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饲料添加剂

  • 猪血浆IgG提取物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胡晓艳;王春维;徐栋;卢昊;胡刚;周海;

    研究灌胃猪血浆IgG提取物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造试验小白鼠的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选用齐墩果酸为阳性对照组,猪血浆IgG提取物为试验组,预饲5d后,然后将猪血浆IgG提取物按每千克体重45、90和180mg3种剂量给小白鼠连续灌胃10d后测定小白鼠免疫水平的变化。小白鼠灌胃猪血浆IgG提取物后,对抗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小白鼠免疫器官萎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环磷酰胺所致动物DTH反应低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能显著增加小白鼠血清中IgG的含量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P<0.05),能显著增加小白鼠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P<0.05),灌胃猪血浆IgG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白鼠的免疫功能。

    2008年10期 No.31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女贞子散”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与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曹国文;张邑凡;陈春林;戴荣国;付利芝;郑华;徐登峰;

    为研究产前饲喂中药"复方女贞子散"对繁殖母猪和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0头胎次相同、配种日期接近的妊娠长白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在基础日粮与饲养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母猪从预产期前30d开始每天每头添加30"g复方女贞子散",连喂30d,对照组母猪不添加任何药物,均按常规饲养,并连续观察至仔猪40日龄断奶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的产活仔数、成活率、初生重与断奶重均比对照组高,仔猪初生重较对照组提高24.04%,40日龄重较对照组提高18.07%,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17.32%,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仔猪腹泻的次数试验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女贞子散"可以增强母猪和新生仔猪的抗病能力,显著提高繁殖母猪与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

    2008年10期 No.319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肥育猪生长后期饲喂茶多酚与维生素E对冷却猪肉货架期的影响

    黎伟;边连全;王昊;陈禹;

    试验研究茶多酚(TP)与维生素E(VE)联合使用对冷却猪肉货架期的影响,并通过感官评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检验的方法找到茶多酚与维生素E的最佳配比。将40头体重为60kg的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处理Ⅰ(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Ⅱ(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kg的维生素E,处理Ⅲ~Ⅴ(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均添加200mg/kg维生素E和40、80、120mg/kg茶多酚,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各个指标,茶多酚40mg/kg和维生素E200mg/kg这个组合效果最明显,货架期最长,达到8d。

    2008年10期 No.31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酶制剂

  • 离体法优化肉鸭日粮非淀粉多糖酶酶谱的研究

    王恩玲;张宏福;赵峰;陈大芳;

    试验运用均匀设计,采用胃蛋白酶-胰液素两步水解法,探讨NSP酶的组成及活性对提高不同NSP含量和组成的肉鸭日粮可消化能的作用效果,为针对不同类型肉鸭基础日粮筛选优化NSP酶添加剂提供快捷有效的方法。按照均匀设计表U*15(157),将4种NSP酶组合成15个水平的复合酶配方,以5种不同NSP含量的基础日粮作为对照,并分别在这5种基础日粮中加入上述15种复合酶组成15组试验日粮。以离体法测定15组试验日粮及基础对照日粮的离体消化能,建立各个日粮中4种NSP酶添加量与离体消化能值间的四元二次回归方程,经优化求其最优解,即得到最佳酶谱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的NSP组成和含量不同,其最佳酶谱也存在较大差异,且NSP酶和日粮离体消化能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因此,针对不同NSP组成和含量的日粮,可以用离体法筛选与之相对应NSP酶谱。

    2008年10期 No.319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复合酶对新型饲料原料DDGS粗蛋白、能量和干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鲍淑青;王敏;史宝军;

    <正>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corn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是玉米加工工业的副产品,是生产工业酒精后,将酒糟醒液经固液分离后的滤渣与蒸发浓缩后的过滤浆液混合干燥而成的。近几年,我国的工业用燃料乙醇生产量大幅度增加,

    2008年10期 No.319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在玉米-杂粕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高正义;王志祥;吕久菊;李葱晓;赵蕾;

