验日粮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高于其他各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日粮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第12 d,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日粮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试验第12 d、第24 d时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日粮添加阿拉伯木聚糖酶能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从而影响仔猪生长性能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

    2011年06期 v.32;No.387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双低菜粕及添加复合酶制剂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占秀安;郄彦昭;周金伟;顾林英;王晓睿;

    选取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36头,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1组(双低菜粕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用8%的双低菜粕代以配方中7%的豆粕;试验2组(双低菜粕+酶组)在试验1组基础上添加0.03%专用复合酶制剂。预试期7 d,正试期32 d。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日粮对生长猪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酶制剂使生长猪血清FT3水平提高了17.01%(P<0.05);双低菜粕组生长猪血清IgA含量提高了14.08%(P<0.01),加酶后生长猪血清IgGI、gM、补体C3和C4含量分别提高了12.59%(P<0.01)、20.59%(P<0.01)、36.18%(P<0.01)和24%(P<0.01);不同处理日粮对生长猪血清抗氧化指标及Ca、P、BUN(尿素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2011年06期 v.32;No.387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水产饲料

  • 饲料中Fe、Cu、Mn、Zn对异育银鲫器官、组织相应元素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

    郭建林;叶元土;萧培珍;伍代勇;蔡春芳;

    以异育银鲫为试验对象,在实用饲料中按照L9(34)正交设计方案补充Fe、Cu、Mn、Zn,经过60 d养殖后,分析鱼体器官、组织与饲料中Fe、Cu、Mn、Zn 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相互比例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Fe、Cu、Mn、Zn在鱼体各器官、组织中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鳍中的Fe、Mn、Zn,头骨中的Cu、Mn、Zn,心脏、肝胰脏、脊椎骨中的Fe、Cu,全鱼Cu、Zn,脾中Cu、Mn,肾脏中Mn、Zn,肌肉、卵、肠中Cu,鳃骨中的Zn,鳞中的Mn受饲料中相应元素供给量的影响很大;鱼体器官、组织中Fe、Cu、Mn、Zn比例模式有3种基本类型,脾、肌肉、脑、心脏、肾脏和全鱼属于Fe比例高的类型(称为高Fe型),与饲料中的Fe、Cu、Mn、Zn比例模式非常相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脊椎骨、鳃骨、肠、头骨和鳍中Fe、Zn两者比例比较接近,属于Fe、Zn比较高的类型(称为高Fe、高Zn型),而鳞和卵属于Zn比例高的类型(高Zn型),这两类类型的Fe、Cu、Mn、Zn比例与饲料中比例模式相关性差。

    2011年06期 v.32;No.387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酵母培养物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H.Randall Robinette;Constance Young;孟繁伊;

    以斑点叉尾鮰为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酵母培养物[达农威水产益康(DVAQTM)]对其幼鱼成活、生长和饲料系数的影响。基础饲料蛋白含量为32%,赖氨酸含量为需要量的85%(斑点叉尾鮰赖氨酸在饲料蛋白质中的适宜含量5.1%),其余必需氨基酸均满足其需要量,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0.03%0、.06%和0.12%,且基础饲料中减少一定量的玉米,制成试验饲料,进行为期12周的生长试验。试验在水族箱(75 L)中进行,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0尾鮰幼鱼(平均体重为4.5 g)。研究结果表明0,.06%和0.12%添加组鮰成活率均为100%,略高于对照组(97%)。0.06%添加组鮰幼鱼增重率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9%,饲料系数降低13%。0.12%添加组较对照组增重率平均提高22%,饲料系数降低15%。因此,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提高斑点叉尾鮰幼鱼的生长性能。

    2011年06期 v.32;No.387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水产饲料中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进展

    尹娜;周凡;邵庆均;

    蛋白质作为水产动物的主要功能物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鱼粉因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氨基酸组成平衡被认为是水产动物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用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概况以及混合植物蛋白数量的增加对鱼类生长性能、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率等的影响。

    2011年06期 v.32;No.38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不同粒度对侧耳菌处理玉米秸秆酶和纤维降解的影响

    李杰;刘坦;刘敏;荆义;

    试验旨在研究秸秆粉碎粒度对侧耳菌处理玉米秸秆饲料纤维分解酶活性及纤维降解的影响。采用侧耳菌处理3个粉碎粒度的玉米秸秆(粉碎机筛网孔径分别为1.5 cm、2.5 cm及3.5 cm),测定处理秸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酶活性、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结果表明,漆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发酵的中期升高,而后降低;纤维素酶活性则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秸秆粉碎粒度越小,三种酶活性越高。三个组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同。在处理的20 d之前,3组纤维素降解率差异较大,到发酵的第35 d,前二组差异不显著,但3.5 cm组纤维素降解率显著低于前二组(P<0.05)。木质素降解率与纤维素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降解率和各组之间的差异小于纤维素。秸秆粉碎粒度越小,侧耳菌处理玉米秸秆粗纤维分解酶活性和粗纤维降解率越高,但考虑粉碎秸秆的能耗和反刍动物采食和消化特性,选择2.5 cm筛孔作为粉碎玉米秸秆的适宜粉碎机筛孔。

    2011年06期 v.32;No.38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固态生料发酵棉籽蛋白制备小肽研究

