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刊首篇

  • 超越自我 再创辉煌

    本刊编辑部;

    <正>星移斗转,寒暑交替,转眼之间,又是新春,站在这迎接和告别的临界点,我们不禁回眸,看一看那些曾和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过程中一同所经历的悲喜片段。这一年有太多的记忆值得回味,透过亲身经历的瞬间,我们目击了我国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记录了重大科研课题的成功研发;感受了企业整合的变化,

    2008年02期 No.31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家论坛

  • 仔猪肠黏膜营养与肠道修复

    王恬;钟翔;

    肠道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而且是营养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本文从仔猪肠道生理特点出发,综述了仔猪肠道黏膜结构与功能、黏膜营养、黏膜修复,为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2008年02期 No.311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饲料添加剂

  • 芽孢杆菌制剂和黑曲霉培养物对鸡日粮中Fe、Mn、Cu、Zn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徐爱秋;王梦芝;郝青;王洪荣;张艳云;曹恒春;

    试验将24只体重相近、日龄相同的新扬州公鸡分为3组,每组8只。用芽孢杆菌制剂、黑曲霉培养物作为添加剂饲喂其中两组鸡,用全收粪法测定微量矿物元素的表观利用率。结果表明:添加芽孢杆菌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Fe的表观利用率提高了2.47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Mn、Cu、Zn的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黑曲霉培养物组与对照组相比,Zn的表观利用率提高了2.810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Fe、Cu的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P值比较接近0.05,也起到一定作用,Mn的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提高鸡日粮微量矿物元素利用率有一定作用。

    2008年02期 No.31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饲料中添加钴、维生素B12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穆秀梅;毛杨毅;罗惠娣;王志武;李俊;张变英;穆艳娥;程萍;

    <正>维生素B12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植物性饲料通常不含有维生素B12,而钴是合成维生素B12唯一的微量元素,反刍动物瘤胃内能合成B族维生素,但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未健全,特别是缺乏钴元素的情况下,更不容易合成维生素B12,从而影响了羔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试验在断奶羔羊的饲料中添加钴、维生素B12,研究其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2008年02期 No.311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延胡索酸和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张秀文;齐遵利;任晓慧;张艳英;刘艳琴;

    <正>目前,国内外对于酸化剂、益生素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由于试验动物的品种、年龄、试验条件、添加剂量等不同,试验的结果变异很大。以往的试验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物质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酸化剂、益生素在相同条件下的效果比较的试验较少,尤其是对延胡索酸和芽孢杆菌的效果比较、

    2008年02期 No.31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酶制剂

  • 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及酶的性质

    袁宏伟;黄俊生;

    <正>纤维素酶具有破坏植物细胞壁,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等多种功能,因而成为饲料工业研究的热点。目前用于纤维素酶生产和研究的菌株多为霉菌。棘孢木霉是我国新记录的木霉种[1],目前国内尚未见该菌种产纤维素酶的文献报道。

    2008年02期 No.31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与胴体品质的影响

    李桂明;计成;赵丽红;马秋刚;杨晓慧;

    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60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试验分两阶段饲养,分别参照NRC(1994)饲养标准配制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1~3周龄和4~6周龄正、负对照组调整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3%、0.23%和0.34%、0.14%,试验组(3、4、5、6组)分别在负对照组日粮中添加250、500、750、1000U/kg植酸酶。试验结果表明,500、750U/kg加酶组较负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肉鸡日增重(P<0.05),比正对照组也提高了3.41%、3.19%;添加植酸酶对21日龄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有所降低,不影响42日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

    2008年02期 No.311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赵静杰;张连瑞;

    试验选择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45头,体重(9.00±0.60)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0.1%复合酶制剂,试验2组以3%的次粉和2%的豆粕分别替代等量的玉米和鱼粉+0.1%复合酶制剂,探讨不同营养水平下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6%和5.8%,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下降5.93%和4.71%,差异显著(P<0.05);毛利收入增加9.62%和10.42%;仔猪腹泻状况也有所改善。说明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