    将600只42周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A组为玉米-豆粕日粮对照组,B、C组分别为用杂粕不同程度替代豆粕组成玉米-杂粕日粮试验组,D、E组分别为在B、C组基础上的加杂粕复合酶试验组,正式试验期为56d。试验结果表明,①在蛋鸡杂粕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在产蛋率上,处理E、处理B均显著高于处理C(P<0.05),但处理E、A、B、D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料蛋比、破蛋率、软蛋率、脏蛋率的指标上,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在蛋鸡杂粕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在蛋形指数、蛋黄比例、蛋黄颜色、蛋壳比例、哈夫单位指标上,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蛋黄指数上,处理A和处理E组差异显著(P<0.05);在蛋壳厚度上,处理A组极显著高于处理C组(P<0.01),处理E显著低于处理A(P<0.05)。

    2008年10期 No.319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鱼类的生长模型及其在营养需求研究中的应用

    刘颖;薛敏;任泽林;张虎;史良;郭旭东;

    <正>以统计分析方法对鱼类的生长、营养需求进行研究并建立生长模型,可以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数据。通过对鱼类生长模型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动态地了解鱼类的生长过程,预测鱼类的生长规律,而且在鱼类营养需求研究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2008年10期 No.319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0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研究

    杨耐德;符广才;

    用0、6.50%、13.00%、19.50%和26.00%发酵豆粕相应替代0(对照组)、16.67%、33.33%、50.00%和66.67%的鱼粉蛋白的实用饲料,喂养体重为(1.82±0.02)g的凡纳滨对虾56d,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小于33.33%的鱼粉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无显著影响,过高的替代水平会降低对虾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虾体水分、蛋白和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对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当发酵豆粕替代鱼粉蛋白50.00%以上,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量的增加而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

    2008年10期 No.319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亚硝酸盐对异育银鲫免疫功能的影响

    葛立安;高明辉;徐海涛;马立保;

    葛立安高明辉徐海涛马立保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亚硝酸盐胁迫对异育银鲫免疫功能的影响。将75尾异育银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25尾,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5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对照组水中不加亚硝酸盐,试验组水中分别加入0.32和1.28mg/l的亚硝酸盐,试验期2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免疫器官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溶菌酶活性、头肾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水中一定浓度的亚硝酸盐可以引起异育银鲫免疫功能的下降。

    2008年10期 No.31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酶母培养物

  • 酵母培养物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彭一凡;甄玉国;

    酵母培养物通常指固体或液体培养基经发酵菌发酵后,含培养物和酵母菌的混合物,是根据微生物代谢理论,应用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制造而成的含有多种代谢产物成分的纯天然产品。随着畜牧业生产发展对改善动物健康、提高动物产品质量、控制动物生产成本及追求养殖效益最大化等目标的日益凸显,酵母培养物以其独有的优势正在引起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索。本刊从第10期始携手美国达农威公司开辟了"酵母培养物"专栏,有关酵母培养物及在各种动物养殖领域里的研究应用将在今后的专栏里陆续给予全方位的阐述,同时也真诚希望酵母培养物的研究人员和相关生产企业能多投这方面稿件,借助《饲料工业》这个平台把最先进的技术信息和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以共同推动饲料行业的进步。

    2008年10期 No.319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奶牛的能蛋平衡及酵母培养物的应用

    刘丙华;

    <正>饲料的能量和蛋白是奶牛除了水以外最重要的两个营养素,它们在奶牛的维持、生长、泌乳、繁殖等生命活动中能否达到协调统一,直接影响饲料的整体效率和奶牛正常的生命活动。但在现实的奶牛养殖生产中,两者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2008年10期 No.319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饲料级氧化锌表面改性研究

    杨运;任菊秋;

    <正>锌是营养类饲料添加剂,是维持毛发生长、皮肤健康和组织修补所必需元素。常用的补锌饲料添加剂主要有氧化锌、硫酸锌和蛋氨酸锌等。和其它补锌添加剂相比,氧化锌具有含锌量高、成本低、稳定性好的优点,是高锌饲料的良好锌源。

    2008年10期 No.319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株真菌产酶条件的优化及发酵蛋白饲料的研究

    唐荣;潘康成;古丛伟;冯兴;张亚兰;

