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福有;马杰;
饲用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随着饲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等问题的出现,正面临着禁用的挑战。为全面、准确认识和应用饲用抗生素,本文从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着重阐述了饲用抗生素对动物的胃肠道微生物、免疫调节、消化道组织结构及内分泌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饲用抗生素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的两面性。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目前全面禁用饲用抗生素条件还不成熟,必须安全慎重地使用饲用抗生素,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007年18期 No.30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强;黄应祥;王聪;董宽虎;蔺文爱;董升;
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包被硒(0、0.3、0.6、0.9mg/kg)对瘤胃发酵和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包被硒瘤胃中pH值、VFA、乙酸/丙酸比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瘤胃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玉米秸秆DM、OM、ADF和NDF有效降解率提高;0.6mg/kg和0.9mg/kg组豆粕DM、OM和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mg/kg组和0.9mg/kg组尿囊素、P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mg/kg组(P<0.05)。兼顾基础日粮含硒量以及考虑硒的安全剂量,建议以包被硒为硒源时日粮硒添加水平为0.60mg/kg(以干物质计)。
2007年18期 No.303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徐良梅;程宝晶;单安山;
研究在肉仔鸡饲养中以五味子提取物作为添加剂对鸡肠道主要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的健康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于5日龄进行新生期五味子提取物的调控试验,五味子提取物添加量是0.12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五味子提取物能降低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且有利于盲肠中乳酸杆菌的增殖。
2007年18期 No.303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燕;张宏福;孙哲;
<正>1纤维素酶系纤维素酶系是指能降解纤维素产生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大量试验研究表明,纤维素完全降解至少需3类酶系:内切葡聚糖酶(endo-1,4-β-D-glucanase,EC 3.2.1.4),来自真菌的简称为EG,来自细菌的简称为Cen;外切葡聚糖酶(exo-1,4-β-D-glucanase,EC 3.2.1.91),来自真菌的简称为CBH,来自细菌的简称为Cex;β-葡萄糖苷酶(β-1,4-glucosidase,EC 3.2.1.21),简称BG。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是这3个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2007年18期 No.30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8 ] |[阅读次数:0 ] - 吕景智;
<正>酶制剂在动物饲养中的作用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饲养试验耗时长、费用高,影响因素多,效果不稳定。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是用来体外测定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与体内测定法相比,该法快速、方便且费用不高,测定准确。
2007年18期 No.303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焱;白永胜;黄增辉;
木聚糖酶是一类内切糖苷酶酶系,同自然界中五碳糖的循环相联系,在能量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试验通过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法,在540nm处用紫外分光仪测OD值,对某生物木聚糖酶进行研究,得出该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4.2;分别在30~85℃测定木聚糖酶酶活,得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同时发现,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好、耐酸碱性好,木聚糖酶对pH值不敏感。
2007年18期 No.303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建明;叶金云;沈斌乾;潘茜;王友慧;
<正>脂肪是鱼类重要的营养素之一,饲料中脂肪不仅给鱼类提供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且也给鱼类提供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关于花对脂肪的需要量,迄今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梯度试验法,以研究花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添加水平,为研制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2007年18期 No.30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璐;彭卫正;文小丽;马学坤;吴玉刚;董爱华;胡进;
