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

FEED INDUSTRY MAGAZINE

  • 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废水、废渣是生产饲料酵母的潜在资源

    尤新;

    <正> 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如造纸、酿酒、淀粉、皮革、制糖等行业以及粮食油脂加工业,有相当一部份原料,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废水废渣排出厂外。废水废渣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性有机物,如把它转化成饲料酵母,不仅能缓解我国动物蛋白质饲料资源之不足,减少鱼粉进口量,而且能为减轻环境污染作出贡献。一、利用轻工业废水制取饲料醇母的可行性 1.酒精废液 1982年,全国生产酒精60万吨左右,其中

    1986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粉碎问题的探讨

    王建生;

    <正>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工艺设计中粉碎机粉碎能力的确定 (一)粉碎机单位时间内综合粉碎量的确定在先粉碎后配料生产方式的工艺设计中,往往需要确定粉碎机单位时间内的综合粉碎量G。G的确定与下列因素有关: 1.工厂规模,即饲料厂单位时间成品产量。以g表示,单位为吨/时。2.粉碎物的配比上和,以∑α表示。3.有效粉碎时间系数以Ko表示。故粉碎机单位时间内的综合粉碎量可用下式表示:

    1986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颗粒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吴龙;

    <正> 颗粒质量问题有许多,但可以归纳成六大类。各种质量问题或者是在其中的一种,或者是几种的组合(见图)。

    1986年01期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饲料加工机组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张伯高;王志武;

    <正> 1984年底,全国共有饲料机械生产厂家258个,其中:机械工业系统161个;商业系统56个;农牧渔业系统41个;共有科研单位37个;科技人员500名。1979年—1984年,全国累计生产饲料加工机组及成套设备11943套。在现有加工机组及成套设备中,年班产能力从100吨到2万吨,共形成19个档次,125种型号。这些机组和成套设备在功能及整体设计上各有特色,但也各有短长。我国目前饲料加工机组存在主要问题是:档次太多,型号太多,设计制造水平参差不齐。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全国现有机组及成套设备进行综合评价,调整档次,按产品系列选出一批优秀机组,促进饲料机械工业的三上一提高。本文拟就饲料加工机组的综合评价方法问题,作一些探讨。

    1986年01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介绍一种饲料粉碎机多体制试验方法

    姚维祯;

    <正> 为了对饲料粉碎机进行评定性试验,必须对其进行各项性能测定,其中包括小时生产率,电能比耗(或度电产量),成品细碎度以及成品温升等等。这些项目的试验测定方法已为大家所熟知,并且已被编入饲料粉碎机试验鉴定方法的标准中。但是,这种试验测定方法一般都是建立在单速度体制和单负荷体制上的。试验人员一般都是按制造工厂所规定的工作速度和所需功率来进行试验。因此实际上并不能很准确地评定一台粉碎机,当然也就不容易客观地对该机提出改进意见。苏联全苏农业电气化科学研究所的А.М.денисоВ在60年代针对这种饲料粉碎机试验方法的弊端,提出了一种饲料粉碎机多体制试验方法。这一方法今天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6年01期 1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LG·63辊式碎粒机简介

    朱子浩;

    <正> 为降低加工成本,小直径颗粒饲料(φ1.5~3)一般都是由较大直径(φ4.5~6)颗粒饲料经碎粒机破碎而成的。1985年通过部级鉴定的SLG.63辊式碎粒机,就是为此目的而设计生产的。其结构(见图)简述如下:

    1986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于饲料工业的一种新型辊式粉碎机

    周治海;

    <正> 瑞士布勒公司最近研制的DFQB型辊式粉碎机,用于粉碎燕麦、大麦和玉米。原料在粉碎前需进行蒸汽处理,特别是玉米。如图所示,该设备主要由壳体和一对粉碎辊筒组成。壳体为钢板焊接结构,进料口、喂料器和扇形闸门由不锈钢制成。辊筒由二元高级合金材料离心浇铸而成,表面拉有齿槽,直径为300毫米,有效长度为800毫米。这种合金材料具有很好的再加工性能,多次加工也不会影响其表面质量,因而辊筒的使用寿命较长。辊筒由自调定位的轴承支承,易于取出修整。刮刀用于清除辊筒上骤集的物料,其位置可在机器运转时进行调节,磨损后易于取下更换。

    1986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鱼饲料生产技术

    <正> 一、鱼饲料概述鱼饲料和牛、猪、鸡等畜禽饲料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采食活动是在水中环境下进行的。鱼类比畜禽要求有更高的蛋白质饲料。在幼鱼期需要适应从生物饲料向配合饲料变化的开食引导期。温水性的鲤鱼、鳗鱼等在长期的冬季是绝食的。鱼类生活在水中,要鱼把人们喂给它们的饲料全部摄入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寄希望于投放的饲料尽可能多地被鱼摄取。鳟鱼、香鱼、鲤鱼等为群体,摄食颗粒饲料和碎粒饲料较为适宜。对鳗鱼一般应投放面团状饲料。没有被鱼类摄取而落入水底的饲料,以及

    1986年01期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的养猪饲料及配方设计

    冯枫;

    <正> 一、前言美国1983年的商品配合饲料产量为8098.8万吨,其中猪用配合饲料1241.5万吨,相当于总产量的15.3%(表1)。此外,在美国还有一部分农场主用自产谷物和购入的粗蛋白质含量为36~41%的浓缩饲料混合加工成配合饲料,自产自用,不投入市场。这部分浓缩饲料的用量不能正确统计,估计约占全国商品配合饲料总产量的30%(1983年约为2460万吨)。由于浓缩饲料与谷物的混合比大体是1:4,故1983年美国实际生产配合饲料约20398.8万吨。

