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专家论坛

  • 中国水产饲料产业面临的新形势与对策分析

    叶元土;蔡春芳;

    <正>中国的经济形势、产业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居于其中的水产饲料产业也面临急剧变化的新形势,对原有的产业格局、经济运行状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的饲料形势很复杂,主要是原料的价格很乱,但总有其内在的规则和联系。如何在复杂的新形势中较为清晰地认识中国水产饲料产业面临的新

    2011年02期 v.32;No.38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水产饲料

  • 复方中草药饲喂时间对凡纳滨对虾消化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林黑着;李卓佳;陆鑫;袁丰华;

    配制4组饲料,饲料中复方中草药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0.1%、0.2%和0.4%,每组3个重复,连续投喂凡纳滨对虾21 d,每7 d采样检测肝脏和肠道消化酶及血清免疫酶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消化酶活性基本都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变化呈波动趋势,0.4%组的肝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第7 d时最高(P<0.05);肝淀粉酶指标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肠淀粉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0.2%组的肠淀粉酶活性在第7 d显著增高(P<0.05)。0.2%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第14 d最高(P<0.05);过氧化物酶(POD)指标变化不明显。因此,阶段性投喂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和免疫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对虾的消化和免疫能力。

    2011年02期 v.32;No.38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饲料能量和蛋白水平对乌鳢生长、饲料利用和体组成的影响

    朱兴华;王桂芹;

    选择健康的体质量为(10.92±0.42)g的乌鳢为试验鱼,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了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含34.7%、38.3%和41.8%可消化蛋白(DP)]和三个能量水平(14.5、16.0和17.5 MJ/kg)的可消化能(DE)的9种试验饲料,探讨饲料能量和蛋白水平对乌鳢生长、饲料利用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地影响乌鳢的平均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P<0.01),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乌鳢的特定生长率呈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饲料蛋白水平显著影响乌鳢白肌蛋白质与脂肪含量(P<0.05),饲料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脂肪含量(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乌鳢人工饲料促进生长和饲料利用的最适蛋能比为23.3 g/MJ,可提高乌鳢对饲料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生长。

    2011年02期 v.32;No.38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黄芪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影响

    刘金海;王宏志;王文阳;

    试验使用单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40、60 g黄芪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为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期间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的研究,来探讨黄芪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内,添加中草药黄芪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黄芪熬制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

    2011年02期 v.32;No.38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

    郝向举;李义;

    以初始质量为11.40 g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半循环水系统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灭活菌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来源于中华绒螯蟹肠道的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命名为低、中、高剂量组,实际剂量分别约为1.3×107 CFU/g、1.4×108 CFU/g、0.9×109 CFU/g)、灭活菌冻干粉(剂量约为108 CFU/g),配制5种饲料。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低剂量活菌可显著提高增重率(P<0.05),高剂量活菌提高增重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ESB3活菌可不同程度提高血细胞总数、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酚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高剂量活菌效果最好。ESB3灭活菌仅能显著提高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本试验条件下,ESB3活菌能明显提高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上述结果表明,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免疫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适宜剂量有差异;灭活菌单纯菌体刺激效果不明显。

    2011年02期 v.32;No.383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饲料添加剂

  • 日粮中添加酵母核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徐昌领;冯定远;陈训银;胡向阳;董爱华;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酵母核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公母各半,23日龄杜×长×大健康断奶仔猪120头,按照体重和公母比例随机分为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进行为期23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使用正常营养标准的断奶仔猪料,试验组Ⅰ在仔猪料中添加0.3%的酵母核酸提取物(雅康宝450),试验组Ⅱ在仔猪料中添加0.5%的酵母核酸提取物。试验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料中添加酵母核酸提取物可显著地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均采食量(P<0.05)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P<0.05)。

    2011年02期 v.32;No.38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酿酒酵母源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王鹏银;王海燕;段文娟;卢晓菲;崔胜男;

    <正>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单细胞微生物,属于真菌类,耐酸性强,是兼性厌氧菌。活性干酵母、酵母培养物、酵母提取物、酵母细胞壁等都是我国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所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酵母类产品能有效改善畜禽消化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

    2011年02期 v.32;No.383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 ]

酶制剂

  • 植酸酶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

    谢英利;杨海龙;吴明江;

    <正>植酸酶(EC 3.1.3.8或者EC 3.1.3.26,肌醇六磷酸盐磷酸水解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为肌醇和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水解酶的统称。目前已知的植酸酶包括肌醇六磷酸3-磷酸水解酶、肌醇六磷酸6-磷酸水解酶[1-2]。植酸酶在饲料、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作用。植酸酶是一种环保型饲料添加剂,能使饲料中植

