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焰;周怿;云强;符运勤;刁其玉;
以体外法评定酸度调控剂,并将筛选出的酸应用在犊牛代乳粉中,以动物饲养试验研究其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从而验证体外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体外评价试验采用1%酸溶液pH值及其缓冲性能、降低代乳粉pH值至5.0所需体积、加酸后代乳粉缓冲性能、体外抑菌率5个指标评价甲酸、乙酸、柠檬酸、富马酸、乳酸、盐酸的作用;动物饲养试验分两期进行,试验一设A1、A2、A3组,后两组分别以盐酸调整代乳粉pH值至5.5和5.0;试验二设B1、B2组,B2组以甲酸调整代乳粉pH值至5.0。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头牛。各试验期均为56d,测定犊牛体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1%酸溶液的pH值以盐酸最低;加酸后代乳粉缓冲性能则以乙酸最高;将代乳粉乳液pH值从6.3调整至5.0时,甲酸溶液用量最低;而体外大肠杆菌抑菌率则以盐酸和甲酸效率最高。动物饲养试验表明,与A1组相比,A2、A3组犊牛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2%、12.1%,A2组的腹泻率降低了29.7%,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B2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在第14~28d显著高于B1组(P<0.05),全期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9%,腹泻率降低了37.5%。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盐酸或甲酸,可改善犊牛生长情况;本研究所采用的体外评价酸度调控剂方法可行。
2010年07期 v.31;No.36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高娜;张骞;
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来降低饲料pH值,抑制其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可长期保存青贮饲料。而酵母菌能分解饲料中的有机物质,降低青贮饲料的品质。因此,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决定青贮发酵的效果。试验采用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方法及不同接种方法对青贮饲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对乳酸菌进行分离培养时,在添加100mg/l放线菌酮的MRS培养基上,采用涂布法和厌氧培养的方式,其分离培养的效果较好。
2010年07期 v.31;No.36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于海峰;徐国华;郭英熙;
从酸浆中分离得到一株嗜酸乳杆菌,并对其发酵豆腐废水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初始pH值、发酵时间等都影响嗜酸乳杆菌发酵产酸。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其发酵豆腐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值6.0;接种量6%;时间48h,在最佳条件下的产酸量可达到0.5514g/100ml。
2010年07期 v.31;No.36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仲茜;冯宇哲;刘书杰;张晓卫;王万邦;
针对营养舔块在反刍家畜生产尤其是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中的迫切需要,对糖蜜尿素营养舔块的成型及质量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制糖蜜尿素营养舔块时,适宜的制作压强为2MPa,较适宜的固化时间为72~96h,且营养舔块固化剂中膨润土与水泥组成比为20%:10%时效果最好。营养舔块的成型及质量还受其组分中糖蜜、麦麸、尿素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糖蜜尿素营养舔块中糖蜜、麦麸、尿素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20%、4%、10%时,营养舔块的成型及质量均表现为良好,即其配方为:糖蜜20%,尿素10%,食盐10%,玉米粉14%,菜籽粕6%,麦麸4%,石粉3%,固化剂30%(膨润土20%、水泥10%),预混料3%。
2010年07期 v.31;No.36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天章;李慧英;闫素梅;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饲料来源,而粗饲料中的各种纤维物质不能被畜主动物直接利用,而是先通过瘤胃内微生物的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后才能被畜主动物作为能源物质吸收利用。某些粗饲料原料由于质地粗硬、适口性差,导致反刍动物对其利用率降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文中从改善饲料纤维物质的营养特性及提高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的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饲料纤维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作一介绍。
2010年07期 v.31;No.36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张斌;刘强;杨文柱;王聪;张平;
文章旨在研究异丁酸钠对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20头体重为(567±11.8)kg、已产奶(148±4.5)d且日均产奶量为(22.3±0.81)kg的的健康中国黑白花奶牛进行一项重复4×4拉丁方饲养试验。处理为:对照(不做添加)和低[LIB,20g(/头·d)]、中[MIB,40g(/头·d)]、高[HIB,60g(/头·d)]添加量。试验每个阶段为期30d(预饲15d,正饲15d)。本试验条件下,异丁酸钠的添加对干物质采食量(DMI)没有影响,MIB添加组的产奶量最高,但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除乳脂中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外,乳蛋白、乳糖、乳非脂固形物和乳灰分的HIB添加组的均低于其他3个处理的,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均以LIB添加组的最高。血中葡萄糖和生长激素的浓度呈线性增加(P<0.05),而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呈线性下降;LIB、MIB和HIB三个添加水平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均低于对照,以MIB组的最高;MIB组的血浆总蛋白(P<0.01)、白蛋白含量最低;LIB组的血清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提高了;但对血浆甘油三酯没有影响。结果表明,该日粮中添加异丁酸钠时,MIB组的泌乳母牛产奶量最高,且不会影响到下一胎次的繁殖性能。因此建议异丁酸钠的最适添加量为40g(/头·d)。
2010年07期 v.31;No.364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冯永淼;闫素梅;杨鹏飞;张海琴;
选择8日龄健康AA雄性肉鸡384只,随机分成16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相同,VA设4个添加水平(1500、3000、15000、45000IU/kg),VD设4个添加水平(500、1250、2500、5000IU/kg),按照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16组日粮,试验期35d,测定各试验组肉鸡免疫机能指标的变化。
2010年07期 v.31;No.36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付水广;王自蕊;游金明;张水印;刘新平;
试验选用体重和断奶日龄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为9.08kg)60头以研究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试验一、二、三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15%的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05%、0.10%和0.15%的复合酶制剂,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8.82%(P<0.05)、15.06%(P<0.05)和11.53%(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6.77%(P>0.05)、10.53%(P<0.05)和8.27%(P>0.05);日粮中添加0.05%、0.10%和0.15%的复合酶制剂,仔猪饲料纤维和磷的消化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添加0.10%的复合酶制剂,仔猪饲料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因此,在断奶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含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α-淀粉酶、糖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及木聚糖酶的复合酶制剂,可促进饲料养分的消化,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减少腹泻的发生。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以0.10%效果最佳。
2010年07期 v.31;No.36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吴胜莲;周映华;何万兵;吴迎奔;尹红梅;
选用24日龄断奶仔猪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和0.1%的丁酸钠,试验期为26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分别提高8.01%和17.84%;腹泻率分别下降69.4%和75.0%;每头仔猪毛利收入分别提高15.39%和33.1%。试验表明,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0年07期 v.31;No.36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