    1986年01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电子计算机在饲料工业中的典型应用

    王素英;

    <正> 在北京农业科技展览馆举办的一九八五年度国际农业科技展览会上,丹麦SCIA公司生产的饲料配方最佳化自动控制系统(Bestmix),曾引起国内饲料工作者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现将该系统有关内容作一介绍,供参考。由于该系统在设计时就考虑到饲料配方与加工规模的多样性,因此在总体设计上采用了积木模块结构,从而使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程度。另外,考虑到该系统的使用者大多是从事畜牧饲养工作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因此在机型上选用了美国王安电脑作为硬件设备,并在其各种微型机上获得成功地运用,该系统以“屏幕莱单”形式,将其作用功能和操作步骤

    1986年0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强饲料质量管理

    饶应昌;

    <正> 饲料质量,直接关系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的全局。提高饲料产品质量是饲料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饲料质量受饲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饲料企业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饲料质量管理提几点意见。一、把好饲料生产各个环节饲料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饲料配方,这就需要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工作者结合我国饲料资源和养殖条件,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饲料配方,亦即生产单位畜产品的饲料费用最低或经济效益最高的饲料配方。有好的饲料配方,并不等于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要靠合理的生产工艺来实现配方,要靠质量控制来保证配方。而质量控制主要依靠一整套生产管理办法来实现,不是光靠实验室的化学分析。

    1986年0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要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发展饲料生产

    程茂明;

    <正> 饲料是发展饲养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饲养业的水平。但目前我国饲料质量普遍较差,配合饲料占饲料总量的比例较低。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农垦系统每年可加工饲料88万吨,其中80%以上是简单的混合料,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影响饲料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目前来看主要还是蛋白质饲料缺乏,饲料品种单一,加工工艺和设备落后,质量监测体系不健全,职工技术素质较差和为用户服务思想不稳定等。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注重思想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饲料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饲料效益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到饲料工业的信誉,它是这门新兴工业能否得到加

    1986年01期 39-4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关于预混合饲料生产销售的几个问题——郭继宗同志在预混饲料产销会上的发言(摘记)

    郭继宗;

    <正> 几年来,粮食部门的饲料企业为发展我国的预混合饲料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在发展配混合饲料的同时就开始了预混合饲料的研究和生产。1981年预混合饲料产量1732吨,1985年产量估计不少于2万多吨。上海从1978年就开始生产预混合饲料,1985年1~9月份产量达到15800吨;四川省自贡市预混合饲料厂五年销量6000多吨;成都市预混合厂1985年试产以来,产量逐月上升,月产量已达90多吨。第二,不少地方开展了预混合饲料的科学研究和饲养试喂工作,对使用预混合饲料提高饲料全价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数据。第三,我们除用自己的设备建设了一些小厂外,还引进部份外国先进设备,建设了一些规模较大的预混合饲料厂。这些厂有的已经投产,有的即将投产。同时,

    1986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程民章;程维国;

    <正> 近几年,我国很多省市自治区从国外引进了相当数量不同类型的饲料加工机械和成套设备。据不完全统计,到85年底,各种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包括预混合和浓缩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在内)就已引进或签订合同达70多套。其中尤以广东省引进居多。广东省借助本省区的一些特殊条件,通过引进、合资、利用外资等方式,建设了十几座比较现代化的饲料加工厂(见附表),其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居全国前列,生产全价配合饲料的能力。1985年已达58万吨,对全省饲养业,养殖业的发展以及城乡市场的繁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展现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来的好处。这些厂的设备,80%以上是从国外引进的,总支付外汇约1125万美元,如果把厂房和辅助设施的投资也计算在内,其耗资略计加倍。如

    1986年01期 4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展畜牧业要重视用粮食转化为畜禽产品——兼与何开荫同志商榷

    严志强;

    <正> 何开荫同志在《人民日报》1985年9月12日第5版上发表的题为《发展畜牧业不能单靠粮食转化》一文。对我国发展畜牧业的途径问题有独到之见,读后受益不小。但文章题目和内容却有些矛盾。文题的意思是说发展畜牧业不能只靠“粮食转化”,或不能唯一靠“粮食转化”,而不是不搞“粮食转化”,这是对的。但文章的结论却是“发展畜牧业走粮食转化的路子是行不通的”,因此,“今后不宜再提倡粮食转化”,这就需要商榷和进一步探讨了。“粮食转化”与发展畜牧业的道路,何开荫同志认为,“粮食转化”提法的由来沿于“卖粮难”。对于“粮食转化”的涵义,他说:“所谓‘粮食转化’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对原粮进行加工,由粗加工到精加工,也就是发展食品工业;一是将余粮拿去作饲料,发展配合饲料工业,也就是发展畜牧业。”但他认为,“问题在于市场需要。食品,饲料多了同样卖不掉”。因此,“从本质上说,食品加工除了可以增加产值,增加收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面外.并不能

    1986年01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服务

    <正> ▲9SJ—200型配合饲料加工机组通过鉴定由江苏宜兴地区工业技术研究所设计的9SJ—200型配合饲料加工机组于85年10月通过了鉴定。其主要技术数据为:生产能力200~250千克/小时,装机容量3千瓦,外形尺寸:1986×1086×1515毫米,占地面积1.5平方米,重量230千克。

    1986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