    2011年02期 v.32;No.38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养分利用率和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周韶;黄华山;杨维仁;

    试验分为两个部分,旨在研究添加抗生素、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养分利用率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饲养实验:选用体重基本一致的28日龄商品断奶仔猪320头,试验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处理1为对照组(无抗生素、酶制剂、微生态制),处理23、、4分别在处理1的基础上添加抗生素(喹乙醇)100 mg/kg、酶制剂350 mg/kg、微生态制剂1 000 mg/kg。试验期35 d。消化试验:选用55日龄仔猪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采用全收粪法,日粮和设计同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地提高了仔猪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酶制剂试验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提高了仔猪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总能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酶制剂试验组和抗生素组与微生态制剂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而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微生态和酶制剂组与抗生素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试验组对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没有产生显著的作用(P>0.05),但显著降低了仔猪腹泻率(P<0.05)。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生产性能。从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影响上看,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可以代替抗生素应用在仔猪生产中。

    2011年02期 v.32;No.38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酵母固态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的研究

    张连忠;

    以秸秆、豆粕、酒糟、淀粉等农副产品为基质,酵母菌为试验菌株,采用固态发酵的技术,对其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数和营养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①酵母固态发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酵母菌数呈现上升趋势,32~48 h趋于稳定,48 h后开始下降;②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总酸和低分子肽含量逐渐上升,pH值和还原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③经过固态发酵之后,反应物分子量90~66 kD的蛋白质几乎已经全部降解。粗蛋白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27.2%,其他饲料成分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011年02期 v.32;No.38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饲用葡甘露低聚糖的酶法制取

    许少春;李艳丽;柳永;许尧兴;

    葡甘露低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双歧因子,近年来已被作为一种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新方向。试验通过对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酶解魔芋粉制备甘露寡糖进行条件研究,获得了以葡甘露低聚糖为主的酶解产物。酶解条件为:用煮沸的pH值3.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配制180 g/l的魔芋粉溶液,加酶量按30 IU/g魔芋粉计算,酶解水浴温度为65℃,酶解时间为4 h。酶解结束后,将酶解液进行高温灭菌并接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20 h后将发酵液离心,所得上清液即为不含单糖的葡甘露低聚糖,得率可以达到35.73%(以魔芋粉计)。

    2011年02期 v.32;No.383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夏季日粮电解质平衡值对笼养初产蛋鸭血液酸碱平衡和生产性能的调控

    王安;范承浩;王宏强;

    研究日粮电解质对夏季笼养初产蛋鸭血液酸碱平衡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7周龄体重相近的金定蛋鸭1 15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鸭,以不同的日粮DEB值[DEB=(Na++K+-Cl-)mmol/kg]为试验处理,即DEB对照组200 mmol/kg、试验Ⅰ组250 mmol/kg、试验Ⅱ组300 mmol/kg、试验Ⅲ组350 mmol/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DEB值的提高,鸭血液pH值和HCO3-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试鸭开产日龄比对照组提前约8 d;试验Ⅰ、Ⅱ组试鸭的产蛋率和产蛋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夏季笼养初产蛋鸭日粮电解质平衡值以250~300 mmol/kg为宜。

    2011年02期 v.32;No.38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沙蒿籽粉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晓静;史彬林;赵育国;郭祎玮;崔玉铭;于萍;徐元庆;

    试验选择1日龄AA肉仔鸡144只,完全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旨在研究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沙蒿籽粉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3种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和0.5%的沙蒿籽粉配合组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和0.5%沙蒿籽粉后,21和42日龄免疫器官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21 d时s,CD4含量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2 ds,CD4在添加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1%组显著升高(P<0.05)。此外,不论前期或后期,沙蒿籽粉添加组sCD8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论前期或后期,添加组Ig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21日龄,添加组IgM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2日龄,添加组Ig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21和42日龄,添加组IgG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21和42日龄时,新城疫抗体滴度均没有明显变化。

    2011年02期 v.32;No.38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营养调控

  •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

    许友卿;逄劭楠;丁兆坤;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既可作为机体的结构成分和能量来源,又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而改变脂类、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文中重点综述PUFAs对动物,特别是鱼类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以便研究和通过PUFAs对动物生产性能进行调控,有效提高和控制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促进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

    2011年02期 v.32;No.38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畜禽免疫营养研究进展及其互作评价

    杨小军;姚军虎;呙于明;

    <正>Philip(2003)提出,通过营养素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称之为免疫营养(immunonutrition),此概念可用于任何通过改变营养素的供给调节炎症或免疫反应的情况。已有很多学者围绕日粮对动物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1年02期 v.32;No.38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