    2008年02期 No.31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水产养殖

  • 大泷六线鱼对蛋白质、脂肪、糖及钙磷比适宜需求量的初步研究

    刘洋;王福强;陈晓慧;姜志强;

    试验以正交试验L(934)设计,喂养9组不同饲料的大泷六线鱼45d,研究蛋白质、脂肪、糖类和钙磷比4因素3水平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大泷六线鱼对这4种因素的适宜需求量。饲养试验在室内玻璃钢水槽中进行,试验鱼每尾平均初始体重(107.49±2.48)g,水温为15~20℃。试验结果表明,在45d的试验期内,大泷六线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含量及钙磷比的最适水平分别为50.22%、9.17%、18.21%、1.83:1.2。在4因素中,蛋白质是影响增重率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为脂肪,再次是糖类,钙磷比对增重率的影响最小。

    2008年02期 No.311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食盐在饲料中添加对斑点叉尾鮰生长的影响

    汪军涛;叶元土;袁建明;蔡春芳;郭建林;陈佳毅;

    试验以平均体重30.6g的斑点叉尾鮰为试验鱼,分别在饲料中加入0、3和6g/kg的食盐,经过80d的养殖试验所得出的结果显示,6g/kg食盐组与对照组比较,增重率提高了6.95%;3、6g/kg食盐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4%、5.71%。各试验组鱼体肥满度均高于对照组1.48%;同时内脏重与体重比值分别下降13.49%和0.62%;肝胰脏重与体重比值3g/kg食盐组较对照组降低6.09%,而6g/kg食盐组则较对照组上升3.48%。各试验组鱼体血清GOT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7.73%和4.94%。6g/kg食盐组背部皮肤酪氨酸酶活力较对照组上升132%,而3g/kg食盐组则下降64%;同时,3g/kg食盐组和6g/kg食盐组鱼体皮肤粘液SOD酶活力分别上升2.57%和5.86%。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6g/kg食盐对鱼体增重率和饲料利用效率均有明显的提高,有提高鱼体肥满度而降低内脏重与体重比和肝胰脏重与体重比的作用;对鱼类的非特异免疫力和黑色素的形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008年02期 No.31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RNA/DNA比值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陈庆堂;胡兵;张蕉南;

    <正>长期以来,评价鱼类饲料质量优劣的方法除了直接测定饲料的营养成分外,还可以采用生长对比试验来判断。但是,直接测定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够全面,而养殖对比试验的试验周期较长,且受到水温、溶氧量等多种条件限制,试验结果往往不尽理想。所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鱼类生长和饲料质量的优劣与RNA/DNA比值的关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以期寻找最佳的评价指标。

    2008年02期 No.311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表面活性剂的不同添加量对黄霉素发酵效价的影响

    吴海燕;陈永辉;刘波;

    试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不同添加量在黄霉素发酵过程中对促进黄霉素效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发酵摇瓶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表面活性剂,有助于黄霉素发酵效价的提高,其中以添加0.7%的表面活性剂效果最佳。

    2008年02期 No.311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蜡样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秦艳;李卫芬;余东游;

    <正>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用的益生菌。蜡样芽孢杆菌进入肠道后,消耗肠道内过多氧气,创造厌氧环境,促进厌氧菌生长,能够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改善微生态环境,达到抑制有害好氧菌生长,有利于有益厌氧菌生存,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并促进动物生长。

    2008年02期 No.31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膨胀乳仔猪日粮中赖氨酸和蛋白质水平研究

    赵素梅;戴志明;张曦;杨国明;

    通过对比试验,在膨胀制粒加工处理条件下,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初步筛选为膨胀制粒的乳猪料、仔猪料中的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分别为20%、1.25%,18%、0.99%为宜。

    2008年02期 No.31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鱼类脂类代谢调控机制

    张辉;单安山;牟振波;王凤波;

