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鲲,高占峰,齐广海,霍启光
在模拟人正常摄食鸡蛋 (2枚/d·人~3枚/d·人 )剂量的情况下 ,研究了高DHA和高α -ALA强化蛋黄粉对大鼠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饲喂方式采用灌胃 ,用量为6g/d·kg体重和12g/d·kg体重 ,饲养4周。对大鼠血清脂质分析结果表明 :①DHA和α-ALA强化蛋黄粉都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效果 ;②α -ALA强化蛋黄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血清TC和LDL -C水平 ,从而使HDL -C/TC升高而降低AI值 ;③DHA强化蛋黄在对血脂的影响中 ,主要通过降低血清VLDL -C水平 ,提高HDL -C水平 ,从而使HDL -C/TC升高而降低AI值。总体来讲DHA强化蛋黄较α -ALA强化蛋黄效果更佳 ;④DHA强化蛋黄和α -ALA强化蛋黄对大鼠的一般生长指标影响不大 ,但DHA强化蛋黄对大鼠脑部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⑤日粮n -3PUFA种类和水平对血清中SOD酶活性无影响。
2000年08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瞿录2000年08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永清,呙于明,周毓平2000年08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8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善民2000年08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8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春维,骆建华,朱厚甜2000年08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昌高2000年08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立彬,李德发,谯仕彦,朱晓萍,宋国隆
选用12头平均体重76.4kg±5.4kg健康杜×长×大杂交生长猪 ,随机分成两个处理 ,处理1日粮按照NRC(1998)60kg~90kg生长猪营养需要配制 ,处理2日粮营养水平较处理1日粮营养水平低15 %。饲养试验表明 :处理1组与处理2组日增重分别为0.71kg和0.41kg。饲料转化率分别为3.81和4.11。按照NRC(1998)营养需要配制的日粮生产性能优于较之低15 %的日粮 (P0.05) ;胴体评定与肉质分析表明 :处理1组与处理2组试验猪胴体与肉品质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
2000年08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冯光德,何健,豆松方,吴承林,杨玉峰,李自金
将300只14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成5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20只。5个组分别饲喂营养水平相同 ,菜籽饼用量分别为0 %、6 %、9 %、12 %和15 %的日粮 ,进行21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菜籽饼的用量在0 %~12 % ,对鸭的日增重、料肉比、采食量、甲状腺重量和甲状腺指数均无显著影响 (P>0.05) ,但15 %的菜籽饼却极显著降低日增重、提高料肉比 (P<0.01) ,甲状腺重量和甲状腺指数也极显著增大 (P<0.01) ;0 %~15 %菜籽饼的使用对肉鸭的屠宰性能没有影响 (P>0.05)。因此 ,肉鸭日粮中菜籽饼可用到12 %。
2000年08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高玉红,李同洲,孙新胜
研究不同水平的乳清粉 (5 %、10 %、20 % )对刚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乳清粉水平的增加 ,仔猪生产性能随着增加 ,尤其是刚断奶后2周 ,各组间日增重差异显著 (P<0.05) ,日采食量20 %乳清粉组较5 %和10 %乳清粉组分别提高15.96 %和19.71 %,饲料增重比随乳清粉水平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在整个试验期 ,各组间日增重达显著水平 (P=0.02) ,日采食量接近显著水平 (P=0.08) ,饲料增重比10 %和20 %乳清粉组较5 %乳清粉组分别降低15.71 %和22.82 %。从经济效益上分析 ,以20 %乳清粉组最佳。
2000年08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林仕梅,叶元土,罗莉,薛敏,杨军科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 ,配制9种不同VC、VE、肌醇、胆碱水平的配合饲料喂养中华绒螯蟹 ,测定蟹体的增重。试验结果表明 ,第1组~9组的瞬间生长率( %/d)分别为0.844、0.450、0.535、0.643、0.720、0.728、0.443、0.532和0.629 ,饲料系数分别为 :3.12、2.45、2.41、3.01、2.22、2.79、3.10、3.28和3.17。VC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最大。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VC的适宜量为100mg/kg,VE为45mg/kg,肌醇为400mg/kg,胆碱为400mg/kg。
2000年08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林启训,林静,吴珍泉
研制了泥鳅配合饲料,初步探析了泥鳅饲料中水虻幼虫添加量对小、中泥鳅摄食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对水虻幼虫具有与鱼粉相似明显的摄食性和诱食性,可用于部分替代鱼粉使用 ,但摄食率和成活率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适于小、中泥鳅的水虻最佳添加量为9 %~11 %。
2000年08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聂国兴,乔志刚,李学军,石灵,彭仁海
在1龄异育银鲫饲料中 ,按0mg/kg、200mg/kg、250mg/kg、300mg/kg、350mg/kg 和400mg/kg的梯度添加促生长剂二氢吡啶。经30d的饲养试验表明 ,试验组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以增重率、成活率为指标进行比较后认为 :二氢吡啶的适宜添加量为300mg/kg。
2000年08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清,刘希颖
苏氨酸是猪营养中的必需氨基酸 ,对维持饲粮氨基酸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苏氨酸在猪体内的代谢途径、苏氨酸生物学作用、苏氨酸与猪的免疫功能以及猪的苏氨酸需要量和苏氨酸缺乏症等方面的营养研究进展 ,并对有待于继续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0年08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8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新燕,朱军华,郭勇2000年08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于基成,牛森,于维军2000年08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慧华,屈健
在酸性溶液中 ,用氯化亚锡将钼还原成 +5价后 ,与硫氰酸盐反应生成橙红色络合物 ,用异丙醚提取 ,在47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来测定饲料中的微量钼。试验表明 :方法的灵敏度较高 ,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61×104,线性范围为0.1μg/ml~1.2μg/ml,最低检出限为0.4μg/ml,方法的回收率在93.5 %~107.3 % ,变异系数为5.1 %。
2000年08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水昌,詹勇,徐仲钧2000年08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从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抗生素的安全性入手 ,阐明了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在畜禽生产和饲料工业中 ,抗生素仍起很大的作用 ;进而以近年来开发的3种畜禽专用抗生素泰乐菌素、黄霉素与杆菌肽锌的作用机理、应用现状等进行了大量的论述 ,从而指出 :通过试验的手段来寻找一种或几种更加安全、高效的抗生素预混剂就具有很大的试验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0年08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连智,张德新,李红梅,魏峰,马成国,苗玉和,李子玉,舒秀伟2000年08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舒小舟,关洪涛,谢朝辉2000年08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8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翟录2000年08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翟录2000年08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8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