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继东;王志祥;2006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燕;马文强;
人参皂甙在免疫调节、诱导细胞凋亡、抗组织损伤、抗肿瘤、抗氧化、治疗糖尿病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也将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生产。因此,对人参皂甙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006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6期 8+38+41+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辉;黄仁录;邸科前;郭云霞;张振红;潘栋;
类黄酮化合物在动物营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动物的内分泌、脂质代谢及抗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类黄酮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其生理功能进行的研究,综述了类黄酮化合物在动物营养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006年06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赵燕;陈安国;2006年06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曦;赵建国;2006年06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洁;李军训;肖军;杜金华;
通过三角瓶和托盘固态发酵对黑曲霉ASP-12产木聚糖酶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4.5 ̄5.0,发酵温度为28 ̄32℃,托盘发酵起始水分应控制在60% ̄65%,三角瓶的水分为55%左右,接种量为1%(v/m,109个/ml),培养48h,可以达到最高酶活。对发酵过程酶活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高峰分别出现在32h和48h,且48h高于32h时的木聚糖酶酶活。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培养基最优配方为:玉米芯5%、K2HPO40.2%、豆粕2%、麸皮95%。
2006年06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刘莹;孙荣丹;杨翔华;王丽;
溶菌酶(LysozymeEc3.2.17)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它能专一性的作用于目的微生物的细胞壁,而不能作用于其它物质,是一种无毒、无害、安全性很高的盐基水解蛋白酶,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文章介绍了溶菌酶的来源、结构、抑菌机理,论述了溶菌酶在饲料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及应用前景。
2006年06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徐奇友;2006年06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胡国成;李思发;何学军;邓效伟;周培勇;
用3种不同蛋白含量(23.1%、37.6%和47.9%)的配合饲料投喂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78d,结果显示,①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23.1%上升到47.9%,平均日增重从0.30g/d上升到0.74g/d,3组之间的日增重和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从1.53下降为0.98,3组之间的饲料系数有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对鱼体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有影响,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对灰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③蛋白含量为23.1%、37.6%和47.9%的配合饲料的成本分别为2.77元/kg、3.67元/kg、4.60元/kg。④初步认为蛋白含量为37.6%的配合饲料更适合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苗种培育的生产需要。
2006年06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陈鹏飞;陈静;郭兆祥;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四逆散对自然鱼体和利用喹乙醇诱导其肝受损后的鱼体进行试验,通过测定投喂前后鱼体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浓度变化情况,研究不同剂量的四逆散对鲤鱼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逆散可降低鱼体血清GPT、GOT活性;对自然鱼体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对由喹乙醇诱发的肝损伤的鲤鱼,投喂200mg/kg的四逆散有恢复和治疗作用,且效果显著(P<0.05)。
2006年06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清华;朱立涛;
选取280头[(17±1.5)k“g]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4头(公母各半),以圈为重复单位,分别饲喂添加量水平为0%、0.01%、0.02%、0.03%和0.04%的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的玉米-豆粕型试验日粮,试验猪均为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试期7d、正试期28d,在正试期的开始及结束时对试验猪空腹称重,准确记录饲料的消耗和试验猪健康情况。在正试期的第15d清晨,每重复取接近该圈平均体重的公猪和母猪各1头,空腹前腔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试验结果表明,加酶组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有所提高,料肉比、腹泻率比对照组有所下降。饲养试验结束后再另外选取10头仔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0.02%复合酶的日粮,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能量、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都有提高。检测血清中的血糖、血液尿素氮、T3、T4和胃泌素含量,其中对照组4个重复中的血糖、T3和胃泌素含量比基础日粮组有所上升,T4没有发生变化,血液尿素氮含量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0.02%酶制剂添加水平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的改进效果最明显。
2006年06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宋小珍;瞿明仁;文虹;
选择日龄相近、体重15~20kg的健康仔猪(杜长大)60头,随机分成10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不同配比的寡糖日粮,测定各组仔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和腹泻率。结果表明:①果寡糖与甘露寡糖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其中试验6组和8组仔猪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31%(P<0.01)和19.23%(P<0.05);②果寡糖与甘露寡糖能明显提高仔猪的饲料转化率,试验6组与试验8组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8.57%和20.85%;③不同配比果寡糖与甘露寡糖可不同程度的降低仔猪腹泻,试验6组与试验8组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00%和83.33%。从仔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腹泻率来看,试验6组与试验8组可作为果寡糖和甘露寡糖在仔猪日粮中的适宜配比添加量。
2006年06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延贺;苑会珍;聂芙蓉;王关生;
试验选用70头、体重为15kg左右的长×大×杜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7组,研究在不同的赖氨酸水平下添加高浓缩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添加酶制剂提高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基础上能否适当降低赖氨酸水平而不影响生产成绩,从而节约合成赖氨酸添加量。基础日粮配方参照美国NRC生长猪10~20kg和20~50kg两阶段饲养标准,确定两阶段基础日粮的能量、蛋白质水平,赖氨酸水平控制为0.68%,对照组喂给基础日粮。各试验组添加赖氨酸的量依次为(%):0.25、0.20、0.15、0.10、0.05、0.00;相应的各试验组添加浓缩酶的量依次为(g/kg):0.00、0.1、0.1、0.1、0.1、0.1。结果表明:猪体重为30kg前的生长速度和日粮的赖氨酸水平呈正相关,随赖氨酸水平提高,生长速度持续提高;适当较低水平的赖氨酸和酶结合添加,比单一添加高水平的赖氨酸效果更好;在营养需要的基础上,生长猪前期使用浓缩酶制剂可以适当降低赖氨酸的添加量,期望较高日增重(600g/d)时,赖氨酸水平可降低10%,约可节约25%~40%的合成赖氨酸添加量;较低日增重(近500g/d)时,约可节约50%合成赖氨酸添加量。
2006年06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宗付;陈代文;余冰;
镁是动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日粮中添加镁具有抗应激、抗氧化、改善肉品质、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镁对动物体抗氧化机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2006年06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林杰;黄晓蓉;郑晶;汤敏英;陈彬;陈健;
探讨应用CharmII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虾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确定制样和控制点设定的方法,评价了免疫反应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了磺胺类最大残留限量为50μg/kg的检测稳定性,90min可出检测结果。
2006年06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聂芙蓉;刘庆华;杜垒;李霞飞;
EDTA法测定饲料中钙含量时,使用的指示剂有钙红指示剂、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指示剂(以下简称:钙黄绿素指示剂)两种。通过使用钙红指示剂、钙黄绿素指示剂对同种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钙红指示剂法变异系数小,并且在滴定过程中颜色变化明显、易判断。
2006年06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秦晓光;尹荣兰;沈国顺;2006年06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常华;段纲;花群义;项勋;曾昭文;
莱姆病(lymedisease)亦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borreliosis),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蜱作为传播媒介,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有慢性游走性红斑(ECA),同时伴随发热多汗、头疼、颈强直、肌疼、关节疼等症状。通过对该病的现状的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开展有关疫苗的研究。
2006年06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成萍;田野;2006年06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