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饲料添加剂

  • RRR-α-生育酚琥珀酸酯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王改琴;张旭晖;李伟;王恬;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RRR-α-生育酚琥珀酸酯(α-TOS)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选用6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试验采用2×5因子设计,即两种油脂类型(新鲜油脂和氧化酸败油脂),以及5种α-生育酚的不同处理,分别为30mg/kgall-rac-α-生育酚醋酸酯(TOA1)、30mg/kgRRR-α-生育酚醋酸酯(TOA2)及15、30、60mg/kgRRR-α-生育酚琥珀酸酯(TOS1、TOS2和TOS3)。试验期为21d。结果表明,氧化酸败油脂造成肉鸡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日粮中添加α-TOS可降低新鲜油脂组肉鸡的料重比,提高营养物质的代谢利用率(P>0.05),也可以改善因日粮中油脂氧化酸败造成的肠道食糜消化酶活性下降,导致营养物质代谢率下降,引起肉鸡生产性能降低的趋势。

    2010年14期 v.31;No.37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合维生素添加剂对肉猪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戈新;王建华;张宝珣;李培培;江科;刘忠琛;栾鹤云;

    <正>国内外先进养猪技术的应用,使猪胴体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提高却是以猪肌肉品质下降为代价的,因此如何利用营养

    2010年14期 v.31;No.371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水产饲料

  • 饵料中蛋白质、糖类、脂类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的影响

    王庆奎;陈成勋;邢克智;白东清;赵尊鹏;

    采用均匀设计U5(53)法研究了饵料中蛋白质(X1)、糖类(X2)、脂类(X3)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的影响。试验进行了56d。对增重率(Y1)、特定生长率(Y2)、饵料系数(Y3)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增重率的回归方程为:Y1=-128.392+26.4063X3+0.0252005X12-1.11842X3(2R2=0.9672),特定生长率的回归方程为:Y2=-1.13695+0.280137X3+0.000250155X12-0.011822X3(2R2=0.9617),饵料系数的回归方程为:Y3=3.42262-0.0335425X2-0.0557297X3-0.00046018X12(R2=0.9860)。Y1max=106.502时,X1=56、X3=11.805;Y2max=1.307时,X1=56、X3=11.848;Y3min=0.73时,X1=56、X2=14、X3=14。糖类在Y1、Y2两个回归模型中被剔除。在糖类含量固定为6.00%的情况下,根据特定生长率的等值线图得出生产中饵料中蛋白质、脂类最适含量分别为48.30%和11.85%。

    2010年14期 v.31;No.371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三七总皂苷对罗非鱼体成分及非特异免疫的影响

    杨志刚;忻晨;阙有清;郑剑伟;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三七总皂苷对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和血清及肝胰脏非特异免疫的影响。选取同一放养批次健康的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其中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5组为三七总皂苷组(2~6组),分别饲喂添加50、100、200、400和800mg/kg三七总皂苷试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尾,进行60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4、5、6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肌肉丙二醛含量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适宜水平的三七总皂苷,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及肝胰脏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罗非鱼血清及肝胰脏非特性免疫功能。

    2010年14期 v.31;No.37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海水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理

    许友卿;庄丽;丁兆坤;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的正常繁殖、生长、发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因子,因而是培育和引进发展新渔业品种必须首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重点综述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海水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以便掌握规律和调控机制,有效地应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提高海水仔稚鱼的成活率和促进健康生态养殖。

    2010年14期 v.31;No.371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混合对鲫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韩杰;许人骥;

    <正>长期以来,很多研究工作多是针对单一农药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生态效应的影响,但自然界的生物不可避免的暴露于多种农药共存的

    2010年14期 v.31;No.371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酶制剂

  • 复合酶制剂在广东麻黄肉鸡中的应用试验

    杜继忠;冯定远;左建军;代发文;苏海林;

    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研究复合酶制剂对广东麻黄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在肉鸡低能量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有提高肉鸡日增重的趋势;负对照组日粮中添加AB酶100g/t后不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②肉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有提高肉鸡血清中血糖浓度的趋势;1~30日龄肉鸡血清中尿素氮浓度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4~57日龄肉鸡血清中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肉鸡日粮中添加AB酶100g/t显著提高了30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的浓度;对57日龄肉鸡有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的趋势。

    2010年14期 v.31;No.37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耐碱性短小芽孢杆菌木聚糖酶在枯草杆菌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周煌凯;龚月生;杨明明;张云雁;宋秀平;