    <正>近年来关于鱼类脂类营养研究较多,但鱼类脂类代谢机制方面还缺少相应的资料。如何满足鱼类脂肪营养需求,不仅节省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廉价脂肪酸,这方面的内容会直接影响鱼类代谢和饲料质量。因此,了解和掌握鱼类脂肪代谢规律,对于研究鱼类营养非常重要。

    2008年02期 No.311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肽聚糖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信号作用

    赵蕾;张克英;丁雪梅;

    非特异性免疫在动物机体抵抗有害微生物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有害病原体的检测和清除是生物体生存必需的。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作为一种绝大多数细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在宿主识别和刺激相应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关键信号作用。本文主要论述PGN在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引起的信号传导过程和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号蛋白;介绍PGRPs蛋白家族和最新发现的Nods蛋白家族。

    2008年02期 No.31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饲养试验

  • 不同铁源对仔鸡生长的影响

    钱红娟;蒲俊华;王志跃;

    选取1日龄罗曼蛋公鸡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以玉米、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半纯合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硫酸亚铁(含铁30%)、蛋氨酸铁(含铁10%)和甘氨酸铁(含铁10%)3种铁源,使铁含量各为80mg/kg,组成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试验期为28d。28日龄时停饲24h后称重屠宰,取内脏器官,结果表明,蛋氨酸铁促进仔鸡体重的增加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在21和28日龄时体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57%和14.94%;甘氨酸铁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仔鸡体重的增加和内脏器官的发育。

    2008年02期 No.31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日粮不同非蛋白氮水平条件下异位酸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任莹;赵胜军;

    试验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日粮不同非蛋白氮水平条件下异位酸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非蛋白氮(NPN)设置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5%、1.0%、1.5%,每个水平设4个重复,复合异位酸添加水平为0.3%。体外连续培养24h,测定24h累计产气量、细菌氮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间累计产气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1.0%组和1.5%组的累计产气量有增加的趋势;各组间细菌氮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随着NPN添加水平的提高,细菌氮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各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0.5%、1.0%、1.5%非蛋白氮的试验组NDF降解率分别降低了6.62%、11.50%和13.16%。总体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非蛋白氮水平条件下,0.3%异位酸并没有起到改善瘤胃发酵的作用。

    2008年02期 No.31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检测技术

  • 大豆脲酶活性的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研究

    卢晓凌;王忠艳;

    将大豆粉在140℃温度下热处理不同时间,用滴定法和pH增值法测定了其中脲酶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样品用滴定法和pH增值法测得的脲酶活性在数值上不相等,不能直接互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数值的相互代换。

    2008年02期 No.31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家禽饲料和食糜中二氧化钛

    邓雪娟;刘国华;蔡辉益;王永伟;王凤红;

    二氧化钛是家禽消化试验中常用的外源指示剂之一,试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家禽饲料和食糜中二氧化钛含量。取0.15g饲料或0.1g冻干食糜样品溶解于7.4mol/l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加入30%双氧水,溶液呈现典型的桔黄色。取一部分溶液于410nm波长比色,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二氧化钛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35%。

    2008年02期 No.31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0 ] |[阅读次数:3 ]

专题论述

  •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对拓展瘤胃微生态研究的作用

    马惠忠;孙海洲;

    为了充分发挥瘤胃的发酵功能,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瘤胃微生态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瘤胃微生态学采用人工培养为基础的传统方法正在被以核酸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取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瘤胃微生态的研究可从微生物多样性、区系结构、功能几方面进行概括。本文将从上述几方面论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2008年02期 No.311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玉米酒精糟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赵建明;何学军;魏金涛;

    <正>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豆粕、鱼粉等常规蛋白原料越来越显得紧张,价格也不断攀升。为了解决饲料蛋白缺乏,降低饲料成本,开发一种新的蛋白饲料原料迫在眉睫。而用粮食为原料生产酒精所排放的糟渣(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是一种数量相当可观的蛋白质饲料原料。通常DDGS主要是作为一种蛋白饲料原料应用于反刍动物的日粮中,

    2008年02期 No.31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