采用常规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牛蛙腿部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牛蛙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6.50%,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占鲜重的21.32%、0.77%和0.90%。肌肉中16种氨基酸总量占肌肉干重的90.0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2.19%,非必需氨基酸占47.82%,鲜味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27.91%。脂肪酸中油酸(C18:1)含量最高,为20.70%,其它由高到低依次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4.48%)、亚油酸(C18:2,14.15%)、棕榈酸(C16:0,14.08%)、硬脂酸(C18:0,5.58%)、二十碳五烯酸(EPA,4.34%)、棕榈油酸(C16:1,4.23%)和花生四烯酸(C20:4,2.67%)。其它几种脂肪酸(肉豆蔻酸、亚麻酸和二十碳烯酸)在牛蛙肌肉中含量较少(低于1%)。
2007年18期 No.303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陈冰;潘庆;郑卫川;毕英佐;
<正>钙、磷是鱼体生长所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是骨骼、牙齿、鳞的组成成分,对维持鱼体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构成辅酶及有机磷化合物、促进血液凝固、肌肉收缩、神经功能传递及维持细胞完整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饲料中的钙和磷还可以促进鱼类的生长,提高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而,鱼类对钙、磷营养需要的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国外对鲤[1]、虹鳟[2]、真鲷[3]、河鲶[4,5]等对钙、磷需求量已分别进行了研究,认为钙、磷属极重要的饲料矿物质,适宜钙磷比对鱼类的健康、生长以及饵料的利用率产生重要影响。经研究发现,真鲷的钙磷比为1:2[3],而鳗鲡则为1:1[6]。
2007年18期 No.30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钟日聪;徐春厚;包丽华;谭信元;陈惠研;苏秀玲;
<正>1试验材料1.1发酵菌种鼠李糖乳杆菌L3-22由广东海洋大学动物医学实验室分离选育;啤酒酵母由广东海洋大学动物医学实验室于珠江啤酒厂啤酒泥中分离鉴定。
2007年18期 No.303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丽霞;董惠娜;刘显军;
试验研究了在屠宰前期育肥猪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肥育猪肉质的影响。将32头体重80kg左右的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8头猪。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前提下,试验组Ⅰ、Ⅱ、Ⅲ添加维生素E的量分别为100、200、300mg/kg,对照组不添加维生素E。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100、200、300mg/kg的维生素E,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试验育肥猪的肉色,提高肌肉的系水力,降低滴水损失,减少肌糖原酵解,抑制肌乳酸生成,降低肌肉蛋白的腐败变质程度,从而延长货架期。同时试验还证实了维生素E的最适添加量为200mg/kg。
2007年18期 No.30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庆华;赵新海;钟丽娟;徐冲;
利用现代固态发酵原理,研究3菌株协同固态发酵对棉粕脱毒效果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菌株混合培养可显著降低棉粕底物中游离棉酚含量,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带假丝酵母:拟内孢霉:植物乳杆菌配比为3:2:1;pH值为5.0;培养温度为25℃;棉粕:玉米粉:麸皮比为6:2:2时,棉粕的脱毒率最高,去除率为85.30%。利用3菌株协同固态发酵棉粕后,外观蓬松变软,气味芳香,同时酶活力增加,可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培养后的活菌数可达59.7×108个/g,是非常优良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本研究为棉粕在生物饲料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2007年18期 No.303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王宗义;周志强;李冰颖;杨文军;张丽英;贺平丽;
试验建立了猪尿液中蓖麻碱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检测方法。尿液样本经聚合物填料固相萃取小柱(反相保留机制)净化,消除了基质的离子抑制效应,达到使用外标法定量蓖麻碱的目的。蓖麻碱的检测使用阳离子方式,以m/z165为定量离子,m/z138、84和82为佐证离子,做选择离子检测。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0.005~1.00μg/ml),方法有良好的线性(R2>0.99),检出限为6pg,定量限为15pg,添加回收率96.4%~101%,相对标准偏差3.74%~5.29%。动物试验显示,猪每千克体重饲喂0.2g的蓖麻粕后,在监测的5~20h内,其尿液中蓖麻碱保持相对较高的浓度。
2007年18期 No.30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邵桃玉;赵国琦;
<正>1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原理及特点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是将经过提纯的试样用微量进样器注入加样系统,起动高压泵,试样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在一定高压下,样品在色谱柱内的填料(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经过无数次的交换,并按物质在两者之间的分配系数、分子极性的大小以及所带电荷数的多少等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器检测,根据峰高或峰面积精确地计算出所测物质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器设备复杂,但分析操作省时、省力、省试剂,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2007年18期 No.303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