    研究耐碱性短小芽孢杆菌木聚糖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异源表达。从耐碱性木聚糖酶高产短小芽孢杆菌BYG5-20中克隆得到带有自身启动子的木聚糖酶基因xynA,将其构建在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GJ148中得到重组质粒pGJ148-xynA。采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GJ148-xynA转入枯草芽孢杆菌1A747中,得到重组菌B.GJ148-xynA,然后进行诱导表达以及培养基的优化。重组菌GJ148-xynA发酵上清液中木聚糖酶酶活可达93.32IU/ml。耐碱性短小芽孢杆菌木聚糖酶基因xynA可以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实现异源表达,为枯草芽孢杆菌木聚糖酶分泌表达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2010年14期 v.31;No.37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微生态制剂

  • 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影;朱文涛;张博;成廷水;

    试验以生长育肥猪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了90头体重接近3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结果表明,采用微生态制剂替代全部或者部分抗生素后,与对照组相比,中猪阶段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腹泻率有所降低。

    2010年14期 v.31;No.37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含量芽孢杆菌益生菌的制造技术

    刘华梅;陈振民;李青;谢翔;

    <正>20世纪50年代以来,抗生素作为疾病治疗剂和动物生长促进剂对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抗

    2010年14期 v.31;No.371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杨小军;刘影;成廷水;张博;

    试验基于研究微生态制剂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效果设计。试验选取3种市售微生态制剂进行效果求证和比较,结果显示,仔猪日粮中添加派富和其它两种市售微生态制剂均有助于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但结果有较显著差异。综合比较,添加派富优于对照组和其它两种市售微生态制剂。

    2010年14期 v.31;No.371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壳聚糖-Zn(Ⅱ)螯合物的制备工艺及红外光谱研究

    谢正军;朱叶萌;郑祝英;张亚丽;韩新燕;

    试验对壳聚糖(CS)与Zn(Ⅱ)离子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螯合时间、Zn(Ⅱ)起始浓度、反应物的质量比、反应液的pH值进行优化,以螯合率为考察指标,并通过红外光谱对螯合物的组成进行表征,选择最优螯合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与Zn(Ⅱ)的最佳螯合工艺为:Zn(Ⅱ)的起始浓度5mg/ml、pH值4.0、壳聚糖与Zn(Ⅱ)的比值5:1、螯合6h。红外光谱研究显示,CS与Zn(Ⅱ)发生了螯合作用。

    2010年14期 v.31;No.37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植物油对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刘立成;刘光前;赵福忠;刘大森;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比较豆油、玉米油和葵花油在瘤胃中脂肪酸氢化及t11-C18:1累积规律。以微晶纤维素作培养底物,培养液中添加5mg植物油(豆油、玉米油和葵花油),培养时间点为2、4、8、16和24h,测试每个时间点培养液中PUFA含量。3种油培养液脂肪酸含量结果比较:大豆油能显著提高培养液中C18:0和t11-C18:1浓度(P<0.05),玉米油能显著提高培养液中c9,c12-C18:2含量(P<0.05),但3种植物油培养液中c9-C18:1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2010年14期 v.31;No.37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自然霉变玉米对肉鸭生长曲线的影响

    冯光德;张克英;何健;刘永福;殷洪涛;

    <正>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影响最明显的是降低动物生长性能,如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下降以及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生产实践中,黄曲霉毒素在高水平时能够导

    2010年14期 v.31;No.37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检测技术

  • 旋转磁场对饲用植酸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贾志光;孙铁雷;陆文清;

    试验采用来自国内外不同企业生产的4种植酸酶试剂,常规条件下分别在旋转磁场中处理0、5、10、15、20、25min,用钒钼磷显色法检测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中3种酶活性受到旋转磁场影响不显著,而另一种酶活性却降低到原活性的50%左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磁场改变了植酸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其活性。

    2010年14期 v.31;No.37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甜菜碱的产品控制及含量测定

    周历岚;

    <正>甜菜碱(Betaine)是一种能为动物提供高效活性甲基的类维生素的营养添加剂,最早发现于19世纪的欧州,因它主要存在于甜菜的糖蜜中,故而得名。

    2010年14期 v.31;No.37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硒对鱼类生物学作用研究

    曹艳林;柯浩;刘振兴;林敏;

    <正>硒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和必需的生命元素,环境中硒的过量或缺乏均会导致人体和动物产生疾病[1]。20世纪30年代,美欧一些地区由于过量硒

    2010年14期 v.31;No.37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猪复合预混料中微量元素含量的调查分析初探

    饶辉;邹平道;黄潮;王琤韡;

    通过对9家预混料生产厂家的4%系列猪用预混料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预混料微量元素的含量。调查结果表明,在抽查的9家预混料生产厂家中,共45个产品中铜、铁、锰、锌的自定标准值和实测值都极大超过了中国肉脂型生长肥育猪和妊娠母猪的饲养标准(1986)和美国NRC(1998)建议的猪营养需要量。铅、砷等危害极大的元素须严格的控制。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大量添加,虽然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2010年14期 v.31;No.37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市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