    试验研究了M-1真菌对小鼠的安全性、在3种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产酶活力、产酶条件的优化及发酵蛋白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这株真菌对小鼠是安全的;在缺乏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能生长,但生长不良,而在含微量氮源的培养基和沙堡弱肉汤培养基中生长效果较好;该真菌能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而蛋白酶活性极低;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豆粕粉60%、麦麸35%、菜籽饼5%、营养盐[2%(NH4)2SO4、0.1%MgSO4·7H2O、0.2%KH2PO4],料水比1:1.5,pH值自然,培养温度30℃,72h,相对湿度70%,发酵较佳,香味好,粗蛋白含量高。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用于发酵生物蛋白饲料。

    2008年10期 No.319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餐厨剩余物复合蛋白饲料对生长猪饲养效果的研究

    毛连华;刘清梅;于继英;刘来亭;张建云;马秋刚;

    <正>餐厨剩余物是城市垃圾的重要部分,数量十分庞大。北京市环保局资料显示,全市餐厨剩余物每天排放量约为800t,全年排放总量约29.2万吨。由于管理困难和处理难度大,往往造成诸多的社会与环保问题:一是不加处理作为饲料生产"泔水猪",不但肉质变差,

    2008年10期 No.319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对“杜大”猪和“杜斯”猪断奶后0~3周和4~6周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关正萍;潘晓亮;徐奇;杨武;孙敬礼;孙雪雪;

    试验选择(35±2)日龄的断奶"杜大"和"杜斯"两个品种猪共48头,每一品种24头,公母各半,研究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简称纳米铜)对仔猪断奶后0~3周和4~6周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杜大"猪断奶后0~3周,纳米铜组与高铜组相比,终重降低了16.36%,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降低了23.68%,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增加了19.64%,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杜斯"猪断奶后0~3周,高铜组与纳米铜组相比,终重提高了14.24%,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16%,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了3.78%,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杜大"猪断奶后4~6周;纳米铜组与高铜组相比,终重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3.24%,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了11.88%,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杜斯"猪断奶后4~6周;纳米铜组与高铜组相比,终重提高了6.1%,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74%,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了2.33%,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2008年10期 No.319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水生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迟淑艳;谭北平;

    <正>氨基酸是由氨基和羧基组成的化合物。氨基酸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组合决定了蛋白质的不同功能。仔稚鱼体成分(干基)的50%以上均为蛋白质。所以蛋白质在机体内的沉积是动物生长与生产的重要内容,而制作水生动物饲料配方关键的一点是获得最大的氮滞留率和最小的氮排泄率。

    2008年10期 No.31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AMPK对骨骼肌中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对肉质的影响

    郭金玲;李梦云;刘延贺;聂芙蓉;

    <正>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能被AMP激活的蛋白激酶,在动物应激(生理、营养、环境和疾病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ark等,2002)。近来研究表明,AMPK在糖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AMPK通过磷酸化作用抑制糖原合成酶,降低糖原的合成速率。同时,AMPK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被活化,

    2008年10期 No.31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检测技术

  •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赵春城;刘一军;蔡建荣;娄在祥;周群兰;徐帮兴;赵晓联;

    <正>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代二氨基三苯甲烷,结构见图1。在水产养殖中,孔雀石绿主要用来抗真菌感染和杀灭寄生虫,一般用于鱼类防治水霉病、烂鳃病以及寄生虫等。因其价格低廉、疗效显著,曾在水产养殖业中广泛应用。

    2008年10期 No.319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应永飞;朱聪英;韦敏珏;李兰;索德成;周文海;林仙军;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含量的方法。采用乙腈提取试样中的药物,经中性氧化铝柱和阳离子交换柱净化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分别以D5-孔雀石绿和D6-隐性孔雀石绿为内标进行定量分析。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的检测限(LOD)均为0.5μg/kg,定量限(LOQ)均为1.0μg/kg,在0.25~40.0μg/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加标浓度在1.0~100μg/kg范围内,回收率在79.2%~11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7.7%。本方法可快速测定饲料中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的含量,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性高,能满足日常检测需要。

    2008年10期 No.31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论述

  • 现代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蛋白饲料研究进展

    何涛;张海军;武书庚;齐广海;

    <正>固态发酵是一种古老的发酵方式,但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生产青霉素为代表的液体发酵逐渐取代固态发酵成为常规的发酵技术,液态发酵特点是菌种的纯种培养,传热、传质均匀性较好,机械化程度高;但同时还有投资大,产率低,生产大量的有机废水等问题。

    2008年10期 No.319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