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爱秋;王梦芝;郝青;王洪荣;张艳云;曹恒春;
试验将24只体重相近、日龄相同的新扬州公鸡分为3组,每组8只。用芽孢杆菌制剂、黑曲霉培养物作为添加剂饲喂其中两组鸡,用全收粪法测定微量矿物元素的表观利用率。结果表明:添加芽孢杆菌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Fe的表观利用率提高了2.47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Mn、Cu、Zn的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黑曲霉培养物组与对照组相比,Zn的表观利用率提高了2.810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Fe、Cu的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P值比较接近0.05,也起到一定作用,Mn的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提高鸡日粮微量矿物元素利用率有一定作用。
2008年02期 No.31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穆秀梅;毛杨毅;罗惠娣;王志武;李俊;张变英;穆艳娥;程萍;
<正>维生素B12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植物性饲料通常不含有维生素B12,而钴是合成维生素B12唯一的微量元素,反刍动物瘤胃内能合成B族维生素,但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未健全,特别是缺乏钴元素的情况下,更不容易合成维生素B12,从而影响了羔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试验在断奶羔羊的饲料中添加钴、维生素B12,研究其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2008年02期 No.311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张秀文;齐遵利;任晓慧;张艳英;刘艳琴;
<正>目前,国内外对于酸化剂、益生素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由于试验动物的品种、年龄、试验条件、添加剂量等不同,试验的结果变异很大。以往的试验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物质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酸化剂、益生素在相同条件下的效果比较的试验较少,尤其是对延胡索酸和芽孢杆菌的效果比较、
2008年02期 No.31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袁宏伟;黄俊生;
<正>纤维素酶具有破坏植物细胞壁,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等多种功能,因而成为饲料工业研究的热点。目前用于纤维素酶生产和研究的菌株多为霉菌。棘孢木霉是我国新记录的木霉种[1],目前国内尚未见该菌种产纤维素酶的文献报道。
2008年02期 No.31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桂明;计成;赵丽红;马秋刚;杨晓慧;
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60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试验分两阶段饲养,分别参照NRC(1994)饲养标准配制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1~3周龄和4~6周龄正、负对照组调整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3%、0.23%和0.34%、0.14%,试验组(3、4、5、6组)分别在负对照组日粮中添加250、500、750、1000U/kg植酸酶。试验结果表明,500、750U/kg加酶组较负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肉鸡日增重(P<0.05),比正对照组也提高了3.41%、3.19%;添加植酸酶对21日龄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有所降低,不影响42日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
2008年02期 No.311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赵静杰;张连瑞;
试验选择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45头,体重(9.00±0.60)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0.1%复合酶制剂,试验2组以3%的次粉和2%的豆粕分别替代等量的玉米和鱼粉+0.1%复合酶制剂,探讨不同营养水平下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6%和5.8%,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下降5.93%和4.71%,差异显著(P<0.05);毛利收入增加9.62%和10.42%;仔猪腹泻状况也有所改善。说明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
2008年02期 No.31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洋;王福强;陈晓慧;姜志强;
试验以正交试验L(934)设计,喂养9组不同饲料的大泷六线鱼45d,研究蛋白质、脂肪、糖类和钙磷比4因素3水平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大泷六线鱼对这4种因素的适宜需求量。饲养试验在室内玻璃钢水槽中进行,试验鱼每尾平均初始体重(107.49±2.48)g,水温为15~20℃。试验结果表明,在45d的试验期内,大泷六线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含量及钙磷比的最适水平分别为50.22%、9.17%、18.21%、1.83:1.2。在4因素中,蛋白质是影响增重率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为脂肪,再次是糖类,钙磷比对增重率的影响最小。
2008年02期 No.311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汪军涛;叶元土;袁建明;蔡春芳;郭建林;陈佳毅;
试验以平均体重30.6g的斑点叉尾鮰为试验鱼,分别在饲料中加入0、3和6g/kg的食盐,经过80d的养殖试验所得出的结果显示,6g/kg食盐组与对照组比较,增重率提高了6.95%;3、6g/kg食盐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4%、5.71%。各试验组鱼体肥满度均高于对照组1.48%;同时内脏重与体重比值分别下降13.49%和0.62%;肝胰脏重与体重比值3g/kg食盐组较对照组降低6.09%,而6g/kg食盐组则较对照组上升3.48%。各试验组鱼体血清GOT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7.73%和4.94%。6g/kg食盐组背部皮肤酪氨酸酶活力较对照组上升132%,而3g/kg食盐组则下降64%;同时,3g/kg食盐组和6g/kg食盐组鱼体皮肤粘液SOD酶活力分别上升2.57%和5.86%。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6g/kg食盐对鱼体增重率和饲料利用效率均有明显的提高,有提高鱼体肥满度而降低内脏重与体重比和肝胰脏重与体重比的作用;对鱼类的非特异免疫力和黑色素的形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008年02期 No.31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庆堂;胡兵;张蕉南;
<正>长期以来,评价鱼类饲料质量优劣的方法除了直接测定饲料的营养成分外,还可以采用生长对比试验来判断。但是,直接测定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够全面,而养殖对比试验的试验周期较长,且受到水温、溶氧量等多种条件限制,试验结果往往不尽理想。所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鱼类生长和饲料质量的优劣与RNA/DNA比值的关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以期寻找最佳的评价指标。
2008年02期 No.311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钱红娟;蒲俊华;王志跃;
选取1日龄罗曼蛋公鸡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以玉米、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半纯合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硫酸亚铁(含铁30%)、蛋氨酸铁(含铁10%)和甘氨酸铁(含铁10%)3种铁源,使铁含量各为80mg/kg,组成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试验期为28d。28日龄时停饲24h后称重屠宰,取内脏器官,结果表明,蛋氨酸铁促进仔鸡体重的增加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在21和28日龄时体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57%和14.94%;甘氨酸铁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仔鸡体重的增加和内脏器官的发育。
2008年02期 No.31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任莹;赵胜军;
试验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日粮不同非蛋白氮水平条件下异位酸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非蛋白氮(NPN)设置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5%、1.0%、1.5%,每个水平设4个重复,复合异位酸添加水平为0.3%。体外连续培养24h,测定24h累计产气量、细菌氮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间累计产气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1.0%组和1.5%组的累计产气量有增加的趋势;各组间细菌氮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随着NPN添加水平的提高,细菌氮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各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0.5%、1.0%、1.5%非蛋白氮的试验组NDF降解率分别降低了6.62%、11.50%和13.16%。总体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非蛋白氮水平条件下,0.3%异位酸并没有起到改善瘤胃发酵的作用。
2008年02期 No.31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