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刊首篇

专家论坛

  • 畜禽应激反应机理及防制措施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在宾;周佳萍;王景成;

    随着集约化和工业化畜牧业的发展,养殖者都力求在最小的空间内饲养更多的畜禽。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禽生产力,降低劳动消耗,增加经济效益,养殖者往往在饲养管理中采取一系列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而这些工艺和措施往往背离了畜禽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了的环境条件和畜禽的生理要求,所以,现代化养殖措施和技术手段,有些又可能是应激因素,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甚至引起疾病或死亡,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畜禽应激已经引起养殖者广泛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文中就应激的基本概念、机理、产生的因素、诊断及其防制的研究做一综述,希望能够为养殖者提供一些帮助。

    2007年15期 No.300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 ]

工艺设备

  • 浅析影响锤片式粉碎机效率的因素

    唐军;秦永林;刘培生;

    <正>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产品需求成倍的增长,粉碎机作为饲料加工中的一个重要设备(电耗一般占生产线总电耗的1/3~2/3),其粉碎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常饲料厂粉碎机的种类分为:对辊式、锤片式、齿爪式,现今饲料厂用的大多是锤片式饲料粉碎机,本文重点对此种粉碎机进行介绍。

    2007年15期 No.30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液态植酸酶后喷涂工艺设备及其产品均匀度测定

    刘玉庆;王海;孟庆贺;

    <正>酶作为一种活性蛋白质,对环境因素很敏感。杂菌污染、温度、pH值、水分、强酸、强碱、紫外线和贮存过程等都会对酶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液态饲料酶都是经过菌种筛选和稳定化处理的液体制剂,基本适合饲料储存和消化道的作用环境,酶活标准化,使用方法也规范化。一般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30 ̄60℃,超过60℃时酶就容易丧失活性。

    2007年15期 No.300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肽营养

  • 谷胱甘肽的制备及其应用

    冮洁;单立峰;

    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三肽,它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文中简述了谷胱甘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及谷胱甘肽的生理功能;比较了谷胱甘肽四种主要制备方法:溶剂萃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和酶法的优缺点;并对谷胱甘肽在临床医药、食品工业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2007年15期 No.300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 肽的吸收、营养及开发动态

    盛明巍;李杰;

    <正>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也不完全遵循"木桶理论",而且,即使喂给动物按理想氨基酸模型配制的混合日粮或低蛋白平衡日粮,也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而,有些学者提出了完整蛋白质或其降解产生的小肽也能被动物直接吸收的观点,这样小肽营养的研究才开始受到重视。

    2007年15期 No.30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营养研究

  • 植物性饲料有效钙和磷的评定方法

    左建军;张常明;董泽敏;叶慧;曹庆云;冯定远;

    <正>饲料有效钙、磷是指摄入的钙或总磷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参与体内代谢过程或贮存在动物组织和产品中的部分(Gueguen等,1977)。饲料有效钙、磷的评定方法包括相对效价法和绝对效价法。其中,相对效价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斜率比法(Slope ratio assay),而绝对效价法又有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和体外消化法。

    2007年15期 No.300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泌乳母猪的能量营养研究新进展

    杨灿;贺建华;黄兴国;范志勇;

    现代泌乳母猪的特点使得其要求更精细而严格的饲养管理条件,以及各营养物质尤其是能量的适量满足。文中从母猪泌乳期能量需要及泌乳期能量对繁殖性能影响方面着手,提出从全繁殖周期考虑合理供给能量,针对现代育种目标而制定相应营养供给的策略。

    2007年15期 No.300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系酸力指标在配制仔猪日粮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周世霞;梅春升;

    <正>在养猪业中,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仔猪生理机能发育不完善,断奶将给仔猪带来诸如营养、环境和群体等变化的应激反应,从而引起仔猪断奶综合征。到目前为止,仔猪的断奶综合征仍然是现代养猪行业中的一个难题。随着酸化剂在养殖业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酸化剂的功能也受到更多养殖业者的关注。

    2007年15期 No.300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去皮膨化豆粕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机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孙培鑫;陈代文;余冰;程宗佳;

