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英庭;
<正>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化学结构一般都是由极性基和非极性基构成。极性基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质,故叫做亲水基;非极性基易溶于油,故叫做亲油基。乳化剂主要作用是将两种互不相混溶液体中的一种进行乳化,从而使其能够均匀地分布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一种均匀的乳状液。乳化剂普遍应用于食
2008年12期 No.32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琳;余新京;彭治;冯业;陈丽萍;
为探讨添加复合酵母对断奶仔猪诱食及促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2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156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2个重复(公母各半),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2%复合酵母组、0.3%复合酵母组;各处理组间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21d。试验结果表明: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酵母对断奶仔猪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都有一定影响,各处理组的采食量差异显著(P<0.05),以0.3%复合酵母组为采食量最高;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酵母可以明显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差异极显著(P<0.05)。
2008年12期 No.321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谢富;王安;
试验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C,研究其对笼养蛋鸭育雏期(1~28d)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的方法,选用1日龄平均体重相近(43.02±1.19)g的金定蛋雏鸭288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各处理组日粮中分别添加VC0、150、300、400、800、1400mg/kg,结果表明:雏鸭日粮中适当的添加VC可提高雏鸭生产性能,VC的添加量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蛋雏鸭的生产性能;在1~7日龄日粮添加VC800mg/kg,8~28日龄添加VC300~400mg/kg为适宜。
2008年12期 No.32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萧培珍;叶元土;蔡春芳;郭建林;伍代勇;
试验通过在异育银鲫日粮中添加FeSO4·7H2O,补充量分别按照100、200、300、400、500mg/kg5个浓度梯度设计,而Cu、Mn、Zn在各试验组中分别按照3.5、30、120mg/kg添加,经过54d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①铜的主要贮存器官是肝胰脏、心脏和肾脏,分别占器官中铜总量的14.96%、14.44%、12.15%;锰在脊椎骨(11.91%)、脾脏(11.50%)、肾脏(11.12%)含量较高;锌在肠道中含量最高,平均值达到(1120.00±19.45)mg/kg,占22.28%。②日粮铁补充量与头骨中铜呈显著的正相关(R=0.88,P<0.05),与肝胰脏铜呈显著的负相关(R=-0.88,P<0.05);日粮铁补充量与鳃盖骨中锰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5);日粮铁和脾脏中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93,P<0.05)。
2008年12期 No.321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辉;孙雪峰;尤宏争;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卤虫为主要饵料,通过向水体中添加不同的单细胞藻类,测得仔虾的体长、体重、蜕皮数、存活率。单种投喂组结果表明:添加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时仔虾存活率最高,添加海水小球藻时仔虾存活率较高,而添加叉鞭金藻、等鞭金藻时仔虾生长最好,添加硅藻、海水小球藻时仔虾生长较好;混合投喂组结果表明:有叉鞭金藻组、等鞭金藻组仔虾存活率最高,有等鞭金藻组,有叉鞭金藻和等鞭金藻组都生长较快。
2008年12期 No.321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储霞玲;曹俊明;赵红霞;朱选;陈水春;吕军仪;
采用1种对照饲料和添加不同水平Met-硒(Met-Se)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添加量分别为0.05+60、0.05+120、0.05+180、0.1+60、0.1+120、0.1+180、0.2+60、0.2+120和0.2+180mg/kg)的9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约为0.7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观察饲料中联合添加硒和GSH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饲料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经8周饲养后发现,各试验组对虾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在第6组时达到最大,其中第6、7、8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第5组(P<0.05)。添加硒和GSH各组虾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组虾的摄食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降低,在第6组呈现显著差异(P<0.05)。第6、7、8组全虾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粗脂肪、灰分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水分含量以第6组最高,显著高于第2、3、4、5、7和10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添加0.1mg/kg硒和120mg/kgGSH时,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效果最好。
2008年12期 No.32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戴青;赵述淼;谢树贵;梁运祥;
研究采用改良MRS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一株能抑制常见病原菌的产酸芽孢杆菌。该菌株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O139、E.coliK88、E.coliK99)、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O4H(iSTO4H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该菌株模拟胃液处理30min后存活率为91%,耐胆盐浓度达3.0%,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论为无毒无害物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顺利通过胃酸进入小肠后开始作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具有作为微生态制剂菌株的应用潜力。
2008年12期 No.32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朱孝霖;李环;韦萍;
为探讨耐热木聚糖酶水解自制甘蔗渣木聚糖制备木寡糖的工艺条件和分析水解液的寡糖成分,试验以产耐热木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1020为原料,水解自制的甘蔗渣木聚糖,分别研究水解过程中酶的用量、木聚糖的浓度及酶解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并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解液成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的木聚糖浓度,水解温度95℃,酶液用量100U/g,酶解3h后DP值可降至2.94,满足生产木寡糖对聚合度的要求;并且水解液的成分主要为木糖、木二糖和木三糖,没能检测到木四糖。耐热木聚糖酶在高温下酶解木聚糖对酶法制备木寡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08年12期 No.32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志焱;刘虹;程秀芳;杨立华;谷巍;
试验对经含硒麦芽汁平板驯化得到的AS15菌株在含硒(Se4+)麦芽汁培养基中液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S15菌株在含Se4+的液体培养基中生物量和硒转化率均高于出发菌株;在AS15菌株对数生长期添加亚硒酸钠,AS15菌株生物量及硒转化率优于其它添加方式;AS15菌株发酵罐培养采用恒定pH值发酵,生物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达32.5g/l;在AS15菌株发酵罐培养22h后进行定时加入Se4+,所得到的AS15酵母细胞内的硒含量较摇瓶发酵有所提高,达2081μg/g,硒的转化率达84.5%。
2008年12期 No.32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秋梅;
<正>牛至油(oreganooil)是从牛至(一种植物)中提取的挥发香精油,是我国农业部及国外大多数国家(欧盟等)批准使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之一。魏凤仙等(2005)报道牛至油可预防及治疗猪、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所致的下痢,促进畜禽生长。随着生活水平的
2008年12期 No.321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严念东;丁斌鹰;
试验以选用324只体重为(59.46±0.09)g的1日龄樱桃谷肉仔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栏),每栏27只鸭。分为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500g/t稻谷专用酶制剂和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1000g/t稻谷专用酶制剂。试验期为14d。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生长性能方面,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Ⅰ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0.79%~0.98%,显著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1.02%~1.21%和料肉比1.42%~2.13%(P<0.05)。②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Ⅰ组相比,1~7d血清白蛋白显著提高了14.29%~17.81%,试验Ⅱ组的血清尿素氮比对照Ⅰ组显著降低了24.35%(P<0.05)。
2008年12期 No.32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巍;杨雪海;李绍章;黄少文;赵娜;魏金涛;陈明新;
选取产蛋高峰期蛋用种鸭山麻鸭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6个不同锌源或含量的试验处理组分别为氧化锌、纳米氧化锌、碱式氯化锌、氨基酸螯合锌、50%纳米氧化锌+50%氨基酸螯合锌、50%纳米氧化锌+50%氨基酸螯合锌,锌添加量分别为80、80、80、80、40、20mg/kg,研究了不同锌源、不同锌添加水平对蛋用种鸭营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锌源不同锌的添加水平对山麻鸭的平均蛋重、平均产蛋率、料蛋比、受精率以及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有机锌与无机锌联合使用时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2008年12期 No.32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