    李全丰;程茂基;王彩玲;王春芳;

    利用黑曲霉生料发酵棉籽蛋白粉制备植物小肽,研究了温度、时间、pH值单因素对小肽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时间为36 h、pH值为5.5时,小肽含量可以达到35.44%。

    2011年06期 v.32;No.387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功能性饲料

  • 乳猪饲料预消化技术研究进展

    权志中;杨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及特殊功能,开发功能性饲料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所谓功能性饲料是指能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并可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类饲料,目前功能性饲料的开发与利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2011年06期 v.32;No.38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仔猪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配方筛选

    陈明利;魏强;陈金国;王俊;杨德;林若泰;曾汉庭;

    以虫草头孢菌粉、黄芪粉及神曲粉作为原料进行了仔猪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配方筛选。结果表明:虫草头孢菌粉和黄芪粉以1:1的比例混合后再按1%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显著提高仔猪免疫力,促进其健康生长。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提高27.3%、料肉比下降21.1%;血浆免疫指标IgG增加27.4%、NO含量增加13.4%、NOS活性增加6.5%、iNOS活性增加26.7%。

    2011年06期 v.32;No.38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饲料防霉

  • 镰孢霉菌的侵染规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形成及调控机制

    关舒;

    镰孢霉菌是一类数量大、种类繁多的真菌。它是农作物的重要病原体,可引起多种农作物腐烂和枯萎病,其中以小麦头痂病和玉米穗腐病最为普遍。镰孢霉菌代谢所产生的霉菌毒素也会污染农产品,其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污染粮食和饲料的问题非常普遍,是食品安全的重大威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对谷物特别是玉米和小麦的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年对种植业和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镰孢霉菌污染农作物以及霉菌毒素的产生是一个具有连续效应的过程,对镰孢霉菌的生长条件,侵染机制及毒素生成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文章对镰孢霉菌侵染植物的规律,霉菌毒素形成过程以及调控技术加以综述。

    2011年06期 v.32;No.387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几种防霉剂对高水分苜蓿干草抑菌效果及其营养价值影响的研究

    刘香萍;杨智明;鞠晓峰;崔国文;邵红;

    以东北地区含水量25.2%的苜蓿干草捆中所含主要真菌黑曲霉为菌种材料,测定尿素、氨水、乙酰胺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结果表明,氨水的MIC为1.2%,乙酰胺的MIC为3.0%,尿素未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试验还研究了两种防霉剂最低抑菌浓度下对高水分苜蓿干草贮藏期间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防霉剂处理均明显提高了干草CP含量,3.0%乙酰胺和1.2%氨水分别提高49.81%和31.81%;各防霉剂处理均明显提高了干草EE含量,3.0%乙酰胺和1.2%氨水分别提高56.49%和46.56%,差异显著;各防霉剂处理均明显降低了干草CF含量,3.0%乙酰胺和1.2%氨水分别提高30.96%和22.47%,各组差异均显著。试验表明,防霉剂处理能明显降低干草在贮藏期间的营养损耗,提高其营养含量。

    2011年06期 v.32;No.38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9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两种防霉剂抑制黄曲霉菌及禾谷镰刀菌的生长和饲料防霉效果研究

    包红朵;王冉;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并比较丙酸钙复合型和高效复合型防霉剂抑制黄曲霉菌及禾谷镰刀菌的生长和饲料防霉效果。研究采用体外抑菌(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试验和饲料破坏性试验两种方法进行。结果表明:两种防霉剂对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着防霉剂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效果增强;从饲料破坏性试验来看:在第9 d和13 d采样时,两种防霉剂处理过的饲料霉菌总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且添加的防霉剂浓度越大,饲料中霉菌总数越少。总体来看,高效复合型防霉剂的抑制效果优于丙酸钙复合型。

    2011年06期 v.32;No.38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霉菌毒素对虾类养殖的危害

    Pedro E ncarnao;

    <正>养虾业目前面临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疾病的广泛发生,包括寄生虫病、细菌病和病毒病。由于这些疾病经常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一直是整个产业最为关注的。然而在养殖环境和饲料中还存在其它的致病因子却常被忽视,如存在于饲料中的霉菌毒

    2011年06期 v.32;No.387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鱼类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任;王彦波;冯立芳;李学鹏;李婷婷;励建荣;

    鱼类水产品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鱼类的安全生产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到鱼类安全生产的研究中,尤其是鱼类物种的鉴定、鱼类生鲜食物的理化评价、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批次质量差异检验和鱼类产品标准化等方面。鉴于此,本文在介绍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鱼类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鱼类安全生产提供一定借鉴。

    2011年06期 v.32;No.387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信息采撷

  • 食品安全危机不断 铁骑力士为何独善其身——全产业链模式练就安全生产独门绝技

    本刊记者;

    <正>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一度使我国食品行业面临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如果一家畜牧企业既有自己的育种技术,也有自己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疫技术,有自己研发生产的饲料,甚至有自己的一整套安全生产体系,它能否对食品安全问题形成免疫力?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年来,当许多竞争对手受困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之际,铁骑力士一直都能置身事外,并且获得了更多市场机会,便得益于其独特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2011年06期 v.32;No.387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