    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在以普通豆粕为主的日粮Ⅰ和以去皮膨化豆粕为主的日粮Ⅱ中分别添加进口鱼粉0%和5%,试验共4个处理,各处理日粮营养水平相同。选取24头21日龄断奶、体重(5.22±0.09)kg、健康的杜长大(DLY)杂交仔猪,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公母比例2:1,每个重复1头猪。21日龄开始正式试验,试验期4周,各处理之间起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①去皮膨化豆粕与普通豆粕相比,极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的皮肤过敏反应,有提高仔猪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巨噬细胞吞噬率的趋势。②去皮膨化豆粕与普通豆粕相比,降低血清尿素氮浓度11.28%,鱼粉也有相同趋势,降低血清尿素氮浓度33.77%;与普通豆粕组相比,去皮膨化豆粕组降低了血清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分别为8.30%和14.29%,提高了血清中球蛋白7.45%,鱼粉也有相同效应,分别变化10.96%、24.85%和23.80%。以上结果表明,与普通豆粕相比,去皮膨化豆粕明显降低了对肠道的损伤和免疫反应。

    2007年15期 No.300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朗德鹅血液性状与体脂沉积间相关关系的研究

    范卫星;何瑞国;胡骏鹏;曹爱青;

    以朗德鹅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70日龄时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和体重、胸肌含脂率、腿肌含脂率、腹脂率、皮脂厚度、肌间脂宽,探讨朗德鹅血液性状与体脂沉积和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所测性状中,公鹅体重和母鹅胆固醇的变异系数较小,所有鹅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变异系数均较大。②极低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脂呈显著相关(P<0.05),与其它血液指标相关不显著。③极低密度脂蛋白与腹脂率呈显著相关(P<0.05),与肌间脂肪宽呈极显著相关(P<0.01);胆固醇与活重、皮下脂肪厚度、肌间脂肪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胸肌含脂率、皮下脂肪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肌间脂肪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说明,极低密度脂蛋白可作为培育低脂朗德鹅的遗传指标;甘油三脂可以作为极低密度脂蛋白选择的辅助指标。

    2007年15期 No.30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反刍动物营养

  • 沙葱和油料籽实对羊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影响

    赵国芬;赵志恭;敖长金;张巧娥;张宇宏;赵春艳;

    试验旨在研究沙葱和油料籽实对羊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影响,为绵羊的饲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28只蒙古羯羊,采用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4%沙葱、3种油料籽实组合(8%胡麻籽+2%向日葵籽+2%线麻籽)及4%沙葱+3种油料籽实组合(4%沙葱+8%胡麻籽+2%向日葵籽+2%线麻籽)。研究结果表明,沙葱组使背最长肌的黄色程度显著下降(P<0.05);3个试验组均使臀中肌的红色显著下降(P<0.05),使背最长肌红色程度有增高的趋势(P>0.05);沙葱+油料籽实组可使背最长肌黄色、亮度及臀中肌的亮度有增高的趋势(P>0.05)。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剪切力显著下降(P<0.05),骨肉比和脂肪含量有下降的趋势(P>0.05),屠宰率和熟肉率有增高的趋势(P>0.05)。总之,添加沙葱、油料籽实或其组合使肉的嫩度和蛋白质含量提高,品质得到改善,且组合作用效果最佳;添加沙葱+油料籽实组在改善肉的色泽上效果最好。

    2007年15期 No.30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碳水化合物比例饲粮瘤胃内养分消失率的研究

    吴秋珏;徐廷生;郝正里;黄定洲;王玉琴;

    选用3只健康的,并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蒙古羯羊,用尼龙袋法,分四期测定了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比例为1.26、1.71、2.28、2.80的4种饲粮干物质(DM)和有机物质(OM)的消失率。试验结果表明:SC:NSC=2.80饲粮组每个时间点DM与OM的消失率明显低于其它组;SC:NSC=1.26饲粮组的消失率则明显高于其它组;SC:NSC为1.71和2.28时饲粮组成(包括精粗比)虽差异较大,但在放袋后的各时间点(42h除外)内,DM、OM的消失率相近。

    2007年15期 No.300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莫能菌素对肉牛育肥期瘤胃发酵和日粮主要成分消化率的影响

    刘立成;崔国志;苗树君;刘大森;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青贮和大麦为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莫能菌素0、1000和1400mg(20%预混料),研究肉牛育肥期日粮中添加莫能菌素对瘤胃pH值、NH3-N、VFA和日粮主要成分消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组牛瘤胃液pH值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莫能菌素1000mg组NH3-N浓度显著低于添加莫能菌素1400mg组和对照组(P<0.05);添加莫能菌素1000mg显著提高了TVFA和丙酸浓度(P<0.05),降低乙酸/丙酸比值(P<0.05);添加莫能菌素1000mg显著提高日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但对其它主要成分消化率有降低趋势,且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肉牛育肥期日粮莫能菌素的添加水平为1000mg(20%预混料)为佳。

    2007年15期 No.30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饲养试验

  • 不同大豆蛋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郭勇;吕金辉;黄仁华;陈能品;

    选择25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384头,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分别饲喂豆粕(SBM)、豆粕+大豆油(SBM+OIL)、膨化大豆(FFS)、豆粕+豆奶宝(SBM+SPC)日粮,分25 ̄40d和40 ̄60d两个阶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断奶前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断奶后期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但B组平均日采食量比C组低9.6%(P<0.01),料重比比A组低9.0%(P<0.05),比C组低8.5%(P<0.05);B组全程平均日采食量比C组低8.7%(P<0.05),全程料重比比A组低10.9%(P<0.05)。腹泻指数B组比A、C、D组分别低53.6%、60.5%和56.9%,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B组全程耗料量比C组低8.7%(P<0.05);A组耗料金额分别比C、D组低13.1%(P<0.05)和13.2%(P<0.05),B组耗料金额分别比C、D组低13.0%(P<0.05)和13.1%(P<0.05);B组单位增重成本比C、D组分别低17.4%(P<0.05)、17.8%(P<0.05)。从采食量、料重比、腹泻指数和单位增重成本综合分析,试验B组(豆粕+大豆油)在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方面优于其它大豆蛋白组。

    2007年15期 No.30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稻谷替代玉米对肉用仔鸡生产、屠宰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俞路;葛家根;章世元;林显华;严桂芹;汪益峰;

    研究不同比例稻谷替代玉米对肉用仔鸡生产、屠宰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320只AA商品代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稻谷替代40%玉米)和试验Ⅱ组(稻谷替代100%玉米),分别在21日龄、42日龄测定各组肉鸡的生产、屠宰性能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21日龄,3组间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2~42日龄,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对照组比较平均体增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与对照组间平均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42日龄腹脂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P<0.05),3组间各生长时期其它屠宰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试验Ⅰ组ALT、AKP含量较试验Ⅱ组、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试验Ⅱ组BUN浓度较其它两组显著增高(P<0.05);3组间其它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2日龄,3组间其它各血液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用稻谷替代日粮中40%的玉米,对肉鸡各阶段生产、屠宰性能无影响;稻谷完全替代玉米,对肉仔鸡1~21日龄生产、屠宰性能影响不显著,22~42日龄平均体增重、腹脂率显著降低,但42日龄体重基本符合AA肉鸡上市要求,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特别是42日龄指标无影响。

    2007年15期 No.30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市场观察

  • 世界宠物食品的概况及对中国宠物食品发展的思考

    马保臣;刘锡武;于涛;薛廷伍;路复员;

    <正>2005年世界宠物食品的年销售额达到421亿美元(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预计2010年将达到515亿美元(Tim Philips),专家预测,宠物食品在经济发达地区例如北美和西欧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将逐渐降低,而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拉丁美洲的市场会迅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宠物数量的增长为宠物食品带来了巨大商机,但中国的宠物食品发展的趋势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007年15期 No.30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企划纵横

  • 我国民营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国志;窦爱丽;

    <正>长期以来,我国一些民营饲料企业只有人事管理,没有人力资源管理,更不用说人才战略了。人事部门是组织的非生产效率部门,其职能主要局限于作业层,作用停留在执行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战略计划上,对组织的战略决策和管理事务没有发言权。

    2007年15期 No.300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工作研究

  • 江苏省部分地区鹅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宦海霞;苗晓青;周琼;赵新年;高崧;

    从江苏盐城、高邮等地区临诊上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白鹅中分离到大肠杆菌99株,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除8株未能定型、3株自凝外,测定出88个分离株的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34个血清型,其中以O107、O9这两个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34%(30/88),为我国禽源大肠杆菌的常见血清型。同时将这些分离株进行了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显示:99株分离株无多黏菌素耐药性,除1株对丁胺卡那耐药,2株中度敏感,其它均对丁胺卡那敏感,同时所有菌株均对多黏菌素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可指导临床用药。

    2007年15期 No.300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